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弗里蒙特》影评精选

《弗里蒙特》影评精选

《弗里蒙特》是一部由巴巴克·贾拉利执导,杰瑞米·艾伦·怀特 / 尼尔·汉博格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弗里蒙特》影评(一):初次观感

就移民身份问题看的 构图画面不错,导演对角色捕捉相当细腻。 导演喜欢通过人物停顿展现构图跟孤独感,但感觉像剪辑凑时长,略显冗长,镜头手法单一保守,但效果不错。 剧情整体平淡塑造,也没针对移民问题核心讨论。 女主的翻译身份并没有着太多笔墨,在影片中更多作为区分女主与其他阿富汗人使用。 导演没有讨论女主作为美军翻译与阿富汗人身份之间拉扯造成的创伤,而是把创伤弱化成了一种可被情感拯救的孤独。 本片重点不是美军对阿富汗人造成的创伤,比起政治表达导演更关心女主本身感受,即民族国家蒙受的痛苦并不能剥夺移民个人重新生活去爱的权利。 本来以为是压抑残酷的影片,但实际上却是温馨且敏感的,讨论爱与孤独的。 题外话: 内容上对亚裔过于刻板印象,还有一副很搞的李小龙涂鸦。 旁边坐着一位外国小哥,看完我跟他说中国没有幸运饼干,他有些震惊。 平遥罕见地下起了雨,冒雨去的,感觉不值。

《弗里蒙特》影评(二):小而美的一部片子

年底好多好电影出来,感觉一下子都看不完。

这两天看的,弗里蒙特, 一个阿富汗女孩,曾经为美军当翻译,所以幸运地跟着一起撤回美国,在一家工厂打工,失眠。

她那个心理医生刚出场的时候,低眉耷眼的,我心想,“就你这状态,还做心理医生呢?”后来他给弗里蒙特读White fang,把自己读哭了,拿一个废纸箱出来,躲在后面使劲擤鼻涕,哈哈

弗里蒙特升职了,给幸运饼干写寄语,每一条都挺动人的。她跟那个年轻人说,我是一名作家,这也是她的理想吧,关键是她的中国老板还能看到这一点,了不起,lucky girl.

弗里蒙特最后下定决心打开自己,去赴一个blind date相亲,路上那个修车的小伙一出场,把我乐坏了,原来是杰瑞米·艾伦·怀特啊,你怎么从熊家餐馆跑到这来了,穿一身工作服,邋里邋遢的,又有点腼腆,大男孩的样子,我喜欢他这样,胜过熊家。

两个年轻人的对话也特别sweet, 弗里蒙特本身就不怎么说话,怀特好容易鼓足勇气请她喝咖啡,她干巴巴的回了一句“我不喝咖啡。” 笑死我了,早上跑步的时候看到这段,我一边看一边笑,“Stupid,stupid girl,you're pushing him away.”

有段时间不看fiction了,这两天给小亿找假期的共读书,集中翻了几十本,也有收获,比如,原来卡佛读了好几次没读进去,这次耐下心来看,才觉得,stunned,哇,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啊,原来人可以对自己的生活,无意识到这个样子,而且,这个样子,也是可以被depicted,是可以被写出来的,了不起。

整体还是不错的,简洁,精确,克制,小而美,同样是描述底层,我觉得比前两天看的“一千零一种”好。

画面也好,原来想为什么拍黑白,一直到结尾那个画面,树影,风拂,穿裙子的女孩子转过身来,美得象一个梦。

《弗里蒙特》影评(三):一个关于孤独的小故事

这是一个有关孤独和战后应激的小故事,不长的记录里囊括了关于工作生活的诸多细节,从这些对话和小事里能看到一个有点特立独行的女生从如何在对抗自己的睡眠障碍开始,和心理医生对话和朋友交流以及用工作传递能量和信息,慢慢治愈自己。

也许是因为议题有点大,所以导演反而选择了一个比较舞台化的表现方式,更扁平更静态的谈话方式,更简洁的布景和黑白特写镜头,消解掉了诸多对于战争这个沉重的话题的触碰。对于女主这个人来说,她又是一个在“缝隙”中的人,她在战争中的职业,她对离开的看法和对于美国的看法都和心理医生预设的刻板影响毫不相干,她有自己的想法和选择,所以她住在阿富汗人的聚集地却在中国工厂工作。她像是一个异类,既无法容入本地的阿富汗人也无法融入外界的美国,也因此她感到孤独,老板也无法理解她,心理医生似乎也不能。而她的慰藉是写饼干里的祝福语,这件事既安慰到了其他人,也让她在过程中得到某种创作上的安慰。所以她面对医生也逐渐放松,她也愿意去留电话尝试着走出去。

我很理解故事里她的孤独,同时也明白故事结尾的荒诞和落点。人生有时候就是准备好的不会发生,没准备的又不知所措。孤单的事并不能依托一个偶遇和相亲去解决,最终矛盾点和治愈都还是要发生在自我成长上。所以这个故事对我来讲还是有一些很多共鸣性,尤其在孤单和失眠上。没有归属感和无法与大家建立完全的灵魂交流时会让人陷入怀疑,也会让人空落落的,也因此得以在书写鼓励词的时候能够获得来自内在的治愈。

整体上是一个带点冷幽默的小故事,不出彩但也不无聊,能看出创作者的野心,但也有进步空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