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雨天 炎天》读后感锦集

《雨天 炎天》读后感锦集

《雨天 炎天》是一本由[日] 村上春树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1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雨天 炎天》读后感(一):《雨天 炎天》| 闲聊几句村上

忽然有点岁月沧桑感,自己看村上的书也快看了二十七八年了。

他的书,随手翻随心读,没有什么压力,像是进了一家熟悉的叫村上的咖啡馆,这种调调有一种可预知的放松。

这本《雨天 炎天》在图书馆里随手借的,希腊和土耳其的旅途流水帐,看来颇有小乐趣,尤其在土耳其的部分,幽默感和狼狈感拉满,这就是村上呀,真实有趣,不刷什么存在感,但是会让人觉得看似平常但本身是有意思的一个人。

书里的希腊和土耳其倒不是你想象中的有着美化滤镜的两地,没有什么浪漫,一方面这本书写得比较早,是年代比较早期的当地风物,另一方面,村上和同行者去的也不是标志地,希腊去的是不许女人上岛的阿索斯半岛;土耳其,去的多是不稳定边境。你想想,如果一个人游中国不去北上成杭这些地方,不去看个长城外滩的,而是去个荒蛮之地,比如,就这几天的热点——徐州丰县,那是什么感官之旅呢。

最后呢,想说一句,快快抛开小红书式的打卡旅程安排表,来一场村上式未知的旅行吧。

《雨天 炎天》读后感(二):苦寒之旅

旅行这种事,大都不是冲着舒服安逸去的。即使所谓的休闲度假旅游,恐怕也常常要付出些辛苦,吃点儿苦头。去西藏这种地方,要克服高原反应,还被告知吃住条件都很差,但是仍有那么多的人对西藏旅游趋之若鹜。

这样说,我们便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感知到村上春树为何去希腊阿索斯半岛和土耳其边境了——旅行本来就是这么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给我同样的机会,让我选择这两处旅游地点,我会选择前者,绝不选择后者,尤其是1988年的土耳其,尤其它那些战乱边缘的城市。倒是有一点,我比村上春树有优势,我喜欢吃羊肉,在土耳其,饮食方面适应起来更方便。

村上春树的游记有丰富的细节,翔实的相关知识和生动的描写。他有记日记的习惯,旅馆、咖啡馆、啤酒馆,只要条件允许,他都会拿出本子及时记下旅途的见闻经历,即使条件不允许,他也坚持记录。在土耳其的茶馆、咖啡馆里,被人反复搭讪,被一圈孩子目不转睛地盯视,他也照写不误,大不了转战到旁边的啤酒馆。

去某地之前,通过阅读,了解当地旅游常识,风土人情,历史知识,这在旅行者中并不少见。但像村上春树一样,去土耳其前先学习一下土耳其语,应该是不多见的。村上春树的文笔有种不慌不忙的气质,水到渠成时给读者来点惊喜。例如他说,随地小便能使某地变得更干净些。那地方有多脏啊?村上春树的幽默中不乏刻薄与直言快语。当然,他去的这两个地方也确实“刻薄”、苦寒。

《雨天 炎天》读后感(三):18年的第三十九本书➡️《雨天炎天:希腊、土耳其边境纪行》村上春树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村上的纯游记,写的是几十年前的希腊,讲的是女性进不去的阿索斯的各种修道院,以及和想象中不一样的一点也不浪漫甚至有点恐怖的土耳其。

遗世独立的宗教圣地阿索斯,土国边境沿线,村上选择的是普通游客几乎不会选择的路线,辛苦却也别有一番趣味。因而旅游既可以是快乐的经历,也可以是村上这种辛苦磨难印象深刻的经历。世界大无边,天高海又阔,不去或者不看书,你都无法想象还有人在世界的另一端,此时此刻在过着那样的生活。在土耳其茶馆打麻将,在凡湖卖绒毯,在希腊穿越一个又一个修道院。在世界尽头探索未知,把记忆埋进脑海,作为自己曾经来过这个世界的证据。

书中对海、对夜空、对声音的描写都生动至极:那里有鲜亮亮的清冽,有丰饶,有突破所有观念限制的令人诚惶诚恐的深度,晚夏清晨强烈的阳光如尖刀一般剧烈地扎在上面,又反射回来哗然四溅;阿索斯深沉的夜色。沉默。与我们不同的时间。满天的星辰;短促、明快、清脆,声音凛然而遒劲地敲击夜空,一瞬间击穿夜幕传来我们耳边。玻璃一般的文字字字珠玑,那种朴实感扑面而来:在那里,人们虽然贫穷,但活得安静而有高密度的信念。那里吃的食物虽然简单,但味道充满活生生的实感。就连猫也有滋有味地吃着发霉长毛的面包。

如果已经在旅途之中,开始记录吧,记录细节,记录生活。

「惟其诸般不顺,我们才得以碰上种种有趣的东西、奇异的东西令人哑然失惊的东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旅行。」

/《雨天炎天:希腊、土耳其边境纪行》

《雨天 炎天》读后感(四):土耳其的面包和红茶,记住这两个就够了!

我印象中的村上春树是一个情感非常克制的作家。无论是残酷的现实还是激烈的性爱场面,他都一律采用节奏稳定的短句和侧面描写,所以很少能从字里行间里直接感受到作者本人的情绪和爱憎。大有“我管呈现人物和情节,是非功过任评说”的架势。 不知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文本就如此,总之在这本游记里,我看到了一个绷不住的村上。 在希腊阿索斯的时候,多雨的天气和不称职的旅游指南、意大利旅游团、小修道院里态度恶劣的僧侣,闹心的事接踵而至,终于在一个小修道院里吃到了发霉的面包后突破了村上的阈值,“问题是这东西根本不是人吃的……味道一言难尽。还有那犹如墙土的破破糟糟的奶酪,咸的让人扭歪了脸,有高血压的人吃了这东西保准呜呼哀哉……”。他还顺便吐槽了这个修道院的僧人,“僧人长一副活像《德拉库拉》电影里的驼背佣人的脏兮兮阴沉沉不吉利的面孔……”。真是得罪谁都别得罪作家,否则分分钟让你体验一把“人怕出名猪怕壮”。 如果说雨天部分还有所收敛的话,那对土耳其作者可谓是火力全开了。社会风气、政策、住宿、士兵、路途……宾馆里的水是上好的泻药,妓院让作者"可怜的性欲茫然不知所措,就是倒给钱都不稀罕去"。 “这就是所谓中东的巴黎——迪亚巴克尔”。 全书完。村上的嫌弃脸完整地保持了一本书。 看着村上气鼓鼓地写下这些,一边同情他的遭遇,一边又觉好笑。但也是因为不好的事情太多,所以唯一收到村上好评的土耳其红茶和面包,就非常销魂了,立刻就被我列入此生必尝美食清单。从这个角度来看,村上也是一名成功的种草选手啊!

《雨天 炎天》读后感(五):小布尔乔亚式的冷幽默

村上的标签,是一个典型的作家。或者,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毋庸置疑,村上能够在全球内俘获众多拥趸,并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以至于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预测上,赔率总是靠前),显然是因为其小说作品,如《挪威的森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1Q84》等。多说一句,看了那么多村上的小说,最喜欢的还是《和国境以南太阳以西》。原因嘛,说不好,那是感性的范畴,理性无法介入。如果能逻辑性的列出理由一二三四来,怕也不是发自肺腑的喜欢了。当然,村上的作品种类毕竟不限于小说,也包括随笔集、评论集、游记,甚至于包括类似于记录性质的作品,比如《纽约》《日出国的工厂》。如果读了村上的很多作品,发现他的其他作品不同于小说作品的十分重要的一点,便是幽默的差异性存在。简单说来,村上的小说虽未必总是一本正经的,但总归是在一种“严肃”或曰“规训”的氛围中,有着浓厚的小布尔乔亚(此处为中性)的调调。但其他作品则不同,冷幽默无处不在。不是那种刻意让你捧腹大笑的类型,却时不时的挠一下你的咯吱窝,有时发发无可奈何的牢骚,有时做出辛辣却不讽刺的评论。

《雨天炎天》是村上在希腊阿索斯半岛和土耳其的游记。若是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一一记述下来,那就是流水账式的作品,无疑会寡淡无味。

诚然,这不是一部卓越的游记,甚至也难谓优秀,但确实一部有趣的游记作品。

不信,在村上去了伊斯坦布尔的红灯区,看到那些性工作者的“状态,发了一句感慨,“如果性欲有嘴,好半天开不了口。”(当然,前半句是美国黑人作家詹姆斯·博德威的金句)

难道不是很有趣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