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女孩》读后感锦集

《女孩》读后感锦集

《女孩》是一本由[日] 奥田英朗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3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孩》读后感(一):白领熟女的奋斗,职场剩女的泪水与欢笑

三十六岁的圣子大学毕业十四年了,突然获得了升职机会。

可是担心多过惊喜。担心职位和薪水比老公高,老公会不平衡。担心要孩子的时机拖后。担心团队的老员工不服从管理。她的担心成了真,比她大三岁的老员工常常无视她的建议和规定,甚至瞧不起她是个女上级。于是,她反击了。

三十四岁的阿缘看到同事买房子,也萌发出不再租公寓而是买套房的愿望。在四处相看后终于看中一处房子,位置虽好却超出承受能力。怕自己辛辛苦苦三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于是在公司上层领导的背后纠葛中委屈求全,左右为难。终于,她不再为难。。。

三十二岁的由纪子每天打扮入时,穿着青春时尚,一直都当自己是个二十出头的小女孩。与年轻的同事出入酒吧和迪吧,挥洒着青春的激情和快乐。可是却听到了年轻的男同事“大妈”的称呼,是从此介意,“改邪归正”,还是继续我行我素,挥洒自如?

三十二岁的孝子离婚后带着孩子重返工作岗位。一个人养育孩子虽辛苦,可她却并不打算把这作为职场工作的王牌,依旧勤心奋力。可自己的企划被夺走,她无法平衡,拿出了“王牌”,是否会赢得理解和尊重呢?

三十五岁的容子的部门新来了一个二十二岁的阳光男孩,容子的心不平静起来。面对众多觊觎男孩的目光,容子一次一次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挡在前面的“绊脚石”。自己的心理是否出现了问题,容子决定去参加联谊会。。。。

三十岁以后的熟女和剩女们奋战在职场上。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问题多。yeah!!

《女孩》读后感(二):我们

看《女孩》这本书,犹如在看我们自己。

我们迫不急待得长大,迫不及待得进入社会,然后骤然发现这世界与我们想象得完全不同。我们藏起自己的那点小性子,穿上坚强的外衣,披上勇敢的盔甲;我们在职场像所有男人一样去厮杀,生活上装得像公主一样去享受;结了婚的,像武侠高手般十八般武艺俱全;没结婚的,恨不能练个XX宝典,直接成为武侠高手,一不留神还要 “被剩女”;我们活生生就像那个 经典段子,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打得过小三,斗得过流氓……我们早就不是女孩了,我们是外表上的美少女,内心里的变形金刚?也许是吧。

所以这本书名虽然叫《女孩》,写的是日本职场女性的故事,却也道尽如今中国女性的辛酸。没有三角恋出轨白血病车祸失忆等的跌宕起伏,没有明枪暗剑千般算计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职场故事,没有勾心斗角宫廷穿越阿哥格格的狗血剧情;五个几乎是主人公内心活动都多过对白的故事,简单平淡,看着看着,你不禁就会想到某个闺蜜,某个同事,某个过去认识却不常联系的人;鲜活却又令人遐想。升职后遇上难缠男下属的阿博,委曲求全想要买中意房子的阿缘,外表靓丽但内心纠结的由纪子,独自带小孩的职场妈妈孝子,有姐弟恋苗头的小坂,不就是那谁,谁,谁吗?……就像书里说的,面对别的女人,她们通常都是自己的镜子。

所以,我们都是在看自己,看自己怎样选择,是拍案而起还是潇洒转身,是直面挑衅还是隐忍而退,是继续花枝招展被人说三道四还是转型一丝不苟成熟稳重,是享受特殊身份而带来的特别照顾还是努力平衡工作与家庭,是大胆去爱还是默默欣赏……我们在这么多的选择里,忘记得失,千锤百炼,自我成长。无论我们做出怎样的选择,也许都有数不尽的烦恼哀愁,但我们都努力得让自己精彩得活着,从容得去哭,淡定得去笑。

请不要叫我们女孩,在这个性别模糊的年代,我们已经无权娇弱无权梨花带雨;

又或者叫我们女孩吧,在这个恣意的时代,我们还是外表萝莉,内心御姐的毕生型女孩

《女孩》读后感(三):这不是一本供人摘选名言警句的小说

一直以来都不太喜欢《读者》上的那类文章,看到“治愈系”之类的字眼也会绕路,但是这本书让人惊喜,也多少改变了我固有的偏见。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我会说:这不是一本供人摘选名言警句的小说。印象中,面向女性的小说大多充斥了各种关于爱情的名言警句,男人如何,女人如何。而《女孩》这本书却完全不是这样。

掩卷之后,重新思考女性的生活态度。

女人们,是从什么时候起,不再觉得自己是女孩的呢?

嫁为人妇后,生活重心从此围绕丈夫;背上房贷后,工作上难以坚持原则,思想也背上了现实的负担;升级为母亲,时时都要顾念年幼的孩子;年过三十,就算单身也要顾忌他人的目光,不再花俏;对年轻男子心有好感,却因为年龄差而却步。

就算是现代社会,女性身上仍然有着更多的约束,更无奈的是,这些约束主要是来自她们的同性:母亲、朋友、同事,等等。因为女性往往是最适应和安于稳定社会秩序的。

简介中“独”这个字抓得很好:虽然有种种责任,但内心里仍要保留自己独立的空间,把握住“毕生女孩”的自由。

全书非常亲切生动,一点没有外国小说通常会带来的陌生感,可能也是东亚的社会观念都趋于保守的缘故吧:

升职什么的不重要,父母最期盼女儿的还是生孩子的消息。

妻子的薪水职位最好不要比丈夫高。

女性在公司里最好还是从事辅助性的工作。

在大男子主义的同事面前,要通过女性的柔韧化解。

女性自己买房子,搞不好会终身不嫁。

背上房贷,公司里原则性的事情就忍了吧,不被解雇最重要。

30多岁了衣着就应该和年龄相称,大妈就不要装小姑娘了。

部门里有单身母亲,加班和下班后的娱乐还是敬而远之吧。

对年纪小过自己的男孩子心存幻想的中年女人真可笑。

面对这些偏见所带来的苦恼,《女孩》里的主人公是如何反击的呢?

还是不剧透了吧:)

《女孩》读后感(四):毕生女孩——读《女孩》

对于一个女子来说,年过三十将会面临什么呢?房贷,结婚,生孩子,职场的明枪暗箭,还是青春难回的怅惘呢。随着这个时代的变迁,有越来越多的女子选择即使年过三十却依旧单身,也有因为找到契合的另一半而步入婚姻殿堂的。作为职场女性,她们之间有个共同点,就是拥有稳定的收入,有着自己的主见,过着自力更生的生活。

对于女子来说,常常过了一定年纪就会被称为女人,相比于“女孩”,“女人”这个称呼意味着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意味着需要成熟地面对一切,不再是可以随意那个躲在父母怀中撒娇的女孩,不再是那个做错了事情道个歉,认个错,吐一下舌头就能解决的女孩了。

奥田英朗的《女孩》就像是女子们的心声,淡淡的,温馨的语言写出了各种年过三十的女子们的种种。

在职场,三十上下的女子还是年轻的,这样的女子被提拔为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呢。面对年轻的后背驾驭起来或许更容易,可是面对一个资格与自己相差不大的下属时,怎样才能让他服气自己的管教呢?是否有许多职场女性正面临这样的问题呢?是妥协还是竖立自己的威信,是高压还是让人彻底信服,难题总是要解决的。在奥田英朗的笔下,我们看到了曙光。

房子一直是国人的一个大问题,结婚买房还是单身买房,在新婚姻法颁布之后,暗潮汹涌不断,对于女子来说,是自力更生买房,还是依靠家人买房,人生的一大难题解决起来麻烦重重。《女孩》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范例,读罢也许能从中得到意想不到收获。

每一个女子都希望自己一直都能保有青春岁月,想成为毕生的女孩,可是人生一世,青春难留,想要保持容貌上的女孩形象怕是幻影,无法实现。然而,如果能保持女孩的心态,快乐地生活又何尝不可。人生在世,何不洒脱,对于女子来说,即使早已嫁为人妇,即使早已为人母,心中的某一处依旧可以保持着纯真的女孩之心,这是女子专属的财富,就像奥田英朗告诉我们的。

《女孩》是由一个个单独的小故事组成,每一个小故事都是一个女子的心路历程,有着众人百态的普遍,也有着独特的个性,看着故事,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活在毕生女孩的世界里。

《女孩》读后感(五):引人思索的女性存在

做为生命的载体,一个女孩,或者说一个女性, 始终伴随其成长过程无所不在的生存需要与生存要求都是与生俱来的。从她还是个婴儿时就起,本能已经使她学会使用自己的哭泣换取父母亲的爱抚,从她少年时代起,需要已经使她学会了使用自己的娇嗔来博得其他人的喜欢……这些女性漫长成长中的必由之路上的共同经历,让我们无法对彼此成长过程的合理性做出极其准确的判断,甚至一般性的取舍。

随着女性在社会家庭与职场中承担的角色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她们的社会地位也随之不断提高,因而关注女性存在与健康的书籍也就越来越多。身为女性,我同样喜欢关于女性存在的书籍,我知道关注她们的存在,往往就是关注生命中的自己。因为很多时候,我能够从书中某个女性的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她可能是曾经的自己,也可能是现在的自己。

日本作家奥田英朗的新著《女孩》就是这样一部关注女性存在的现代职场小说。它集合了多种如剩女、单亲妈妈、丁克女等不同类别的女性,分别写她们生活与职场中不同的境遇与现象,分别讲述她们的喜乐与悲伤……我很少看现代日本小说,不过通过阅读本书,一方面让我洞见日本新女性在自我人格独立上的自由与追求美好生活的努力,其执著令人赞叹;另一方面也让我窥见了她们在错综复杂风雨变幻的职场生涯中沉沉浮浮的尴尬与困窘。

其实她们所拥有的或曾经有过的哪一种生活才是更成功的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做为读者来讲,我更在意的是在阅读的同时能够获得一种愿意感同深受地对那些女性成长过程与过往发出自己的喟叹。这种喟叹是发自肺腑的,这种喟叹也是来自思索的。

坦白地说,本书中这几个女性虽不是我们生活中绝大部分普通女性的共性,但是却绝对堪称是女性中个别现象的代表与集合,本书并没有把所有女性做为自己的着眼点,而只是把视角放在了几个点上,但是却绝对带给人关于女性存在问题的无限思索。我相信能够带给人们思索的书籍一定是具备了存在价值的书籍。

还有一点,阅读本书,收获最大的是学到了很多职场中的手段与门道,它们启发了我,我相信未来的日子中,如果我能够遇到这样的问题,起码我知道如何应对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