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大山的400字作文(精选10篇)

关于大山的400字作文(精选10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关于大山的400字作文(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大山远离城市的喧嚣,以它沉默的身躯抗拒外界的纷扰,以它独特的姿态固守着那片宁静,以它的百变多姿展示着大自然的神奇。

春姑娘悄无声息地走进大山,用手中的魔法棒一挥;挥走了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挥走了刺骨的寒风;挥走了冷漠无情的白色世界……山中,那些奇花异草经常举行选美大赛,个个胸有成竹,偶尔被一群兴奋得忘乎所以的小动物们打乱了阵脚也会火冒三丈,吹胡子瞪眼,似乎在说:“赔我们的选美大赛!”小草们被吵醒了,也掀开被子加入大家,一起议论纷纷。

夏哥哥活蹦乱跳地闯进了大山。他可调皮了,请来太阳公公放射出万丈光芒。柔弱的小草吓得急忙躲到树荫下;一只小松鼠似乎特别热,来到小河边洗了又洗,结果得罪了鱼儿们,一群小鱼郑重其事地围过来,说:“请你不要打扰我们宁静的生活。”松鼠见状,连忙躲回到大树茂密的枝叶中,鱼儿们的笑声热闹了整个大山。

簌簌声中,秋姑姑用一片片金黄的树叶给大山里所有动物写了信,叫它们赶紧准备食物过冬。大山见状,立刻换上了一件黄色的毛衣;大雁组织了一个庞大的旅行团开始前往南方,吸引了许多动物的加入;还有一些懒汉们则不愿动,找了个洞穴准备舒舒服服地大睡一觉。

冬爷爷担心大山,连忙用鹅毛大雪给大山做了一件洁白的厚棉衣,而鲜红的腊梅却勇敢地在雪地中争先恐后地开放,各个都不服输,整个大山都被他们吵得面红耳赤。

一天又一天,一季又一季,一年又一年,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大山永远沉默地坚守着自己的领地,它永远是那么的青翠,那么的美丽,那么的充满生机与活力!

第二篇

大山的精灵——野菊花

重庆市云阳县云阳县盘石镇革岭小学六年级曾艺 常听人们说:“大山的精灵是野菊花。”于是,每次看到野菊花,我的心中就涌动起一股莫名的兴奋之感——尽管这只是一种名不见经传的山间野花。

几度春风,几番风雨。当仲春的朝阳柔柔地沐浴着大地时,野菊花欣欣然露出了焕发着勃勃生机的身躯,纤细的茎柔而韧,随风摇曳;娇小的花瓣溢彩流光,淡黄的花蕊里,一汪汪的露水亮晶晶、娇滴滴的,好似含情少女眼中的泪水,似落非落,摇摇欲坠,既有梅之洁、兰之幽,又有菊之雅、莲之清,一切都是那么富有神韵。

这便是野菊花,一种极普通却又能让人赏心悦目的山间野花。

山涧底,峡谷中,悬崖边,山洞角,矿山里,田畴旁,哪儿没有野菊花那超凡脱俗的俊俏面庞?无论星星零落、一枝独秀,或蔓延数丈、赫然巨簇,皆不媚不俗,不悲不亢,凌凌然有君子之风。虽然土地贫瘠,阳光缺少,环境恶劣,然而野菊花却能默默无闻地生长着,对生活憧憬着,因为她深知:“与命运抗争,奇乐无穷。”

这便是野菊花,一种集山川岩骨精英秀气于一身地山间野花。

第一次看到野菊花,我便喜欢上了她。我小心翼翼地挖了两株带回家,栽进精美的花盆,施肥、浇水、灭虫、锄草,照顾得无微不至。奶奶说:“野菊花在花盆里是栽不活的。”我半信半疑。几天以后,看着野菊花渐渐枯萎的枝叶,我忽然领悟到:野菊花不贪图优越的条件,她所眷念的是生她养她的大山,所在乎的是和风浴雨的自由。在它的身上,我隐约看到了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等传统美德。

这便是野菊花——大自然的女儿,大山的精灵。

指导教师:贾毅

第三篇

在2月10日的夜晚,我在电视机前观看了《感动中国》。里面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都让我感动,给了我许多的收获和启示。

在《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给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一位少数民族的女教师:格桑德吉。她的事迹让我十分感动:大学毕业后,她以十分优秀的成绩毕业了,但她没有忘记小学教会她知识的故乡,于是她选择了报恩:去故乡支教,帮乡村孩子走出大山,以后更加有出息。她坚守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教孩子们读书。她汇集四周村庄的孩子,让他们接受教育。只要有不上学的孩子,她就会挨家挨户的把孩子从家中请到学校去。为了照顾这130个孩子,她把自己的孩子养在母亲的家里,一年只能见一次面,叫她母亲、外婆都叫妈妈,但她仍然坚持着,把这些孩子送出大山。每到寒暑假,她都要护送这些孩子回家,回家的路十分狭窄,下面是飞腾的江水,她用生命保护这孩子,尽管她十分害怕,但她每次都要把孩子们全送回家,她才肯安心地回到自己的家。

我十分敬佩格桑德吉,为了孩子们,放弃自己留在城市的好前途,回到故乡,让孩子们接受教育。尽管有的孩子被父母留在家里做农活,但她十分有耐心,一家一家劝说,直到父母同意为止,一劝就是一整天。我觉得格桑德吉身上有一种精神,那就是一定要让更多的乡村孩子走出大山,更有出息,尽管献出她的一生,也没有关系。我们应该向她致敬,让中国的人才更多。还要向和格桑德吉一样的这种乡村教师致敬。

希望中国的乡村教师更多,让农村的孩子接受文化,更有出息。让我们关心农村,使它们不再贫穷落后;关注大山里的孩子,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该会多么美好!

第四篇

波涛汹涌,狂风怒吼,毁灭了一个城市,也卷走了那几把斧头,给人们送来了幸福与带来了灾难的斧头——题记

这是一个宁静的山村,与外界隔绝的山村,山里的人们生活平静而安稳。没有灯红酒绿,没有繁华与喧嚣,有的只是碧绿的树林,清清的溪水,和那世代传下来的山歌,一切是那样古老而又美好……

鸟儿们动物们似乎也钟意这里,都在这安筑窝。于是,这里便成了鸟兽的乐园。白天,一大堆鸟儿蹲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唱着,细听,呵!有杜鹃、麻雀、黄鹂、燕子等。夜晚,蝈蝈在丛里低唱,猫头鹰调皮地眨着眼睛……一切是如此的和谐与安宁……

大山固然是安宁与详和,固然是美丽与葱茏,它养育了山里的人们,但也挡住了人们的视线。为此,村里几个小伙子立志要出去闯荡一番。要改变家乡的面貌,几天后,在人们的欢送下,他们出发了,走出了几代人都没走出的大山,寻找一条致富之路……

几年后,小伙子们回来了,带回来了一身的技术与几把斧头,锋利的斧头。

他们拿着这几把斧头,带领着人们砍树,铺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人们的辛劳有了回报,一条与外界连接的路打通了!很快,山里优质廉价的木材,丰富的矿藏,美味的特产和独特的风景,吸引了外地的旅客和商人,他们沿着这条林阴小道纷纷来到这里,带来了金钱,带来了商机,也带来了大山的生气与希望,大山里充满了欢笑与热闹……

又过了几年,大山和以前真是判若两别!矮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楼房、工厂,宽广的柏油马路。人们家里的家具电器也越来越多,电视、洗衣机、电脑,令人眼花缭乱。大山已经成了一个依山傍水的小镇了,碧绿的树林与清脆的鸟鸣让她更年轻了!山上传来了旅人阵阵欢笑……

或许想过更好的日子吧,或许不满足于现状吧,人们开始大规模发展经济了。他们砍伐树林,大量采矿。起初,人们还有点节制,后来发现没什么危害,便违背了当初“和谐发展”的诺言,就大肆乱砍乱采乱捕。

一片片树林消失了,一棵棵大树呻吟着倒下了,鸟儿们的家被毁了,在惊慌逃亡时,迎接它们的却是一张张张着巨口的捕鸟网,动物们也好不到哪儿去,关在笼子里等待着成为桌上美餐。树林消失着,动物捕杀着,矿藏减少着。情况继续恶化。这时的天空已不再湛蓝,黑色的烟雾占据了它,大山已不再年轻,过度的破坏使她憔悴不堪,裸露的山脊是那样悲凉与痛苦。人们已不再纯朴,贪婪与虚荣侵入了他们的心灵

一位老人受不了了,他们找到那些“发展经济”的人,悲愤的说:“你们是怎么啦?是不是钻到钱眼儿里出不来了?没看到大山被你们弄成那样了,为什么还要继续干?作孽呀!”那些人满不在乎的说:“要想发财就该这样,你们管什么?有钱就好,好不容易才有个机会发展,难道就放弃了?”老人没说话,蹒跚着走了,身后传来一声深深的叹息声……

厄运终于降临了。在一个天气阴沉的日子里,暴雨如注,狂风也随之到来,水在堤里越积越多。已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可人们还是在楼房里无动于衷。是呀,习惯了舒适生活的人们怎么会干这种“苦活”呢?水越积越多,形成了洪水!洪水决堤了!当人们醒悟过来时已经晚了。汹涌的洪水越过了大坝,气势汹汹地向城市进攻了!满目疮痍的大山哪里挡得住?轰隆一声巨响,大山倒下了,洪水夹带着沙土冲过来,多像一条蛇!不!更像一只蛟龙!人们自己酿成灾难的蛟龙!它吞噬了楼房、工厂,吞噬了一切!狂风在咽哽,为人类唱响悲歌……

灾难过后,一切回归于无,那座城市呢?一个美丽繁华的城市呢?它连同那几把斧头消失了吗……

第五篇

大山的歌

山东省曲阜市实验小学6年级[2]班杨涛

终于盼到放假了。爸爸要带我去尼山工地,他工作,我钓鱼。来到水库边,才7点钟。湿润的空气夹杂着湖水的清香,飘进我的鼻子。天空下着牛毛般的小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闪烁着点点金光,多么如诗如画的景色。突然,从蔚蓝的天幕中走出一个小伙子,黑黑的脸袋

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亮光,小鼻子小眼睛,厚厚的嘴唇,显的那么天真,俏皮。他朝我这边走来,用水汪汪的大眼睛无瑕的看着我。爸爸告诉我,他叫大海。今年9岁,是大山里的孩子,帮爸爸管理这片水库。

大海麻利的帮我支好家活,然后搬着小凳子坐在我身边,静静地看我钓鱼。过了一会,大海敞开喉咙,唱起了山歌:"大山啊大山,摇篮啊摇篮。。。。。。"着时,水中的鱼儿仿佛听到了号令一,都陆续跳出了水面,他再次用闪闪的眼睛看着我,竟咧开了嘴,嘿嘿地笑了起来。这时,钓鱼的人陆续赶来,大海猛的站起身来,飞跑到他们身边,弯下腰,用灵活的手指操纵着。我身旁一位老爷爷钓上了一条鱼,大海马上跑过去。爷爷一提线,是一条很小的鱼。大海很幽默地转了一下眼珠,用粗哑的声音说:"这么大的鱼啊,别吓着我!"说完,便"昏倒"在地上。这时,他累得已经冒汗了,晶莹的汗珠在他额头上闪烁。他的双眼微微闭着,长长的睫毛覆在眼皮上。太阳雨打在他的脸上,分不清哪是鱼,哪是汗。

吃完午饭,他坐在河边钓鱼,一只手握着鱼竿,另一只手拿着一片树叶,轻轻放在嘴里,随既吹出了动人的旋律。他目不转睛地看鱼漂。忽然往上一提:"啊哈!上钩了!"边说边解下鱼嘴里的小钩。他那着小刀,把鱼鳞刮去,跑进了小树林,摘了一根新生的树枝,把鱼窜到了树枝上,生火烧起来。他盘腿坐在地上左手一圈一圈地转树枝,右手拿着水漂,把从水库里舀的一漂水,咕咚咕咚两口咽拉了下去,然后用手擦去嘴上的水,大吸了一口新鲜空气。鱼已经焦黄了,那颜色飘亮的没法说,香味扑鼻而来。大海站起身,一只手背在身后,另一只手把烧鱼递给我,说:"哎,给你的!"说完,把鱼放在了我手中,飞快地跑开了。他走到鱼竿旁边,又钓起了鱼。

我们该走了。我向大海告了别。在车上,我再一次听到从大山里传来了歌:"大山啊大山,摇篮啊摇篮。。。。。。"

第六篇

《人民的好儿女》之《大山的火把》观后感

刚刚看了《人民的好儿女》电视系列中的《大山的火把》,我心里触动很大,有感动,有伤怀,有激励,也有沉重!视频中的主角赵世术,在妻子的陪伴下,在重庆山区默默执教30多年,从1977年当时那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变成如今两鬓斑白的老人,时光的无情让人感慨,而这位可亲可敬的老教师的现状也让人伤感不已,但他的执着,他的付出几乎让人落泪!

70年代,那是一个国民精神现状完全不同的时代。20多岁的赵世术,向党述说自己的志向,在一盏昏黄的油灯下提起笔,坚定地书写着为人民奉献的决心……不久,他走进了重庆山区的一个简陋的小学,十几个学生见证了他的到来。那一个个小孩,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占据了他心中做柔软的部分,一个个宁静的伴着虫鸣的夜晚,总有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在油灯的火光下批改作业。

没多长时间,赵世术便发现送小孩上学会严重影响家长们的劳作,让他们被扣公分,这意味着他们所分得的粮食减少。于是,这位逐渐稳重的青年教师提出,自己送孩子们来回学校。面对家长的质疑,他诚恳地说,“我试试吧!”有一段路需要过河,来自高山化雪的河水冰凉刺骨。赵世术拄着木棍,背着孩子们来来回回。过那条河一趟,你感到冰凉;四五趟,脚部皮肤冻得通红;十趟左右,皮肤就发紫了,没感觉了。而赵世术要过十几趟!他一直坚持了五个夏天,之后没能再背学生们,是因为年仅30岁的他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自己走路都艰难。

没有怨言,赵世术拄着拐杖,一点一点地挪去教室。他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一个教师真正的风骨。但他每天蹒跚的背影刺痛了妻子的心,于是这个可爱的女人背着自己的丈夫去教室,每天上学前和放学后,她的身影准时出现。这其中,有欢乐,也有眼泪。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30多年,人的一生有几个三十年?赵世术和他的妻子如今都是鬓染秋霜了,一条条皱纹爬满了历尽风霜的脸上,那是时光流逝所遗留的痕迹。而且,他的手不知从何时开始肿胀化脓,他的妻子言双挤按时他的呼痛声,那个七八岁的小女孩绑粉笔在手上以便他继续在黑板上写字的场面,那个小女孩大大的纯真的眼睛,让我心酸不已!

他老了!当地的党组织了解了他的情况,想把他调到镇中心小学去,他拒绝了。要他停止教学,那更是不可能。也许,他是想到了从山区自己那间小学走出去的一批批学生,一代代人吧。不知道他的脸上是否正露出欣慰的笑容?

党员,想要为人民服务,并不需要太多的言语,不需要那些听起来慷慨激昂的承诺,一句“我试试吧”,足矣!全国八千万的党员,有多少人了解赵世术的所作所为后,还能问心无愧地说:我确实在以自己的方式服务人民?

想起了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我心情又有点沉重,那是在重庆的深山中。太多太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发生在祖国偏远的一隅,而听闻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少之又少!是不是优裕的生活造就了人们精神的荒漠,难道我们真的不能跳出这个怪圈子吗?

第七篇

家乡的大山,有个蜜蜡峰,雄伟挺拔,大有刺破青天之势。相传,这里满山遍野的山花,招来了很多野蜂酿蜜。采的蜜多,都凝固在山上的石缝里了,每到夏天,蜂蜜都顺着石缝往下淌,整个山的外表就好像涂了一层厚厚的蜜蜡。所以,人们把这座山取名为蜜蜡峰。

远瞧的椴树林像碧绿的海,椴树开的花像大海里白色的浪花。近瞧椴树花像白色的珍珠,细瞧椴树花像每人耳朵上戴的耳坠。我们要采椴树蜜,段树蜜可是蜜中精品,调解肠胃功能,增强免疫力。一天大哥领我们上山采蜜,下雨了路滑,有好多蜂箱。上坡没上去,一下子就翻了,蜜蜂遮天盖地飞过来了,像翻滚的乌云,声音像轰炸机一样,又像疾风暴雨要来临,姥爷和大哥抢剩下的蜂蜜,我吓得躲进车里把窗户关上,姥爷和大哥的脸让蜜蜂蜇的像馒头似的,不过第二天就消肿了,姥爷患风湿,蜇后姥爷的风湿好了,我查《本草纲目》李时珍讲道:蜜蜂的蜂毒能治风湿。

家乡大蛇多,家乡人爱捉蛇,蛇尤其怕抽烟袋的人,走到近前,蛇就翻白眼,然后先踩住蛇头,双手一剥,就势一甩,像甩鞭子似的,蛇被甩到地上死了,蛇皮像猪肠。捉蛇三不准,一不准捉小蛇,二不捉孵蛋的母蛇,三不捉蛇王。蛇肉像鳕鱼肉一样,春天吃蛇肉,一年不长疮,蛇胆泡酒,得红眼病治好了,大哥长疮,姥姥剪折皮,用四个鸡蛋吃下去就好了。

高兴之余,他们想到城里的老兄弟,大姐姐大妹妹们,何不让城里人来试一试,他们有文化,接受事物快,别光跳迪斯克了,那玩艺是“外因”俺这是“内因”绝对起作用呢!城里人如果感兴趣也来山里尝尝,蛇肉包你满意,顺便也旅游了,何乐而不为呢?

第八篇

黑暗中被撕出一道光亮,凭借一股无法掌控的力量愈来愈强,依稀中看见遍山草木向上生长,万物战栗着,虔诚地望向那片光。

倏地,天亮了。

"麦子,快看!"女孩清脆的声音打破寂静,如同一块凝脂玉石落入清泉,荡起层层涟漪。

两个孩童的身影向村外奔跑,镀着一层光,留下一声响。

翻过一个土坡,穿过一片田野,就是那条不见尽头的轨道——囡囡日思夜想的的轨道。

囡囡和麦子凝望着轨道的尽头,红扑扑的脸蛋氤氲着一层雾气,神情庄重,充满希冀。凉风飒飒吹在耳边,打了个卷,携着湿漉漉的稻香远去了。

"囡囡,咱回家吧。"许久,麦子叹了口气,说道。

囡囡不作声,蹲下来,把头趴在轨道上,静静地听着,时间静静地流逝。"啪嗒。"一滴晶莹的泪珠落在黑乎乎的铁轨上,浸湿了一小块尘土。

麦子手足无措地看着囡囡,呜咽地说道:"你别哭嘛,你爸爸今天不回来,也许明天就回来了呢,明天不来,大后天一定来。"

囡囡爬起来,拍了拍小褂上的尘土,想起这三年来每天天亮都来这,听一听轨道中有没有她时刻在心里记着、在耳旁缭绕着的"轰隆"声,可是每次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好几次火车从远方飞驰而来,她都兴奋到了极点,跟着火车一起跑,麦子都追不上她,她大声呼喊着:"爸爸!爸爸!"终究追不上了,顾不得跌倒产生的疼痛,拉着麦子飞奔回村里,坐在村口,等着,等着,直到黑色笼罩住整个村庄,那个在她心里描摹了无数遍的身影还是没有出现在视野中。

尽管这样,她还是愿意等,等下一列的火车……

麦子拽了拽囡囡的袖子,说:"走,哥给你买糖吃去,今儿逢集。"见囡囡不动,又道:"婶儿该着急了。"

囡囡挤出一丝笑,"明,我还来。"

"还来,还来听铁轨!"麦子也笑了。

麦子拉着囡囡,沿着铁轨朝回走。囡囡看着那一列排列规则的轨道,想起六年前她还没上学,妈揽着她送爸爸上火车,爸爸对她说:"爸去城里赚钱,供你上学,等你上学了,周末爸就回来陪你去后山捉蚂蚱,去小湾河捉螃蟹……"说着说着,爸爸哭了,妈妈哭了,她也号啕大哭,透过布满眼泪的双眼,她看到火车开走,就挣脱妈妈的胳膊,奋力地跟在火车后面跑,追着追着,火车不见了,只剩这一列冰冷的,乌黑的铁轨。

站在土坡上,囡囡看着远方那一串如同沉睡的长龙一般的轨道,呼喊道:"爸!爸!您回来吧!囡囡想你了!天天想……夜夜想……"

一阵阵回音缭绕在耳旁,围着大山,环着村庄,一遍一遍,不停歇。

后山惊起一群山雀,小湾河边洗漱的婶儿双眼通红,望向远方。

作者:冯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