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怎样写一篇关于辣椒的作文800字

怎样写一篇关于辣椒的作文800字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怎样写一篇关于辣椒的作文8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快到中午的时候,公公说家里没有辣椒了,去菜园里摘几颗吧,我立马换上鞋子跑到菜田里。

菜田里的辣椒有绿色的,也有火红色的。我先挑了一个高个子的辣椒。它的根部不算粗,但颜色很鲜艳。它的底部是像刺猬身上尖尖的刺,颜色较亮。接着,我又挑了一个矮个子的辣椒。它的根部非常粗,比高个子粗两倍,它的底部是圆圆的,如球一样光滑、圆润。

辣椒的里面不是实心的,而是空心的。里面藏着许多像芝麻一样的种子,只不过大部分芝麻都是黑色的,这个里面的“芝麻”是白色的,一颗一颗的,就像没有熟透的南瓜子儿呢!

可爱的小辣椒,生活的必需品啊!

第二篇

谜面:青梗绿叶开黄花,大红绢帕包芝麻。 (打一植物)

谜底:辣椒

谜面:红口袋,绿口袋,有人害怕有人爱 (打一蔬菜)

谜底:辣椒

谜面:青蓬蓬,蓬蓬青,杨柳树里挂灯笼。 (打一植物)

谜底:辣椒

谜面:红布袋,装细米,做饭用不上,做菜还可以。 (打一植物)

谜底:辣椒

谜面:一棵矮树分桠杈,桠杈树上结红瓜,大人吃了打哈哈,小人吃了喊妈妈。 (打一蔬菜)

谜底:辣椒

谜面:一棵小树,上面爬几个小孩子,穿红裤子,戴绿帽子。 (打一植物)

谜底:辣椒

谜面:不削自来尖,不染自来红,人人愿吃它,吃了怨嘴痛。 (打一蔬菜)

谜底:尖辣椒

谜面:绿的叶儿,绿的枝儿,白马下个绿马驹儿,绿马驹儿,叫咴咴儿,秋天变成红马驹儿。 (打一蔬菜)

谜底:辣椒

谜面:有红也有绿,有人喜欢有人怕。 (打一蔬菜)

谜底:辣椒

谜面:小时绿葱葱,老来红通通,剥开来一看,一包白种种。 (打一蔬菜)

谜底:辣椒

谜面:吃着挺有味,就是嘴遭罪,绿的就厉害,红的更加倍。 (打一蔬菜)

谜底:辣椒

谜面:一个老者矮又矮,浑身背着红鬼崽。 (打一植物)

谜底:辣椒

谜面:红口袋,绿口袋,有人怕,有人爱, 爱它是样好小菜,怕它吃到嘴里眼泪来。 (打一植物)

谜底:辣椒

谜面:远望紫竹林,近看角黍型,年轻穿绿袄,老大穿红袍。 (打一蔬菜)

谜底:辣椒

谜面:小着绿娃娃,长大红娃娃,娃娃没惹他,他把娃娃辫子拔。 (打一蔬菜)

谜底:辣椒

谜面:红箱子,绿锁子,里面锁着黄果子。 (打一植物)

谜底:辣椒

谜面:红灯笼,绿灯笼,只能吃来不照明,大人吃它直冒汗,小孩吃它喊嘴疼。 (打一植物)

谜底:辣椒

谜面:不削自来尖,不染自己红,剥开皮来看,满肚小白虫。 (打一植物)

谜底:辣椒

谜面:红妹子,绿妹子,湘川一带最爱吃。 (打一蔬菜)

谜底:辣椒

谜面:一根树儿矮巴巴,团转吊的是金瓜,喜欢吃的打哈哈,不喜欢吃的喊妈妈。 (打一植物)

谜底:辣椒

谜面:红口袋,绿口袋,有人害怕有人爱。 (打一植物)

谜底:辣椒

谜面:枝上结个桃,头尖不长毛,小时穿绿袄,老了换红袍。 (打一植物)

谜底:辣椒

谜面:红缸绿底,里头装把小米,有人害怕,有人欢喜。 (打一蔬菜)

谜底:辣椒

第三篇

绿萝

绿萝是一种绿色观赏植物。它也可以叫黄金葛,魔鬼藤。它浓绿色的叶面镶嵌着黄白色不规则的斑点式条斑。

在我家,我妈妈也种了很多绿萝,有种在土里的,也有种在水里的。我的学校也有绿萝。绿萝的绿茎细软,叶面娇秀。在家具的柜顶上高置套盆,任其蔓茎从容下垂,或在蔓茎垂吊过长后圈吊成圆环,宛如翠色浮雕。

绿萝它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生命力顽强,只需一点水就能生长的非常好,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仙 人 球

我家养了一盆仙人球,是我和妈妈从花鸟市场买来的。

一开始仙人球给妈妈养得很不好,长得越来越瘦长,一点也不好看。后来妈妈不管了,我接过任务一周给它浇少量的水,因为仙人球是耐旱的。在我的精心呵护下仙人球变样了,虽然它长得瘦长,但是在它的顶端却又长出了一个圆圆的小球,小球上刚长的刺就算是扎到手了也不会疼的。小球越长越大,它身上的刺也越来越锋利了,不小心碰到它会扎得很疼的了。

我家的仙人球越来越漂亮了,因为在它瘦长的那段身体四周又长出了好多好多小球,几乎长满了。妈妈问我:“你是怎么做到的?”我说:“每周浇一次水就好了,哈哈!^_^连妈妈都来请教我了,我可是家里的小花匠呢!

仙人球越长越好了,你也来我家看看吧!

水仙花

一天,妈妈从超市里买来几个像大蒜头一样的东西,我惊奇地问这是什么,妈妈笑着回答这是水仙花。

过了几天,水仙花的底部长出了密密细细的白色细根,顶上抽出了浅黄的小嫩芽,像一个淘气的娃娃,探出了顽皮的小脑袋。接着,水仙花的叶子一天比一天茂盛。有一天叶子中间还伸出了一条花茎,一朵朵雪白的小花竞相开放,美丽极了!早晨我醒来,闻到一阵清香。

我爱水仙花!

美丽的荷花

今天周六,爷爷带我去公园玩,首先引入眼帘的是一池荷花,池塘里荷花千姿百态,有已经怒放的,也有的含苞待放的, 都那么楚楚动人。

红色,粉红色 ,白色美不胜收。我最爱的是盛开着的粉红色,可爱的像婴儿的脸蛋儿一样粉嫩粉嫩的。

听爷爷说荷花也分两种,这些都是观赏的。还有一种荷花专门产莲藕,荷花盛开后的莲蓬里是莲子,吃上去苦苦的,但是非常解暑,是夏季的美味!

我觉得莲花既能观赏,又能食用,作用可真不少。

特殊的植物——猪笼草

猪笼草是一种很特别的植物。这种植物不是通过根吸收地里的养分,而是靠吃一些小虫子生长。

猪笼草会分泌出一种有香甜味道的东西。小虫子闻到了就会向猪笼草的捕蝇袋飞去,这时猪笼草会立刻把捕蝇袋的盖子关上。然后分泌出一种酸液把虫子消化掉。

小虫子一进到补蝇袋里就甭想再飞出来了!

第四篇

小朋友们在做事的时候,总会有阶段性,因为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有一个过程,有的事情,还要有许多人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写这样的事情,写这些人,就要运用“分叙”的方法,就是把一件事情分解成许多单个的小部分,然后逐个地去叙述、描写。

“分叙”可以把事情写得明白、清晰,运用时有两种类型:

一是按照“纵”的顺序来分叙,也就是按事情从头至尾的发展顺序,将它分成若干阶段,然后依据阶段先后,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叙述,例如“栽树”,就要先写挖坑,再写放进树苗,然后写填土,最后写浇水,这就是按栽树的四个阶段先后来进行分叙的。

二是按照“横”的顺序来分叙,也就是按照组成这件事情的各个方面来进行分叙。有的事情需要众多的人共同活动,齐心协力才能做好,这众多人所做的具体事情有明确分工,按照分工,一个方面一个方面来写,就是“横”向分叙。下面这几段文字,就属于这种情况:

挖土的同学挖得多起劲呀!东玢同学额头上渗出了一颗颗豆大的汗珠,顺着腮边滚下来,她也顾不上用手帕去擦,只用袖子一揩,又埋头继续干。

挑土的同学也不甘示弱。特别是王克同学,挖土的同学刚装满筐,只见他弯下腰,一手搭在扁担上,呼地一阵风就走了。

平整沙土的同学也很积极。连平时最娇气的方玲同学也一改往日的“派头”……

这三段文字,节选自习作《填跑道》,是其中的主体部分。三段写了三种劳动情景,先写挖土的,次写挑土的,最后写平土的,各为一个段落,每个方面都有具体的事、具体的人,这就使文章叙述具体明白,层次清晰井然。

运用好“分叙”要注意两点:一是分叙要有一定的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自然合理,不能违背常情;二是分叙的几个阶段或者几个方面,要有主有次、有重点有一般,不能平分秋色。

第五篇

看图作文,就是根据提供的一幅或一组图画,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然后围绕图的中心,精心构思,用自己的话有条理,有重点地把图画的内容及要表达的思想准确地反映出来。

对小学生来说,写看图作文有什么好处呢?

一、能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

写看图作文的时候,在下笔之前,首先要观察眼前的图画,这样才能下笔写文章。怎样观察?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主要观察什么?哪些是次要的?这样经过长期的看图作文训练,观察能力就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能发挥我们的想象力。

看图作文,我们并不是象照相机一样将图的内容纹丝不动的摄下来,要使它成为一篇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结构完整的一篇文章,让图中人物活灵活现,让图中故事有头有尾,必须通过联想和想象。

看图作文是命题作文的基础,是观察、思维、表达能力的综合训练,在小学阶段作文训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一些省市、区县的小学毕业汇考中,甚至中考、高考中也常出现看图作文这种形式。因此,从小学起训练好看图作文是十分重要的。

看图作文就形式而言有两种:单图作文和连图作文。单图作文要求围绕图的中心表达,准确而有层次地写清楚图的内容,看图作文要求先看懂每一幅画面的内容,研究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联系和变化,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这几幅画面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

看图作文从表达方式上分。可分为记叙性的、描写性的、说明性的、说理性的等几类。小学阶段主要是训练记叙性的看图作文,但描写性的、说明性的和较浅易的说理性的看图作文也不容忽视。

那么,怎样进行看图作文呢?看图作文也是作文,它和其他形式的作文一样,都要求达到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详略得当,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但是,看图作文毕竟是看图作文,它有自己和别人不同的地方,有自己的特点看图。

我们认为要写好看图作文,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第一,认真观察,理解画面:

我们观察图画,要有整体观念,要统观全貌,不能只观察一个部分,一个局部。看单幅图是这样,看多幅图也是这样。看单幅图,要从整体出发,先将整个画面总的看一看,了解主要内容,然后再按一定的顺序,把画面的具体内容一部分一部分地看清楚,最后再回到整体上来。看多幅图,也要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方法观察,先要统观几幅图画,看这几幅图合在一起讲的是什么人,什么事,然后再按照看单图的方法,逐幅仔细观察,看懂每幅图的内容,最后还要统观全局。

其次,要有顺序的观察。

我们这里讲的观察顺序,是指具体的观察线路,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多幅图是要从第一幅看起的,依次看到最后,这是不用多说的了。单幅图观察顺序就很多了,有的图画需要从上往下的,也有的画需要从下往上看,有的图画是从远处往近处看的,也有的画需要从近处往远处看,还有从左往右看的,从右向左看的,由物及人的,也学有的图画,几种观察顺序都要用上。

再有,要有重点地观察。

一幅图画和一篇文章一样,作画的人不是平均使用力量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绘画目的,画面的内容必定有轻重之分,这往从形象的大小,位置的远近等方面来表现。我们在作文之前,面对一组图画或一幅图画,必须要了解作画人的意图,掌握图画的的重点,只有把这些方面都搞清楚了,我们的作文才会和作画人的原意相吻合。再从写文章的角度看,重点突出了,文章的主次就分明了,详略也会得当了。

第二,要发挥联想和想象力。

看图作文中的想象,就是从眼前所展现的画面的内容出发,在已有知识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想出不在眼前的新的人、事、景、物的具体形象。

看图作文中的联想,就是由眼前的画面内容引发,想到与此相关的另外的一些人、事、景、物的具体形象。

我们知道,提供给我们作文的图画有两种,一种是单幅的,另一种是多幅的。多幅图画的的各幅图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但是,如果把多幅图和写出来的文章一一对照,我们会发现,图与图之间还有无法画出来或没有画出来的内容,也就是说,图与图之间有跳跃性,不象文章那样紧密相连。

以上介绍的仅是看图作文时的一些基本知识,还需要同学们在实践中不断地练笔和总结,我们还将对各类不同的看图作文进行分类指导。

第六篇

参观访问记属于记叙文,但与一般的记叙文相比,又有它自身的特点,因此要写好参观访问记,必须了解这些特点。

写参观访问记和其他写事的记叙文相比,相同之处是,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即要有明确的中心,并根据中心去选择和组织材料;都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内容要写具体;都要写好开头结尾,结构要完整。而参观访问记和其他写事记叙文相比,参观访问记记叙的重点是参观访问的内容,既要写出参观访问者获得的总体印象,又要写出被参观被访问对象的特点。

根据参观访问记的这些特点,要写好参观访问记,具体来说,要做到这样几点:

一、按照参观访问的顺序,写清参观访问的路线。

参观访问总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特别是进行参观,往往要经过许多场所,看到许多情况或物体,写的时候就必须按照参观的先后顺序,清楚地交待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随着参观者立足点的不断转移,对所见所闻作相应的介绍。

二、安排好内容的详略,突出重点。

写参观访问记易犯不分主次、轻重地报流水帐。在参观过程中,总会看到许多新鲜的、有趣的东西,听到不少生动的介绍。这些内容不能全部写入文章,要有选择,要分清主次,要根据文章的中心突出重点,以便给人留下生动、鲜明、具体和深刻的印象。

三、注意衔接,过渡自然。

写参观访问记,特别是写参观记时,参观点总是从一处转到另一处。地点转移变化时,就需要过渡,以便把参观的内容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如果不注意过渡,不交代参观点的转移,文章的内容就会变得支离破碎,如同一团乱麻。

过渡的形式有“过渡词”、“过渡句”、“过渡段”,一般来说,在参观访问记中,过渡大多用在参观点的转移上,所以运用过渡句过渡的情况较多。

四、展开联想或适当插入一些介绍,使内容更丰富。

写参观访问记,要注意所写内容的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用词要力求准确、形象。描写参观对象时,要写清方位、布局、形状、色彩、构造、特色、功能等,能用数字说明的尽量用数字说明。在具体记叙时,有时为了把参观的内容写具体,可以写看到的,也可以同时插入写一些有关人员所作的介绍。

写参观访问记,有时为了突出文章的中心,达到表达上的生动具体,还可展开一些联想,寄情于记叙之中,充实文章的内容,深化文章的中心。

最后,附带要说明的是,写参观和写访问是有一些不同之处的。总的来说,它们的写法大体上是相同的,区别在于,写参观记,重点写“观”,而写访问记,除了要写“观”的内容外,还要着重写好“问”和“闻”。

第七篇

所谓看图作文,就是根据图画的内容和命题的要求写成一篇作文(小学生看图作文大多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怎样写看图作文呢?简单地说来要把握以下三点。

首先,要仔细观察图画,弄清画面含义,抓住画面的主体。

看图作文中,画面的主体往往是人物。要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面貌,以及他在干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和事件有关的物品。

其次,要根据画面内容,进行合理想象,使画面“动”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故事。

画面上有人物,有景物,有色彩,但没有声音,也不会动。而看图作文,则要求借助于图画提供的形象,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合理想象,把图上的人物写活,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不仅要有色,而且要有声;不仅要有事物的静态,而且要有事物的动态;不仅要有人物的外貌、神态,而且要有人物的语言行动及人物的思想感情。总之,要把静止的画面“活动化”,要把平面的事物“立体化”。但想象不是盲目的,要有目的,绝不能脱离画面,任意发挥。

最后,要认真安排内容,布局谋篇。

第八篇

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透露。写人的文章,可以通过人物自己说的话或对话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成功的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写好人物的语言呢?

一、要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人物语言要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能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假如不用语言描写,就需要很多话才能叙述清楚,而且不会生动感人,显现人物的个性。

二、要注意对话者之间的关系

对话,必然涉及到对话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写对话时必须注意对应和衔接,让读者从中了解到人物之间的关系。否则,会使读者看不懂,甚至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三,要注意对话的语气

语气是指说话时的口气,也就是说话人的态度和流露出来的感情。身份不同,说话时的语气也不同。

四、对话要写得简短、明快

第九篇

很多同学一看作文题目是写景物的,就先去想那些写景的词儿,搜肠刮肚去寻找那些写景的句子,用这些词句在纸上编个“景”,结果写出来的景物一点也不生动。那么,怎样才能写得生动感人呢?

首先,要观察景物。平时要注意多观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比如,要写初春的景物,你就要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去寻找春天的信息。你来到公园里,看一看河水是什么样的,两岸的树木是什么样的,花草是什么样的。这样看一看,想一想,写出来的内容就会真实、生动,这就是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内容,没有内容怎么写景物呢?

其次,不但要仔细地观察景物,还要借助观察的景物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样有丰富生动的内容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景物。这就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仔细观察,合理想象,才能具体、生动地描写。有些景物,比如桂林山水,其特点很突出,只要你注意细致观察它们突出的地方,把它们与同类景物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它们鲜明的特征,自然就会写得真实、生动了。比如,《桂林山水》一文的作者就是抓住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把它与大海和西湖比较,发现漓江水: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作者把桂林的山与泰山和香山比较,发现桂林的山: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作者从桂林山的“奇”,想象出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使景物内容更加丰富,充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十篇

畅想型作文就是假设一种情景,作者凭想象来完成的作文。例如,《假如我是济公》、《站在月球上所想到的》、《愚公与智叟的第二次会面》、《20年后我的一天》等。这种作文题的特点是:自由灵活,无拘无束,思想不受限制,可以纵横驰骋,凌空翱翔。写这类作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有具体而细致的描述。具体而细致的描述,是作文形象生动的必要条件。抽象笼统,没有具体事例,就不可能吸引读者。如写《假如我是济公》,应集中写好两三件具体事例,可有些同学每段第一句都是“假如我的济公”,接下去就是我将如何如何。每段三五句,一共写了十来段,都是干巴巴的条条,内容不实在,缺少形象性。

二、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畅想型作文有着极为广泛的选材天地,但这并不是说它可以想到什么写什么,它和其他类型的作文一样,也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所选的材料必须围绕这个主题。《假如我是济公》这篇作文,它的主题就应是像济公那样抑强扶弱、惩恶扬善,选择的材料就要能体现这一点。但有些同学写变成济公后,刻苦钻研科学,获得了国家科技奖,这就游离了主题。

三、入题要快。写这类作文,最好直接从场面和情节入手,摒弃一切套话。但有些同学的作文开场白太多,慢吞吞地说了一大堆多余的话,如在写《愚公与智叟的第二次会面》时,什么“愚公移山是一个典故”,“这个典故有深刻的意义”,等等,先绕了几个圈子,然后再入题,罗里罗嗦,很不简洁。

四、要有现实依据。畅想型作文表达的大都是作者的理想,理想是现实的折光,它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能够实现的。有位同学写《假如我是济公》,说济公去看望生病的A的老师,宝扇一扇,使低矮的小屋马上变成了大房子,而且宽敞明亮、阳光充足。这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因为给教师建造这样的房子是可以成为现实的。如果换成这样:A老师住在山洞里,阴暗潮湿,济公一扇,立即变成一幢金碧辉煌的宫殿,A老师正在宫殿里批改作业,这就不切合实际了。

畅想型作文的内容往往是理想的生活,其中充满着真善美,也往往是作者激情的抒发。这样,最好用热情洋溢、欢快活泼的文笔来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