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悲惨世界读后感摘抄

悲惨世界读后感摘抄

《悲惨世界》是一本由(法)雨果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1122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1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悲惨世界》读后感(一):当现实要杀你……

此译本仍需提高。还会再读第二遍,关注故事后面的背景,时代的风云,历史的波涛,与作者想表达的真实。读原著。 冉阿让是一个伟大的圣人。他遭到时代的背叛,因为神父对他的宽恕而宽恕了这个世界,并且倾尽所有来补偿,来温存,来善待这个世界。 芳汀啊,你笑出了血。 珂赛特啊,你哭出了花。 沙威,你需要的是自己的认识,而不是法律来替你引路。

吕克斯,我认为你是伟大的青年。

德纳特,世界背叛了你,你以此来报复世界,只能说,你够不上伟大。

《悲惨世界》读后感(二):谈谈马吕斯吧

他是一个纯粹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从书本上学习人权和正义,从俱乐部那里学习革命和勇气。而他对周遭社会的理解和体会之匮乏,在全书中仅次于他的爱妻珂赛特。他过苦日子时一边吃黑面包一边译书,除了马伯夫这个前知识分子和爱波妮以外没有结识其他下层阶级的人,即使是爱波妮他也一丁点都不了解。相比之下伽弗洛什才是伟大的社会学家。马吕斯这种真空中养成的道德感使他无法观察和想象“并非从真空中诞生的”实实在在的活人。人对他来说就是标签,外祖父=迂腐旧人,德纳第=救父恩人,珂赛特=甜蜜爱人。他了解或想要了解过珂赛特的成长历程、珂赛特与割风这对奇异父女的关系、珂赛特生活的经济基础吗?因此,“苦役犯”对他来说等于十恶不赦。他怎么能想象得到一个人会因为为亲人偷面包而失去十九年青春呢?更讽刺的是,他没有意识到他对苦役犯的直觉型嫌恶是这个他矢志推翻的“旧社会”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的。他和冉阿让出狱后最初遇到的雇主一样,不在乎这个前苦役犯干活认不认真老不老实,而是凭苦役犯这个标签对冉阿让下了死定论——这正是打造不人道的严刑峻法的“旧制度”想要的结果。(打一个low到不好意思放在这里但非常贴切的比方:你去八组虚构一个艺人说他“吸毒”,八鸡也能骂他祖宗十八代。)

当然,马吕斯如果不服气,可以搬出福楼拜那句话为自己辩护:“哪里有像芳汀那样的妓女?哪里有像冉阿让这样的苦役犯?”

下一句是“哪里有像ABC社的愚蠢宝贝这样的政治家?”这句话马吕斯是不会引用的吧。

关于福楼拜和马吕斯的讨论先放一放,我倒是知道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悲惨世界,那里没有ABC社的愚蠢宝贝,而冉阿让式苦役犯和芳汀式妓女多到超乎雨果的想象。但是那里的大学生,三观比马吕斯还正,每日自比沙威,所有的道德洁癖都用于痛斥冉阿让偷面包活该,芳汀不作不会死…

《悲惨世界》读后感(三):法语是一种经历

我毫不害臊的承认是出于为了Eddie Redmayne这个肤浅的目的阅读的这本书。不为雨果,不为法国文学,不为革命故事。

就算是功利性的目的如果能导致一个良性的结果,那么出发点是什么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

就像我从开始工作才开始学法语一样。

母上问我,你现在开始学法语的目的是什么。那时候我自己都含含糊糊,只是觉得工作如此轻松,留下的属于自己的大把时间荒废了可不好。

不过现在看来,倒是有一定的谈资可以来回答这个问题。

在《悲》中开场的是卞福汝主教,书中这么描写:

“当地穷人仿佛出于感戴的本能,在主教诸多名字中,挑选一个对他们有含义的,只叫他卞福汝大人.......”(书的下边页译者注脚:卞福汝为法文“受欢迎”一词的近似音译。)

然后我的脑海知道是bienvenu,e。突然开始有了一丝丝的洋洋得意。

我现在会回答,学法语是一种经历。这种经历会促使我了解这个语言背后的意义。比如法国的风土人情,或者更大一点说整个欧洲的人文风情。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也会无意识的倾向于选择法国作家的书,这一类书籍的阅读,让我在心中形成了我自己专属的“法国印象”,就像林达带着《九三年》去巴黎一样,他走过巴黎的一砖一墙,是将现实和记忆中的巴尔扎克式的巴黎重合的过程。尽管经过19世纪中期奥斯曼改造的巴黎已经与林达“巴黎印象”是完全的不同,但林达通过这样的漫步,感受巴黎的不同的空气和尘埃,也依然是触摸历史巴黎的一种方式。那些不曾有过“巴黎印象”的人如果能去到那里一定不会有如此的体验。如此这样,我也给自己建造了一个想象空间,不失为为每天单调的日子添加一点小情绪和小期待。

这些都算是无心插柳的起因而导致柳成荫的必然结果。

再说《悲惨世界》。把曾经看过的一本《双城记》和它放在一起再适合不过了。两本都是讲革命的书,都是享有极高赞誉的两本书。我再次把我不喜欢《双城记》的归因甩锅给我所看版本的不入流的小翻译。虽然也有人评价李玉民(《悲》)是法语翻译界的毒瘤,但我觉得还不错,阅读是一件极私人的事情,只是喜好不同。

除了金老武侠系列书,哈利波特系列书,slam dunk系列漫画以外,《悲惨世界》是我看过的最长的正儿八经的巨著。烧脑。我想不到更好的形容词。

革命除了在历史书能轻微感受以外,我已经很难在周遭的生活气息中来感知它,或者我在这个年纪的沉淀也许会辜负这本书。浅薄的各种能力都是阅读的限制。或者我能读懂只是一个小说情节和一些历史故事。关于宗教、信仰、革命、苦难我都尚难理解。而偏执的我又不喜欢只保留故事情节的精简版。(之前错买了精简版的《十日谈》有感)也给自己许下一个期待,希望二刷三刷的时候能读出它的厚重。

《悲惨世界》好看。

《悲惨世界》读后感(四):人间百科全书

《悲惨世界》我现在只看了五分之一,但太宏大了,雨果太了不起了,我有很多想说想写的,可能后面再看还会有新的想法,但担心会忘记,所以我先写一部分自己的感想:

1.雨果很了不起,他是如何将这么多人的面孔描绘出来的呢,正如他自己的定位“19世纪法国的社会记录员”他的笔触将这些人的经历、性格、思想全都展示了出来,精彩绝伦,我们看到一个人可能是纯善的,就像汴福茹主教和他的妹妹,就像那些修女,他们用友善和虔诚去帮助别人,不仅是物质还有精神;也看到有些人在命运的捉弄下,由一个正常人、幸福的人、美丽的人,变得愚蠢、不幸、粗俗、穷困潦倒甚至被轻视地死去,也看到人势力、贪婪、恶毒,也有些人自视甚高、将绅士视为正义,将穷苦的人视为罪犯,他们可能口若悬河,却并不真正同情穷人。写下这些,我又想到了主教、芳汀、马德兰先生(冉•阿让)、尚马秋、沙威等人

2.“城市改变人性,农村让人变得粗俗”看到这句话,一开始我是不赞成的,城市中的人明明更文明,但现在越发的同意了,城市的核心不是文明,而是私产,在这里等级分明,在这里人性经历种种考验

3.我太喜欢书中的人物了,主教的安步当车,冉阿让的转变(有谁看了他从小到老的经历不同情他、可怜他又敬佩他,且要憎恨那些判刑之人呢)我喜欢这个人物到了一种敬佩的境地,所以下面要专门这些第一部中的冉阿让到马德兰,他从小父母双亡,靠姐姐抚养长大,姐夫死后,姐姐要养活7.8个孩子,冉阿让干活和姐姐糊口养家,可是不断的压榨,让他无工可做,最后一家人嗷嗷待哺,他只能去偷面包给孩子们吃。这可怜的人第一次偷盗就被抓住了,被判刑三四年,可是狱中有越狱的传统,他三次越狱,再释放出狱已经过了十九个春秋,家人音信全无,只在狱中听说姐姐到巴黎做工,身边只剩一个最小的孩子了,其他孩子去了哪,已经完全失了消息。十九年中,冉阿让越发心怀怨恨,对社会、对命运皆是愤愆。

可社会又是如何看他的呢,出狱后的冉阿让让人们担心、害怕,根本没有信任,连餐馆也不让他吃饭,在无路可走又经人提点下,他去敲了那扇改变他命运的门,遇到了主教,后彻底改头换面,一心向善。

他拿着主教的推荐信,到边疆小城做工、出发明,财富越积越多,但他却做了善财童子,既不贪财也不图名利,只是想虔诚地做善事,就连救济芳汀、去自首也是一样的心思。

其中,去自首真是精彩绝伦地描写,先是马德兰先生的心理描写,再是路上的种种遭遇,再到审判现场各形各色人的言行,都让我们看到一个悔过、虔诚、无私人的伟大灵魂,我在看的过程中,也如同在马德兰先生身旁一样,理解那种应该去又遇到种种困难阻挡,似乎给了不去的借口,可马德兰坚持去,让我几次三番受震撼,他是真正伟大的人,因为就算我这几百年后的读者都在考量,去与不去,可马德兰先生真的自首了,以免他人当成替罪羊。

在这其中,我真的感到了灵魂的纯粹与救赎,马德兰先生虽然再次变成冉阿让,但他心中坦荡,再无芥蒂,他的光明磊落与法庭上种种人物的纸上谈兵更令人感叹他的伟大,也就让人看清当时法律的缺陷,为他扼腕。

总之,这本书真的是一本宝藏,虽然只是这五分之一,但我已感慨万千,继续读吧!

《悲惨世界》读后感(五):从此天堂多了一个你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心。”在读《悲惨世界》之前,一直觉得这句话只是很多读者给雨果帮这本书做的噱头而已,但当翻完最后一页,我含着泪,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震撼。冉阿让,在书中不是第一个出现可是一出现就惹人厌烦的家伙,一步步构架起了雨果的整个大作,也承建了当时那么悲惨的世界。

诚然,作为一代文豪,雨果历尽多年创作的结晶有太多值得读者去探究与深思的地方。我就以己之拙见,在这里进行探讨。

人生信条到底有几分可信?

沙威在书中的确是个很值得深思的角色,因为他身上的标签很单一但又模糊。在他眼里,冉阿让那个坐了十九年的大牢又盗取主教银器的人是个十恶不赦的混蛋,而他却是少数有良心和责任的人中最急不可耐的那一个。无疑,他把当时的法律与教条当作自己人生信条,追捕冉阿让也成了他对人生信条最可靠的实践。

而冉阿让,从受到主教宽恕与教导的那刻就无时不刻诉诸着自己的信条—良心。而他的良心与沙威的却完全不同,冉阿让是良心的执行者,而沙威却是非良心的制裁者。虽是一类人,但却相差了不止一个层次。所以,这便是他们矛盾的起源。

但不得不说,沙威却是当时正义的存在,如果雨果给冉阿让安排一个好的出场,或许就造不成两个人的可悲。沙威把职责当成信仰来履行,变成了“过满则亏”的悲剧;冉阿让把良心看作人生信条,也受到了过多的束缚,把一个本该有血有肉的人变成了神。当然,对珂赛特的感情的“变质”却是另一种说法。

可见,人生信条这种东西,只能帮助一个人的升华,却不能指导前进。

何为爱?

爱是什么?雨果在书中描述了两种截然不同却又同样感人至深的爱。

第一种就是,冉阿让对珂赛特的爱。这种爱,超越了任何一种感情,也绝无仅有。曾经在贴吧上看到一个帖子,问冉阿让对珂赛特有没有爱情,当时看了真的觉得好笑,难道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就非得是爱情不可?!可再细细想来,也许是有的吧,毕竟一个没有妻室的男人,看到一个女孩子在自己身边一点点变得亭亭玉立,内心或许会萌生出这样一种情愫,马吕斯不就是这样喜欢上珂赛特的么?但爱情不是全部,甚至说只是毫不起眼的一部分。冉阿让有着高尚的灵魂,他的爱并不拘泥于一种形式。

但就是对珂赛特的感情太复杂,所以当有一个人出现来夺走他的时候,冉阿让才感到了深深的恐惧。

于是我们不得不提到雨果描写的第二种爱,这便是最真实也最真挚的爱情。它出现在珂赛特和马吕斯之间,让两个人感到兴奋却也折磨。为何折磨,因为他们的爱是世俗的,雨果不是爱情小说家,所以它注定突破不了它的本质—占有。而他们的爱情却与冉阿让的爱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冉阿让不是自私的,但他的爱却多少有点自私的,他把珂赛特看作自己的生命自己的家园,所以他带珂赛特脱离过马吕斯,也曾经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可最后,他还是化解了自私,并不惜生命挽救过马吕斯。

至此,就必须来探讨一下珂赛特。她作为两种爱的拥有者,毫无疑问的倾向了后者。我们在为冉阿让叹息的同时,也深刻了解到雨果的匠心独具。

爱与救赎

雨果作为基督教的传承者,理所应当地把最核心的教义写进了故事中。耶稣曾宣扬的宽恕与博爱,在冉阿让的身上看得真真切切。他对自己行为的忏悔,对每个人的怜悯,还有对恶人的宽恕,无不体现了雨果的人道主义。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雨果笔下的恶也有着爱的体现。爱潘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他的书里你可以看到当时混乱的局势,人民的凄惨,却读不到雨果对此过多的夸张和悲痛到无以复加;你会看到他对起义的描写,那刀枪火海的画面,却感受不到雨果过多的激愤。这就是大师对于他所信仰的基督教的最佳方式。

冉阿让,这个雨果费尽笔墨去描绘的人物,终于不辱其望。把最高尚最伟大的灵魂做了诠释。关于这部书的名字,也算是有点争议,“悲惨”不会令人诟病,反而是“世界”的翻译却是有与原译不符。但终究只是与名字的原译不符,而不是原意。反而,只有“世界”这两个字才能堪当这部历史画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