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有关过节的作文

有关过节的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有关过节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我过节很开心,放了一个又一个炮。

一开始,我不敢放,一会儿,我鼓起胆子,放了一个,就敢放了,放了好多好多。

最后,我恋恋不舍的走了。

过年真开心。

第二篇

近日一直是雷雨天气,今天也不例外。秋天的第一场雨在今天洒下,让本是团圆的日子蒙上了一层雾蒙蒙的感觉。使我不由得想起他们。

千年之前,在密州城里,此时此刻有一位北宋大词人——苏轼,正在月下赏月。因中秋佳节,兴意涌动,便饮了几杯酒。大醉后,做了一篇流传千古的词——《水调歌头》。当时的苏轼正是仕途失意时,而又逢团圆佳节,心里不免有些悲伤。弟弟子由此时与他正相隔万里,无法见面。在面对种种失意时,苏轼就写下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样徘徊迷茫的诗句。仔细品读,能体会到苏轼当时迷茫,困惑,不知如何选择的心境。但苏轼又不愧为宋朝的豪放派词人,迷茫只是一时,很快他便又写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样乐观旷达的句子,并在最后提笔一挥,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祝愿天下人在中秋能与亲人团聚。在千年后的今天,我与家人团圆在一起,相对子瞻先生说声“中秋快乐”。

想起豪放派词人苏轼,就不免没想起另一位放荡不羁的诗人李白。

也是几千年前,也是中秋节。李白被贬后写下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样孤寂无比的诗句。此时的我举起了手里的饮料杯,对着几千年前的太白敬了一杯。

“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着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这是九十几年前,革命烈士陈乔年在上海被捕,临走前到喊出的一句话。我作为这位革命先烈的子孙,想对他说一声,“您做到了”。陈家一家人都是革命烈士,父亲在世时积极倡导新文化运动,拯救中国,儿子俩也追随父亲,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死后被扔到了黄浦江里,竟连马革裹尸都没有。后人为了纪念陈延年,陈乔年的两个革命烈士,在合肥市建了一条路,叫延乔路,还有一条路叫集贤路。陈独秀先生当年就是埋葬在集贤关。延乔路和集贤路没有交集,但尽头都是繁华大道。在这中秋到来之际,希望你们一家可以团圆到一起,一起过中秋。

忆先人,品月饼,今年中秋过得非比寻常。

第三篇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你猜今天是过什么节日?当然是六一儿童节啦,我们可开心了。

今天上学的时候我带了三样好东西,那就是零食啦,上学可以带零食也就今天这个节日才能享受得到的,我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好啦,接下来就来说说今天的日程吧,早上我们正常上完了三节课,吃过午饭,我们躁动的心已经按捺不住啦,激动的心在怦怦乱跳,因为我们班的“与经典同行”诗词比赛马上就要开始啦。比赛进行的非常激烈,同学们个个都积极发言,场面真是太嗨了。我们组虽然没能拿到一等奖,但是我们不气馁,下次再努力。最后朱老师给我们颁发了奖状和礼物,真是太开心了。

比赛结束了,我们在吃零食,交换零食中度过了这完美的一天。

第四篇

过节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也叫过年。关于过年有很多传说,不如:过去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都会跑出来伤人。后来有一位白发老人身批红袍把鞭炮点燃,“年”被赶走了。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放鞭炮,说这样可以赶走“年”。

过年让我最激动的就是放烟花了。我连饺子都没吃,就跟爸爸出去放烟花了。我看见外面有放礼花的,礼花像一颗炮弹直射天空,“嘭”的一声,美丽的烟火四处飞溅,漂亮极了。我也拿起一个“浪漫经典”点燃以后,它从顶端滋出金色的烟火。果然是“浪漫经典”,够浪漫啊!我又随手抓起一个长筒形的烟花,点燃后对准天空,“啪”的一声,它就消失了。我一看上面的字,噢,原来是“花生魔术炮”。它就像一颗花生直穿云霄,然后“啪”的一声就消失了,一点也不好看。直接我们又放了一挂“一万响”。

我喜欢过春节。以前只有过春节才能吃到鱼、肉,现在条件好了,每天吃的都像过春节,感觉缺少了一点年味儿。不过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是吃鱼、吃肉,现在过的是团圆年。但我先要声明一下,我喜欢春节不是为了吃年夜饭!

第五篇

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节日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密切”地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丰富着我们的社会文化。

现在我们天天都在过节日,刚刚过完了元旦,元宵急急而来,不久,清明又如约来到;清明还余绪未断,端午又要到了;端午才结束,“五一”“五四”连袂而来……可是,这还不能算是节日已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因为它“融入”得还不够完美,它只是融入了我们的物质生活,还没有融入我们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而要真正地使节日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恐怕还要走一段更长的路!我们牢牢地记得在元旦晚会上一定要与亲友们狂欢,吃团圆饭,却不曾想过花上几分钟心平气和地解读“元旦”的内涵;我们可能会记得在清明那天一定得跟父母长辈登山上坟,给故去的亲人友人寄托思念之情,却不肯记得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摆上一束花;我们可以记得在五月初五那天万万不能耽误吃粽子,看龙舟竞赛,却往往忽略了两千多年前屈原怎样的肚肠寸断……所有的这一切都在以无声的方式提问我们:要何时才能真正懂得去感受节日?

什么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缩影?是节日!什么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是节日!什么是一个社会高度文明经济高度发达的见证?还是节日!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国家的兴衰荣辱,文明的传承变迁,可全都写在节日里,毫不夸大地说,如何过好一个节日也是该民族文明程度的真实写照。它须要我们记得,但它更须要我们去用心感受!改用欧阳修的一句话来说“节日之乐,感受在物质上而领会在文化层面上”。每一个节日都是一种文化的符号,而每过一次节日都是在传递一回文明。它不止于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然后一哄而散,这就叫作“过节日”,而在于通过过节让我们的人民从中接受洗礼,进而弘扬中华文明和精神。精神,就是我们每一个民族传统节日的魂。我们不能就那样肤浅地过完了罢,而是深刻一点去理解它到底传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然后思考它,感悟它,甚至“批判”它!

现在,有的节日过得有点扭曲了,它成了达人贵妇们挥霍的日子;它成了心怀不轨的人们勾搭的日子;它成了妄想发达的人们走捷径的便捷之门……我们的节日有些沉沦了……

不过我相信,一个真正属于我们民族的人,它早晚会懂得如何在节日里去收获些真的感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