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题写名胜读后感1000字

题写名胜读后感1000字

《题写名胜》是一本由商伟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页数:202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题写名胜》精选点评:

●论述中时有灵光闪现,不过路子依旧是影响焦虑、互文风景之流,以文本细读勾勒出题写名胜诗的谱系。整体来看有些高举轻放,所谓“古典诗学范式的核心特征”显得过于煞有介事。作为轻学术读物还是挺有意思,商伟本人的学术背景让他还是胜于宇文夫妇治中古文学调虽宛转然终不可听。

●宇文所安一脉,是《追忆》《金陵怀古》的细化和衍生。

●文本的竞争与互动,互文性概念的运用。联想到了晚明山水版画和山水画的交错发展。

●讨论的好多问题对艺术史也有启发

●往往自由研究的时候才最见才情,也可以说是为大佬而不失本志吧。

●可以反复读的,演绎得很丰富

●“诗歌互文关系的天罗地网”。 谁织就了这“罗网”?天地乎?诗人乎?作者乎?

●此书属于商伟重建古典诗学的尝试,从具体的个案和文学现象入手,以小见大,理论素养与文本分析俱佳。因为本书的思路诞生于二十年前,所以原稿部分可能略显陈旧,但这并不妨碍商伟通过文本细读读出“问题”,再在“问题”的引领下将文学史的描述与文学批评的论述进行一次很具示范性的结合。有一点要吐槽的是,这书出得太没诚意了,不过十三万字的篇幅,还不如直接出一本分上中下三编的《重读唐诗》。

《题写名胜》读后感(一):题写名胜

感觉商伟经过两种学术系统的训练,挺会写文章,也善于问问题。“小题大做,以小见大”的方法非常值得学习。当然,说起来容易。当年作博士论文的时候老师们也一再说要小题大做,但是,“从一个具体的个案和一类文学现象入手,对古典诗学的一些重要的相关说法,做一次巡礼……探索如何重建中国古典诗学”,这样的功力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只有叹服而已。

#读书笔记#所谓即景诗的模式并不限于一个主题或一种类型,而是涉及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些核心问题:古典诗歌所呈现的世界究竟是写实性的,还是虚构性的,是直接出自作者的观察与经验,还是虚拟和想象的产物?它与作者生活其中的经验世界,构成了怎样一种关系?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着内在的同一性和连续性?

刘勰所阐发中国古典主义诗学的彰显(manifestation)说,核心概念是“文”。……所谓“文”指的是由天地万物所彰显的各类图式,这些图式在自然界与人的世界的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上各自展开,而又彼此连类呼应,……“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天地万物所体现的天文并非外在于人文而存在,更没有构成人文的对象或客体。诗歌作为人文的一部分,正是经由心与言的媒介而产生的自内而外的彰显,而不是对任何外在对象或客体世界的模仿和再现。换句话说,“彰显说”的意旨,正在与将文视为世界的征象,而非对世界的描摹。以此而论,彰显说完全不同于欧洲古典主义的模仿说(mimesis)或再现说(representation)。

《题写名胜》读后感(二):竞争不好玩,做缺席诗人好玩

本书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顥的《黄鹤楼》出发,用细读的方式从崔李的竞技角逐、诗歌的互文性、即景诗与缺席写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简单一点,其实就是讲的诗、诗人和名胜这三者的关系。

在分析文学作品时,我更偏好把作者应该放置在一种匿名的位置,所以我并不会特别在意作者创作的时间和背景。崔李作品中固然有许多细节暗示着作者(尤其是对于作为后来者的李白)创作的心理状态,比如李有意回应《黄鹤楼》的母题和句式,在名实、有无、见与不见之间大做文章,“黄鹤”和“凤凰”的离去,“空”的意境,重复的手法,这些语言的基本模式和韵脚都保留了,由此便有了由一首诗引出的流传千古的故事,《该闻录》:李太白负大名……欲拟之较胜负,乃作《金陵登凤凰台》诗。事实上,这些关于唐诗写作的传说往往未必确有其事,只是给我们一个解读的方法,并不需要弄得特别清楚。李白是否是自恃诗才有意竞争,要在唐诗的名胜版图上分得一席之地,或是单纯想要用互文的方式玩一玩结构主义的游戏,还有像宋人严羽认为的李白“胸中尚有古人,欲学之,欲似之,终落圈圚”,是否只要竞争就输在了起跑线,其实也并不重要。《登金陵凤凰台》这个作品完成以后,李白便离开了,谁写的也并不重要了。我认为当创作完成,李白就应该离开,不必再对创作的行为进行表现或者崇高化,我更愿意需要关注的是独立出来的作品本身,凤凰、黄鹤、悠悠白云、吴宫花草、乡关日暮、衣冠古丘这些符号的嬉戏,内涵和外延的冲撞,这像是一种重新的创造。

哈哈,所以去研究李和崔怎么竞争根本不好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是李白写成了《金陵登凤凰台》,而是诸如《金陵登凤凰台》《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的作品写成了李白,我们整合这些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材料,才能大概勾勒一个李白的侧影,让他从一个专名超越了简单的指涉,李白是李白,但又远远超过李白,这就很奇妙~

还有一个奇妙的地方,我以前没有认真想过为什么有缺席作者写就的名胜,既然不能亲临,凭空想象去写还写成了名篇,岂不荒谬?与之相比登临即景诗作为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题材,原本是主流“情志说”的范例,杜甫也说“江城含变态,一上一回新”,都是亲临才能从新态中激发灵感。然而随着风景名胜被占领殆尽,当诗人面临名胜时,前代诗人们的互文结构对诗人的影响某种意义上已经超过了眼前景物的兴发,作者也会自主或不自主地加入了互文体系当中。就像李白不只是一个肉身,而是被诗酒月光、盛唐气象、万重山中的轻舟、天山明月玉门关塑造起来的,名胜也是如此。从历史名迹到风景胜地,名胜通过文学的形式与诗人们的书写紧紧联系在一起,当名胜不断被占有,特别是强势的占有后,名胜就被语言重新塑造,如此之后,在同一语言环境下的人就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了。

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否亲临,对于这一个地方我们都是会因为这个地点所承载的被赋予的意义而修改了众人对她的认识。对于目光而言,亲临带来的是十之八九,但对于感受来说,缺席带来的确实百分之一百。原本以为亲临带来的真实感受会激发出更多灵感,但事实上,这些感受可能才是真正的限制。李白之所以能占据凤凰台,与崔颢分庭抗礼,并不是因为他亲临凤凰台,而是因为他从《黄鹤楼》诗里演绎出了足以与之抗衡的凤凰台诗,所以真正重要的是《黄鹤楼》和《登金陵凤凰台》这两个文本之间的关系,因此,与其无所凭借的描摹凤凰台的景观,还不如加入包围这一符号的文本的对话,在她所处的聚组合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语言的塑造既是以一种丰富又是一种剥夺。我们可以在一处名胜上看到从古到今人情与文化的演变,她是饱满的,后来者便可以与先前的文本不断对话协商。诗人们在缺席的状态之下,会选取一个特定的地点去描写,这种远程抒情的方式,也是因为无法即景,所以才在情感上达到了更加纯粹的共鸣,在意义里走得更深更远。就像书里所说:它是从同一张织机上编织出来的锦缎文章,那些频繁重现的图案样式,尽管斑斓变幻,却又错落有致,可以一一辨认。然后剥夺的一方面也在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对于中国人,有许多特殊的符号,例如秋天、梅兰竹菊,这里的名胜便是其中之一,要向抛开曾经的文本和意义也绝非易事。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拼乐高,说明书可以帮我们拼出乐高该有的样子,但它也是扼杀创造力的凶手,嘻嘻。

“神明太守再雕饰,新图粉壁还芳菲”。粉壁真是一个很有仪式感的行为,一方面它起到了覆盖的作用,在物质上抹去了他人的印记,另一方面开辟一个新的空间,留待后人。“粉壁新题”就是走出僵局,重新开始,从头写起。抛掉从前的需要勇气,走向未来也需要勇气,粉壁的时刻真是一个艰难又具有象征性意义的时刻~而李白这句“黄鹤高楼锤碎” 不仅是和从前的文本告别,更是在宣战,石破天惊的气魄让隔了一千多年的我也感到十分畅快。

这本书的后面部分我觉得很有意思,有时候从对名胜的文本化和文本化的名胜里,能得到许多关于符号、语言的思考,又会感慨,好神奇啊我们的世界真的是被语言构造的!这些名胜的物质实体存活在历史当中,我们不论如何也无法即景,但我们不也和曾经的缺席诗人一样,穿过历史积淀之后更为丰富的文本和意义,我们却和她们靠的很近很近…

《题写名胜》读后感(三):从《题写名胜——从黄鹤楼到凤凰台》浅谈对语言景观研究视角的启发

“既然有诗为证,鹦鹉洲就应该在那里。它必须存在,哪怕只是为了成全那个诗的世界。”

读罢《题写名胜——从黄鹤楼到凤凰台》,我感慨于商伟先生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能力。他以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的《黄鹤楼》为例,从唐诗和诗人之间跨空间跨时间题写名胜互文斗诗作为文章切入点,探讨互文、同题竞技、文学作品的物质书写媒介、名胜与文学的交互作用、“影响的焦虑”与江西诗派,东西方诗学融合转化等一系列问题,可谓是“小题大做”的范本。作者其“将作品的细读,与文学史的叙述和文学批评的论述综合起来”的能力,以及对《诗大序》情志说、《文心雕龙》彰显说、钟嵘直寻说的思考,都让我受益匪浅。

本书从地理空间的视角挖掘诗歌内涵,我不禁联想到最近一直很感兴趣的的研究领域——语言景观。因此我想借由商伟先生对“即景诗”的探讨,谈谈对语言景观研究视角认知的启发。

语言景观是近期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热点话题和新兴领域。Landry&Bourhis最先提出并使用语言景观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出现在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以及政府楼宇的公共标牌之上的语言共同构成某个属地、地区或城市群的语言景观”。而Jaworski&Thurlow则从社会符号学角度将其定义为“语言、视觉活动、空间实践与文化维度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以文本为媒介并利用符号资源所进行的空间话语建构”,这是我们所见的对语言景观最宽泛而深刻的定义。语言景观的核心背景是“公共空间”,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尚国文教授在《语言景观研究的视角、理论与方法》中指出,“语言景观研究总体上主要涉及三个问题:语言景观由谁设计、语言景观供谁阅读以及语言景观反映了哪些社会语言状况”。

起初,我在了解语言景观的相关研究时,发现通过拍照、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语言景观研究主要的语料收集方法),研究某一区域内的语言实体标牌(如地名、公共路牌、广告牌、街名、地名、商铺招牌、政府建筑的公共标牌等)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情。其主要难度集中在,对语言景观解读和分析的不够深入系统。受制作者一手支撑性证据缺乏、语言景观标注体系尚缺、分析单位如何确立尚无统一意见等因素影响,仅仅立足语言符号本身,我觉得语言景观的研究价值和研究空间是有待提升的。

而在本书中,我看到商伟先生结合鲁姆《影响的焦虑》、宇文所安“独占”等观点,提出名胜文本化与文本名胜化之间意念、能指(艺术符号)、所指的丰富关系。

作者在第八章《名胜被占领之后即景诗与缺席写作》中,对“即景诗”是否需要登临的结论是:“所谓名胜风景并非诗人登临观览、描状物色的直接产物,而更多的是他与先前的文本不断对话协商的结果。归根结底,它是从同一张织机上编织出来的锦缎文章。那些频繁重现的图案样式,尽管斑斓变幻,却又错落有致,可以辨识。”

我深以为然。语言符号的象征意义在塑造即景诗的过程中,确实是功不可没。回观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其中所写的,也包括后来者利用文字意义回顾过去:黄鹤和凤凰都早已离去,空留以它们命名的楼台于其后,成为过去事件的残存痕迹。在此情况之下,语言文字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理解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纽带,“文字的意义不可能通过正在发生中的言说行为而得到直接的呈现,作为文字符号系统的一部分,每一个字词总是通过与别的字词的差异来界定的,意义的产生因为经由无穷无尽的能指链条而被延迟了”(法国理论家德里达的“延译”理论)。

《黄鹤楼》中绵延千载的白云,既是联结今昔的时间链条,又是漂泊离散的象征符号,并且起到了遮蔽阻隔的作用。而被它遮蔽阻隔的,正是诗歌文字所指向意味深长的感受经验——这经验来自于诗人脑海里储存的历代诗文,来自于期待和想象参与塑造的景观,来自于内心深厚的心理积淀。“题写名胜”既是物质的产物,也是书写的产物,通过文本化的名胜构建与名胜之地的历史平行交叉,塑造了人们心目中的名胜形象,并且可以独立于名胜古迹的物质实体而存在。

本书关于语言文学与景观实物的论述,给了我关于语言景观很大的启发。我强烈地感觉到,虽说现阶段对语言景观的探讨都集中在语言学和地理学,但要真正挖掘语言景观其符号象征背后的价值、创设机制与思想意识,更离不开文学与文化学;并且时空观不分家,从空间角度获取的信息有限,不如学习借鉴商伟先生,结合历史纵向探究语言景观的变迁与脉络。

正如晋人陆机在《文赋》中感叹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每一次接受景观的“邀请”, 要加入与语言、文化的对话方可“意称物,文逮意”。文本化的名胜和名胜的文本化之间是互相促进、升华、成就的关系。语言景观的研究视角不应该是被标签化、符号化,被束之高阁的,而应该是要与其他文化、文学等因素共同达到塑造景观的目标,从而将文字的世界转而支配对象世界。

商伟在本书中以题写名胜的诗作为线索,以布鲁姆的影响—竞争学说(“影响焦虑”和“强力诗人”)为一大理论装备,阐释了诗歌文本的竞争性与互文性,并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偏离与修正。其对古典诗歌批评的相关范式——从“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情志说”“彰显说”“物色说”“直寻说”,一直到江西诗派的有关论述——也做了一次回顾。作者在作品细读、文学史叙述以及文学批评论述论方面已经做得深入了,因此我就仅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和阅读体会,进行了小小的探讨,还有很多不当之处,烦请老师斧正。

选择这本书阅读,是因为一直对地名、地理、景观等名词比较敏感。大一时作为项目负责人有申报过一个大创项目:《地名变迁视角下的国家认同研究》,大概的项目思路是,通过文献检索、结构访谈、实地调研等方式,从语言文化视角对典型性地名变化进行归纳和分析,从地名的音律特征、词汇特征、结构成分和结构方式等多维度切入,探讨地名更替演变背后体现的经济文化发展、思想观念进步以及社会民生变化。通过探究特色地名变化,促进文化认同,以其为纽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思路,构建新模式,从而更好的服务社会生活。

当时考虑到地名是语言系统中的一个专有名词,在形音义上独具特点,但只用了一周时间选定主题、组建团队和写完项目申报书,总的来说在项目选题上还是有很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因此开展起来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近期一直有关注语言景观的研究,语言景观较之于地名,研究的对象更广阔,研究的内容也可以更加丰富。但我在知网等平台看到的有关语言景观的研究,多集中在语言学方面,其研究的深度与精度仍然不尽人意。

好在我通过这本书了解到,单单研究语言的局限性是很大的,符号需要意义去赋予价值。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深刻的认识到语言文学之于语言、文化之于语言的重要价值,妄图想要单单从语言符号的角度去深度挖掘一些内涵。近期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也指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加强语言文字服务能力,语言与文字的并重结合应是一个小小的汉语国际教育学习者努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

Ps.老师好,跟您说声抱歉。我交得确实太晚了,这次作业算是一次警告,也算是一次深刻的自省。给老师汇报,大二上学期算是充实忙碌但也很失败遗憾的一学期,学期伊始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把中心放在学习和阅读上,但人有时总喜欢短视,以及被身边的浮人云亦云所影响。我看到近期的含弘杯、大创、互联网+比赛,自以为大二是参与的最佳时期,就沉不住气,自以为能够协调得过时间,一口气参加了好多个项目,殊不知参加项目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加之自己又有一些学生工作要做,因而大把的时间都没有用在我最应该使劲投入时间的地方。一切是事务压得我喘不过气,有真心愿意做的,但更多的是被迫完成的。

幸运的是,我及时和老师父母进行了沟通,对接下来的规划进行战略转移和重心调整,学生工作回退掉,毕竟学习才是我真正适合也喜欢的场域。不幸的是,我醒悟得太晚了,宝贵的大二上学期就这样白白浪费,为了弥补这忙而不知的、被浪费掉的时间,我需要在接下来付出很多很多。算是一次自省与反思。

还望老师海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