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描写宾县二龙山景色的作文

描写宾县二龙山景色的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描写宾县二龙山景色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谁道近处无风景?近郊的二龙山就是个好去处。周日一早,在小胖的同桌虎妞他爹的大力号召下,五位同学和八位家长齐聚东部,三俩车一路飞驰奔向二龙山。

虽说小胖是重游二龙山,可是上次我们没走那么远。这次有了“驴头”虎妞他爹,就是不一样。一路走,一路看,一点儿不用担心前进的方向。这次的收获真不小,满目的青山流水,满耳的水声蝉鸣,满怀的美景趣事,一直在心头荡漾。

那水。

沿河而上,时而清澈见底,时而深不可测,时而平静舒缓,时而奔腾咆哮。最吸引眼球的当属在落差较大的地方形成的一条条小小的瀑布,轰鸣声让你觉得有万马在奔腾,连彼此说话的声音都会被压住。只要你靠近水,顿时就会有一股清凉的感觉传遍全身,于是你又会神清气爽的奔向前方。

那山。

满眼重峦叠嶂,到处怪石嶙峋。你以为山顶就在眼前,翻过一道岭,却发现已踏上通往下山的小路,那山还在不远处等着你。站在低处放眼望去,你肯定会惊叹那满山满河道的大石头,就像是谁在山上把它们推下来似的,有的卡在了山腰间,有的滚落到了河道里,有的像是悬在了山坡上,随时都会滚落下来,走进后才发现原来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山体连着的。

那路。

一会儿是石砌的台阶、一会儿是碎石铺成的蜿蜒小路,一会儿是坑坑坎坎的水道,有的干脆是在山石上凿出的一个个大脚印,让你踏着巨人的步子进山探险,还有一条长长的架在暗渠上的木栈道,一边是巨石峭壁,一边是乱石悬崖,透过栈道的缝隙可以看到脚下的流水溅起的白色水花。

那雾。

那山顶的雾始终在山间缭绕着,像是故作神秘的引我们探险,又像是不忍打扰我们的旅程,也许是精灵们用来掩饰自己行踪的。

那景。

一庙一竹林,一亭一瀑布,一切美不胜收。山间的飞蝶不时的从你身边掠过,有的个头很大,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路边有许多漂亮的蘑菇,时不时让孩子们惊叹,不过知道可能有毒,没人去采。从山下看山上和从山上看山下的景致是那么不同。山上的水和山下的水不同,山上的石头和山下的石头也有不同。你只有亲眼去看看才会感受到。

那心情。

中午小憩的时候,大家围坐在一个高高的巨大的岩石上,眼前是一大片清澈见底的水潭,周围是清爽新鲜的空气,远处绿树掩映,近处岩石错落,溪水就从岩石的空隙里一层层跌落下来,聚集成这一大片天然的水塘。孩子们小心的踩着岩石,玩着溪水,悠然自得。

小胖接满一瓶子清凌凌的水给胖妈洗手,清凉清凉的,舒服极了,好像能把全身的疲惫都洗净一样。

一只大青蛙还是大蟾蜍的家伙,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那个小家伙静静的卧在树边,一动也不动,还以为没人发现它呢。孩子们只是大呼小叫了一番,就选择了离开,不愿也不会去打扰它。

杨铎捉住了一只大个头的蚂蚱,装在空瓶子里,跋山涉水,一路守护着。

刘青霄和谭雨荷还是那样淑女,对在岩石上就餐举双手双脚表示反对。不过大人们仗着人多势众,淑女们还是保留了自己的意见,风度可见一斑。

唐小君粉红色的包里鼓鼓囊囊,打开一看,原来一只可爱的玩具熊也跟着上了山。有这样的小主人,它真是只幸运的小熊!

俩个男孩跑前跑后的像是不知疲劳,能出汗,能吃饭,罪也没少受,鞋和袜子早就湿透了,还在那儿美呢,一点也没影响玩儿的心情。

上山时还在喊累的小姑娘们,下山的时候却冲在前面,嘴里喊着:“我要飞下去了!”

虎妞他爹摘了一株美丽的百合花给孩子们欣赏。看芳香宜人的野百合婀娜多姿,小胖表示要带回家去卖钱,就是没人买,也可以自己欣赏。

妈妈们除了要保证自己的攀登速度外,还要照顾好孩子们的饮水和安全问题,任务很艰巨。

最忙的还是三位爸爸,逢山砍路、遇水搭桥、披荆斩棘、指引方向。还要讲解景物、拍照留念,照应着前后不短的队伍。

……

再进二龙山,有了更多美好的感受,有了太多美好的记忆。

还犹豫什么,赶紧约上几个好友,背起行囊,找一个身边的什么降龙山、伏虎山,启程了!

第二篇

清明节小长假,我和芷晴、科荣等几个同学,共好几家人一起去了增城二龙山态林山居度假酒店。小住了两日,享受了一次愉快的踏青之旅。

这个酒店很特别,由一幢幢不同风格的小木屋组成。小木屋依山而建,山势陡峭,所以,我们提着行李上山,还真有点辛苦呢!

木屋四周都是参天大树,我仿佛来到一片绿色的海洋。木屋的阳台上有一个露天浴缸,我们在浴缸里放满了温泉水,一边泡脚,一边听着树梢上小鸟们吱吱喳喳地唱歌,感觉非常惬意。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又听见窗外传来“唧唧唧”的声音。妈妈说,那是蟋蟀在讲睡前故事呢!我觉得自己都要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清晨,我们在五颜六色的花海里嬉戏。这里有红色的玫瑰花,紫色的蝴蝶花,还有粉色的喇叭花。妈妈们忙着在拍照,但是对于我们小孩子而言,最吸引我们的却是路边的蒲公英。蒲公英像个白色的小毛球,非常可爱。我们摘起一朵蒲公英,鼓足气吹了一口,它的种子便像一个个降落伞,向四周飞去。我对它们说,飞吧飞吧,明年春天这里就会有一大片蒲公英了!

明年春天我还要来这里踏青!

第三篇

我的家在宾县,这里有国家4A级旅游胜地—二龙山。每当夏季,那里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从宾州城向西10公里,就来到二龙山。一见到二龙山的大门,就看到象征“二龙戏珠”的标志建筑。人们不禁会被壮观、雄伟的气势所震撼。两条栩栩如生的大龙,正怒目圆睁,抢夺一颗硕大的珍珠,威武极了,正应了“二龙山”的名号。往前走,是通向山里的柏油路。走在路上,两旁鲜花摇曳,稻草飘香,蛙鸣鸟叫,蝶舞莺飞,一股股泥土的芳香扑面而来,真让人心旷神怡。走出约2千米,就会看到雄伟的大坝,也就是号称“长龙卧波”的800米长堤。走上台阶,波光粼粼的二龙湖尽收眼底。几百亩的水面,一望无边,微风吹来,水波荡漾。湖中有各种各样的鱼虾,每当夏季,游人多的时候,它们也会凑热闹,总有一些肥大的鱼儿不时地跃出水面,引得人们阵阵惊叫。湖中特有的银鱼,浑身晶莹剔透,味道极其鲜美,是二龙山的特产。

湖的中央有一个小岛,从远处望去,宛如一颗绿色的珍珠点缀在湖面上,这就是著名的珍珠岛了。从大堤到小岛,坐游船可以先环岛一周,然后登陆,也就20分钟的航程。岛上有茂密的树林,供人们休息的凉亭,四周有仿古的城墙和栈道,无数鸟儿在上空盘旋。

湖的四周围绕着连绵的高山。最突出的有两座,从两个不同的方向伸向湖中心,这就是大龙山和小龙山,即“二龙山”了。关于二龙山的美丽传说,让我不禁仔细观望,果然,这两座山加上湖中心的珍珠岛,犹如两条巨龙,正在争夺一颗美丽的珍珠,给二龙山增添了无限生机和乐趣,让人遐想。

二龙山不仅风景怡人,更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地方。各种娱乐项目,吸引着人们排着长队。那夜晚美丽的篝火,林中的野炊,夏日的溜索、滑草,冬天特有的冰上项目和滑雪,都会让人流连忘返。每年都会吸引几十万人来到这里旅游、度假。

啊,美丽的二龙山,让我喜欢,迷恋。

第四篇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正是登高游玩的好季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上了去内乡二龙山的大巴。来一次回归自然,说走就走的旅行。

几小时后,二龙山欢迎您几个大字豁然出现在眼前,;我急不可待的第一个跳下了车,就像孙悟空回到了久违的花果山一样,一蹦一跳的冲向深山。;沿着人工开凿的羊肠小路前行,山路两旁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秋风吹过阵阵花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我就像小兔一样在小路上来回蹦蹦哒哒,妈妈不停的在旁边提醒我,小心点,别摔跤了。;放眼望去,参差不齐的树木,遍山都是,有的冲云霄,好似龙王的定海神针。有伟岸挺拔,就像守卫祖国边疆的战士。有的矮胖矮胖,紧贴地面,犹如给山体穿上一件绿色的厚厚的外套。;叽叽喳喳的小鸟在枝头嬉戏。有人走近时,偶尔会有一些山鸟从树林中飞出,还会吓你一跳,真是一番‘;’人出惊山鸟,时鸣山涧中‘’;的意境。;坑坑洼洼;的山脚下,是那潺潺的小溪,在寂静的山林中奏出优美的乐曲。

顺着曲折幽回的小路,不知不觉已到达山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连绵起伏的山体连成一片,真像两条蜿蜒盘旋的长龙。头对着头,相互陪伴,也许二龙山也由此得名。一条龙嘴里流出晶莹剔透的无数股泉水。欢快的往下流淌,形成一个瀑布。不厌其烦地冲洗着布满深绿色青苔的岩石。然后;顺势而下;,;曲曲折折;,;川流不息;。分流成数不清的小溪。无声地滋润着饥渴的花草树木。然后;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二龙山的山不雄伟,也不陡峭,但它给人的是另一种美。

第五篇

国庆节,我们一家来到了美丽的二龙山游玩。

二龙山真峻啊!二龙山主峰万佛山,海拔1380米,是景区海拔最高的山峰。从山下向上望,挺拔、威武,直插云霄。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仿佛《复仇者联盟》中的绿巨人站在了你的面前。

二龙山真险啊!从山上望下去,山路陡峭崎岖,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二龙山最顶层的透明玻璃栈道,站在上面,根本不敢往下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在山上,我看见一个形似马车的木头残骸,不知道是不是古代的东西呢?站在最高层俯视整个二龙山,美景尽收眼底,胆子小的人还真不敢往下看。瞧,那边的一个小哥哥都被吓得一屁股坐地上了。

二龙山真妙啊!山上有一个石柱子,听导游说,上面刻的是古时候的“云台二十八将”。一个小小的石柱子上,二十八个人物,竟真的一个也不少,巧夺天工,让我肃然起敬。西汉末年,王莽专政,汉室后嗣刘秀就带领冯异、杜茂、马武、岑彭等“云台二十八将”在此练习戎马,发愤图强以求改日腾云化龙东山再起。同时,“王莽撵刘秀”的故事在此地也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至今挂剑垛上依然保留着王莽射杀刘秀未果的三个箭坑。

二龙山的金顶(金顶是二龙山的一座,在二龙山之巅),更是妙不可言。导游跟我说,要想到达二龙山之巅——金顶需走过1000级台阶。我便爬便数,从山腰爬到金顶,再到庙道,一共750级台阶,从庙道到金顶一共249级台阶。咦,怎么才999级呢?导游示意我往里面走,哦,原来在朝拜时还有一级,真是太妙了!

二龙山真美啊!一路上,鲜花满地,绿树成荫。突然,一只小松鼠蹿到了我身边,它仿佛并不害怕,还和我并肩而行。一阵清脆的叫声传来,小松鼠噌的一下窜到树丛中不见了。走着走着,眼尖的妹妹发现了一个鸟巢,里面竟然有3只鸟蛋哩!我们欣赏着山里的美景,感受着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心里快活极了。真希望人们能珍惜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温馨,维护人与自然的这份和谐。

再见了,二龙山;再见了,我的松鼠朋友!

第六篇

暑假,我有幸游览了天下第一山——黄山。

素闻那千峰隽秀、万壑藏云的黄山,不仅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着称于世,还以那七十二峰、二十四溪、十六泉、飞瀑、岩洞等胜景而吸引着游人。许多美妙动人的神话传说,又给黄山染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下了汽车,就见逍遥溪水清澈见底,两岸青松翠竹,树影婆娑。仰首望去,峰峦耸立云天。听人说倘遇宿雨初晴的日子,就能看到云雾像美丽的轻纱,时而填满千峰万壑,成为海天一色;时而推出万座峰峦,显得苍浑深远。可惜我们未能得见。穿过观鱼亭,登上桃花峰,一处飞瀑从峰上的洞口飞溅而下,好像珠帘垂挂在洞前,因而得名“水帘洞”。我们拾级而上,享受着沿途如画的奇景。第一个小憩的地方是慈光阁,阁的四周群山环抱,茂林修竹掩映,环境幽静清凉。路过立马桥,绝壁上刻着几丈高的大字:“立马空东海,登高望太平”,显得刚劲有力。在桥上可看到青鸾峰腰上的冰川擦痕,抬头还能遥望天都峰上的“鲫鱼背”。

走了一路,又累又渴,就在天门坎小憩一会儿。这里山峦奇秀,怪石嶙峋,“金鸡叫天门”、“天鹅孵蛋”、“松鼠跳天都”、“五老上天间”等怪石,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特别是天梯旁亭亭玉立的石人,像一古装仕女。她正面有块矮小的岩石,像一位跪地下拜的童子。啊!那是闻名于世的“童子拜观音’。还有那些在波澜壮阔的峰海中正争相崛起的怪石,好似无数明珠撒落其间,使黄山越发显得绮丽动人。这些奇石千姿百态,逼真有趣,似人,似海,似禽,似兽,简直是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有的气势磅礴如“鳌鱼戏海”;有的小巧玲珑如“孔雀开屏”。过了“天上玉屏”,就见一巨石横架于两山间,白云浮腾,称之“天桥”。过了天桥就是天都峰最惊险的一段——“鲫鱼背”,长十几米,宽不到一米,两边悬崖绝壁,曾有:飞鸟难落脚,猿猴愁攀登”的佳句作证。一上“鲫鱼背”,虽有铁索保护,我们还是小心谨慎,惟恐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时我们头顶蓝天,脚踏烟云,俯瞰群峰,有的矗立天际,有的沉入“海底”,脚下云雾像潺潺的溪水,欢快的鹰雀在眼底飞翔。登上天都峰顶,看到“登峰造极”的石刻。不错,极目远眺,云山相接,江河一线;俯视群山,千峰秀色,松涛呼啸,如惊涛拍岸,顿觉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游罢天都峰,经原路返回峰脚,穿“一线天”,过“蓬莱三岛”。在玉屏峰上有一棵破石而长、寿逾千年的古松,仿佛在向我们挥手致意,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迎客松,它是黄山的象征。松多是黄山的特点,素有“无峰非石,无石不松”之美称。黄山松针叶短粗而稠密,顶如平削,干曲枝虬,常年苍翠。它们或立,或卧,或仰,或俯,百态千姿,引人入胜。那陪客松、送客松、望客松、探海松等都神奇而秀丽。特别是在北海散花坞中,有一石峰矗立于松涛中,像一枝粗壮的毛笔,其“笔端”有一奇松从石缝中盘旋而出,宛如一簇盛开的鲜花,所以称为“梦笔生花”。目睹此景,不少游人连声赞道:“妙!妙!妙!”黄山松不仅有奇特的形态,壮观的气势,还有更令人叹服的坚忍不拔的性格:不怕风霜,不畏严寒,郁郁苍苍,四季常青,而且只需少量沙土,就能顽强生长,盘根错节,青春焕发,多姿多彩!这既颇具哲理,又那么富有诗情画意。

离开文殊院,告别迎客松,穿过百步云梯,来到“云海”。一股山风吹来,云雾时而消失,时而聚拢,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时而回旋,时而舒展,变幻无穷,绰约多姿,恰似身缠丝绢半遮面、婀娜多姿惹人爱的少女,而自己也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中。俯首望去,眼前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云铺深壑,絮掩危岩,汪洋无际,真是“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了。那远近大小的峰峦,隐现于云雾之中,似海中“岛屿”。那虚无缥缈的云雾,随气流快慢缓急,忽儿平静,忽儿荡漾,拍打着无数暗礁岛屿,使人如置身于“祥云缥缈绕灵鹫,霞光喷射冲斗牛;奇花异草馨瑶池,龙吟凤舞度千秋”的幻境之中。

难怪陈毅元帅在饱览黄山之后,赞不绝口,把黄山推为“天下第一山”哩!

第七篇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来到泰山脚下,准备爬山。

在上山到时候,大家对山上的景物不太了解,所以爸爸请了一个导游。介绍得特精神:泰山以“拔地通天之姿,擎天捧日之势”,巍然屹立在齐鲁大地上,海拔1545米,被称为五岳之首……说实在的我恨不得马上爬上泰山。

我们先坐车到中天门。一路上,有的人扶着栏杆费力地向上爬;有的人拿着拐杖,艰难地挪动着脚步;还有的人爬一会儿歇一会儿,边走边喘大气……路旁的参天大树,葱葱郁郁,苍翠挺拔;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白云自由自在地飘浮着,周围到处是耸峙的峰峦,险峻的崖壁。

据说十八盘爬起来特别艰难,我们又带着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岁数大了腿脚不方便,所以我们从中天门坐索道到南天门。

索道的路线看起来很陡,索道像一件小房子是的,听导游讲这条道还是30多年前修的。坐在上面往下看,下面就像一个深深的大峡谷,光光的石头山却长着一棵棵小树,像泰山的守卫这一样耸立在山上;游人似一个个小彩点,零零星星散布在彩带上。这段路看起来十分艰险,听导游讲每盘有200节石阶,几乎上下垂直,这可怎嘛爬哪?这让我不禁思索起来。

站在南天门上饱览那壮丽的山色,泰山真不愧是五岳之首呀。泰山队景色真美呀,群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泰山的山峰真奇呀,有的陡直矗立在天边,有的山峰像一位老人。泰山的景物真古呀,有的是几千甚至十几万年前的。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校”

泰山就是以古文名于世,南天门以上的景物就是泰山上最古老的了有关于孔子的几间小庙但是最有名的是拜泰山老奶奶的小庙了,大多数人喜欢来这个地方。当地有个说法叫登泰山保平安,但拜了泰山老奶奶更会保平安。

欣赏完那优美的风景,我们就沿着小路下山了。

第八篇

二月二龙抬头是北方才有的习俗,可是今年不同于以往。在我们南方也举行了一次活动。家里人都兴奋不已,忙这忙那的,当然是为了上街观看舞龙表演。妈妈说:“我小时候也举行过一次,可是家庭贫困,没办法观看那舞龙。”我真心鄙夷:有什么好看,又不存在这世间。转念一想,就当满足母亲的愿望吧。我最终和他们一同前往,我也想见见神话中的龙能被舞出什么样。

来到东街,这里早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废了好大力才挤进去。路边的小摊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物品,真是琳琅满目:有画糖人的,有卖动物面具的,有卖糖葫芦的,还有看着很好吃的汤面,让人目不转睛。

街上灯火辉煌,从远处传来一阵阵锣鼓声。啊!是舞龙灯的队伍近了,走在最前面的人舞着一颗龙珠,后面三排人齐心协力舞着龙。从远处看,如同一条飞龙在人群里穿梭,转圈,真是栩栩如生。人群如潮水般涌来,母亲抓紧我的手,防止我摔倒。母亲带我来到一处摊子面前,对师傅说:“来两碗龙须面。”听到这个名字我十分困惑,看向了做面的师傅。那个师傅在抻面的过程中融入了各式各样的舞蹈,时而引蛇狂舞,仿佛活了起来;时而如惊涛骇浪,令人拍案叫绝。

抻至最后,师傅往往会将面的一端放到地上,另外一端举过头顶,不停抖动。好似瀑布般“飞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银河落九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真是淋漓尽致。龙须面是一种又长又细,用火可以点燃的面条,因酷似龙须而得名。母亲对我说:“吃龙须面是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吃了龙须面才算是真正的过节。”我回应说:“嗯,原来龙并不是只存在于神话中,也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这一次过节,我改变了以前根深蒂固的想法,并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懂得了龙文化是华夏民族的无价之宝。

第九篇

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二月二俗称“龙抬头”,这一天男女老少都要剪发,让新的一年“从头开始”。但二月二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大名——“中和节”,在天津,中和节也是一场美食节。

在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里,天津的风俗是吃煎焖子和烙饼。煎焖子俗称煎龙鳞,寓意煎除害虫;烙出的饼叫龙鳞饼,有保护龙身的意思,老人们还从院门口向家中方向撒灶灰和谷糠“引钱龙”。

在天津,最颇负盛名的“龙抬头”美食是煎焖子。天津焖子也属于凉粉类食品,但讲究用极细的绿豆淀粉,煎好后趁热浇上麻酱、蒜泥、醋、酱油等作料,清香爽口,回味绵长。另外,早春时节冷热不定,热食属阴的焖子,平衡兼顾,颇有创意。

记得前年的二月初二,妈妈刚给我理完发不一会儿,姥姥打来电话:“你们快来家里吃焖子吧!”我们即刻出发。一进姥姥家,煎焖子的香气扑面而来,我迫不及待地奔向餐桌,对姥姥说:“您做的焖子太香啦!”于是洗手、上桌、开吃!

我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煎焖子,一边听姥姥讲述二月二龙抬头吃焖子的来历,姥姥说因为白色的焖子要切成扁块,排在一起很像龙的鳞片,制作时每片焖子两面又都被煎成金黄,所以用来表示对“懒龙”的惩罚,人们希望它努力治水,保佑丰收年景。

姥姥的话也让我想起我们中国很多的传统习俗,如立春吃春饼、清明吃青团、端午吃粽子……我想我们有责任让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食传承下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