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三年级传说端午节的作文

三年级传说端午节的作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三年级传说端午节的作文。

三年级传说端午节的作文篇一

今天是端午节。

原来我只知道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后来查了资料,才知道关于端午节来历的传说很多,主要有四种:一是为了纪念屈原,二是为了纪念伍子胥,三是古代百越民族祭祀的节日,四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

传说曹娥的父亲被大水淹死后找不到尸体,曹娥就在五月五日跳进江里去找父亲的尸体。五天之后,曹娥抱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她自己也死了。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孝女,就把她投江的这一天定为端午节。这就是孝女曹娥的故事。

至于还有其他的故事,那就下次再讲了。

三年级传说端午节的作文篇二

西方文化节目进入中国市场后,十分盛行,中国文化节目被人冷淡,但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不会消失。

1、西方文化节目盛行是因为西方文化节目与中国传统文化节目有所不同,现在人们看起来觉得十分新颖。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节目看多了,就喜欢看一些新文化节目,这十分正常,但是西方文化节目经常看,人们也会因看过多而觉得老套、无聊,自然会不喜欢看了,又看中国传统文化节目,这时,西方文化节目就会冷淡,中国传统[来源于]文化节目会再次盛行。所以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不会消失。

2、现在人们对国外的一些文化节目不是很了解,对西方文化充满了一种想要了解的欲望。而西方文化节目就带有许许多多的西方文化,让人耳目一新,对西方文化更了解,从而满足这种好奇求知的欲望,而中国人难道对自己传统还不了解吗?所以以后等西方文化普遍了解后,西方文化节目和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也就差不多了,但中国传统却十分悠远,永远了解不完,而西方的历史很短暂,它的文化却不多,很快会人人皆知,那时中国传统文化就会盛行又怎么会消失呢?

3、何况我们是中国的人不是外国人,怎么可能会一直去看西方文化节目,了解西方,却不了解祖国呢?那样中国人不就变成西方人了吗?再怎么样中国是中国人的祖国是改不了的!

从以上几点中国文化节目不会消失,西方文化节目却会慢慢淡下去,那时谁还会说中国传统文化节目会消失呢?

三年级传说端午节的作文篇三

端午节为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五节,午日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在五月初五这天,众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相关,例如:在这一天,用红、黄、蓝、黑、白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手腕或足踝上,叫作长命缕。每家还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在南方,端午节还要吃“五黄”黄鱼、黄瓜、鸭蛋黄、黄豆粽子和雄黄酒。

吃棕子、赛龙舟也是端午的重要习俗之一。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眼看祖国被侵略,便跳入汩罗江身亡,百姓们拿出饭团,投入江中,说让鱼虾蛟蟹吃饱了,不去吃屈原的尸体。慢慢的,饭团发展成了今天的粽子。如今,每年的五月初五都会有吃粽子的习俗来记念屈原。

作者:刘宇航

三年级传说端午节的作文篇四

关于写端午节的作文2篇 端午节的味道

端午节的味道

夏季最期待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看着那三角形状的粽子,就直馋人;闻着艾草淡淡的香味,却也沁人心脾,划龙舟,赶鸭子,都是我最喜欢的节日娱乐。雄黄酒的传奇故事,熏苍术的祝福,无不透露着节日的喜庆。

端午节吃粽子是从古传承至今的一个重要习俗。包粽子主要是用荷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都统称为粽叶。粽子的传统形状一般都是三角形的,人们都会根据粽馅为粽子命名,全是糯米的叫糯米粽;糯米里掺合小豆的叫豆棕;掺枣子的是枣棕。在很久以前的考试当中,家长大多都会给孩子包几个枣棕带上,因为枣棕又叫“早中”。剥开那层墨绿的外衣,露出里面雪白的米肉,甜糯的香味,早已将我的馋虫勾起来了。甜糯的粽子,这是端午节味道。

端午节在门上挂艾叶,蒿草,白芷等植物,也是端午节的一个传统习俗艾叶、蒿草、白芷都是属于中药的。先煮两个鸡蛋,等鸡蛋煮好以后,从中间剥开蛋白,取出蛋黄,在原本蛋黄的位置放入用艾草或蒿草包住一件银饰品,合上鸡蛋,用纱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驱寒、治咳嗽。艾叶,蒿草的清香是端午节的味道。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河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船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我的家乡每年都会举行赛龙舟比赛,还会在江面放置许多鸭子,几个龙舟队伍相互竞争,那个队伍抓到的鸭子多,那个队伍就获胜。每年,我都会站在江边,看着江面上龙舟队伍的奋勇激进,看着他们的比赛。龙舟对屈原的纪念,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传授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薰苍术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活动之一,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薰苍术的祝福,这是端午节的味道。

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每一样习俗都被传承,端午节的味道也被记忆。甜糯的粽子;奋勇激进的赛龙舟;清香的艾草;传奇的雄黄;神奇的薰苍术。这都是我记忆中端午节的味道。

端午的味道

又是粽子飘香时,端午佳节味道多。苦、辣、甜传承了几千年,一直到今天,让我们一起品尝一下吧。

天灰蒙蒙的,空气是潮湿的,他独自来到江边,面对汨罗江,纵身一跃,从此,历史上少了一个叫屈原的伟大诗人,多了一个端午节。屈原立志要为人民造福,虽“吾将上下而求索”,无奈佞臣当道,壮志未酬,只能离开朝廷,他感到愤恨、无助,只能将自己交给这滚滚江水。但他着作的《离骚》被诵读千百年,他的爱国精神和清正、勇敢的品质将永垂不朽。端午是苦的。

端午的太阳火辣辣,火辣辣的太阳下进行着一场火辣辣的比赛。队员们虽头顶烈日,但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开始”,伴随一声令下,龙舟比赛开始了,“加油!加油!”人们呐喊助威,“冲刺了!”龙舟冲过终点线,队员们举起划桨庆祝胜利。太阳是火辣辣的,但火辣辣的太阳下到处是胜利的喜悦。端午是辣的。

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粽子喷香,甜蜜幸福。妈妈从锅里拿出了粽子,我顺着香味“飘”了过去,哇!深绿的苇叶包裹着白白的粽子,算放出浓浓的香气,迫不及待的尝了一口,真香,又吃到了一颗枣,真甜!给妈妈剥一个、给爸爸剥一个,我自己来一个,很甜美。端午是甜的。

端午节的味道还有很多,我们慢慢品尝吧。

三年级传说端午节的作文篇五

古时候,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用舟将被叶子包起来的米饭,运入江中,不让鱼儿吃他的尸体,因此,有了端午节,也有了“赛龙舟”“吃粽子”这两大习俗。而我,作为华夏的子女,却只会吃粽子,不会包粽子,自觉惭愧。于是,我决定在这次端午节向爸爸学习包粽子,做一回中华传统美食——粽子。

早上,爸爸买来了粽叶,洗刷干净,泡好米,准备好了蜜枣和腊肉,找来放粽子的桶,准备教我包粽子。首先,我照着爸爸的样子,拿起两片叶子,卷成带柄的漏斗状,然后用大勺子舀一勺米放进去,注意别塞太满。再塞一颗枣子进去,用多出来的叶子盖住,再把两边多出来的粽叶折下去,最后用白线捆好,就大功告成了!我观察了一下包好的粽子,发现它有4个角,6道模糊不清的边。一会儿,蜜枣的包完了,我们开始包肉的。与蜜枣的不同的是,肉的用的是酱油泡的米,用红线捆。不一会儿,肉的也包完了,我向桶里一看,哇,足足一桶半唉!

中午,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嘴里香,心里也香气四溢。

三年级传说端午节的作文篇六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一阵阵儿歌声传入耳中,又到端午节了。

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就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日子。

端午节的习俗可多了。端午节那天,孩子们的脖颈、手腕或者足上系上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称长命缕。各家要插“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我们家在端午节是这样过的:一大早,我、爷爷和弟弟一起去采艾叶,插在门上,然后妈妈帮我和弟弟洗了一个澡,换上干净的衣服,还用雄黄酒在我和弟弟头上写了一个王字,再在手上和脚上系上五色丝线。中午,爸爸请来很多亲戚来包粽子。包好放在锅里,再在锅里放上一些鸡蛋一起煮。到了晚上粽子煮熟了,亲戚们就在一起吃粽子,喝酒,大家热热闹闹、开开心心过端午节了。

三年级传说端午节的作文篇七

今天是元宵节了,你们知道元宵节为什么要点灯笼、放烟火吗?如果不知道那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

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在人间 却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大发雷霆,就下令让天兵在正月十五那天去人间放火,把人类统统烧死。天帝的女儿 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着无辜的人们被烧死,就冒着生命危险下凡去把件事告诉了人们 。众人们知道后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很久有位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里,每户人家都挂起灯笼 并且放烟火这样天帝就认为我们已经被烧死了。”大家都认为有道理,便分头去准备了。到了正月十五,天兵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就认为是大火在燃烧就告知玉帝不用放火了,就这样人们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一天从此每到正月每家每户就放烟火点灯笼。

三年级传说端午节的作文篇八

说到端午节,大家一定再熟悉不过了吧!唐玄宗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就为我们介绍了古人过端午节的习俗与盛况,已近仲夏的时节,白天在悄然变长,盐与梅已经在鼎里增添味道,美酒也在林中倾倒,想想就无比畅快,更何况还有那么多美食等着我们。

端午节,又有“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五月节”……之称,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因为“端”有“开端”、“初”的意思,再加上农历以天干纪年,五月又称为“午月”,合在一起就是“端午”。

之所以,人们要把五月初五那天设定为端午节,还是那个大家最耳详能熟的故事。屈原本来是楚怀王的大臣,力主富国强兵,联齐抗秦,一度颇受重用,但因此在朝中树敌,不断被进谗言,后来反遭流放。眼见朝政败坏,屈原忧国忧民,写出《离骚》、《九歌》、《天问》等脍炙人口的楚辞。后来秦国攻陷楚国首都,屈原痛不欲生,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投江自尽后,楚国渔民纷纷驶船来回于汨罗江打捞,为怕水中鱼虾啃食屈原的遗体,不但敲锣打鼓,还把饭团等食物投入江中喂食。后来为了祭祀的屈原,又怕蛟龙把饭团吃掉,于是人们把煮好的糯米饭放入竹筒后再投入江中,其后逐渐演变用叶包成粽子。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目之一,又一说,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民间就有早过端午晚过年的说法,在人们心中,这是过完年后第一个盛大的节日。

为了除厄避疫,家家户户在端午节都会扫除庭院,并把菖蒲与艾草绑成一束,悬挂于大门旁或屋檐下。讲究一点的,还会加上山丹、榕树枝叶、蒜头及榴花,与蒲艾并称为“天中五端”。

端午节的时候,龙舟竞渡必不可少,每年端午时节,著名的武汉东湖也会举办龙舟比赛,号声响起后,船上一人敲锣打鼓,船尾则有一人把舵,其他的选手坐在船的两侧奋力向前划船。龙舟竞渡,从古代的祭祀仪式,逐渐演变为今天最重要的民俗竞技活动,也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当然,端午节的重头戏还是包粽子,粽子始于春秋时代的“角黍”,用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到了东汉末年开始才有了现在最普遍的四角形锥形粽。粽子在晋朝正式成为端午节的主食,其后粽叶,粽馅与粽子的形状因地不同,有了五花八门的发展,种类与口味极为繁多。中国北方偏爱简单的甜粽,而南方则是甜、咸都有丰富的口味。而我最喜欢吃甜粽,豆沙馅的,蜜枣馅的,就算最基本款——清水粽加白糖,我也一样爱不释口。

在我们老家,端午节又叫女儿节,到那天,出嫁的女儿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和老公一起回到自己的娘家陪父母过节,一起挂长达2米多的盘香,一起包粽子,摘艾枝、菖蒲,将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艾枝扎成一束束的挂在门口,以示祈福、辟邪,能干的外婆还为外孙、外孙女们缝制香包,做虎头鞋,这一天,让女儿尽自己的孝心,让老人得以享天伦之乐。从前,妈妈小时候每年都会跟着妈妈和我舅舅一起去她姥姥家,现在,我也会跟妈妈去我姥姥家过端午,看着姥姥见到我们时开心的笑容,为我们准备的各种美味,更让我感受到浓浓的家的味道,中华传统的味道。

三年级传说端午节的作文篇九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说起端午节,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宋代大诗人文天祥的巜端午即事》早已成了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天中节、龙舟节等等。端午节源自于南方百越,把农历五月五日视为"恶月恶日″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祛病防疫"风尚,附会纪念屈原跳江自尽等历史人物纪念内容,最后形成端午节文化相沿迄今。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而挂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是为了压邪。

在端午节时,人人都要吃粽子。粽子有很多种馅,比如:绿豆,红豆,腊肉……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南门人喜欢吃甜粽子,而比方人却喜欢吃咸粽子。南方人还有一种吃法,就是配一个咸鸭蛋。有时把咸鸭蛋蛋黄包在粽子里面呢。

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艾叶,一是为了压邪,二是为了驱蚊虫。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在端午节时,把艾叶放在开水里煮,然后把小给小孩泡澡,整个夏天小孩身上都不会生痱子。

古代时,到了端午节,人们都要吃"五黄","五黄"指的是黄瓜,黄豆,蛋黄,黄鳝,雄黄酒,当时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五黄,一红。""一红"指的是红汗菜,是清热解毒的。巜白蛇传》里曾经写过,白素贞喝了雄黄酒之后,现出了蛇的原形。所以,古人们就认为雄黄酒可以使蛇虫现出原形,可以压邪,让蛇虫都害怕。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在这端午佳节里,愿天下人们健康,喜乐,平安!

三年级传说端午节的作文篇十

家家户户飘起了粽香,五月初五端午节又来临了。

提到端午,大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楚大夫屈原了,当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绞,在五月初五这天,抱着石头投入汩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的老百姓听说后,纷纷划着小船来打捞他,但也已经晚了,于是每年的端午节便有了划龙舟的习俗。老百姓们怕滚滚汩罗江里面的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便往江水里投放粽子,让里面的鱼虾吃饱了,就不再吃屈原的遗体。人们为了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屈原。

除了屈原这个流传最为广泛的说法,还有人说是用来纪念伍子胥的。伍子胥助吴伐楚,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便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当然也有传说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相传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曹娥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

还有听说端午是为了驱灾辟邪的目的发展起来的,在先秦时代,五月被认为是毒月,五日是恶日,五月初五,五毒并出。《吕氏春秋》中《仲夏记》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五月初五为恶日,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以避疫。直至民国时期,社会上还有“躲端午”的习俗。

端午是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每逢端午节,人们便会聚在家里,进行食粽子的活动,三角形的粽子像一座座小山。然后,大家去划龙舟,列着长队,跳上龙舟,空气清新,风景秀丽,自然让人神清气爽,满面春风。

端午佳节再次来临,家家户户飘起粽香。愿大家过一个平安美好的端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