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救救孩子》读后感1000字

《救救孩子》读后感1000字

《救救孩子》是一本由郭初阳 / 蔡朝阳 / 吕栋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的240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10-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救救孩子》读后感(一):破题之后

从《盗火者》看过来,抱着极大极大的期望。

教材诚然是有问题的,尝试亦有意义有价值;但之后要建构的,是否又过于绝对?

看到作者群体对教材文章的批判,哪里要改,哪里过于偏重”克己复礼”,应该如何如何……

就不太认同了。

我想:根本在于对“教材”的认知。教材到底是什么?作为学生是仰望式地臣服、接受,还是将其作为磨刀之物,积累阅读不同体裁/题材的经验,累积情绪情感,并以此扩展开去,培养其阅读的习惯和判断力?

Bloom讲课程目标有三要素:认知+技能+情意

这里的情意,可以是共情式的体会,而非压制式的形成。以《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为例,诚然“克己复礼”的孩子是不快乐的,但谁能说就没有这样的孩子存在呢?是否课文就不能展现这一面向的孩子呢?母亲当着孩子的面说家里穷、孩子懂事,固然不是最聪明的做法,但,没有这样的母亲吗?所有的母亲都那么懂得心理学了吗?

不是这样的。要求课文要符合每个面向的“理想”,这不是新一轮的钳制和制模吗?

关键在于课程如何走向、教师如何引导。如前话所言:引导孩子体会、体会社会的某一种存在,而非指向孩子走向绝对的认同、闷头入水。

与此相比,”大美教育”之“新教育实验”的部分一线实践其实更有开创和实践意义(如:《24节气诵读古诗词》《孩子的早期阅读课》);作者群体批判的老一代教育家(如魏书生老师),其创新力(科学读物、学生自主)放在今天也是超越的。

《救救孩子》读后感(二):《救救孩子》

《救救孩子》

书真的不错,不过封面和名字起得有点恶俗,估计应该是编辑的意思,想靠这个来多卖出去几本。

第一次读郭初阳的书,作者里还有蔡朝阳等人,都是我的同龄人72年73年出生,虽然年龄相仿,不过文章真的让我佩服得很。

这是一群江浙一带的中学语文老师,哪里几乎培养出来中国最优秀的一批语文老师,如果不能够说是全部,占据了中国最优秀的语文教师一多半。在珠三角和北京也有一些优秀的语文老师,但是那里的老师很多都是从全国各地汇集到一起的,本地培养出来的实在有限,而就是在江浙一带,几乎随便那个中学,甚至小学,都有可能有那么一位甚至几位藏而不漏的高手。

江南毕竟是中国文化的富矿,在中国的地图上找找几百年来的中国文化名人,就会发现在江浙一带几乎连成一片,那里保存在中国的文脉,中国的文明在那里的乡间地头里流传。想当年朱自清、夏丐尊、丰子恺当初都是中学老师。

这本书里把中国使用最多的三套小学语文教材苏教版、人教版、北师大版拿出来,从中找出关于母亲和母爱的文章,然后加以评论,用正负五分的方式打分,多数都是负分。其实很多文章我都看过,真没看出来什么问题,不过经过行家的分析,不得不佩服人家的功力。如果中国的语文老师都能够达到这个水平,用什么样的语文教材也就不成为问题了。可是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不能让他们编一本语文教材呢?哎,说穿了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利益。

《救救孩子》读后感(三):语文老师在今天能做什么

——读《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

我还是喜欢原先那个切题的书名:《我有这样一个母亲》。这组集中对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母亲”作为母题的课文引入全新评价体系的文章,显然更适合这样一个题目。可以说,这些文章作为研究室的成果一问世就引起了媒体广泛的关注和读者的讨论,现在将原文和相关评论一并收入书中,于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讨论文本。老实说,笔者此番的阅读,走神的毛病故态复萌,看几位老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意见,我却在一旁观察着这一场对峙。由一线的语文教师来对三个版本的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发表尖锐意见,此中人可谓割肉饲鹰。没有比站在这个行业的最前沿最基层,而反过来批评这个输出和评价体制更使人心潮起伏的了。

笔者对义务教育范畴内的语文课本,曾经充满了感情,因为这几乎是一本“不违规”的课外书,当然这还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事,适合的课外人文读本不仅少的可怜,而且几乎全部属于被视为闲书而“抄没”的序列。那时语文课本一发到手里马上产生两种关于阅读的态度,——阅读的秩序同课程的进度从来没有吻合过,不是很短时间内被览遍,就是被雪藏起来以供日后慢慢消磨。那时作为一个读者几乎不介意课本本身编排的问题,他们如饥似渴,囫囵饕餮,要求很低。语文课文的内容编排是一个非常非常苍老的问题,很多人甚至自始至终从来没有对这些改来改去、不同版本的教材表示过满意。即如笔者本人,也倾向于认为鲁迅作品应当逐步退出小学语文教材编选之列,起初是因为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到真正能够理解大先生作品内涵的年龄,回忆起自己当年对迅翁竟然产生出的误解,这种感觉反而更加强烈了。至于原因,似乎也是显而易见的了。

三个不同的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版本,就其中所编选的关于母亲的课文来看,错误的编辑思路和编选者可谓后继有人,绵延不绝:用成人思维粗暴介入早期审美培育,用意识形态来指导教材编辑,不惜篡改、删节、张冠李戴、从二手材料直接拷贝而不加深究,对世界范围的儿童文学经典置若罔闻,不是规避现实题材,就是出于老滑的幼稚,凡此种种俯拾即是。对于这些关于教材的评论,或者说评论(“批判”这个字眼是笔者竭力要回避的),因其专业性,笔者不敢草率置喙,只是出于一个对文本有强烈感情的狂热分子,仅就这些文本谈下自己的感觉。

以全书收录的评论、评语和引述的教材原文来看,郭初阳的两篇文字无疑引人注目。《陈毅探母》这篇小学语文课文,经此次提出,重新唤起了人们的记忆,使笔者有似曾相识之感。郭初阳的此文一出,因指出了原文情节失真,立刻引起了媒体的热议。不过以笔者看来,多数平媒最后上版的题目和出发点都在于调动报纸读者的猎奇和逆反心理,并没有真正触及到文章的内涵。郭初阳其实是有意把它做成了考据文章,因此调动了大量材料来甄别原文的情节,查访它的最早出处。考据文章的魅力,在于考据过程的完成也即观点表达和说服读者的完成,直接材料对问题的辨别和说明,都比空口浩言更深入人心。孰是孰非,当下立现。无怪于民国多少老先生都沉溺于此而耗尽平生。《陈毅探母》最终被证明与事实多有不符和不合常理之处,而其编选者当时的编选理路也明白无遗。《与性无关的纯洁》针对的是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里编选的一篇课文:主人公去探望病中的母亲,在偶然换床单时抱起了母亲,先是吃惊于母亲的体重之轻,后来回忆起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于是决定像儿时母亲的怀抱那样抱了抱母亲,感情得以在这个细节中得到升华。郭初阳于是由这篇课文谈到西方文学作品中体现母亲权力控制下,儿子成长的乏力与心灵的焦灼,即现代文学中“母与子”的伦理课题,也即在作为独立个人在异性和亲情两重身份面前如何处理之间的冲突;并且引述了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的部分片段。郭初阳聚焦的是面对同样一个母题,教材编选者的选择问题。平心而论,使这样的题目出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教案上,确实没有基础。于是我觉得这篇评论,与其说是在伦理范畴对教材硬伤的批评,毋宁说希望教材把教学任务从简单粗放的抒发“养育之恩”、“母爱”的压倒性、中规中矩地培养传统道德,转变为伦理范畴的审美。人们对伦理问题的态度,从丑闻最终产生出审美的需求,是百年间的事,伴随着的是时代文明进程的演进。从文本的价值上来说,虽然有些超越现实,却不能不说体现了作者思考的深刻。

郭初阳的耐心考据和深刻探求,无疑是笔者这样一个习惯性走神的读者此番观察的收获。人们看出郭初阳们在做这件事所投入的精力,也看到了他们作为从业人士的态度。本书另一位编者蔡朝阳曾经长期悲伤地坐在看着他的学生身旁,因为他一直身临其境地目睹某些现实而无能为力。这场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批评,是这群列名撰稿人以自己的教师身份长期与现实抵抗的一个瞬间,未来的路,谁都说不清楚它会有多长。郭初阳写道,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这本书或许足以支持人们有勇气发问:一个语文教师在今天能做什么?

2010-10-31

2010年12月5日刊于信息时报

《救救孩子》读后感(四):有点无所适从的母爱——读《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

《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的成书是基于几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一项课题研究——“母亲.母爱”研究课题组的课题研究报告。这份研究报告考察分析了三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母亲母爱的课文,并从母爱这个特定的角度审视小学语文教材的品质,在课文的点评中,我读到了很不一样的东西,不仅仅是这些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素养,更是他们那丰厚的人文知识素养,令我很受震撼,也让人看到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希望。

在阅读的过程中,作为一个母亲,我是怀着一种胆颤心惊的心情去读的。这些课文有些是我自己小学的时候课本上就有的,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和《落花生》,有些是我的女儿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或许我还听过她那脆脆的童声朗读或者背诵给我听过,可是我自己在读这本书以前真的是并没有感觉得到这些课文有什么样的问题,会对孩子的心灵发生什么样的作用。真的是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正如在本书的总评中,作者所总结的那样,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有的四大缺失,即:经典的缺失、儿童视角的缺失、快乐的缺失和事实的缺失,而其中最不能让人容忍的就是事实的缺失,这简直就是大人当着孩子的面睁着眼睛说瞎话,而这样的教育怎么能给未来培养出一个诚实守信的公民呢?还有些课文的点评读完直叫人冒冷汗,比如《儿子们》,课文中的那位老爷爷蓦然就将其他两个孩子抹煞的话语实在是令人触目惊心,只承认一种价值的存在而完全扼杀其他思想和价值,那种极端专制的一元化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读完这本书,让我稍感欣慰的是,我的女儿,已经上初中二年级的她在上学前和入学后,已经读了大量的图书,学前有经典的绘本,学后有经典的文学著作,这些阅读已经让她形成了她自己的阅读风格并对文字和以文字呈现的东西有了自己的价值和美学判断,就如书中引的刘小枫在《拯救与逍遥》中提到的塔可夫斯基,在小时候,他母亲就给他读《战争与和平,从此以后,塔可夫斯基“再也无法阅读垃圾。”我的女儿也是决然不会阅读垃圾的。

可是我为何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还要那样胆颤心惊呢,因为我忽然想到,我如果是课文中的那些母亲,如果我处在她们的那样的境地,我会对孩子做出什么样的举动,说出什么样的话呢,比如《母亲的纯净水》中的母亲,比如《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中的那位母亲,如果我就是课文中的母亲,我会怎么办?说不定我就会和课文中的母亲说出同样的话,做出同样的举动来,可是这难道就能质疑我对孩子的爱吗?

或者说,这世界上有不爱孩子的母亲吗?我曾经亲眼目睹过这样的场景,女儿小学时我去接她放学,铃声一响,孩子们冲出教室冲出校门,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女儿和她班上的几个小女孩子一道有说有笑地出来了,其中一个小女孩在校门口的小店里买了一根雪糕一边走一边吃一边和女儿她们玩玩笑笑,忽然这个小女孩的母亲冲了过来,一把打掉了小女孩手中的雪糕,然后对着小女孩就是一顿劈头盖脸的打骂,而理由竟然只是别的小孩没有吃冰糕怎么就你在吃?!这一幕惊呆了我和还有站在旁边的孩子们,我甚至都没有及时上前去拉开这个像是发了疯的母亲,我甚至要哭!而那个小女孩竟然一点不反抗也一点不哭,昂着头任她的妈妈打骂,眼中透露出来的是一种怨恨,看着实在叫人心疼又心寒。不知情的还以为这不是小女孩的亲生母亲,而这个母亲是我的同事,我知道她就是这个小女孩的亲生母亲,我也知道她离婚后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的艰辛,但她怎么能当着那么多小朋友和家长的面对自己的孩子如此地毫不留情呢?现在这个小女孩和我女儿又在同一所初中的同一个班级,女儿曾经和我谈起过,说这个小女孩在班上说,她唯一的梦想就是长大离开她的妈妈,我还曾经听别的同事说过,这个小女孩曾经在妈的打骂下试图自杀过!这一幕深深地印在我的女儿和我的脑海中,我们经常就这一幕讨论这个小女孩的妈妈到底爱不爱这个女孩。女儿莫衷一是,她是无法想象我会对她那样的,从小到大,我就是她的玩伴就是她最贴心的朋友,一向和她嘻嘻哈哈的我怎么会打她骂她,而且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呢?可是她也很疑惑,这个小女孩的母亲对她女儿物质上的要求又是有求必应,尤其在穿着和用度上简直是竭尽所能满足她女儿的要求。记得有一天晚上,我和女儿躺在床上聊天,我们又谈起了这个话题,我说其实这位母亲是爱自己的女儿的,否则在离婚的时候,她就可以选择不要孩子,她那样的行为只能表明作为个体一个人的基本素养的缺乏,在行为举止言辞上有很大的欠缺,但我们不能质疑她的母爱。

母爱的本质是一元的,可是母爱在真实生活中呈现的面貌又是多样的。在《救救孩子》这本书中,将教材中那些“焦虑的、愁苦的、无力的甚至虚假的母亲”形象呈现出来并对此进行批判,那么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母亲的形象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难道母亲的形象就永远只能是慈爱的、端庄的、优雅的、有力的吗?如果我们的孩子在课文中只能读到这样慈爱的、端庄的、优雅的、有力的母亲形象,你叫他们如何面对真实生活中的母亲,你叫他们如何去正确地认识人生之复杂和人性之幽微呢?这恐怕也是此书的作者们要认真去思考的一个问题吧。

《救救孩子》读后感(五):为了爱的呐喊

离开小学已有十好几年了,却时不时会听到小学语文教材改版的消息,私底下就一直好奇,不知今天孩子们使用的教材变身成了哪般模样。记得我小时候用的语文教材,是在所谓“教改”中小范围使用的一种实验版本(教改一轮又一轮,天知道何时才能尘埃落定),据说比通用教材的程度高了不少。可后来回想起来才慢慢发现,这套语文教材的政治教化功能竟然也随之骤然升级,大约把本该针对初中生的灌输也提前完成了。记忆犹新的乃是一“重点学习篇目”,关于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清贫一生》。记得文章前半部分详尽描述了其窘迫的生活,读来的确十分感人,然而其目的不过是为后文“宁可饿死,也拒领美元面粉”的事迹作铺垫。现在想来,全文洋洋洒洒数千字,竟然就是为了充当伟大领袖的传声筒。更好玩的是,这篇课文里还煞有介事地强调了朱自清的政治立场:“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以朱的自由派背景而论,也不知是否系杜撰。)可怜坐在底下听讲的不过是一群小学生,哪里晓得什么“第三条道路”?!

可是话说回来,好奇归好奇,我可真还没去找过今天的哪位小学生,要来他的课本看看。如今只因经常光顾郭初阳、蔡朝阳诸君的博客,知道有那么一群第一线中学语文教师,乐意花费业余时间,倾注心血,逐一悉心研究了多套小学语文教材中以母亲/母爱为主题的课文,一时间我的好奇心又起:这么一群有意思的人,究竟会以何种眼光看待今天的小学语文教材呢?

最近,又听闻这本题为《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的奇书正式出版,我就赶紧买来一本,花了几小时一口气读完。

和许多人一样,我发现平心而论,真的可用“今非昔比”来形容今日的小学语文教材。毕竟时过境迁,选编者的观念也是变动不居的,一些陈旧的、过分突出意识形态的课文如今早已悄悄被淘汰出局,这多少是一个令人惊喜的变化。可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理由对小学语文教材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期盼。

在全书的主体部分,作者们按照事先的分工,对小学各年级涉及母亲/母爱的课文逐一作出点评。这些点评出自不同人之手,各人眼光不尽相同,合到一起看似凌乱,实则体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气质:不求面面俱到,只求言之有物。这是国内出版的书籍中很少见到的一种特色。

此外,我得承认,作者选择的批判视角相当巧妙,也适宜操作:一则由于它是与孩子的天性距离最近的题目之一,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启发其心智。但如果选择的篇目不佳,也最容易落入煽情有余、理性不足的俗套中。因此母爱/母亲这个题目确实是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着力给予关注的。次则这类主题较少意识形态色彩,不那么敏感,由此出发展开批判,可保证讨论基本围绕主题进行,不太会陷入离题千里的意识形态之争。再则由于这一话题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如此富于生活气息的主题自然容易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对提升小学语文教材的总体质量不无裨益。

打开书本,看到被点评的第一篇课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学期课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读完此文,一股心酸不觉涌上心头。想来小学生们读罢此篇的第一感觉应该与我无异吧。选择这篇令人伤感的文字,编者当然有其良苦用心。可惜故事编得似乎太过拙劣,孩子读完之后,除了感觉那个小男孩怪可怜的,恐怕还会认为那位母亲“不怎么不可爱啊”。而即便编者的原意是强调克己复礼的文化传统,但被选编在这套依然留有一星意识形态残余的课本里,怎么读都让人觉得有股子统治者教化臣民的味道。

在我看来,全书涉及的课文中最令人匪夷所思的,还要数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的《看电视》。这篇课文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一家老小为了让其他家庭成员能观赏喜爱的电视节目而互相谦让的故事。可是诗里明明白白写着:“我和爸爸都在打盹睡觉”,这恐怕又会让许多孩子觉得奇怪:何必为了看电视这桩小事,搞得一家人个个都那么累?再买一台不就完了!于是,教材编写者的上述意图能否达到就成了一个疑问,道德教化的目的又一次面临落空的危险。

虽然经过多次修改,政治人物的故事在小学课本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我们仍然在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中看到了《陈毅探母》这样一篇据考证至少是带着几分虚构色彩的文字。且不论文章本身虚构与否,单是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对权力的刻意强调(文章开头就点明了陈毅的身份是元帅),就让人感到一丝悲哀:难道我们的孩子,一言一行都要以政治权威为榜样?

恰如该书作者蔡朝阳所言,小学课本选择的文字应当有儿童的视角。强调“童趣”应该是小学这个阶段的语文课本有别于它者的重要特征。选编者们在这一点上虽有所考虑,许多课文采用了童话的形式,可惜仍然有着过于浓重的成人化痕迹,在课文里经常不由自主地以成人的思维、成人的专制来代替孩子的自主性思考和创造。我相信这肯定不是选编者的本意,而是无意间流露出来的。但正是这种下意识的做法,让我们更应当警惕成人思维方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如今的成人世界早已被毒化,因此我怀疑选编者有时可能是刻意在课文中安排一些情节,让孩子们感觉到现实世界的功利。有机会通过课文接触到一点这个世界的不那么让人愉快的一面,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也许并非全然是坏事。可是令人无法理解的是,课文里的提到的许多孩子,他们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几乎都是成人式的。典型者如《日记两则》中的那个小女孩,明明连做梦都想要那条裙子,为了帮助妈妈实现捐助希望工程的心愿,硬是克制住了自己这个稀松平常的念头,“没让妈妈买”。看起来像是完全失去了孩子的童心,这能令人信服吗?想来大概不过是又一篇成人代笔的伪作而已。

按照华德福教育的理念,教育应当最大程度地顺应孩子的天性,“与孩子的天性合作”。每一个孩子都是生而自由的,他们的头脑里本没有什么人为的障碍。所谓禁锢,几乎无一不是后天强加于他们的。正是上述种种别有用意的禁锢,使得孩子们自幼只能在成年人强制规定的轨道上成长。高考、中考之类“指挥棒”的存在,更使得绝大部分的孩子、家长和教师不敢越雷池半步。即使头脑中另有想法,在很多时候也必须竭力隐藏,生怕被这个社会视为异类,遭致被淘汰的命运。这样的教育,已经严重损害了每个孩子天生的创造力,毒害了他们原初天真烂漫的性情和天马行空的头脑。《救救孩子》一书的作者们以细致的事实和文本分析为基础,点出了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某些(而非全部)荒谬之处,以几乎声嘶力竭的姿态呐喊着,让人在失望中看到了希望。这个希望说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尽可能让每一个孩子都接受符合人性的教育,还他们以自由,给他们时间慢慢成长;以恰当的方式教会他们去爱;引导他们以现代社会之公民的面貌生活在这个参差多态的世界上,活出每一个个体自己认为值得的样子来,而不是仅仅努力去适应一个堕落的世界。但在当下语境中,这些本应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教育理念,看起来竟然貌似乌托邦,这是怎样的一种讽刺啊。

因为深感教材中经典的缺失,在《救救孩子》一书的附录中,编著者们还收录了一些他们眼中的母爱经典。其中的多篇,我还是第一次读到。慢慢地、细细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真的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动,我的心也顿时变得湿润起来,不由地想到书的序言结尾处出现过的那句话:在爱里彼此玉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