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以同情心为话题的作文(通用10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以同情心为话题的作文(通用10篇)。

第一篇

对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给与帮助,即使最终发[文章来源于 ]现他是个骗子,也绝不后悔,绝不诅咒;对那些身残志不残的个体,报以常人的目光对待,而绝不特别对待……是的,这就是真正的同情心。

真正的同情心,绝不是那用可怜心态布施的1元钱,绝不是那将身残人士当特别的帮助……一次真正的同情,也许能让一个骗子从此诚信起来,也许能让一个身残志不残的青年重创奇迹,又也许让一个颓废的身残者获得重生的希望……

相信吧,一次真正的同情一定比一次带着异样目光或者载满悲痛情愫的同情更让人欣然接受,也只有真正的同情才能从心灵深处帮助一个受难的人。

真正的同情,才能帮助一个人。

哪怕是送一碗热腾腾的饭,哪怕是递一瓶冰透清甜的泉水,更哪怕只是布施你身上仅有的1元钱,只要你用真心,用充满善意的同情,这都是真正的同情。千万别把热腾腾的饭倒在受难者的身旁,更别大张旗鼓地围着受难者布施你那可恶的十元钱,这绝不是同情,这是一种对弱者生命的侮辱和不尊重,这更是一个人品质低下的可笑的举动。

也许因为你的嘲讽,你的大张旗鼓,让一个刚刚燃起的火焰再此熄灭,让一个受尽肉体上折磨的人再受精神的耻辱……别忘了,一个厌恶的眼神可以杀人,一句无意的话可以刺痛人,又何况一次充满异样目光的同情呢!

真正的同情,是帮助人走向光明的火把。

有些人,我们不能同情,我们更没资格同情。因为,当他们身残时,他们的灵魂却比我们任何一个都要坚强、高贵。贝多芬双耳失聪,我们却同情不起,因为他那“扼住命运的咽喉”的灵魂创作出了多少隽永的乐章;史铁生半身瘫痪,我们也同情不起,因为他那“顽强不屈”的灵魂创作出了多少精美的篇章;居里夫人身患血癌,我们依然同情不起,因为她那“成功路是由血汗铺成的而并非汗水”的坚韧创造了多少化学上的奇迹……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用正常的目光看待这些与我们所不同的人物,我们没资格同情一个高尚的灵魂……

西方有句名言:我们每个人都是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人。有的人缺陷大,是因为上帝更喜欢他的芬芳。

既然如此,我们能做的是,该同情时,用真正的同情心;不该同情,没资格同情时,我们则应用一颗平常心对待那些缺陷更大的人,甚至更多的是敬佩。

点评:本文的立意是深刻的,对同情心的理解是很有自己的看法的,从材料中生发出更深层次的内容,使人耳目一新。对什么是真正的同情心作了深入的剖析,就比一般的论述同情心的好处的文章显得高出一筹。思路清晰,从多角度阐述了真正的同情心的作用,特别是从第二个材料引发的对身残人士真正的同情心不是怜悯而是敬佩的观点,使文章的境界上升了一个层次。由此看来考场作文的审题真的是很重要,只有审得准确,审得到位,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

第二篇

上午,我乘着老爸的汽车去上学。正巧,在汽车前面一个墙角处,一个老乞丐缩在那儿,伸出已冻得通红的手来向路人乞讨着。

我边背起书包边对爸爸说:“老爸,你给我一元钱,让我去给那个乞丐。”老爸皱了皱眉头对我说:“徐余呀,我跟你讲哦,现在很多乞丐都是装的。别看他穿得那么破烂,有可能比我们还富呢!”(用温州话讲的)“不会这样的吧!”我吃惊地问。“唉呀,你小孩子就是太单纯了,这样很容易被骗的!”“他们就算是装的,那他们也很可怜啊,在那么冷的天穿着那样单薄的衣服出来乞讨,很不容易的哩!”“哎,你别忘了,他们的钱有可能还比我们多的那!”

“我不管,如果你再不给我,我就把课后管理费(100元)给他。”我威胁道。“好那,好那,真是被你打败了!说真的,你的同情心也太会泛滥了吧!”老爸边说边从口袋里掏钱给我。我乐滋滋地下了汽车后便将那来之不易的1元钱放进了那乞丐的手中。当我放进去以后,他还对我说了声谢谢。

我觉得老爸的想法不太好,老爸觉得乞丐都是假乞丐,可在我的眼中有些乞丐是真正需要大家帮助的穷人。不过老爸讲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社会上真的有很多扮做乞丐以骗取人们同情心来不劳而获的人啊!哎呀,不是我们没有同情心,而是我们的同情心都被一些“骗子”给磨灭了,我们也无能为力呀,只求那些人良心发现啊!

alt=""

第三篇

他,只是一个农村人,一个偏远山区的电灯也没有亲眼看到的普普通通的种地人。

他,过着将将就能糊口的生活。但他不觉得他过的生活有什么不好。——毕竟,他所认识的人都和他过着同样的生活,

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城市。

他用敬畏而又好奇的眼神打量着城里人、城里那似乎冲破天的建筑、以及城里的一切。

而城里人也用同情而好奇的眼神打量着他,打量着他那件烂的不能再烂的棉袄,他那充满污垢的脸,他背的那个似乎已经绝迹了几个世纪的麻袋,以及他的一切。

走累了,饿了。

他猛然发现一个大桶旁边有许多白色的盒子,而有些盒里还有一些他过年才能吃到以及想都没有想过的饭菜,于是,他毫不犹豫的吃了起来,心里十分惊讶,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能呢?

而旁边的城里人,惊讶,更多的是用同情的眼神看着他,这在他们的眼中,几乎是不可以想象的。

困了,他把麻袋垫在头下睡着,他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在家乡他总是美美地这样睡觉。

终于,一个小女孩再也看不下去了,把自己的一元钱放在了他的饭盒里,于是,其他的人也纷纷解囊,不久,钱就堆满了。

他醒来后,惊讶不已,在他惊讶时,居然又有一些人把钱扔过来。

“天呀!原来睡在这里人们还会给钱,这简直不可思议”,他困惑的望着人们,数了一下,他吃了一惊,这足以他半辈子的收入。

在几天后,城市街头,便又多了一个乞丐。

第四篇

我曾见过无数乞丐,无论是在繁华的街道上,拥挤的天桥上,还是在清冷的小巷中,都不乏他们的身影。但那日我遇见的乞丐,却仿佛一个深深的烙印在我身上,令我终生难忘。

第五篇

我愿做一个有同情心的人

我愿做一个有同情心的人,与别人一起去承担灾难;我愿做一个有同情心的人,用心去关怀他人,以情去感动他人;我愿做一个有同情心的人,帮助那些生活在困苦与苦难只中的人,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同情心与人性密不可分,因为有了同情心,才会有人性;反之,有了人性才会有同情心。记得,一位老师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10月23日,在四川省的佛山市一位仅有2岁的女童王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后又碾轧,之后将近七分钟时间,还有呼吸的小悦悦一直孤零零地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当做没看见,若无其事的走过,而期间孩子又被一辆货车碾压过去。两车先后碾扎2岁女童,18个路人冷淡走过,不闻不问,最终小悦悦被第十九个路人抱到路边,随后才被送往医院抢救,但是,七天后,顽强坚持了七天的小悦悦还是离开了这个黑暗的世界。

这件事让我回味了很久很久。我一直在想:那近20个路人,他们不去管小悦悦是因为什么?也许,他们其中的某一个人,哪怕只是打一通电话报警或打急救电话,那么,一切就会变了:小悦悦不会死去,她的亲人也不会悲痛欲绝。那18位路人的人性淡漠到连一个生命垂危的孩子都不愿帮助,他们是在害怕什么吗?他们是在逃避什么吗?是世俗的偏见将人们的同情心都吞噬了吗?那为什么第十九位路人又将王悦送到了医院?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人们自私自利,只关心自己,从来不体谅别人!如果人人都有一点同情心,那么,世界还会是这样吗?还会有这样的惨剧吗?我愿做一个有同情心的人,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谛和生命的价值,做一个有同情心的人,抛开束缚,揭下虚假的面具,做回真正的自己!

第六篇

和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看见前方路旁围了一小群人。我也想去凑凑热闹,使劲把妈妈拉过去看究竟,原来是一只无家可归的小狗。

这只狗狗很小,大概出生没多久。它的耳朵和尾巴都毫无生气地耷拉下来,沾了些灰的长长的白毛微微有些凌乱,只有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还有一丝活力与期盼。它卧在一辆大车旁边,全身缩成一团,可怜兮兮的。

是流浪狗吧?是被主人抛弃的吧?还是……我的脑袋里有好多好多疑问,但总而言之,就是对这只小狗有无限的怜悯。我盯着小狗黑溜溜的眸子,楚楚可怜,让人有种心酸的感觉。从人缝间爬进来的一丝阳光照过它的眼角,我仿佛看到了它的泪花。

有人扔给它一小块面包,它嗅了嗅,扭过了头去。那人走了,好多人在窃窃私语,有的说:“这狗太脏了,身上一定有许多细菌!”“哟,哪来的流浪狗?那么瘦。”“这只小狗蛮可怜的,就是太脏了,没法收留。”……我清楚地听见旁边的小妹妹央求道:“爸爸,我们把它抱回家好不好?它多可怜啊!”“不行不行!走走走!我让你来看已经很好了。”她爸爸一口回绝。许多人也都只是看了一眼就走了,没有一个人肯收养它。我叫着已经走出人群的妈妈,“妈,我们就收养它吧,给它洗洗澡,剪个毛不就整洁了嘛,不然它会死掉的。”“哎,它有病菌的呀,就算我们收留它,你爸爸也会把它扔掉的。”我心里很清楚,妈妈不可能同意。

这些大人真是的,同情心都不够!为什么就不能多一点点爱心呢?看着那些走掉的大人,我在心里气愤地呐喊。

我又是气愤,又是无奈,又是伤心。我最后看了一眼那只小狗狗,它的心一定在哭。我走出人群,就像那些爱心不够的大人,只是我是被迫的。

我追上了妈妈,心里想着可怜的小狗今后会怎么样。它会饿死吗?还是冷冷地等待死亡的到来?或许它被人收留了……但愿还有人比我们有同情心。

第七篇

人之初性本善,人不是生下来就会愤怒憎恶这些幼时不会有歧视的观点,在这个乌黑瘴气充满邪恶的世界中,怎么不会潜移默化,大人还是孩子的榜样,领袖是人民的榜样,光有榜样还不够,没有坏蚂蚁把自己的窝建在地上的,他们全在地下藏着,我不谈其他的就说说同情心。

同情是人之常情,你会为一只流浪狗一只流浪猫同行,为他们破费买高档的狗粮狗窝,可是人呢,连狗都不如吗,大街那么多乞丐,虽然有扶贫机构,但为什么还是那么多乞丐呢,因为贪污有人在这条清凉的小溪上修了一座大坝,他的噢不他们的同情心负责任呢,你可以在大街上看到那些时尚有钱人,他们一般都不会慷慨解囊,一元钱都不会给,他们宁可自己买几百元的猫粮给自家的猫,也不可拿几毛钱给这些乞丐。

再谈谈我们这些中学生之间普遍现象,有的人摔倒了很狼狈,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嘲笑他和那个人,也有极少人会伸出他们的双手,这些人的手,才是真正有同情心的人,现在的社会就是需要这种人。

前不久有一张图片在网上很火,一位妈妈抱着她几个月大的孩子,旁边坐着一位残疾人,那位妈妈为了避嫌把头偏向一边,而她的婴儿却伸手握住那个黑人的手,就是社会的真实现象,想必大家都知道黑人的地位比深处还要低,却在这个时候还是有人会同情他们,这是一个好样的孩子,将来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我想往好的方面发展的话,就需要我们的努力,国家怎样富强有正义感的领袖,有责任心的人,有同情心与爱的老百姓。

第八篇

同情可以给予一缕阳光,使人们茁壮成长;同情可以给予一抹微笑,使人们拥有希望;同情可以给予一丝清凉,使人们感受春风拂面。

记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牵着妹妹那肥嘟嘟的小手在超市中疯狂地采购,没有一丝顾虑,看到就拿,拿到就塞,就像那快要入冬的松树,在寻找可以维持生命的“救命良药”。左瞧右看地寻找,找到了就开始藏,生怕会被别人抢走似的。

就在我们准备奔向下一个食品区时,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靠在一辆购物车旁,汗流浃背,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她那白皙的脸上有几条岁月留下的痕迹。

旁边的工作人员视若无睹,在一旁悠闲自得地玩着手机,嘴角时不时的展露出一抹会心的微笑,好像是一位已经神游人世间的仙人,沉迷在自己的世界中,无忧无虑,忘我自得。

一会儿的时间,这辆购物车旁就拥满了人,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只在一旁眼睁睁的看着,好似一群观众在观赏一场舞台剧,不敢打扰台上演员的思路和剧情。

我的心中顿时不是滋味,为什么人们的同情心没有在该出手时就出手,人心不是肉长的吗?我无法忍受这种冰冷的态度,就在我按耐不住要出手时,妹妹用她那温暖的手掌重重地捏了我一下。她随后的话语更是将我制住了,使我屈服了,她说:现在的好人难做,我也知道助人为乐的道理,可是我们不能盲目啊,我们也要以我们的利益为主不是吗?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

我心软了,我的同情冰封了,我心灰意冷的离开了这个食品区,牵着妹妹的手,脚步匆忙地离开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眼不见心不烦。这件事情困扰着我的心,我购物的热情被浇熄了,我开始一言不发地跟随着妹妹,没有笑容,没有灵魂。

如果当时我没有听妹妹的话,直接冲过去,我想我的心中会有一股暖流缓缓流淌。人世间的同情心不该这么微弱,不该没有坚固的后盾,不该在别人的劝说下就随波逐流。我们不该丢弃同情心,我们应该把同情进行到底,给予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快乐及希望。让他们感受到世间的温暖。让我们的同情心进行到底,让我们对世界有所付出,对自己有所交代,我们不该丢弃我们作为人的宝贵的情感!

第九篇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450字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虽然是由被翻译成中文的,在此过程中难免变得晦涩难懂了许多,或许从某种角度而言较低了可读性,但是仍然震撼心灵,毕竟是一本优秀的书籍。关于教与学,一直以来都是大家一直探索的问题,而在这里,帕克.帕尔默比任何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无论对于课堂教师和教育者还是其他岗位的人,这本书都代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这本书带领我进行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人们出于情感的原因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上的种种要求却常常使得许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力教学。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

在本书中,帕尔默带领着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这本书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是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他们能编织一个复杂的网,这张网联结着学生、课程以及他们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世界。这张网以及它所包含的种种联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中。教师的内心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

《教学勇气》震撼我的还有它对恐惧文化的诠释。和作者所言相似,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恐惧:恐惧教学效率的不尽如人意,恐惧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惧绚烂的教育理想之花与现实之间还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因为恐惧,继而便拼命地寻找改变的源头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断地拼搏、抗争、奋斗,终于,有了小小的收获,然成功的喜悦尚未遍及全身,便发现自己早已因此疲惫不堪,只不过成功之前是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未觉着累而已;倘若拼搏、抗争、奋斗失败,那更懊恼不已,觉着自己没有功劳连苦劳也忽略不计了。于是忍不住感叹:人是多么渺小,以人个体之柔弱真的根本无法和那些看不见的、又无处不在的力量抗衡。感叹过后,很多人会选择再战,当然也有人会选择逃避,丧失斗志,从此消沉。

《教学勇气》这本书就像陈年酿酒,是越读越香醇。这也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书,能带领教育者们,对教学生涯进行永无止境的探索。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450字

我并不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我是在带着完成读书任务的情况下开始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的。慢慢地,我被书里的30位优秀师教师的教育理念吸引着,我不禁想到这样一个故事:

在非洲的巴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存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某个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回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误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教训”他。

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告诉这个犯错误的人,他今生曾经为这个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必须将犯错误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而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都将真面评语说完为止。

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们对待犯错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认真的反思,然后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整个部落的人都坚信:你一定具备改过向善的信心与能力。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不也是这样吗?对于受教育的学生来说,毕竟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导致他们的心智发育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这么说,没有不存在问题的学生,只不过存在问题的表现不同而已。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学生有了问题或是犯了错误,作为教师该怎么办?

可以简单的训诉,可以粗暴的批评,甚至可以来点体罚……可是效果呢?巴姆巴族人的做法实实在在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课,那就是“鼓励”是教育人的最好方法。

用赞美的方法“教训”人,其实并不比训斥的效果差,只不过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的不少教师缺少这种思维方式,就觉得训斥来的干脆,从而运用的“得心应手”;而要将“训斥”改为“赞美”,有时只要改变以下思维方式即可。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带给我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艺术:赞美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既能发扬自己的优点,又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运用这一教育艺术,希望它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450字

这段时间阅读了《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这本书,这些建议给所有的新、老教师及时提供了迫切需要也本该得到的帮助和培训:为“教”和“学”提供即时而有效的指导;为新教师提供各种实用的教学技巧;促进新教师和教师指导者之间更多的探讨和互动;为老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和案例;为任何有意于自身提高的教师提供了素材。这些建议和一些观点,对于当前的数学教育者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帮助。数学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直到大学毕业,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又有多少教师真正思考过,数学教学,我们应该追求什么?

我想,数学教学内容首先要精简和目的明确。一节课40分钟,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特别是抓住课的本质内容,就会显得既精又简。

教学过程要简化。数学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情,有些教师的课堂设计使许多原来简单的课堂变得纷繁复杂。有些教师为了"作秀",特意设计一些障碍与陷阱,搞到学生大半天摸不着头脑,反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应该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学过程简洁明了,轻重得当,没有那种费尽心机联系生活只为理解某一概念的做法,收获甚好。

使用教学媒体要适当。起初,多媒体的使用很流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实践证明,过多使用多媒体会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还会削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和利用。多媒体课件不是万能的。我们还是要以常规媒体为主,多媒体为补。有些教师过分的依赖多媒体,到了没有多媒体就上不好课的思想,这是不合乎教育教学规范的。关键时候可以用。其实只要我们吃透教材,把握好学生,课堂教学照样可以很成功。

总之,我读了《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这本书,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努力,使自己在教学中更成熟。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450字

初看《和教师的谈话》这本书,觉得它很枯燥,没兴趣没什么耐心去看。但是为了写读书心得,于是耐着性子认真地看了一遍,没想到还有些收获和启发。

作者首先回想了“教师”这个词,毫无疑问,在纷繁复杂的人生社会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即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中居于一定的地位,具有相当的身份。而古今中外有诸多学者对此作过精辟的的论述。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作者还认为,在教育工作中的缺点之一,就在于教师虽然不否认自己有着教育学生的任务,但是常常把它们看成次要的任务。我很赞同作者的观点:一、作者只是认为教育工作没有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我认为教师有是正常人,也是凡胎肉体,也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不可能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去。二、我个人认为教师就是应当在教学时间内上好自己的课,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不是一天到晚忙着干这个想着干那个,因为论文以及其他活动影响自己,特别是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三、我觉得每个教师都渴望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而不是一味培养自己比较眷顾、看重的人,如果长久下去,势必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取心。

那么,到底教什么?如何教?教师在学生面前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如何去爱学生?如何用正确的爱去教育学生?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因为恐惧不敢跟父母倾诉苦恼,日积月累,孩子们缺乏诚心,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一直觉得,教书固然重要,但是育人更重要。让孩子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对孩子终身发展来说,总是有益的。而通过多途径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点更重要的事情了。

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每天,我们都有责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玩耍,他们的世界应该有蓝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欢快的笑声。“学生的很多命运,其实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所以,只要记牢这句话,你一定会努力的。

作为一名老师,面对这样有独特生命的“精灵”,我们不必去美化他们,但是又不能回避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而是要宽容豁达,善待他们。而我始终坚信这样一句话“用阳光的笑容对待阳光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必定会充满阳光。”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450字

有人给师生关系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即电路变压器,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师生关系配置,或许能爆发出强烈的教育能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益,或完全相反,会产生短路,使学生厌学。

在这个电路变压器的关系中,老师处在更主动的位置上,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主动权在老师手上。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在学生面前,他们是知识的权威。但是今天,学生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了,学生独立性的增强和信息来源的扩大,使他们思维敏捷、充满活力,有些教师在电脑操作、畅销书阅读等方面会落在一些学生的后面。老师要乐于向学生学习。老师应该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师生之间有时是以“能”会友的关系。现在的学生涉猎广泛,学习速度远远超过教师,作为老师就应该谦虚地向学生学习。这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相反,如果教师不肯放下架子,不加强学习,不主动与学生交流、交心,甚至还把体罚、侮辱学生人格的做法当作最为有效的教育手段,那就不仅不会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还会彻底破坏师生关系。

无论高段学生还是低段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

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450字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的价值取向定位在“研究型”和“专家型”层面上,也就是说,现在的教师不是以前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就去上课的情况了。其基本素质要求就是:

1.教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新的知识经济条件下,课程教材的综合化、开放化,多门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因此,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从而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而准备。

2.教师要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在教学中要开创一种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视野开阔,个性鲜明。同时,从自身全部的教学实践和言论中,可以感觉到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

3.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把学生当作一种“知识源”,并在教学活动多给学生一点赏识、表扬、肯定和信任,才能同学生一起,把课堂构建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4.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人们常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一个教师德之昭昭,其业也昭昭。一些教师能让学生记住一辈子,重要原因在于他们高尚的人格。

5.教师要有可贵的创新精神。首先观念上应创新,变“少数学生撑门面”为面向全体发展,变“单向培养”为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知识传播不是简单复制,而是对教材知识的一种再开发、再创造。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第十篇

见义勇为的作文500字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俗话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有一天,我和妈妈坐公交车去逛街。公交车上人山人海,忽然我看到一个人偷偷把手慢慢地放进一个阿姨的皮包里。如果那是个小偷,想偷那个阿姨的包怎么办?我的心里乱成一团,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我想小心翼翼地走到那个阿姨的身边,帮助那位阿姨。可是我慢慢走过去的时候,妈妈却一把抓住我的手说:“站在这里,不要乱跑,小心摔跤。”我小声地对妈妈说:“妈妈,你看前面那个人想偷走那个阿姨的皮包。”妈妈看见了说:“那我们现在怎么办?”我斩钉截铁地说:“要不然报警,要不然请公交车上的人帮忙。”就在这时,站在小偷旁边的一位叔叔一把抓住小偷的手,那个小偷气势汹汹地说:“快放开手,要不然我让你见点血。”可是那位叔叔还是紧紧地抓住小偷的手,小偷气愤极了,从口袋里拿出一把水果刀说:“现在你放不放手?”那位叔叔正义凛然地说:“休想!”

小偷现在很生气,拿起水果刀向那位叔叔刺去,那位叔叔三次闪躲,都闪过了小偷的水果刀,就在第四次时小偷发现了那位叔叔闪躲的方向,一刀刺过去,一下刺中了那位叔叔的手腕,那位叔叔的手腕血流个不停,站在那位叔叔旁边的几位叔叔一起扑了上去,终于把小偷给捉住了,可是在捉小偷时其中一位叔叔也受了伤。

我永远都会记住那一天的,那件事真让我感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