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潮职业经典读后感有感

新潮职业经典读后感有感

《新潮职业》是一本由小红书的博主们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80,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潮职业》读后感(一):这本书救了一位老师的命

想把这本书推荐给迷茫的大学生,给自己未来的职业打开一扇窗。

这学期给学生上一门叫创业基础的课,教材上的例子除了马云、马化腾、霍英东,就是扎克伯格、马斯克。这些大佬离我们凡人实在太遥远了,再投一次胎也不见得有机会为他们打工。同学们也听得索然无味。

于是我上节课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让大家头脑风暴(幻想)未来自己可能会创业的项目,一番七嘴八舌之后,说别人都卷死了,自己除了躺平啥也干不了。一时气氛沉重到我也不知说什么好了,眼看课堂就要陷入僵局,我强调还是请大家认真思考,这门课虽然是纸上谈兵,但课堂上灵光一闪的主意或许就给自己以后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我问,“抛开外在因素,本科毕业后你最想做什么事?” 总结下来,学生的发言基本可以归为三种类型:

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省内,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不敢有任何“痴心妄想”,不需要提马云、马化腾这些上个世纪早已发达的大佬,就连直播间天天见的李佳琦也是遥不可及的。大家对未来的想象都来自于亲戚中的哥哥姐姐,认识的学长学姐正在做的事。能在事业单位谋个差事就能在村里光宗耀祖;能在县里的中学教书就算“别人家的孩子”;房产公司业务员、保险公司推销员、小微企业文员……虽然做着与自己专业毫无关系的工作,但这能糊口、能养家,这条路才能让逐渐年迈的父母放心。

有几位同学说自己会考研,说本科毕业反正找不到工作,多读点书,给自己再争取点时间思考。有的想考本专业,有的想跨专业考。我再追问,那硕士毕业以后呢?同学们想来想去,还是绕不开教师和考编。我不敢再问了,这时的追问毫无意义。那就给迷茫中还抱有希望的同学留一点念想吧!日子肯定会一点点好起来的。

可能是听了我的追问,其他同学的回答就没那么具体了,都说边走边看吧,还没想好!有几个调皮的学生说当精神小伙,拍段子、带货直播。大学生们看到了当网红带来的经济回报。可是当大众都觉察到风口时,这个风口也许很快就没风了。

下课后,我突然觉得很沉重。大学时代的我也曾迷茫过,本想用当年自己的迷茫去共情学生的迷茫,可是和他们聊完天后,我深深地陷入一种无力感。我们上这门课的意义是什么?现在的大学生到底需要什么?高校教育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让学生毕业后更加坦然地去面对这个世界?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想太多了!要把自己逼疯了!

凭我一己之力,无法拯救普罗众生。

我还是好好备课,专心教书,对得起每堂课教室里的学生就好了。

好的,我又把自己劝回来了。没那么难过了。

饭后着手备课,先写今天的教学反思,再准备下次课的内容。读书期间的科研训练让我养成了了解前沿资讯的习惯,随手点开收藏的链接,看看最近新出了哪些书?突然翻到了《新潮职业》这本书,看到内容简介说,这本书的新潮职业分为三种:

一是大家从没听过的、有趣又好玩的全新职业;

二是传统职业的新变化;

三是有发展潜力巨大的新的小众职业。

看到这里,我一下来了精神,下节课的案例这不就来了吗?真是天助我也,老天救我一命!

一聊到未来的职业,同学们能看到、能想到的无非是教师、医生、公务员这些传统的、稳妥的行业。而这本书介绍了调酒师、家庭园艺师、在线汉语教师、婴儿睡眠咨询师等24种不同的人生,下节课先选几篇介绍一下,从这本书的案例中,让大家看到同为凡人的挣扎、努力和成功之路。

这个世界需要乔布斯的苹果手机、扎克伯格的元宇宙、马斯克的特斯拉来推动人类的进步。但我们凡人的生活更需要广西“乡村野模”仙陆人带给我们奋斗的希望,收纳设计师万万启发我们创业的可能性。从“乡村野模”到“国际名模”,从996打工人到在线汉语教师,从他们的身上能看到未来的一万种可能。别让日常的杂事碾碎我们内心的热爱。 希望这本书能给这学期上我创业基础课的学生带来一点点启发。

到现在为止,微信读书还没上架,薅不到羊毛的小伙伴不要担心,我手握已到货的纸质书,正在阅读,后续会把这本书的精华继续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分享给大家。

《新潮职业》读后感(二):你将如何预测自己的未来

未来是可预测的吗?

接受了几十年的科学熏陶,我会果断地说:大概只有“神棍”敢说“可以”。不过,在某种程度上,未来确实是可预测的。 可预测的人生轨迹 假如你想预测 30 岁、40 岁、50 岁的自己,就看看你身边 30 岁、40 岁、50 岁的人,其中某个人身上可能就有你未来的影子。

人生大致的轨迹,是可预测的。

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大概率都要经历求学、工作,其间会经历做不完的作业、不听话被爸妈言语“扫射”、想独立、初恋、迷茫于未来、怀疑自己、确认自己的平凡,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愿望也在变化,从追求物质生活到渴望过有意义的生活……

人生各阶段的轨迹有其共性,快乐、烦恼、欲望也大抵相似。每个角落,其实都上演着相似的人生。

假如你陷入自我的循环、在精神内耗中迷茫,那么你一定要坚强些,要知道,这个世界有无数和你一样的人,在感受和经历着和你一样的不痛快。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是这样的。

当我明白这些道理后,就变得豁达了一些——我并不孤单。

一个更重要的变化是,我会去观察身边 30 岁、40 岁、50 岁的人,设想再过几年,我会不会像他们这样?我想变成这样吗?我想成为我现在的领导这样的人吗?

你注定要经历 30 岁、40 岁、50 岁。

但至少,你可以选择一个目标,并努力朝着那个方向走。

策划这本书,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假如你很迷茫,看看别人的人生;假如你想创业,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假如你正经历疲惫,看看别人是如何走过倦怠期的。

为此,我们发动上万名职业达人,从中优选 24 名代表性达人,去追踪他们的奋斗史、至暗时刻、成就感,去听他们讲述达成今日成就的引爆点、遇见的有趣的人和事,以及他们坚守的信念。

我不可能把所有困难都讲给你听,但这些追光者的热爱,你一定要看看。

在内容设计上,我们希望一半是人生经历,一半是职业介绍。每位讲述者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之所以选工作这个角度,是因为我们人生中差不多 1/3 的时间在工作。这些讲述者都有一个特点:从事他们热爱的事业,而不仅仅是做一份工作。

本书涵盖 24 种职业,这里有“内行才知道”的大爆料,有你从没听过的有趣又好玩的新潮职业,有传统职业的新变化,也有发展潜力巨大的小众职业。

这些讲述者,有拥有近百万关注者的大牛人,有身家过亿的创业成功者,也有潜力巨大的新人。我们尽可能多维度交叉呈现,让这些榜样尽可能多样化,以便提供更好的参考。

自我预言的实现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以上说法像鸡汤,现实生活中,你不可能有和别人一样的环境。

事实上,你根本不需要一个“精确的错误”——你不可能成为别人,你只需要一个“模糊的正确”——你想成为什么样(类型)的人。假如你相信自己能够成为那样的人,预言确实有很大概率会自我实现。

我想和你聊聊“反身性”这个好玩的理念。

你能预测明天股市的涨跌吗?正如我们能预测自己的人生吗?不能,但也能。

假如你预测明天的股市会跌,你会卖出你的股票,而卖出的行为,会加剧股市的下跌。假如你跳进水里去测量水波纹,水波纹的数量会因为你的参与而改变。这就是反身性。你的预测与你直接相关,并且会反过来验证你的预测:看吧,股市又跌了;看吧,水波纹果然很多。

同样地,假如要预测你的未来,作为参与者,你所相信的,你想要实现的,在很大程度上会自我实现。假如你认为自己烂泥一摊,再努力也没用,你就会选择不努力,放弃追求,进而真的成为自己预言的那种人:“看吧,我果然不行。”假如你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所有优秀的品质,假如你相信天道酬勤,假如你相信自己可以成长为优秀的人,那么你的生活态度就会变得更积极,你的收获就会因为你的积极而变得更丰盛,进而真的实现自我预言:“看吧,我果然行。”

很明显,未来会怎样,除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这个参与者具体要怎么行动。

本书 24 个样本的故事,就是作为“参考”,供你学习。我们希望你可以从别人的行动中有所收获。哪怕一点点道理、一两句话对你有启发,也是这本书的巨大成功。我们希望你相信:既然别人能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能做成一件事,那你也可以,你要坚信自己的预言能够实现。

热爱从何而来

松浦弥太郎说:重要的是要能找到值得自己赌上人生的工作。

毕竟,人一辈子要工作 6 万小时,与其熬上 360 万分钟,不如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假如可以,谁不愿狠狠爱它几分呢?假如可以,谁不愿找到喜欢的事,并把它当作事业呢?可是,如何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呢?热爱又从何而来?

热爱首先源于“有意义”。

做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事实上,要持续热爱,仅仅“有意义”是不够的。

“如果你发现自己只是在拼命工作,却没有办法投入热情,就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健康状况了。当然,如果你做的工作是你喜欢的,能让你获得认同感和满足感,那么你就是一个很投入的工作狂,工作不会影响你的健康,反而会给你提供不断前进的动力。”热爱是做一件事的动力,因为热爱,所以愿意付出更多。做喜欢的事,再累也很满足。

热爱是一个正反馈系统。

假如你做的事情在你心中有了意义感,你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因为你的付出,你大概率会做得更好,进而获得认同感和满足感,于是你就会告诉自己“我很喜欢这个工作”,进而投入更多……

你获得了认同感和满足感,加上你投入的巨大心力、巨量成本,你会更加热爱这个工作,进而强化意义感。我们套用福格行为模型公式:B=M·A·P(行为 = 动机 × 能力 × 提示)。想让行为发生,首先要有动机,也就是我们说的“有意义”;想让行为持续下去,你必须有能力,也就是这件事对你来说没那么难,至少你有能力完成,完成之后也就有了满足感和成就感;提示就是行为的触发因素,我们希望这篇文章或这本书可以成为提示。最后,你要多尝试,试得多了,你总会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

所以,未来是可预测的吗?

它首先源于你的选择:多看看,选择你所相信的,迈步走向你所相信的未来。

《新潮职业》读后感(三):《新潮职业》:天底下,取一执念,但爱无妨

天底下,取一执念,但爱无妨。”

这是严明老师在《昨天堂》一书中的自序。初看时,就被这份举重若轻的坚定打动到。

而当我看完最新出版的这本《新潮职业》,想写下一点读后感时,这句话突然从9月的记忆里跑出来,令我无暇再想其他标题。

大概是因为,这些能将自己因喜欢或擅长而选择的职业,最终变成事业,并且获得成功的人,其动力中,都有“热爱”的因素。

《新潮职业》就是由不同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的小红书的博主们,共同写就的成长故事。

该书选取了24位具有代表性的职场达人。分别通过个人经历+职业分享的形式,讲述自己在奋斗过程中经历的五味人生。

尽管每个人的风格各异,但在娓娓道来的叙说中,他们都在用最真诚的态度,回顾了曾经走过的来时路。而他们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也可以为一些正在犹疑或者茫然的朋友,提供参考。

01 种种职业,皆关乎热爱。

为了保证职业的丰富性,这本书选择了24种新潮职业,既包括从没听过的有趣又好玩的全新职业,又有传统职业的新变化,也有发展潜力巨大的小众职业。

在这24位新潮职业的讲述者中,有17位博主,不约而同地多次提到了“热爱”一词。

比如前几年就开始关注的国际名模陆仙人,田野走秀以及变废为宝的设计让他在短视频平台上迅速走红,之后的发展选择,他坚持自己所擅长的,“我唯一能做的是保持热爱并坚持下去。”如今,他不仅圆满了自己的超模梦,也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成为服装品牌的主理人。

图源陆仙人微博

自由职业观察者林安,在她采访100个不上班的人时,我就已经默默关注。一开始,她是想重拾对工作的热爱,才决定做这个采访,而正是这个尝试,让她链接到了更多的自由职业者,为许多在职场上找不到热爱的人,提供了多一种开启自由人生的方式。

热爱,是宝石猎人王霏最强大的内驱力,是收纳设计师万万获得乐趣与意义感的秘诀,也是交易律师二喵Mew像个战士一样,坚持在刀尖上跳舞的动力……

人此一生,如果能将职业与热爱结合起来,将会是一个极其美好的境界。看着这些追光者们,因热爱而生发出的万丈光芒,不觉心生艳羡。

因为,包括我在内,对于很多人而言,我们都还只是在工作,即便有幸能够找到兴趣点,但也如插画策展人秦叔所说的:“大多数人只是喜欢,远没有达到热爱的程度。”

如何找到喜欢做的事情,并为之付出努力呢?博主们结合自己的经历,也给出了建议。

02 种种建议,均出自于经历

在书籍的序言中,人民邮电出版社认为,“热爱源于有意义,做有意义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们可以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行一个判断,假如只是持续性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但却缺乏热情,久而久之,甚至处于一种精神内耗的状态,这时就应该思考意义的存在了。

反之,如果能从当下的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不管是来自外界的认同或是自己的满足,你都会因为喜欢而愿意再次增大投入,作为正反馈的热爱,就会给予你回应。

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这一件让你投入的事,你需要去多找找,多经历一些。

插画师饭煮豪,在毕业后被录用的第一家公司只待了7天就离开了,那时他并没有认真规划,但是“虽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但我知道自己不喜欢什么。”

“想了就做”成为深埋在他心里的指引,于是他遵循自己的内心,迅速行动,去旅行、去追梦,结果正如你我所见,他在插画师的路上越走越顺。

有技能、有存款、懂得延迟满足、有长远的规划,则是他分享的经验。

饭煮豪老师的作品

宠物营养师鬼鬼则认为每个人的闪光点,需要契机才能被发掘。而她所从事的职业,需要的三个特质分别是专注、坚持、怀抱感恩的心与善良的心。这也适用于其他的工作。

林安是与自由职业者打交道最多的人。如果你也不想上班,她觉得:

(1)一定要想清楚做自由职业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不要为了逃避而选择自由职业。

(2)提前存好半年至一年的“不上班基金”。

(3)提前搭建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环境支持系统。

(4)提前接触自由人生样本,走近那些自由职业者,看看他们的真实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在当下的大环境下,有很多人被迫待业,转而想走向自由职业,与其一个人焦头烂额地苦想,不如看看过来人的经验。

03只管往前走,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因为《新潮职业》所铺展的职业多样性,让我联想到了在第一家公司做的微纪录片,名字叫做《三百六十行》,我们跟拍了咖啡师、Coser、网络主播、健身教练、宠物殡葬师、电竞选手等小众职业。从名字上就可以看见制作的初衷:当时,是想将各行各业的形态展示给刚毕业或者待业的求职者们。

我们也曾梦想做满它,可惜,第一个系列上线完,公司也完了。时隔几年再去看那些视频,情绪莫可名状。但评论区观众的留言,却是最真实的鼓励。

镜头记录下当时的情况,好在现在还能看到一部分主角的动态,我们各自往前走了5年:

喜欢咖啡的咖啡师,在深圳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店;

喜欢cosplay的Coser三爷,依旧活跃在漫博会上,昨晚还在期待下一站的演出;

喜欢直播的主播菲菲,后来出演了《外来媳妇本地郎》中康天麻的媳妇;

喜欢健身的教练与他的外籍女友,如今已是四口之家,幸福美满;

而喜欢码字的我,则处于自由职业的状态,在为一个与长江黄河有关的微纪录片,狂补地理与农业方面的知识,巧或不巧,都是缘分······

我们在各自的人生轨道里,摸着黑,探索。兴许大家也都迷茫甚至犹豫过,但这四年时间告诉我们,只管往前走,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

再来看这些职场达人的经历,现在,我们是站在当下往从前看。因此他们人生中的至暗时刻与关键节点,都只是短暂的一瞬。可如果再给未来计划,一切都是无常。

即便未来再如何充满来未知,过去种种都告诉我们:天底下,取一执念,但爱无妨。

我们不能将自己应该去探索的期待,寄托在别人的故事里。但这些已经找到自己所爱的博主们,他们的事业中,也许藏有一些我们可以借鉴的答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