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宛如阿修罗》经典影评集

《宛如阿修罗》经典影评集

《宛如阿修罗》是一部由森田芳光执导,大竹忍 / 黑木瞳 / 深津绘里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家庭类型的电影,以下这些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宛如阿修罗》精选点评:

●四姐妹的性格都很不讨喜,价值观也是啧啧啧。憋屈的剧情配憋屈的人设,倒是也精彩。一开始觉得人物演出都有点浮夸,看着很不舒服,后边随着剧情深入感觉好了一些。倒不能否认其真实性,女人能遇到的那点憋屈事,她们家占全了。

●岛国的家庭伦理片真是拍得趣致,而且一帮顶配的明星演员也都演好好,当然深田恭子是被秒成渣了。与海街类似的四姐妹故事,设置都有相似,大姐小三、二姐逗比爱渣男、三姐怪咖得真爱、小妹喜欢运动男,而且两部都有大竹忍和长泽雅美。这两天对照看,很有意思。

●四段式的家长里短/中年危机/出轨外遇/昏迷绝症,简直要把无聊放大四倍,既然想用现实温情的手法来讲述,何必费心设计这么狗血的桥段?仿佛全天下的糟心事都被这家的倒霉孩子们遇上了。

●里面的三观什么的,没办法评价,毕竟那是八十年代初。但是在没看演职表时突然看到了年轻的真理亚姐姐。还有年幼的长泽我老婆我真是。。惊喜。几个女星的表演都没问题,除了深田有点小尴尬。

●这次更好地感受到了森田芳光所挑选和所舍弃的情节的用意,在大银幕上效果很自然:发笑、惊愕、痛楚与无奈。遗憾取舍之间长泽雅美饰演的女儿的心意志向并未得到更多的展现。樱花雪真美,即便在变色的胶片上。父母家门口那条蜿蜒而下的小路,在暮色之下,有多少次的奔跑和心事都付给了落叶和售货机。

●我父亲外遇,我丈夫外遇,我姐姐小三。。。还是深姐演的最好啊,学妈妈巴嘴唇,我就哭了。深姐你等等我家聪啊,他总有一天会来找你的。

●在认可男权的大前提下对女性的诗画礼赞,美极,却多少让人感到胸口闷着一口气。拍得很舒服,情感细腻动人,镜头温柔沉静,都是我中意的调调。

●一群演技派,表演自然没得说,拍得也非常细腻而且有趣,但是这里的三观实在是不喜欢,作为女性看着觉得憋屈,纵使姐妹情深很动人,依然掩盖不了骨子里的男权,就如弹幕说的“这一家人不是在出轨就是被出轨”,所以最喜欢单纯又呆萌的三姐夫妇,是这家里唯一的清流。

●先看了小說,電影感到看不下去。

●首先想到小津的《小早川家之秋》,但实际却在勾勒市川《细雪》式的轮廓,而本片与森田恐怕也会成为今年是枝《海街日记》的参考。

《宛如阿修罗》影评(一):宛如阿修罗

导演精雕细琢了一部非常细腻的家庭伦理(附赠小小悬疑)片,并且直抒胸臆,用印度教中表面和善内心阴暗的阿修罗作为片名,神秘、吸睛且大胆。但我倾向于认为导演并非在诋毁女性,而是用来形容父女、姐妹、夫妻等每一段亲近的关系。以影片里这个有四个女儿的大家庭,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关系来看,老父外遇并有私生子,二女儿正在面对丈夫与秘书的暧昧,出于自身共情,对此反应最为激烈,但其实隐忍的母亲长久以来都知道。老三和老四因为年少时父母差别对待,导致暗自较劲,陷入“见不得对方好,但真不好了也很难过”的怪圈,最后在生活的重大变故前才渐渐和解。影片不煽情,不夸张,就像身边普通朋友的一户人家,所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是现实中每个人都遇得到的境遇。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问题,也都只能靠自己面对,人生对谁都是修罗场,谁不在负重前行呢。演员方面,黑木瞳一如既往气质卓然。深田恭子演出了叛逆和个性,尽管略显粗糙,但也与角色年龄相符。深津绘里的角色不容易塑造,需要有一点自卑,有一点倔强,有一点不知所措,但她都做到了。另外,中村狮童的长相实在一言难尽,尤其又是影片中油腻和犹疑的性格,如果我是老父亲,肯定不让他进门。

《宛如阿修罗》影评(二):一直阿修罗吧

7.2

到最后 二姐夫把女人比作阿修罗只是一家之言吧 但作者显然是想要引起大众的共鸣的 我认为这是对女性的一种曲解 一种侮辱 这种想法现在应该还在 只是社会结构已经有了些变改 男人不会再这样明目张胆地讲话了 婚内出轨好像在那时已经是某种社会风尚 引大众趋之若鹜 结局往往可以让男人全身而退 女人一直就是哑巴吃黄莲 所以女人就是要会忍 还要忍住被他人挖苦还要哈哈一笑 这就是人吧 现在还是的

大竹忍那时很是有风韵啊 举手投足一声一语都可以勾人的 但也就需要时候勾一下 一直混一起可不干 脑子十分清楚的 黑木瞳一直没变 在真假之间最后还是自娱自乐的妥协了 深津也是 她是真傻 所以嫁了个“傻瓜” 深田的喉咙嗡嗡的比后来的要性感多啦 后来太“显”了 老父亲就太帅啦 深沉是一直的伪装 久了可能也就习惯了 被发现有二奶是个败笔 好像是连他自己都糊涂的事情却以对方要结婚而告终 这个 挺莫名其妙的 母亲好似透明人儿 却没想到那早报的小字文章出自她手 二姐夫还算混得不错 即使外面有二奶最后也混过 中村演的三姐夫特别棒 那小眯缝眼一眨又一眨的 神经质的面部抽动 不知是什么毛病 他是哪里学来的这些 有趣

电话铃声是极好的调节剂 每每有事情发生 大概都会有他出现

雪是最合时宜的景了 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来 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也来 彷徨的时候来 坚定的时刻也会来 来吧

《宛如阿修罗》影评(三):映后交流实录 | 父权社会下的女性

阿修罗,印度民间信仰中的魔族,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奉行仁义礼智信,但内在却猜疑心非常强烈,平时喜欢与人争吵,互相歪曲事实,而且说谎话,相互恶语攻击,后象征着易怒的人群,被视为纷争不断的世界。

—电影说女人宛如阿修罗,我想男人不也是吗。我有一个姐姐,所以我知道姐妹之间虽然有很深的情感,但同时确实存在着嫉妒心。女性看这部电影,的确可以感受到很多不舒服的地方,我希望女性在婚姻当中不要这么卑微这么隐忍。当二女儿发现丈夫的出轨对象要和别人结婚时,她竟然欣喜若狂,她在乎的不是爱情的专一和排他,而是家庭的稳定。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类似的情况,就像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说的那样,在中国的家庭中,爱情只是附属,家庭中可以没有爱情,家庭是单位,是事业组织,只要能保证它的正常运行就可以了。

—如果不是参加活动,这部电影很难让我看下去,电影整体的价值观让我觉得非常离谱。在母亲的墓前有这样一句台词,女人宛如阿修罗,我觉得不是女人宛如阿修罗,而是社会整体的环境就像修罗场,在这样的环境中变成阿修罗是很自然的事。电影有两个细节让我印象比较深刻,一个是二女儿家吃早饭的场景,家里有儿子和女儿,吃过早饭后,二女儿帮她的丈夫打领带,餐桌是女儿在收拾,儿子则在收拾自己的书包,所有家务都是女人在做。还有一个细节,父亲看着三女儿说,你长得真像你的妈妈,三女儿欣喜地看着他,我看得很无语。三女儿甚至会因为小时候父亲帮二女儿洗澡不帮自己洗澡而产生嫉妒从而心怀怨恨,这也让我很不能理解,也可能因为我作为男性,不太能够理解姐妹之间的小心思。我不太能接受电影中的大环境,家庭中的三代女性实现了作为女仆的传承,她们甚至因为自己变成了女仆而感到欣喜,我本以为结局会跳脱这种状态,但实际上情况并没有得到丝毫改变,这有点让人失望。

—让我印象比较深的一点是,男性很明显地在巩固男性联盟的地位。比如二女儿的丈夫总是要维护自己出轨的老丈人;父亲让四女儿一家来参加婚礼,原因是不要让四女婿留下心结,但是他完全不考虑三女儿的想法。男性很明显地袒护男性,导演用这种很戏谑很夸张的方式描绘父权社会,不过我觉得有些太夸张了甚至有些做作。导演想要谈论一些话题,但是用喜剧化的方式呈现,有很多刻意的搞笑场景,在我看来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日本导演拍女性的时候,很喜欢把她们夸张化,包括像岩井俊二的《花与爱丽丝》,都在用很夸张的方式呈现一些互动;但是在表现男性的行为时,看起来却显得更隐忍一些,可能其中包含着一些刻板印象。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了李安的《饮食男女》,都是关于家庭中的四个女儿与父母的互动,而且两部电影中的女儿都在争夺父爱,虽然电影都没有直接展示出来,但是从她们一些不寻常的的行为可以看出这一点,这部电影中,三女儿和四女儿对父爱的争夺表现得最明显,电影一开场我们就能看出她们相处并不融洽,在后面电影给出了解释,因为在她们都很小得时候父亲给四女儿洗澡,三女儿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父亲给自己洗澡,因此她心怀嫉妒。可能在这样的隐藏的恋父情节之下,每个家庭都有一个类似出轨的故事:父亲出轨了;大女儿丧夫之后,和有妇之夫搞在一起;二女儿的老公出轨了,二女儿自己知道但是不说破;三女儿一直在调查父亲的出轨;四女儿的男友在结婚前和别的女生在一起鬼混。从四位女儿对待父亲出轨的态度可以看出她们自己的生活境况:大女儿参与出轨、二女儿的丈夫出轨,因此她们认为父亲出轨很正常,不希望三女儿去调查父亲,二女儿的丈夫甚至直接找到私家侦探要求压下这件事;三女儿如此执着于调查父亲出轨,是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件,那位私家侦探最后变成了她的老公,很搞笑的一点是,在第一次正面面对未来的老丈人时,这位侦探居然说,自己就是调查老丈人出轨的私家侦探,他保证永远不出轨,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日本女人在家庭中太没存在感了,活得像傀儡。老公出轨后,她们的心态很别扭,母亲唯一的出口是给报纸投稿,女儿知道父亲出轨也不敢在父亲面前提这件事,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妈妈很厉害。

—还是要从日本的社会环境入手去理解这部电影,日本的大环境决定了作为家庭主妇的女性无法独立,她们即便遭遇家暴都不愿意去报警,而且她们很难从从家庭的束缚中走出来。我自己在日本做过五年家庭主妇,后来我去读书,才从家庭中走出来。不管在中国还是日本,我们女性承担着比男性还要重的任务,我们既要自立还要养孩子做家务。在我看来,理想化的社会是可以让女性在某个阶段选择做一名家庭主妇,同时也能在某个阶段从家里走出来,这就需要在招工的时候就不要有年龄和性别的限制。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如果妻子不工作,丈夫因为需要负担妻子的社保,可以获得一些减税照顾。2006年日本出台新的法律,女性在离婚后可以获得丈夫的退休金,日本的离婚率激增,而且大多是女性提出的。电影只呈现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再往后几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婚姻对于男性总体而言还是利大于弊,虽然可以选择结婚,但是成本相当高,所以现在同性恋成为一种选择,大家更愿意互相做个伴,此外耽美的亚文化对这种选择也有一定影响。我觉得现在的舆论在过分煽动性别对立、过分夸大婚姻的恐怖程度、强化女性是受到剥削的形象,当我的学生讨论这类话题的时候,我和他们说,不要掉进这样的陷阱,因为这是可以让最多人参战的话题,因为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非男即女。随着时代的进步,你会知道婚姻不是一个必选项,但你不能说因为我是女性我就去贬低男性,是否走入婚姻应该基于个人是否合适或者是否愿意,而不要归结为性别。

—我想到了《海街日记》,《海街日记》中的大家其乐融融聚集在一起,不过这部电影没有《海街日记》里的那种温暖,《海街日记》是理想,这部电影是现实。影片中的人自然而然地结了婚,只是因为大家都结婚所以自己也要结婚,男女在一起就是为了互相依靠,他们不是基于爱情在一起的。

—我在想婚姻制度是否合理,那么多不太合适的人在一起,结婚后再出轨。婚姻其实是男性为了确保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而对女性的一种占有。电影中,孩子去查爸爸出轨对象的孩子,户籍页上写着孩子的父亲不是她们的父亲,四姐妹都很开心,她们居然因为这种事感到开心。

—他们很喜欢强调对方没有考虑某个女性的感受,比如女儿帮妈妈说话的时候,她说妈妈也会因父亲出轨而嫉妒。这暗含着男性一定要照顾女性的心情,如果不这么做便是失职,其实这是女性自己把自己放到一个从属地位。

—I thought the resolution of the movie was interesting, when the daughters find that their mom knew about her husband’s affair the whole time. They seem happy and relieved that she knew, but I don’t know if I would feel the same way. Does it absolve the daughters that they kept this secret from their mom, since she knew about it the whole time? Perhaps they think that their mom knowing the truth and choosing to stay with her husband is somewhat empowering, because she made that choice to stay even with the knowledge, instead of being fooled her whole life.

我认为问题的解决部分很有意思,女儿们发现她们的妈妈一直都知道丈夫有外遇,她们似乎很高兴并为此松了一口气,但我不知道我是否会有相同的感觉。既然妈妈一直都知道,那么女儿们向妈妈隐瞒这件事是否便可既往不咎?也许她们认为,她们的妈妈知道真相并选择与她的丈夫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说,妈妈是很强大的,因为这是她的选择,知道真相后选择留下来,而不是一生都被愚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