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清明节爬山作文350字

清明节爬山作文350字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清明节爬山作文350字,欢迎大家分享。

清明节爬山作文350字篇1

今天是中秋节,满院子飘着桂花香气。我和爸爸去爬山了。上山的时候见到了核桃、柿子、山枣。姨婆吃了一下那个山枣,里面居然长虫子啦,姨婆连忙吐出去,把大家逗得咯咯笑。核桃已经被摘光了,柿子树上挂满了柿子,一个个像红彤彤的灯笼。爬到半山腰的时候,大家决定休息一下,吃了些凉皮,就当午餐了。我们上山花了一个半小时。在山上放完炮,吃完饭后,大家收拾好后决定下山。下山的时候爸爸找了个木棍子,帮我打了些柿子,我挑了个软的吃起来冰甜冰甜的。一路上还下了一点毛毛雨,可是没有影响大家的心情,反而让大家的心情更开阔了。

今天非常开心!我以后要多和爸爸去爬爬山。

清明节爬山作文350字篇2

今天是五一节,我非常兴奋,四点就起床了,因为,今天爸爸妈妈要带我去神农山旅游,在那里我能看到高高的山峰,可爱的猕猴,翠绿的大树。

坐了几个小时的汽车,我们终于来到神农山下。下车后,我们跟着导游去爬山,在山上,我们看见了许多猕猴,它们长得真可爱呀!他们睁着圆圆的眼睛看着我们,就像在欢迎我们一样。快到山顶的时候,我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都摔破了皮,但是我想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爬到山顶,所以我一直坚持爬到了山顶。山顶的景色非常美,还有一棵3800年的白松树,树上有许多许愿条。我站在山顶上往下一看,哇,地上的人和物都变成小人国里的人和物了!

爬山虽然很累,但是锻炼了我的毅力,我觉得爬山真是一件有趣的事。

清明节爬山作文350字篇3

昨天是重阳节,爷爷说重阳节要登高。于是我和爷爷、奶妈、爸爸及刘叔叔家的刘佩言,一起去爬山。

我们把高高的山坡爬完后,爷爷爬不动了,他坐在小商店那休息,我们继续往上爬。我和刘佩言爬得可快了,到二天门的时候,里面有座庙,奶奶进去拜佛,我们带了些吃的,奶奶把吃的给佛献了。

我们在山下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很有意思的石头,我们把它称为“我们的宝藏”,我和刘佩言二人换着把它抱上车,存在刘佩言家里。我想,刘佩言看到宝藏,就会想起我们一起爬山的快乐时光!

清明节爬山作文350字篇4

重阳节,还是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外婆一起去山上玩。爸爸居然走错路了。本来想去小五台山,爸爸居然开到子午峪了。我们只好将错就错去子午峪了。我们到了山上,发现山上的人都快“人满为患”了。

我们在山上看见了很多花。有紫色的,这些紫色的花有花瓣又细又多的,有像一把细细的小针的,还有像紫罗兰的;黄色的只有一些野菊花;我还幸运地发现了一朵紫红色的小花呢,这朵小花花瓣是锯齿形的,花瓣中间的颜色稍微浅一些,很好看。

我们还看到了很多蝴蝶。有乳黄色带一个黑点的,有我见过的褐色带斑点的,还有黄色带十几个黑色斑点的。

山上满山遍野都是绿色的树和草,还有很多结满了橙色柿子的柿子树。

这次登山活动很有趣,我希望以后还能去爬山。

清明节爬山作文350字篇5

四年级春节爬山日记500字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妈妈去爬山。据说,那是奶奶的奶奶的奶奶的坟墓。

我们刚到山脚下,我们就发现这是泥路,非常的滑而且不好走。于是,我们就往有树木的地方走。不过,因为我和婶婶爱拍照,所以,我们一看到好景色就拍照。因此,我们就走在最,就连叔叔都被我们牵连了。(叔叔要帮我们拍照)

“到了!”不知谁大叫起来。我们纷纷跑了过去。我们发现,那里好脏。幸好爷爷有带扫把,把地扫干净了。我说了一句:“跟新的一样。”

这时奶奶拿出了几样东西,其它的我不懂,但是纸钱我是懂得。所以,我抢过了纸钱,心想:这些都是我的了!可是,哥哥看不惯,说:“也给我几张。”于是我小气的给了哥哥三张纸钱,哥哥说:“太少了。”于是,我又有给了他五张,说:“不许再要了!”这时爷爷打起了烟炮。烟炮打完了,奶奶拿出烟,叫我们拜奶奶的奶奶的奶奶。拜好了,我们就下山了。

以前,我总是说:“下来简单,上来难。”可是走这山路,可就要这样说了:“上来简单,下来难。”下来的时候,我不知道差点摔下来几次,还好婶婶在我的后面。每次,我要摔了,婶婶拉住我的手。这我才没有摔倒的。

听说,明年还要爬这山,我的身体都颤抖了起来。

四年级春节爬山日记500字

在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之际,黑暗的天空中开始到处燃放起了烟火,看那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色中像一朵朵鲜花竞相绽放,我和弟弟都兴奋得在那里大喊大叫了起来……

春节有很多让人高兴的事情。最让我高兴的就是我和弟弟去楼下放鞭炮。

记得大年三十的晚上,我们吃完团圆饭,我和弟弟像飞一样地跑了下去,到楼下的小花园中,我就琢磨着怎样更好玩。终于,我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弟弟用一根铁棒将土挖开,然后,我将一个点燃的“地雷炮”扔了进去,弟弟快速地把土埋上。然后,我们就躲到一棵大树后面,等我们还未完侍藏好,只听见后面“嘭!”的一声巨响,我和弟弟身上都有是泥,我们先是吓得一怔,然后被彼此的模样乐地“哈哈”大笑。就这样一次,两次,三次……,一直到我们手中的炮放完,而我们也变成“泥娃娃”了,才停下来。接着,我们又放了冲天炮,老鼠炮……。我们最喜欢的是老鼠炮,它飞出去的时候还“吱吱”地发出声响。就像是在说:“我要上天!我要上天??笨砂?痔云?

在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之际,黑暗的天空中开始到处燃放起了烟火,看那五彩缤纷的烟花在夜色中像一朵朵鲜花竞相绽放,我和弟弟都兴奋得在那里大喊大叫了起来……

春节,是孩子们玩的日子,还是大人们访亲探友的日子。妈妈带着我走东家、窜西家,与亲朋好友渡过了不少美好的时光。

春节的夜晚,是多么令人难忘啊!

四年级春节爬山日记500字

大年三十,我和姐姐拿着刚刚发的压岁钱买了一些爆竹。我先拿了一些焰火棒,点燃它们,它们就喷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烟雾围绕在我身边,把我和姐姐困在了里面。等我们找到出路时,就看见前面有一朵羞答答的玫瑰不为人知的绽放了,但它的绚丽又迎来所有人的赞赏。我仔细一看,才知道是不远处一位小男孩放的冲天炮,我们都忽略了那声巨响,只看到了这朵玫瑰。然后姐姐点燃了一个名叫糖果炮的小不点儿。三秒钟后,糖果炮在“噼里啪啦”的声音里绽开零零星星的火花,就如昙花一现那样一会儿就没有了。接着,姐姐点燃了彩色烟雾弹的导火线,只见它吐出五彩斑斓的烟雾,一点儿也不刺激。我就去拿别的爆竹,就在这时我突然听见一声巨响,回首一看,原来是彩色烟雾弹爆炸了,吓得我心都错位了。还有一种不知名的圆柱形的爆竹,我和姐姐摆放了十个,依次点燃,随后,十个爆竹全部迸发出金色的火苗,闪着灿烂的光芒,把周围装扮得火树银花。这时,姐姐注意到一个小小的爆竹,我觉得它那么小,一定不刺激,就满不在乎地点燃导火线。随着一声巨响,它喷出一个小小的火球在离地二十厘米的空中又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两次巨响似乎在说我不该以貌取人。还有许许多多的爆竹令我留恋忘返。

这样一个快快乐乐的爆竹年,就真应了一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呀!

清明节爬山作文350字篇6

爬山的乐趣(1)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爬紫金山。天气真好,风和日丽,微风吹在脸上,一种凉丝丝的感觉。我的心情好极了,就像树上的小鸟一样欢快地跳跃着。

来到山脚下,我放眼向山顶望去,真高啊!我心想:山顶的风景肯定很不错,到时候,一定要多拍几张照片,留个纪念。开始爬山了,我一蹦一跳的,仿佛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袋鼠,兴致勃勃的。可是不久,我就开始冒汗了,脚步也越来越沉重了,兴致也不再那么高了,可我还是要求自己坚持。山路更加崎岖了,爬到一半的时候,我已经大汗淋漓,腰酸背痛,腿也软了,我不想再继续爬了,这么累,这么辛苦,还不如歇会儿呢!爸爸妈妈看出了我的心思,他们对我说:“坚持就是胜利!山顶有美丽的风景在等着我们去发现呢!”有了他们的鼓励,我又有了信心,我可不能知难而退,半途而废啊!于是,我又奋力向上爬去。

没过多久,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顶,真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啊!站在山顶上看,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就像系在山腰的一条条玉带。俯看周围,山峰高低不平,树木郁郁葱葱,一片绿色。远处的高楼大厦若隐若现,人群车辆似有似无,真是太漂亮了!我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呼吸着新鲜空气!看着这一切,我的脸上露出了快乐的笑容,情不自禁地跳了起来。我为这美景欢呼,也为自己的坚持而喝彩!

爬山很累,但也很快乐,我不会忘记这次爬山经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这句话我将时刻铭记在心。

爬山的乐趣(2)

我喜欢爬山。爬山不仅可以锻练我们的体魄、陶冶我们的性情,更可以开阔我们的心胸。在闷热的夏天,漫步在充满芬多精的山径里,享受难得的清凉,是人生中一大享受。

沿着平坦的大道进入蜿蜒曲折的小路,路旁五彩缤纷的花朵,摇曳生姿,好像在欢迎我们。青翠的树木高耸直立,像坚强的巨人,屹立不摇。半山腰有一棵倒下的树,干枯的枝桠上竟然冒出新芽!大自然坚忍不拔的生命力,真令人赞叹不已。阵阵微风吹过来,夹杂着芬多精的气息,更加让人心旷神怡。

途中,我们遇到志同道合的登山客,大家亲切的互相问好,天南地北的闲聊,缓解登山时的疲累。走了好长的一段路之后,终于到达山顶。放眼望去,一大片茶园尽入眼底,远方的风景好漂亮,我像古代的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接受人民的跪拜。身旁的两只小黑狗,不停的互相追逐嬉闹,为宁静的山顶带来一阵欢乐。

下山时,我们沿路捡起垃圾,放在预先带来的垃圾袋中。有一些小朋友很好奇的跑过来看,问我在做什么?也有人主动加入我们的行列,让我觉得很开心。我很喜欢妈妈有这种健身兼做环保的观念,虽然回程会很累,但是把青山绿水还给大自然,不仅对我们好,对地球更好,何乐而不为呢?

清明节爬山作文350字篇7

今天是星期2,是清明节,我和妈妈妹妹姥姥一起去花山玩儿,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别的,是去的路上,由于有很多人都要去花山,所以157上人很多我们不光没有坐下,还被挤成了肉夹馍,我觉得这真像是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呀!经过千辛万苦,我们终于到了,上了一个大坡之后,妹妹开始又哭又闹,买这个买那个,买了一大堆东西,我真想说她几句,唉!在路上,人挤人的,本来路就窄,;路旁还有许多摆摊儿的,真是没法走呀。好不容易走了一大半的路,看到了许多烧纸的人和烧香拜佛的人,不由想起了5岁时来花山拜佛时的样子,那时候可真是好有意思呀。

烧的纸满天飞,落到了头上,就像下雪一样,不过有一股难闻的味道。走了一会,妹妹又看到了卖好吃的了,这只小馋猫就死活不走,站在吃的面前,姥姥只好掏出钱包,买了。

经过了这么多事情,我们又迎来了下一个困难:挤公交车,一位老爷爷,重重的踩了我一下,没等让脚休息一下,一个阿姨有踩了我一下,我的脚呀,我真想哭出来。

今年的清明节这时有艰辛有快乐呀!

清明节爬山作文350字篇8

夜里雨声,闲读宋词,听北宋词人晏殊浅吟:“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翻过几页,又听见晏殊第七子晏几道叹息:“舞烟眠雨过清明”。

心里蓦地一惊,春社已过,清明又至了。

不知不觉间,我们错过了季节,又错过了回忆,只剩下一幅对联,在日长飞絮轻的时光里晃悠:“冬至大地,霜降房檐,看大雪小雪一片白露。夏至暑天,惊蛰亭榭,盼大寒小寒全天清明。”

春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无定日,先秦、汉、魏、晋各代择日不同。自宋代起,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俗称“春社”。“春社”有官社、民社之分。《礼记。明堂位》有官社的记载:“是故夏勺、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在蜡,天子之祭也。”唐诗人张籍、王驾则描绘了民社的盛景“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生于山野乡村,对土地和时令有特殊的感情,在享受丰盛味美的食物时,我们总是念念不忘“土地公公”的恩德。在绵阳,最隆重的“春社”祈福仪式,莫过于安县睢水关的“春社踩桥”。这座桥叫“太平桥”,始建于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距今有200余年历史,桥身为20余米巨型单孔弧架,犹如一道彩虹横卧水上,素有“渔洞山前悬半月,虎头岩下见长虹”的美誉。不知从何时开始,当地百姓笃信,在“春社”日这天到这里来踩桥,可消灾免难,祈祷平安。后来,这种习俗被更多的人了解,逐渐成了川西北最负盛名的民间春社活动。每到“春社”日,菜花丛中,鞭炮阵阵,潮水般的人流纷纷云集于此,绵延数十公里,为自己和家人祈福。

与“燕子来时春社”的喧嚣相反,“梨花落后清明”就显得冷清了。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清明原本欢乐之节,大禹故里北川,历来有“清明”贺治水成功之说,乡人奔走相告,共庆天下太平。从唐代起,“清明”渐成春游踏青的代名词,且历代承袭成为习惯,人们在这个时节,纷纷走出户外,踏青、郊游、荡秋千,踢足球、打马球、插柳,拔河,斗鸡……其乐融融。孩子们最钟情的,则要数放风筝,有的风筝上还装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新中国成立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绵阳历来有扫墓的习惯,每到“清明”,家家户户的后代子孙就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鞭炮等到祖坟墓地,将食物供祭在祖先墓前,再将纸钱焚化,鸣炮祈祷,为坟墓培上新土,栽几株鲜花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还必须在墓前吃掉酒食才回家。

2008年,“清明”在千呼万唤中,已成了法定假日。但关于“清明”的解读,却仍众说纷纭。这两天,著名学者、中国古代韵文专家熊笃又在呼吁,要原清明的“本来面目”。在熊笃看来,按照《礼记》的说法,“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清明节应是提倡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时节。”

熊笃说,清明时节,青年男女最适合去水边休憩、划船游玩,甚至到野外谈情说爱。但是,熊笃没有说,如我等中老年人该去做什么?

我想,还是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吧,比如踏青、扫墓、祭祖、省亲。

清明节爬山作文350字篇9

清明节习俗作文700字 杭州的清明节

清明节是一个众人皆知的节日,而清明节上坟,则是杭州的传统习俗。

每到清明节,我就会和家人一起去墓地上坟,那里埋葬了我们逝去的亲人,我们是去看望他们的,要点蜡烛,招来他们的灵魂;再烧香祭拜,对其许愿;然后烧一沓“元宝”,当做给他们一年的生活费;最后奉上美味的食物,供他们享用。这个与死者打交道的节日看似很严肃,其实呢,这个节日对于孩子们(包括我)来说,是一次外出郊游的好机会,不但可以玩耍爬山,还有许多好吃的,丝毫没有祭奠死者的沉痛之感了。

清明节前期,大家都忙忙碌碌,做了好多准备工作,如:烧许多美味的菜,去购买香、蜡烛,折元宝等,就连我们小孩子也要贡献一份力量,就像我,学会了折元宝呢!(我就是来炫耀一下的,哈哈)

到了墓地,就先在逝去祖辈的坟前放上一篮表诚意的鲜花,然后在坟墓一圈洒一些酒,并给坟边的松树浇了水,再将饭菜取出放在坟墓上,将包装袋里的都打开,整齐的排放。在烛台上插上蜡烛,然后再取出香炉放于墓前,拿出香点燃,开始许愿,许一个愿拜一下,拜三下后即可把香插入香炉。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的仪式化。

等待一顿饭的时间,期间将一叠黄色的冥币点燃,再用元宝压在上面(因为黄色冥币烧着后就会飞起来)一同燃烧,将冥币和元宝给“那边”的亲人送去。当一股浓烟升起,你就必须躲到逆风处,否则后果就是——象我上次那样,不但熏得眼泪都出来了,还留下一脸的灰,十分尴尬。

等冥币、元宝烧完后,就轮到我们大饱口福咯!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清明团子了,它是艾草和糯米粉打成的,通常甜的的团子里面会放上豆沙、芝麻酱,咸的团子里面会放上豆腐干、笋丁和咸菜,绿色的团子圆滑小巧,可好吃了!

吃完饭,我们就沿着墓边的小路上山,走到极为陡峭、极高之处玩个尽兴,才肯下山。

这就是对于我们杭州小朋友来说的清明节。

清明节爬山作文350字篇10

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习俗有哪些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如果按农历计算,没有确定的日期,即上一年的冬至过了106天就是清明;按阳历计算则在4月4日或5日(以当年二月平或闰而差异),太阳到达了黄经15度时,清明就开始了。这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草木茂盛,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清明”两字,根据宋代陈元靓的《岁时广记》中所说:“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清明时节,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改变冬季寒冷枯黄景象,大地一片清净明洁。汉代刘安所著《淮南子》中写到:“春分后……加十五日则清明风至”。这里说的“清明风至”之时正值阳春三月,所以有“三月节”之称。《岁时百问》一书也曾做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可见,清明节是由它所处的时令,在气温、光照、降雨各方面俱佳而得名。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所以,国家通过立法,将清明节纳入法定的节假日。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多彩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清明节的习俗——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节的习俗——挂纸

“挂纸”在台湾的习俗中称为“压墓纸”。挂纸时,先要将生长在祖先坟墓上的野草,用锄头或镰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头或砖块将墓纸压在坟上,表示这个坟是有后嗣的,否则很容易被人误以为是无主的孤坟,而受到破坏。墓纸分为白色、红色、黄色的古仔纸以及五色纸(红黄蓝白黑)两类,现在则多用五色纸,其用意是盖厝瓦或表示子孙已祭拜过。至于传统的客家人挂纸时比较慎重,先用锄头挖一块绿色的草皮,并把带来一迭滴有鸡血的黄纸,用草皮压在坟上,然后在坟地四周摆上十二张银纸,除了挂墓纸的目的外,还有血祭的象征。

清明节的习俗——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宋代清明时节,京都人民踏青郊游,市集买卖的热闹情景。

清明节的习俗——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明节的习俗——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节的习俗——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清明节的习俗——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清明节的习俗——拔河

拔河发明于春秋战国时代,当时叫做“牵钩”。主要使用的设备是一条粗麻绳,两头还分有许多小麻绳,在古代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视哪一方先把另一方拔过中线(代表河流)就算是胜利。拔河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体质,最初是在军队中盛行,后来才流行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此以后,清明拔河遂成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