绿林网

影子的控诉读后感摘抄

影子的控诉读后感摘抄

《影子的控诉》是一本由[日]土屋隆夫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影子的控诉》读后感(一):一场分秒必争的智力赛

光阳学园校长城崎在客满的电梯里惨遭杀害,众目睽睽之下却无人目击!死者只留下一句“那个女人……在……”和口袋里一张摄于十三年前的照片,以及地上一张名片而已。凶手巧妙利用拥挤的人群作为掩护,神不知鬼不觉地杀人!这是一场分秒必争的智力赛,晚一步则出人命,早一步则凶手现形。

《影子的控诉》读后感(二):书评

【类型】:本格成分大。 【诡计】:相当完善的不在场证明,而且还越调查越完善,让人想起高层饭店的震撼,不过本书诡计还是更生活化些,能明显看出对后世柯南的影响。 【情节】:几乎全是警方调查过程的描写,全国跑,情节模式更像社会派。 【解答】:还是井察们在推理,当然主角是检察官,不过看不出他的工作和普通井察有啥区别,推理方式比较现实,在加点巧合,该说是踏实的解答吧。 【逆转】:无,看来土屋的风格不爱惊人,从头到尾是连贯的,不玩花活。 【文译】:文笔比危险的童话更花哨了些。 【人设】:井察群像与社会群像,都挺现实。 【总结】:若不是推理与诡计占的比重足够的大,否则还真像个社会派呢,一层一层击破凶手如钢筋混凝土般防御的过程还是很给力的。 【吐槽】:纸质如新星……明明上本危险的童话用纸还厚得看不出另一面有字……

《影子的控诉》读后感(三):影子的控诉。

影子的控诉

作者:土屋隆夫

译者:曹逸冰

类型:推理小说

文摘精选:我这人喜欢善始善终,查到一半,就跟拉屎拉到半路跑出厕所一样,多难受啊。

故事剧情:9分 文笔功底:7.5分 形象刻画:5.5分

总评:7.3分

简评

第一次接触土屋隆夫的作品,而在国内看过他作品的人事实上也不多,所以我也就没怎么想过去接触。不过,通过这一次的阅读,我已经喜欢上了这位作家。让人有些遗憾的是,土屋隆夫已病逝于2011年11月14日午前1时35分,而他留下的长篇作品只有区区14部。

本作的主人公说不上显眼,不是个天才侦探,而是个务实的检察官,单从形象刻画上来说,并不怎么夺人眼球,并且跟他一起办案的那两位刑警,形象也并不突出。虽然形象刻画一般,但是故事剧情发展上,很流畅。诡计设置上,很科学,很简单,很合逻辑,没有岛田那种天马行空的夸张,却有扎扎实实的吸引力。

全篇小说的破案是一步一步来的,没有什么性格怪异的天才侦探,只有循序渐进地询问找线索。书中的谜题主要集中于破解不在场证明上,而解谜过程清清楚楚不会让人有丝毫混乱感。因为实际上很简单。谜题简单,解谜也简单。可在读者看来却又没法一下子看出其中的端倪。我觉得这样的诡计最好。就像看《嫌疑人X的献身》的时候,看到后来会发现一切都很简单,但就是让你想不到。

这本朴实的本格推理小说我很喜欢,推荐大家一阅。以后,要再挑选些土屋的书看看,更深入了解下这位作者。

《影子的控诉》读后感(四):社会之形,本格之魂

作为一个日系推理迷,很早便听闻“孤高寡作”的土屋隆夫先生大名。之所以称其为“孤高寡作”,是因为在土屋先生五十多年的作家生涯中,只创作出了十四部长篇小说。放眼整个新人、新作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的日本推理文坛,这个数字可谓寡作之至,但土屋先生一生坚持本格创作,为日本的本格推理小说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日本推理文坛备受尊敬。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机会拜读其作品。这次吉林出版集团推出了土屋先生笔下唯一的系列作——千草检察官系列,使我终于可以一睹大师的风采。

这本《影子的控诉》是该系列的首部作品,曾获得1963年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全书刚一开始,作者便毫不拖沓地将案件摆在了读者眼前:在一间移动中的电梯里,一名男子突然被害身亡,死前只留下了一句诡异的“那女人……在……”。在其口袋中揣有一张陈年旧照,并在现场留下了一张来历不明的名片。乍一看,整个案件充满了本格推理中最让读者热血沸腾的“不可能犯罪”色彩,然而作者却笔锋一转,借着警方的调查,很快便交代了作案手法,犯罪嫌疑人也迅速锁定在了某人身上。然而,嫌疑人却有着铜墙铁壁一般的不在场证明。于是,诡计的破解也就从看似华丽的不可能犯罪转移到拆穿不在场证明上来。为了调查案件真相,更为了解开嫌疑人的诡计,主人公千草检察官在两位警部的协助下,踏上了一趟又一趟的取证调查之路。

这本《影子的控诉》发表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正是松本清张领导的社会派在日本推理文坛大行其道之时,许多本格推理作品也难免受其影响,本作正是一个例子。翻开本书,便能深深感受到一股社会派推理的气息。这主要体现在对千草检察官这一角色的塑造上。在本格推理,特别是古典本格推理作品中,主角往往是聪明绝顶的名侦探,每当案件陷入胶着,只要侦探一出马,案件便会三下五除二得到解决,其中还不乏那种无需实地调查便能解开谜题的安乐椅侦探。总之,侦探往往被塑造成神一样的存在,而警察等公职人员只是起到衬托侦探英明睿智的作用,这些角色常常被脸谱化,甚至弱智化。与此相比,作为本系列的主角,千草检察官这个形象却显得格外真实。他虽不是那种一拍脑子便看破真相的名侦探,但却拥有一颗对案件执着不懈的热血之心。他勤勤恳恳,脚踏实地,亲力亲为,通过不断的实际调查获取第一手信息,从不臆想,也从不妄下结论,直到发现确凿证据为止。无独有偶,日本另一位推理大师——鲇川哲也先生笔下也有一位鬼贯警部,和千草检察官一样,都属于事必躬行的实践派。像这种普通却又真实的人物塑造正是社会派的一大特点。此外,朴实无华的文笔,揭露人性丑恶、批判社会黑暗的真相也让本作更具社会派之“形”。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无论在诡计运用还是逻辑推演上,本作都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本格推理。书中的几个诡计都不算复杂,设计得很是巧妙,可谓既简单又实用,在当时的环境下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同时,千草检察官通过层层线索,运用逻辑推理,一步步瓦解凶手的不在场证明,尽管有些巧合的因素在里面,但整体逻辑和各种物证都严谨的足以令人心服口服。可以说,本作的“魂”依然是最纯粹的本格派,这也正是土屋先生一生都在坚守的创作理念。

如今,读多了雷不死人誓不休的所谓新本格之后,再一看老一辈作家这种既朴实又扎实的本格推理,仿佛品了一杯香茗,让人倍感清爽。希望这种满足的阅读感在接下来的几部作品中能够得以延续。

《影子的控诉》读后感(五):谋杀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杀

如今的推理小说,越发地讲究其诡计设计的精巧,推理小说家们纷纷为“案不惊人死不休”努力着。然而看多了天才侦探与高智商罪犯的出谜与解谜的太极推手之后,突然很想念那些老老实实,徇着蛛丝马迹,不辞辛劳四处奔波,逐层深入破案的“平凡”侦探了。在这种心境下,土屋隆夫的千草检察官系列推理小说来得正是时候。《影子的控诉》是我与千草检察官打的第一个照面。与那些个古灵精怪的某些名侦探不同,这位千草检察官,没有特殊的癖好,也没有出众的外表,如果他能从书中走出,只要一上大街,恐怕一眨眼的工夫就会溶入人群再也找不见。他的破案方法无非就是敏锐的观察力以及契而不舍的追踪真相的精神,主角这种个性的设定大概与作者土屋隆夫毕业于中央大学法学部的经历有一定的关系。

正在运行的电梯上挤满了人,当电梯门打开时,随着涌出的人群,一个男人缓缓倒下,表情扭曲,脸颊抽搐,痉挛的嘴嘴唇只吐出:“那女人……在……”几个字后,便气绝身亡。线索只有口袋里的一张十几年前的老照片以及地上的一张名片,照片上的女人无人认得,名片像是多出来的,其主人的身份难以确定。恰巧在现场的千草检察官第一时间投入了侦察,由此,一段本已深埋、令人唏嘘的往事也逐渐被挖掘出来。土屋隆夫的作品,我接触的并不多,在阅读千草检查官系列之前,只读过他的《危险的童话》,如果拿《影子的控诉》与《危险的童话》相比,二者的结构有些相似,都不算复杂,都采取了两线并进的手法,主线的发展不肖说,当然是交给作者这样一个“局外人”来安排,支线却都假借了小说中的人物的笔来写出。不同的是,在《危险的童话》中,支线的书写人物是配角,起到的是一个暗示的作用,而《影子的控诉》中,提笔的是主要人物,支线则是对案情的补充。在案情的设置方面,这两部小说土屋隆夫都没有让读者费心地去猜谁是凶手,千草检察官与《危险的童话》中的木曾刑警一样,都通过一些蛛丝马迹早早的在心中判定了凶手,所以,作为侦探的主人公,其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推翻凶手的不在场证明上,四处走访,多方取证,对证物、证词的反复研究是破案的手段,也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手腕。至于这两部小说中,凶手为自己设计不在场证明的诡计虽然都没有太华丽的招式,但都能看出其缜密的心思,为实施一次成功的犯罪作了长时间的准备,然而,正是这样连前因后果都考虑到了的细致工作却在一些小细节上败了北,这难免会让读者产生一些小小的不信任感,不过,个人认为,对于破绽的设计,《影子的控诉》要比《危险的童话》高明一些。

与《危险的童话》还有相似的一点是,这部小说中的凶手也有着令人同情的犯罪动机,但,当悲痛的心被复仇的火焰燃烧时,不顾一切的复仇常常会伤及无辜。为了实施“完美”的谋杀,不得不进行更多的杀戮,如人们常说的一句话那样:“当你撒了一个谎之后,会不得不用更多的谎言来掩盖之前的谎言。”那可是一条不归路,从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开始杀人实际上也是自杀的开始,这世上本就没有完美的谋杀。

在阅读《影子的控诉》的过程中,你可能不大会有惊艳的感觉、顿悟的惊喜,但稳步发展的情节、抽丝剥茧似地推理会让人产生一种真实感。这部小说曾经获得过第十六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我想,除了要归功于他作品中的推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之外,蕴含于其中的人文关怀也为他的小说加了分,虽然,《影子的控诉》与《危险的童话》同属于因私仇而起意杀人的范畴,但明显的,《影子的控诉》的关注面更广,战争带来的后遗症,以及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心中对金钱的渴望、对温情的需求,如果说对小说中凶手的犯罪手法的推理演绎是这部小说的筋骨,那么对社会、对人性的关注便构成了它的血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