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写关于德州文化的一篇作文300字(精选10篇)

写关于德州文化的一篇作文300字(精选10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写关于德州文化的一篇作文300字(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写关于德州文化的一篇作文300字(精选10篇)篇一

当历史的长河消逝在时间的大海时,有些偶像却依然清晰地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就像心中的一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仅给予了我们视觉上的美感,更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当你站在那汨罗江畔观看江流涌动的时候,是否记得那天地含悲的历史画面,是否还记得那“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英勇投江的场面。屈原,你是我们智慧与情感动力的源泉。当你站在那乌江边上观看波浪翻腾的时候,是否记得那楚汉争霸的纷飞战火,是否还记得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自刎乌江的场面。项羽,你是我们英勇气概的源泉与动力。

顾城曾经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我心里,每一位偶像,都给我带来了生命的激情与动力。也许洪战辉可以扔下小不点,可他选择了坚守责任;也许李春燕可以不下乡来,前往富裕之地就医,可他心里放不下乡亲;也许陈健可以违背诺言,到大陆去发展,但他铭记着他人的恩情;也许丛飞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他心系着贫困山村的孩子。每一位不平凡的偶像,都以不同的方式在鼓励着我、推动着我。

偶像,它是你前进的动力,当你迷茫时,读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你会看清自己的目标;当你失落时,读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会看到一丝光明。即使你现在只是一只柔弱的雏鹰,但你有蓝天为你的偶像,只要你心存高远,终可以直击蓝天,俯视大地。即使你现在只是一条涓涓细流,但你有大海作为你的偶像,只要你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即使你现在只是一株稚嫩的树苗,但你有大树作为你的偶像,只要你坚忍不拔,终会长成参天大树!

偶像,我们生命动力的不竭源泉!让我们用知识为船,用行动为帆,用偶像为舵,满怀激情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写关于德州文化的一篇作文300字(精选10篇)篇二

我的家乡在德州,那是座美丽的城市。

在城市的中心有中心广场,那里有樱花树、松树、柳树,还有绿绿的草坪。早晨老人们在这里锻炼身体,晚上吃了饭人们喜欢在这里散步。

中心广场的旁边是新湖,每到夏天的时候人们到这里游泳,也有的人在这里划船,这里是人们的乐园。

德州还有人民公园、大雁岛、太阳谷,德州是个美丽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

写关于德州文化的一篇作文300字(精选10篇)篇三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是2005年11月1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由德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市唯一国办普通高职院校。其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德州市技术学院及1977年后陆续建立的德州广播电视大学、德州财贸经济学校、德州粮食学校、德州经济学校。学院实行一个学校两块牌子,即“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和“德州市技术学院”,以从事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同时兼顾高级技工的培养培训任务,是融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级技工教育为一体,培养具有高学历、高技能的“双高”人才的新型高职院校。

学院占地面积1,120亩,规划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总预算投资4.4亿元。第一期工程教学楼、实习实训楼、图书信息楼、学生公寓等设施20余万平方米建筑已投入使用。二、三期工程规划各约10万平方米,将陆续开工建设。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879人,其中专兼职教师631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85人,高级职称的278人,中级职称的206人,“双师型”教师占37%。聘请省内外大型企业高层管理人员、高级工程技术人员50余人担任客座教授。

学院多形式、多层次办学,形成了高职带中职、中职促高职、高中职并举、相互配套衔接的完善结构。目前设有8个教学系、部,开设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化学、会计电算化等高职专业25个,电大专业8个,技师专业3个,高级技工专业17个,中职(中级技工)专业22个。另外还与山东大学等高校联合办学,招收开放教育、成人函授等学生。各类在校生12,700人。学院实行“双证互通”,学生修完规定课程并考试合格,可获得相应的高等学历证书和国家高级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成为经济社会急需的高学历、高技能的“双高”人才。

为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学院十分重视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投入大量资金购置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设备。装配高标准实验室、实训室100多个,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20多个,建有实习工厂和汽车驾驶学校,其中机械数控、电气电子、汽车工程实训设备超过教育部规定的国家级实习基地标准,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达5000余万元,实验实训课的课程开出率和实现率达到100%。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办学,与全国近200家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了“校企合作咨询理事会”,让企业参与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按照企业需求实行订单培养,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就业率连年达95%以上。

整合建院三年来,在德州市委、市政府和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突飞猛进。先后荣获山东高校“文明校园”、“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山东高校“先进食堂”、“标准化公寓”等20多项荣誉称号, 2007年12月学院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还被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委讲师团确定为“山东省科学发展观宣教基地”,被省经贸委、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企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被省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中心确定为培训基地。2008年9月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实现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新突破。

2006年初学院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力争到2010年建成10个系、三部一中心,设置高职专业25个以上,高职在校生达到10000人,中职在校生5000人。把学院建成鲁西北、冀东南地区实力最强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面向全市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和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基地。使学院成为集学制教育、短期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劳务中介为一体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中心。努力把学院建成全市职业教育的龙头学校,全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名牌学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知名学校,力争列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行列,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写关于德州文化的一篇作文300字(精选10篇)篇四

我的家乡在德州,一提到家乡的味道,德州扒鸡,这个名字就在我脑子里浮现出来,德州扒鸡的商店可谓是遍布了各个大小城市的街头巷尾,想不让它深入人心都不行,我爱德州扒鸡。

德州扒鸡素有“天下第一鸡”的称号。德州扒鸡外表金黄,里面的肉白白嫩嫩的,散发着阵阵香味,令人垂涎三尺。尝一口外酥里嫩,越嚼越香,让人吃一口就停不下来。

德州扒鸡的小故事更是有趣,据说康熙年间德州有一家鸡店老板从来都是亲自制作扒鸡,一天因为有事外出,他只好把鸡用各种调料腌制好,叫店小二煮鸡。可是老板走了没多久,小二竟然打起了盹,鸡煮过火了,可是没想到经过这么一煮,鸡得香味完全散发出来,鸡香诱人,引得路人纷纷购买。

小时候,我家人也做过扒鸡。首先我们捉一只家里养的鸡,去毛,取出内脏,清水洗净,将其左右翅膀和腿骨两爪塞入鸡腹内,晾干水分之后,用各种调料腌制两小时,等入了味,再起锅倒油,加热,油热以后,把鸡放入锅中炸一下,炸制金黄色捞出,沥干油。锅内加清水,把炸好的鸡放入锅,加入调料生姜、花椒等等再煮一小时,尽管家人做得特别用心,但味道就是比德州扒鸡逊色多了。

妈妈在家请客,必备的一道菜,就是我们家乡的德州扒鸡,每次扒鸡一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围了上来,你一个翅膀,我一个鸡腿,不到几分钟的时间,盘里的扒鸡就不见了踪影。

直到现在,一想到家乡的德州扒鸡,我总会不自觉的咽口水,我喜欢家乡扒鸡那浓浓的香味和那外酥里嫩的口感,如果让我们家乡的人说最喜欢的家乡美食,那肯定是德州扒鸡莫属。

我爱我家乡的扒鸡。

写关于德州文化的一篇作文300字(精选10篇)篇五

家乡的美食吃了总是让人流连忘返,让人思念家乡,我故乡的美食也那样有“味道”,快来瞧瞧吧!

德州扒鸡的由来是悠久的,是意外的。德州扒鸡,全称“德州五香脱骨扒鸡”,扒鸡初次抛头露面的地方是在康熙(1692)年的元宵灯会上,距今已有300余年了。1692年德州城西门外大街上,有一位叫贾键才的手艺人,经营着大街上的一家烧鸡铺。元宵节前后,他的门店里,生意红火,贾健才因有急事,手忙脚乱地赶忙把鸡煮上了,没想到他家的小伙计因记错时间,把鸡一直煮着。贾健才回来后把鸡连忙拿出,把它们摆在自己的门店前,因气味浓郁,鸡肉多汁鲜嫩,招来许多顾客,五香脱骨扒鸡因此得名,真是一段有趣的由来啊!

那讲完了它的由来,就说说那可口的味道吧!扒鸡外呈焦金黄色,鸡头被放在它身体前面,四腿全部藏它身体的下部,这只鸡就安详地躺在这,就等着人们来买它似的,一动不动,鸡大火煮过,小火焖过后,一揭锅盖,一股浓郁的气味扑鼻而来,清香而又散发着许多大料煮后的效果,使人闻后已经到了另一种境界,扒鸡因鸡肉鲜嫩多汁而得名,把鸡拿出锅来,先来拿一个鸡腿,鸡腿饱满多汁,吃进口中,鸡的原汁原味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嚼着嚼着,真是太好吃了!让人吃完一口,再吃一口,这制作扒鸡的手艺真精细哪!扒鸡还有补肾、开胃、助消化的作用呢!

德州扒鸡因全国闻名,传遍每家每户,被称为“天下第一鸡”,它源于明朝,创于清朝,传于明国,盛于当今,它的历史是这么悠久,作工是那么精细,怎么样?听了我这一番讲述,你是不是想常常这个鲁菜——德州扒鸡呢?

写关于德州文化的一篇作文300字(精选10篇)篇六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500字 中国传统文化我传承——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有4700多年的历史了。茶被古人当做饮品,每年清明节新茶初上时,古人还要斗茶,或十几人,或五六人,名流雅士、街坊邻居争相围观,就像如今看一场球赛一样热闹。

古人爱喝茶,茶的品种也很多,有普洱茶、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当然,最为我们所熟知的是西湖龙井茶,是中国传统名茶,迄今已有一千二百余年历史。龙井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可算是“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四绝。杭州有许多茶楼,大家可以随处品到各色茶,还可以欣赏到典雅的茶艺表演。

作为杭州人,我也初学了龙井茶的茶艺。龙井茶的冲泡一般使用透明的玻璃杯,先用热水冲烫茶杯,讲究的是一尘不染,至清至洁。再往杯中放入上好的龙井茶,倒入少许80度左右的热水,讲究的是润茶。最后是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冲泡茶叶,一方面是利用手腕的力量,使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经过三次高低冲泻,使杯中茶叶上下翻滚,茶的浓度均匀;另一方面这个三点头还如同行鞠躬礼,蕴含着对宾客的敬意。一杯好茶冲泡完成的同时,还学到了谦恭的道理。

除了龙井茶的茶艺,我还欣赏过用长嘴铜壶背身冲泡茶叶的茶艺表演等等,更激发了我学不同茶叶冲泡方法的兴趣。中国的茶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将它好好地传承。

写关于德州文化的一篇作文300字(精选10篇)篇七

虽然说今天天气很冷,但也很晴朗,我们的车队浩浩荡荡的从学校出发了,在车上我满怀这兴奋而又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柯桥的越州文化博物馆。

到了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分成三大部分。解说员阿姨到我们上了三楼,三楼是越国史官,我看到的第一眼,就是鸟图腾,为越民族的崇拜物。里面是几个大厅,雕刻着各种各样的人物,长廊两旁放着各式各样的陶罐,有夹砂红陶鱼鳍形足鼎,有砂陶圆锥形足鼎,有夹砂红陶圈足壶,还有泥质灰陶粗把镂孔豆……这些陶罐都是古代用的器皿,解说员阿姨又带我们来到了“印山越王陵“场景复原地,向我们展示了当时印山大墓构造,印山越国王陵又称“印山大墓”,位于绍兴县兰亭镇里林栅村西南。

来到二楼,讲了吴越争战,夫椒惨败;奋发图强,雪耻称雄的故事,越国一度威震中原,称为霸主。走到长廊,看到了许多玉石器展品,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玉石猪首,像一颗蚕豆大小,只能用放大镜才能看清雕刻的轮廓,想必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心灵手巧啊!走到另外一个长廊,我一下感到了一阵凉凉的,原来这里就是绍兴酒史官,酒源于自然,是自然界的产物。突出了稽山鉴水的特定地理环境和人文气息,将越文化、酒文化,予以充分展现。绍兴酒体现的是文明,承载的是历史,它是古越文明的浓缩和延伸,造就了绍兴独特的历史和地域文化。有了酒,也就有了酒具。陈列出了很多的酒具和饮酒用具。

随着酒文化,我们来到了一楼展厅,一副从制作酒到存放酒完美的壁画。了解完了酒文化,来到了纺织展厅。7000年前,在宁绍平原的越地先民,在狩猎和渔牧活动中,利用野生纤维搓成绳索,编成网罟,以投石猎兽和入水捕鱼,又磨肋骨针,拼缝兽皮,比护身御寒。现在我国的手工纺织机器已基本形成,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纺织技术的第一飞跃。

这次小队活动让我们深深地了解了绍兴的古越文化渊源历史。

写关于德州文化的一篇作文300字(精选10篇)篇八

我国有风筝、甲骨文、茶、皮影等很多很多的传统文化……

我最了解的就是风筝啦!

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去放风筝,那天风很大,风筝也飞得很高,那时我开心极了!就好奇地问爸爸风筝是谁发明的,为什么会飞得那么高呢?

爸爸告诉我风筝可是我们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呢,是我们中国的木匠鲁班发明的,他是在公元前507—444年期间,鲁班在当时的鲁国,就是现在中国的潍坊地区,他用竹木制作了一只喜鹊在空中连续放飞了三天也没有掉下来,最后,他们用木头制作一只载人大鹰用来观察敌情。

到了中国西汉时期,由于有了纸,风筝逐渐用纸制作,故称纸鸢。

到了唐代,人们又在纸鸢上上系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由此开始称纸鸢为风筝。

我听到后想:原来一个小小的风筝有这么深的来历。

要不是这次我和爸爸来放风筝,还了解不了这么多的知识。

写关于德州文化的一篇作文300字(精选10篇)篇九

仍记得

易安的凄凉

太白的愁绪

幼安的鬓间白发

仍记得

老生的面容

丑角的转扇

青衣的点点泪花

兰亭的矫若游龙

石碑上的一部胆巴

毛笔落下

行楷连绵成水墨画

红色桃符

门前年画

如烟似雾

瓷器上绽放青花

手执红灯笼

盘盛圆糖瓜

这是什么

这就是中国文化

写关于德州文化的一篇作文300字(精选10篇)篇十

中国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引以为傲的,历史的变迁,积攒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文化,都是精髓。《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更多的是让我们认识了中华文化的博学精深,引经据典,不就是为了顺着这道光芒,感受史人的故事与深怀。

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更多的是敬畏。历史的沿继,文化的继承,我们应该像敬畏大自然一样对待传统文化,文化也是自然的产物,古代许许多多人们的思想结晶,短小精悍的诗句,传达了多少情,多少义。中华文化承载的东西,往往要比你想象的要多很多。那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不同的人,面对的相同的文化,产生的是不一样的情感,文化是多么的神奇啊!

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更多的是呵护。历史的东西,是不可再生产的,他的珍贵,是值得我们呵护的。文化告诉我们一个朝代的崛起与萧条,这后面的原因,是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的。传统文化承载着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呵护并学习的。文化是不可摸、不可触,却有灵魂的东西,而这美丽的灵魂,需要我们细心呵护。

用心感受,来升华自身。文化的神奇、灵动,需要我们用心体会,体会其中的精华,体会史人想要告诉我们的故事,体会到那其中的真谛。修身养性,提升自我道德素质,品读感受文化,是我们成长中的一步。

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更多的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珍贵,需要的是代代相传,推陈出新,我们应承担起这个责任,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推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见证着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历史的产物,古人的优秀品德,都会通过我们步入新的时代。在传承中注入新的情感,留给后人意会。

正确的面对传统文化,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去敬畏、呵护与传承,才可以使神奇的文化沿以至用,继续造福人类,因此我们得担起这个责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