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科技与未来作文800

科技与未来作文800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科技与未来作文800,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哈哈!秒杀成功!”坐在沙发里的妈妈突然一声欢呼,愣是把我和爸爸生生吓了一大跳。“这箱牛奶足足便宜了十块钱!”妈妈得意地瞅了我们一眼,心满意足地放下手机,转身入了厨房。我冲爸爸扮了个鬼脸,两人相视一笑。

妈妈的变化真大啊!一年前,妈妈还是个坚定的实体店拥护者,用她的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什么东西都得是眼见为实。这本也无可厚非,只是每年回老家过年的时候,妈妈的购物欲简直可以淹没全家。尤记得前年春节,年货早已把整辆车塞得满满当当,我还得怀抱数袋糖果,脚踩两箱干货,那滋味儿别提多难受了。可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家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邻里乡亲,谁的礼物都不能拉下呀。

不知什么时候起,妈妈的手机里,开始多起了花样繁多的购物app。手机也跟着热闹起来了,时不时就蹦出几条诱人的广告来。“这支付宝支付还返现啊!”妈妈瞪大了眼睛,嘴里念念不有词,“算下来可比超市便宜多了。”这莫不是心动了?我暗自好笑,“妈,便宜没好货哦!”“也是,”这话显然击中了妈妈的软肋,“别是骗人的吧?”几番犹豫之后,妈妈像是作了什么重大决定似的,“就试一下,当花钱买个经验吧。”第二天,当快递员把货物递给妈妈,妈妈还以为是送错了呢。“怎么那么快?别是别人不要的吧?”一番如临大敌的严格检查后,妈妈悬着的心总下放了下来,“信任万岁呀!”妈妈掩饰不住地满心欢喜。

这以后,妈妈的网购生活算是愉快地开启了。到底是当家的一把手,没几天功夫,妈妈俨然成了一名网购达人。大到家里的电器更新换代,小到一包纸巾几盒牙签,妈妈总能找到自己心仪的东西。最近,她还用上了“京东到家”,生鲜蔬菜更是一键点击,一小时到家呀!连我也暗自称奇,如今的网络发展真是太神速了,照这样的速度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的呀!

“妈,怎么这么快就放弃眼见为实的购物真经啊?”看着妈妈在自己的网购世界里乐不思蜀,我不禁打趣道。“老妈这也是眼见为实啊!”妈妈得意地说,“早听说网上购物实惠,自己经历一下才知道是物美价廉啊!这下班再也不用心急火撩地往菜市场赶了。”仿佛想到什么似的,妈妈顿了顿又说道,“真好,这网络发展起来了,人心没有拉下,跟着也透亮了。”

是啊,科技发达,人心透亮,网购生活又如何能不将迎来自己的美好时代呢?

第二篇

“好了,又转过了,往回转一点;又过了,再回来点……”,爷爷在外面转着室外接收天线,奶奶在屋里不停地喊着。偶尔信号不好,就“啪啪啪”在电视机后盖上拍几下,信号就好了……。听爷爷讲到这,我不仅笑出声来。

搬家时,妈妈送去台曲面电视,但爷爷却抱着一台旧电视很是不舍。我打趣地说,爷爷这电视看起来岁数不小了。爷爷一听,来了兴致。给我讲起了它的来历。

那是1982年初,村里一外姓人家买了台电视,村民好奇,便跑去看。看的人多了,他们却卖起了门票。那时爷爷家里穷,平时都是一分钱掰作两分花,哪舍得花钱看电视。

一天夜里,刚下过雨,天很黑。没看过电视的爸爸,硬缠着爷爷带他去。经不住他的哭闹,爷爷就答应了。临走,奶奶摸出两毛钱塞在他手里,爸爸止住哭声出了门。

那时的乡村都是泥巴路,一遇雨水又湿又滑,并有突出的石头和潜伏的积水。刚出门不久,爸爸就摔了一跤,但仍不肯回头。等他们走到时,屋子里已挤满了人,大门也被堵得严严实实。听到电视传出的声音,就知道正在放武打片。问过票价,才知道每有武打片、战争片、警匪片时,就翻倍,两人要四毛。爷爷本想让爸爸进去,正要买票才发现手中的钱丢了,爸爸“哇”的大哭起来。无奈,爷爷只好挟着爸爸回了家。回到家,看到爸爸的右裤脚膝盖上被血水染红了一大块,更是心痛不已。面对还在哭闹的爸爸,便哄他说,等过年了,我们也买一台。

春播开始了,乡农技站到村里宣传新稻种培植试验,但没人愿冒险。爷爷问了农技站的一位朋友,说是可以试试,搞得好,还有奖励。于是,爷爷瞒着家里第一个报名。试验开始后,爷爷每天都到地里,又看、又测、又量、又记,经常一蹲就是半天,还时常半夜跑去采集数据。奶奶说他比待孩子还上心。出人预料,那年试验特别顺利,年底,农技站站长给家里送来一台井冈山牌黑白电视(当地名牌),说是兑现奖励。抱着生平最昂贵最意外的一个奖励,全家高兴不已。村里人听后,都跑来看热闹,爷爷兴奋地说,以后来我家看电视不用买票!后来,家家户户都换了彩电,但爷爷却一直舍不得这台黑白电视,便有了开头一幕。

写到这,我觉得,作为新生代的我们是幸运的、幸福的。现在,不仅有“人工智能电视”、“OLED电视”等新技术,用手机、平板电脑还能边走边看,“一边转、一边喊、一边看、一边拍”的场景再也回不去了,留给我们的只有黑白时代的故事……

第三篇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也在突飞猛进地发展,它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舒适、方便、快捷等好处,如智能手机的研发,高铁的出现,互联网的技术……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智能手机给我和家人带来的变化。有一次老师给我们推荐购买几本课外书籍,妈妈跑遍了附近好几个书店都买不齐,只有向爸爸“求救”,爸爸连说我们“OUT”了。只见他掏出手机,点击了一个“当当”的图标,将所需要购买的书名输入搜索,只用了几分钟就说搞定了,我不得不对爸爸竖起了大拇指。

爸爸已经出差好几天了,我有点想他了,想看看他这几天是否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又熬夜或者喝酒了,是不是又多了几根白发。妈妈似乎发现了我的心事,安慰我说她有“魔法”,能让我看到远方的爸爸。她拿出手机,在通讯录中找到爸爸的号码,打开“FaceTime”进行呼叫,这时爸爸真的出现在我的面前了,我激动地和爸爸分享起这几天我都有哪些进步,班上都发生了哪些新鲜事。有了“FaceTime”,爸爸就好像还在我们身边一样,我们可以每天问候“早上好”和互道“晚安”。

最让我感到幸福的事是在吃过晚饭后,与爸爸妈妈一起手牵着手外出跑步,不光可以享受与爸爸妈妈一起嬉戏的快乐,还能锻炼身体。有一次在返回家的路上,我看到灯火辉煌的商店,货架上的食品琳琅满目,我不光口渴了,而且嘴馋了。但抬头看看一身运动短装的爸爸妈妈,我只有满眼的失望。妈妈似乎发现了我的“小动作”,关心的问我是不是想吃东西了。我点点头,无奈地说:“可是我们都没有带钱啊!”妈妈微笑地说:“这你不管,我自有办法”,原来她的办法是通过手机的“微信支付”。我真是高兴的几乎跳了起来,我得感谢手机帮我解决了“嘴馋”。

有一天,我们一家受邀到参加一个小朋友的“百日宴”,路盲的妈妈找不到路了,问了好几个路人也都说不知道,这时无所不能的手机可又帮上大忙了。妈妈让对方共享了一个地址,然后妈妈根据提供的地址,用“高德地图”步行导航功能,精准的把我们指引到了我们想去的地方。

当我们出去旅行时,更能享受智能手机的高科技功能,不用带相机、地图、笔记本电脑,只需要带上它,无论何时何地,只需要打开手机,可订购机车票,可查看当地天气、食宿及风景区情况,还可以及时的把美景通过“朋友圈”进行分享。

科技已经为我们人类做出了很多贡献,我喜欢科学,我会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用它为我们人类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第四篇

科技与未来

最近,在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红红火火的在进行中。每天的报纸头条一定是关于互联网,外公每天看的新闻联播,也时时会说到互联网大会的最新消息。当然,现在我们家餐桌上的话题也总是谈论着互联网,以及国家和世界的未来。

对于高科技智能生活充满希望与期待的我,也不妨好奇的问一声:“爸爸,那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过上高科技智能生活呢?”“差不多到你二三十岁吧!现在时代发展真的很快。”哇——一二十年后就能过上传说中的“高大上”高科技智能生活吗?!我敢到好自豪,好骄傲!我遐想着,自己在未来高科技的智能生活,我吃的每一口饭菜,好像更美味。未来住宅、机器人保姆、全智能家居、高科技飞碟……它们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在做白日梦的我“睡”得越来越香甜。“嗷呜”——可当我塞进嘴里最后一勺米饭时,幻想全部打碎了,头脑里冒出了一个想法:未来真的很可靠吗?

未来真的很可靠吗?如果未来太发达,太智能化,人们将完全依赖机械,那时的世界将会怎样呢?如果世界将全是高科技,人们不在自己动手,那么又有什么意义呢?现在的生活已很发达,我们出门时电动车,小轿车,生活已经很快捷方便了,但人们变得懒惰了,很少有人步行了。在现在城市生活中,人们喜欢住高楼,每楼都有电梯,就是住着下面楼层的人也懒得爬楼了,等等。那如果发展到高智能生活的话——难以想象!

高科技产品虽然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能光光享受这种提高,我们还要向往日,像从前那样不依赖高科技,多去动手,多去实践,多去享受大自然,因为那样最美好!

第五篇

科技,促进人类的发展;绿色美化我们的地球。这是五百年前人类的名言。五百了后的人们已经实现了高科技与绿色的结合。

大街上,几乎是看不出来的,但走在大街上,有一种清凉的感觉。是因为在每一段路的地下,都有微型五个空气净化器,可以将大街上的二氧化碳、灰尘、细菌以及对人类身体构成危害的微型生物和有毒气体都净化成氧气。

人类也发明了速效生长剂,可以让一株植物在三天内成长成熟。这种生长剂还可以强化绿色植物本身的功能,绿色植物吸收后,净化二氧化碳的速度可以大幅度提高,实现美化环境的作用。

汽车尾气是使二十一世纪中期城市变成“废墟”的罪魁祸首之一,所以人类发明了无尾气电动汽车,不仅环保,而且速度也是有尾气汽车的的两倍以上。

人类也发明一种可以让烟囱里的烟消除的机器。工厂的烟囱大量的排放烟雾,使大气的二氧化碳以及有害有毒增加,温室气体扩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科学家才发明了“烟囱废气压缩机”可以让有害气体的烟转化成液体,通过新发明的科技手段将其过滤成弱碱性水,重复利用,更加环保。

科学家的科技发明不仅仅绿色,科学家利用无法生存的沙漠中进行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即环保,又能持继循环利用同时又有效的利用了人类不无法生存的沙漠。科学家通过太阳能发电产生的电力给予缺电的城市充分的帮助。

科学家同时也开拓了人类海洋的生存空间。

科学家在海底建造城市了。科学家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在海底建造城市,他们并不需要一个和海水分隔密闭的空间,科学家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明了可以让人在水下自由呼吸的药丸。这样成功的发明给哪些人口爆满的城市极大的帮助,他们可以在海洋里自由生活。

五百年后的地球就是这样的科技、更是这样的绿色!这就是我们未来美丽的家园!

第六篇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在溪绝云尽、高寒料峭的茫茫雪山上,八位攀登者在万众瞩目中登上世界之巅。然,六十年前,同样直冲云霄、比肩青云的青年勇士,却因未留影像不被世界认可。一重甲子,两次登顶,历史不会重复,却亦会押着相同的韵脚。

改变的,是泱泱华夏的科技水平,科技发展助力伟大攀登载入史册。六十年前,諼魂氤氲、云聚育冥,科技之光照不耀万丈高空,伟大的丰碑一夕圮塌;六十年后,星光焕发、云散沈廖,5G技术保障信息传递,天文望远镜全程直播,让登山壮举铭刻青史,让华夏文明一展风姿。

由是观之,在时代浪潮中,得科技者,便可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失科技者,只会不敌巨浪、化作沉舟。回首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内燃机,电器等发明,让人类极大程度上摆脱自然束缚,经济腾飞,生活向好;漫溯互联网时代到数据时代,云数据、人工智能等的突破,助力万物

互联、信息共享,登山壮举,再不会因"口说无凭”而被历史淹没。在这技术爆炸、日新月异的

时代,科技作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助力中华文明腾飞,不复当年被西方“笑杀抟鹏”的无奈。

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应须在科技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向前,为神州的科技长城添砖加瓦。不变的,是志凌九霄的攀登精神。今日科技虽今非昔比,然登顶之事,最终还是要落在攀登者矢志不渝的攀登精神和勇挫坚冰的无穷毅力上。昔日北玻登顶,开创历史先河,收获竞争胜利;今日攀登珠峰,抓住天气窗口,赢得时间赛跑。试想,倘若没有攀登精神发乎本心,然炽于胸,登山队员又何能冲破万里流霜、巍峨冰川,登上世界之巅,享受“一览众山小”的喜悦?

不宁唯是,志向高远、勇面苦难的攀登精神在现实生活中,依然焕发着璀璨光芒、蓬勃生

机。“沙漠之父”远山正瑛执着于绿化沙漠的梦想,面对滚滚黄沙,20多年染绿黄沙4万亩;"阿里云之父“王坚心怀中国自己的云端,纵使在令80%工程师生畏辞职的艰苦时光,依然矢志不渝,为阿里云开拓一番新天地。向着远方的攀登路上,历经高寒磨炼、霜雪洗礼,让攀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心中有光,定能风雨无阻,攀上巅峰。

历史不会重复自己,却也会留下相同的韵脚。愿未来漫漫长路,科技水平与时俱进,攀登精神永远不息,有朝一日,厚积薄发,让中华文明乘风而起上青云,屹立于世界之巅!

第七篇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是我们人类前进的动力,它给我们带来方便,带来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就说手机吧,这个人尽皆知的通讯工具,它的出现确实给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上手机百度一查,可知天下事。

一次亲身的感受,便使我对它的印象大打折扣。在儿时,手机的功能还未那么齐全,人们只能简单地用它来接听电话。每次家里有客人来访,我们就与伙伴们到处玩耍,或是在小区里躲迷藏,荡秋千,玩滑滑梯,或是赏水中游鱼,看白云浮动。我和小伙伴仿佛有说不完的话,玩不完的游戏,好不愉快。

可不知从哪天开始,手机似乎成了我们生活的全部。再一次见面时,我们各自捧着自己的手机,低着头,在屏幕上滑来滑去,几次我想找你一起玩,可你总是看着那屏幕,不时几句敷衍似的“哦”。我们之间再也找不到儿时的那种默契。

我曾看到这么一则新闻,年夜饭,老人想与儿孙聊聊,儿孙只顾手机,一晚上几乎一言未发,气坏老人,家庭矛盾爆发……亲情,友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逐渐被手机替代。此外,越来越多中小学生因沉迷手机,而导致学习成绩、视力都直线下滑。

但不可否认,它对我们生活也是有利的一面。“支付宝”、“微信扫码支付”大大方便群众,避免买东西时拿钱麻烦,被扒手“顺手牵羊”。思念远方的亲人可以通过“视频通话”,人与人之间缩短了沟通的距离。人们看到令人心醉的美丽景色,可以用手机直接拍下,记录这短暂的美……

科技在进步,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副作用也不少,对此,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它能真正做到为人类造福。

第八篇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首诗句的意思是当年唐玄宗为了让杨贵妃吃上新鲜的荔枝,派人将刚从岭南摘下的荔枝,一个驿站一个驿站地更换快马运送,才能送到京城,只可惜这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而在今天,我们只需要花费几元钱,就能在商店买到色香味俱全的新鲜荔枝,这就是科技的力量,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看的是液晶电视,只需坐在家里就能第一时间看到国内外大大小小的新闻;要用水时,只需轻轻扭开水龙头;要做饭时只要轻按电钮;想出游时,可以选择汽车、高铁、飞机,就能去到你想去的地方。利用视频移动电话,相隔千里的亲人就在自己眼前;我们不会的问题,只需百度一下就能知道你所需要的答案;要买什么东西,只需轻点一下鼠标,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物品了。

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如今,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似乎把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在寒冷的冬天,当你从外边回来,走近家门时,智能系统会让门自动打开,照明灯会自动亮起来,暧气系统会自动启动,甚至还会有智能机器人为你送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还会给你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餐。

科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许以后我们不用再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去上学了,只要在课桌上触摸一下,你要的课本就会显现在面前;也许在以后的时间里,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还会发明一种时光机器,让我们回到过去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自己!同学们,可能我说的你们不相信,可你们想想,随着现代科技正在飞速发展,人们以前羡慕小鸟能够飞翔如今我们做到了,羡慕鱼儿能在海底来回穿梭,如今我们也做到了,所以说,这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因为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从现在开始,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我们的慧眼去发现科技的奥秘,去领略科学的广博和奇妙。我相信,有一天我们也一定能成为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我们也可以摘取那光芒四射的诺贝尔桂冠。

第九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已经走出了以前茹毛饮血的时代,来到了科技发达的年代。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如今,有人发明了手机,缓解了身处异地的人们的相思愁绪;有人发明了飞机,舍去了在外奔波的人们的漫漫路途;有人发明了麻醉剂,避免了被病魔折磨着的人们又一层的痛苦。发展至今的医疗技术,几乎可以将生活中所有常见的疾病通通治愈,被延长了寿命的人们,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拓展生命、享受生命。人类在探索与发明的同时给自我价值以肯定,人们在享受科技带来的福祉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

但是科技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我们没有合理利用,也会带来些不良的影响。

有了科技产品后,我们开始局限于科技所带来的那种短暂的快乐,却忘了生活的本真与淳朴。我们总说科技好,是因为它给予我们了便利,而不是让科技来代替我们的生活,不要让自己变成一台被科技所麻木的机器。举我自己的一个例子,有一次,我和朋友约好了去图书馆,为了方便联系,我们带了手机。碰面后,朋友说要看时间,于是拿起了手机,不知怎的,他开始聊起了QQ,像迷魂药一般,我也不知不觉地玩起了手机。就这样,一个下午过去了,原本的读书计划全都泡汤了。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害怕有一天,科技会代替人类的生活,那么将充斥着一群被科技所利用的白痴。”科学带来了我们太多的方便,而同时又带给了我们许多潜在而长久的危害。所以因此我们在发展科学同时,不滥用科学成果,调整好科学与生活的关系,让科学多带给我们些美好,少带给我们些危害,让我们的生活焕然一新,美好非凡!

第十篇

怪圈现象:

妈妈:一醒来就揉着惺忪的睡眼看微信好友信息......晚上睡前拿起一本书翻不了两页,又忍不住拿起手机,眯着疲惫的双眼,强忍睡意刷朋友圈,还关注她的那些微商朋友分享的所谓“好货”。

爸爸:一回家就关注公众号,美其名曰:博览时事新闻、了解社会动态,还伴随着经典的刷屏动作。

姥姥:闲暇时光里的第一选择就是戴上她的老花镜摆弄手机,关注她的那些“群”、朋友圈,还有谁谁的投票事宜。

姥爷:总是转发一些有关养生,教育和励志等等心灵鸡汤的链接,要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周边的家人、朋友都成了典型的“低头一族”。毫无疑问,“微信”这个APP辐射范围广,简直老少皆宜,贫富通吃。在我们的生活中,刷微信,已经不可或缺,但凡有零散的时间,大家就习惯性地掏出手机,关注好友信息,刷新朋友圈状态,满足自己的八卦心理。在这些“手机控”看来,微信的群、朋友圈就像客厅,大家沟通生活、交流琐事、传播八卦,甚是有趣。

“微”时代滚滚而来,“微”,让表达门槛变低,人人都可展示自我、分享生活,寥寥数十字或短短1分钟,便可以大面积快捷地发布通知、传递信息、交流感情。事实上,微信的忠实粉丝已经把自己的私生活都浓缩成一条条朋友圈了,逛街晒个自拍、发个心情,就连吃个饭也得晒个菜谱,菜品之类,好像吃个饭要是不拍张照片晒朋友圈就跟白吃了一样......

“微信,微信”,微微一信,仔细想想,它看起来的确方便、快捷,但是权衡利弊,如果盲目关注和依赖,甚至沉溺其中,它就会在不经意间占用我们几乎所有的碎片时间,这些时间都不容易被察觉,却白白溜走了。这种零碎时间的消耗,就像是细菌繁殖、病毒传播,这样一个经年累月的过程,会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在不知不觉间瓦解我们的斗志和抱负,使人不求上进、不思进取,整天沉迷于手机而无所事事,而当你意识到危险的时候,却已经无力抵抗!

全民“微时代”,我们应当抵制诱惑,有所识别,有所选择,手机只是工具,工具而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