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精选10篇)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精选10篇)

提升写作能力,做到手到擒来,希望这篇文章对您的作文能力提升有帮助,特地精心编写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精选10篇)。

第一篇

清晨,德国柏林郊区的斯提立兹大街上,一辆马车急驶而过。已是深冬时节,寒风阵阵吹来,刺得面颊生痛,好似小刀子割肉一般;拉车的马喘着粗气,团团白雾从马鼻子里喷出。

赶马车的人50来岁,多少年来他一直为这一带的居民送鲜牛奶,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雪,都准时不误。

人们早已熟悉了这位送奶人,他再平凡不过了。和其他牧场经营者一样,他养了许多牛,把牛奶送给居民喝。但是在这条大街上居住的德国着名女画家芙丽莎·班诺却知道这位送奶人有些不一般的来历。好几个早晨,她都等在客厅里,只要听见送奶马车的声音,就急忙打开房门,请送奶人进家里坐一小会儿,但是送奶人总是以不能耽误送奶而加以拒绝。

又是一天清晨,班诺一听见马蹄声便冲了出去,上前一把拉住送奶人的衣袖,她要为送奶人画一张素描像。送奶人仍然婉言谢绝,说道:“很多人都在等着吃早餐,牛奶要按时送到,等送完奶,一定满足你的要求。”

女画家心里明白,这只不过是送奶人的脱身之计。她再也不想“上当”了。她拉住送奶人的衣袖不松手,“您不要再‘骗’我了,我知道您是个实验迷,一送完奶就一头钻进化学实验室,谁也甭想把您拉出来。这次您一定得让我画一张像。亲爱的教授,请把您宝贵的时间分给我几分钟吧。”

送奶人?对,他还是教授。这一会儿只好停止送奶工作,让女画家画了一张人物素描像。

第二天一早,当人们打开报纸的时候,一行引人注目的标题映入眼帘:“范特霍夫荣获首届诺贝尔化学奖”,并以整个版面刊登了女画家的素描像。人们吃惊地看着这幅肖像画,原来那个每天早上驾车为大家送奶的人竟是着名的化学家,而且还获得了首届诺贝尔奖!大家继而兴奋起来,相互转告,最终,送鲜奶的范特霍夫和化学家范特霍夫被人们合并传成了“牧场化学家”。

偷偷跳进化学实验室做实验,险些被开除;从此喜欢上了化学,成为知名的化学家。

雅可比·亨利克·范特霍夫1852年8月30日诞生于荷兰的鹿特丹市,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医生。范特霍夫的家里7个孩子中排行老三。

上中学时,他看到在实验室中做的各种变幻无穷的化学实验非常有趣,因此总想知道其中的奥秘。看别人做,太不过瘾了,能自己动手那该多好呀。

一天,范特霍夫从化学实验室外的窗子前走过,他忍不住往里面看了一眼,那整整齐齐排列的实验器皿、一瓶瓶化学试剂多么诱人。他的双脚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要能进去做个实验多好啊。”突然,他发现一扇窗子开着,大概是做实验时为了通风开的吧。小范特霍夫犹豫的片刻,便纵身跳上了窗台,钻到实验室里去了。他支起铁架台,把玻璃器皿架在上面,便开始寻找试剂。他全神贯注地看着那些药品所引起的反应,一切都在顺利地进行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使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成功了,成功了!”他默默地说道。

实验室内的响动,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谁在实验室里呢?老师从窗口望去,好家伙,范特霍夫正在那儿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呢。这太危险了!要知道这是校规所不允许的。老师没有惊动范特霍夫,怕他在惊慌中出危险,便绕到门口,把门打开。听到开门声,范特霍夫才从“化学实验梦”中惊醒,他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

“快把实验停下来!谁叫你来做实验的?”老师再也不能忍耐了,这是重大的事件。“快,赶快把一切用品都放到原来的地方。”老师一边命令范特霍夫,一边自己也动起手来。

一切收拾停当,老师把范特霍夫叫到面前,语重心长地说:“你知道今天犯了什么错误吗?这件事是要报告校长的,那是要受处分的。再说出了危险你的父母也要责备学校的。赶快回家,把你的父亲找来,我要对他说这件事。”

范特霍夫的父亲对儿子的行为很不赞成,虽然出发点是为了求得知识,但是效果却是很坏,违反了学校的规定是不能容忍的。

幸好,这位老师念及范特霍夫平时是一个勤奋好学又尊重老师的学生,也就没有向校长报告。

范特霍夫的父亲从这件事中得知儿子很喜欢化学,就从家里让出一间房子作为工作室,专门供儿子做化学实验。

从此,范特霍夫就开始“经营”自己的小实验室。他把父母给的零用钱和从其他亲友那里得到的“赞助”积累起来购买了各种实验器具和药品,课作时间从事自己的化学实验。

第二篇

提起维克多·格林尼亚教授,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格氏试剂。无论哪一本有机化学课本或化学史里,都有关于格林尼亚的名字和格氏试剂的论述。但是,你可知道这位伟大的发明者曾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1871年5月6日,维克多·格林尼亚出生在法国瑟尔堡的一个有名望的资本家家庭。他的父亲经营一家船舶制造厂,有着万贯资财。在格林尼亚青少年时代,由于家境的优裕,加上父母的溺爱和娇生惯养,使他在瑟尔堡整天游荡,盛气凌人。他没有理想,没有志气,根本不把学业放在心上,整天梦想能当上一位王公贵人。由于他长相英俊,瑟尔堡年轻美貌的姑娘都愿意和他谈情说爱。也就在这时,他受到了沉重的一击。

一次午宴,刚从巴黎来瑟尔堡的波多丽女伯爵竟然毫不客气地对他说:“请站远一点。我最讨厌被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我的视线!”这句话,如同针尖一般刺着了他的心。他猛然醒悟了,开始悔恨过去,自我反省,产生了羞愧和苦涩之感。从此,他发奋学习,发誓要追回过去浪费掉的时间。当他21岁时,他离开了曾使他堕落的家庭,并留下一封信,上面写道:“请不要探寻我的下落,容我刻苦努力地学习,我相信自己将来会创造出一些成就来的。”

他来到里昂,拜路易·波韦尔为师,经过两年刻苦学习,终于补上了过去所开设的全部课程,进入里昂大学插班就读。

在大学期间,他刻苦学习的态度赢得了有机化学的权威菲利普·巴尔的器重。在巴尔的指导下,他把老师所有著名的化学实验重新做了一遍,并准确地纠正了巴尔的一些错误和疏忽之处。终于,在这些大量的平凡实验中,格氏试剂诞生了。

格林尼亚一旦打开了科学的大门,他的科学成果就像泉水般地涌出来。基于他的伟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1912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此时,他突然收到波多丽女伯爵的贺信,信中只有寥寥一语:“我永远敬爱你!”

第三篇

每一份爱情的来临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作为这所美国人开办的私立学校中最为优秀的男生,男孩有理由得到情窦初开的少女的追求――他长相俊秀,气质儒雅,拉得一手漂亮的手风琴,而且,英语口语在学生中无人能及。当然,向他示爱的女生也并非平庸之辈。那位名叫依丝米忒的婆婆少女是伊斯坦布尔赫赫有名的皮草大王的女儿,貌若天仙,伶俐可爱。

依丝米忒常常在校园拦截他,有时会送给他一些小物件,比如手表、瑞士军刀、皮带什么的,都是男孩喜欢的东西,有时只为了和他说几句话。说实话,这样漂亮多情而又率性热忱的女孩子几乎没人能够抗拒。所以,他也不知不觉地陷进了依丝米忒用温柔和热情织出的情网。他们开始约会,常常在周末,远离街区,跑到郊区的河畔和小山冈,在那里玩耍,嬉戏,情到深处也会激情拥吻。

他的变化被父亲看在眼里。处在莽撞毛糙的少年期的儿子一度显示出了异常举动,多数时间心思重重,神游身外,其间伴随有间歇性的傻笑。作为过来人,这位一直受西方思想熏陶的大个子葡萄酒商人,敏锐地察觉儿子一定是有了心上人。可是,儿子还是如此稚嫩孱弱,虽然个头已经快和自己差不多,但是,他除了会学习,其他什么也不会,甚至连衣服都不会洗。沉醉初恋不知归路的儿子是在携带着美好情愫走可怕的感情钢丝啊!他决定和儿子好好谈一谈。父子间的谈话是在一次晚餐时进行的。父亲直言不讳地问儿子:“奥罕,告诉爸爸,那个入你法眼的女孩子叫什么?”

他因意外,显得非常吃惊。只是怔了片刻,随即垂着头轻声告诉了父亲。他不敢抬头直视父亲,等着父亲大发雷霆。

父亲说:“还是到此为止吧,听爸爸的话。”

他见父亲态度温和,胆子渐渐壮了起来。他为自己辩解:“爸爸,是她主动的。况且,她的条件的确不错呀!”他觉得更像是在为他们的那份感情辩护,心底有一股豪气油然升腾。

父亲轻轻摇头:“奥罕,你还太小。”

“太小?爸爸,我已经19岁了,是一个男子汉了。而你,当年只有17岁不就和妈妈好上了?”他自认为抓住了父亲的话柄,情绪越发激动起来。

他说的确是实情。他等着父亲妥协。

可是,他听见依然和蔼的父亲说了这样一番话:“你说的没错。可是,你知道吗,我17岁的时候已经在葡萄酒作坊当酿酒师傅了,每个月能拿2000万里拉。我是说,我当时已经能够自食其力,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为爱情埋单。你呢,一个里拉都挣不到,你凭什么心安理得地钟爱自己心仪的女孩?”

他桀骜的心被父亲的话征服了,埋头扒饭,一声不吭。

父亲又语重心长地安慰他:“奥罕,不是爸爸古董封建。你想想看,一个男人,如果没有经济基础,不能为他的爱人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如果你是女子,你会怎么看待这样的男人?儿子,我告诉你,我一直都认为,一个男人,如果没有一份赚钱的工作,不能自食其力,哪怕他40岁甚至50岁,都不配谈恋爱,谈了,就是早恋;相反,只要他有立业挣钱养家的本事,15岁恋爱也不算早恋!”

父亲的一番话,可谓语出惊人,是他闻所未闻的逻辑,但又是那么入情入理,无懈可击。一语惊醒梦中人,经过思想斗争,他做出了从依丝米忒身边安静地离开,从这段虚幻飘渺的无根之爱中抽身而退的决定,尽管为此他承受了半年的痛苦。

牢记着父亲的嘱咐,他知道自己涉足感情还为时过早,于是集力于学业,最终一举考上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土耳其最好的国立大学,并在这里牢固地奠定了日后事业的基础。

他就是奥罕·帕慕克,200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第四篇

铭记作文700字 铭记历史 圆梦中华——诺贝尔奖背后的故事

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医学家揭晓,我国科学家屠呦呦金榜题名,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科学家。她在获奖感言上说:“青蒿素是中医对世界的礼物!”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在浙江宁波,从小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她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功劳来缘于,她和她带领的团队先驱性的发现了“中国神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疟疾的防治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当时,疟原虫已对奎宁类药物产生抗药性,所以60世纪以来,美、英、法、德等国发费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却始终没找到满意的疗法。1967年5月3日,中国政府启动了代号为”523项目”的研究,寻找具有新结构、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在1969年,屠呦呦所在团队加入了这一项目。查阅历代医学书籍,挑选其中最常见的药方,再试验其效果。整理出来一张含有640种中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是最初的实验却一度陷入僵局。屠呦呦在翻找中被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吸引住了,“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话令屠呦呦意识到,问题出在“水煎”法上,因为高温可能会破坏一些有效成分。于是,她采用了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经过190次失败后,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终于成功了!他们发现了青蒿提取物,并从中提炼出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素!

屠呦呦,这个伟大的医学家,她和她的团队的成果让世界几亿人受益!然而,由于当时专利意识的淡薄,这个伟大的成果被外国公司抢住,瑞士诺华公司是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复方蒿甲醚生产商,其产品在WHO居垄断地位,而中国的大部分药厂只居于原料药的生产环节,甚至有人还一度认为青蒿素是外国的原创产品。

专利已被抢注,事实不容篡改。青篙素是中医对世界的礼物,诺贝尔奖是世界对中医的认可!让我们铭记这段喜中带忧的历史,悲怆而坚毅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第五篇

他是一个诗人。他撕下程式化的宣传海报,让个人从无名的大众群体中凸现出来。他用嘲笑和讽刺的笔触抨击历史和对历史的剥夺篡改以及政治的虚伪。他有技巧地揭露了人类最阴暗的一面,在不经意间给象征赋予了形象。

他是描绘自然的能手。他基本知晓所有与饥饿相关的事情,中国20世纪的疾苦从来都没有如此直白地描写。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没有真理、常识或者同情的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人鲁莽、无助且荒诞。

是的,他就是当今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的中国第一人------莫言。但当他得知自己获奖后,竟直言“惊喜而惶恐”。

惊,是没想到奖项会落到自己头上,他说自己从来不为获奖而写作。

喜,是果真颁给了自己,他说很多作家都具备了获奖的资格。

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中,且他的童年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所以他才能将一个人长期饥饿之感描述的那么细致入微。他曾经说过:“长期的饥饿使我知道,食物对于人是多么的重要。什么光荣、事业、理想、爱情,都是吃饱肚子之后才有的事情。因为吃,我曾经丧失去自尊,因为吃,我曾经被人像狗一样地凌辱,因为吃,我才发奋走上了创作之路。”我看到这里,真的非常震撼,一个经历如此挫折、磨难的人,竟能写出这样妙趣横生,新颖脱俗的文章,实属不易。

莫言,他将虚幻的与现实的结合起来,他将中国的传统叙事艺术与现实主义结合起来。所以,他当之无愧。

第六篇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这是谁说的话呢,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莫言。

诺贝尔奖创立于1901年,距今已近111年了,它是以瑞典着名化学家、工业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逝世的前一年,他留下了遗嘱。在遗嘱中他提出,将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基金放于低风险的投资,以其每年的利润和利息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项奖金,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或组织。据此,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设置了诺贝尔基金会,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今天,111年后的今天,站在领奖台上,夺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史无前例的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获得这么大的荣耀,莫言并没有骄傲自满,他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如果因为这个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就没有意思了。”

通过莫言的事,我们应该明白,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可能的,努力,用心,便可以创造奇迹,我们要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为自己争光,为家人争光,为祖国争光,尽自己的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第七篇

“特大消息,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被我们中国人拿走啦!”我兴奋地宣布。“什么?中国人。是谁呀?”妈妈半信半疑地问。“是莫言。”“莫言?莫言是谁呀?”妈妈拍着脑袋问。

是呀,在这之前,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莫言。于是,我和妈妈特地上网百度了一下关于莫言的资料。知道了莫言是山东高密人,他的代表作品有《红高粱家族》、《檀香刑》、《生死疲劳》、《蛙》……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报纸、电视、广播,到处都是关于他的消息。书店里莫言的书已经一本难求。一些以前从来不关注文学的人,也开始打听莫言是谁,打听他写过什么。莫言火了,莫言真的火了!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他的家乡山东高密政府准备投资6.9亿,打造旅游带,要在红高粱文化休闲区种植万亩红高粱。他的书将被集中再版加印,他的小说将被更多改编为影视剧,他的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课本……这其中有一些是好的现象,但也有一些是商业的炒作。

对于这些炒作,莫言坦言:他不希望引起莫言热,如果不幸引起来了的话,他希望这个热尽快冷却。他说对读者最好的感谢,就是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莫言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他一直保持文学的独立性,所以他拒绝了陈光标赠予的别墅,不知道如何回答“你幸福吗?”这个问题。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我希望大家趁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风,多读书,读好书,也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来。期待着我们的国家获得更多的国际大奖。

第八篇

他学习成绩很稳定,从上学第一天开始,总是在倒数几名徘徊。

整个小学生涯,都没有特别擅长的科目,以致于今时今日采访他当年的同学,大多数人对他都没什么印象,太普通了,成绩也不好。好在有一个同学还记得他--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他的脸上都是阴天。

小学的几年中,他被生物学深深吸引,甚至在学校养过上千只毛毛虫,看着它们变成飞蛾,这算是他给人最特别的记忆,只因在当时引起老师同学的强烈反感。

15岁时就读于伊顿公学,如愿读上生物课,这是他最喜欢的课程,但是,他的生物课成绩在250个男学生里面排名倒数第一,其他理科成绩也牢牢垫底,被同学讥笑为“科学蠢材”。当学科的成绩是最后一名的时候,还梦想将来要做这个学科的科学家,确实让人觉得荒谬可笑。

他的老师加德姆写了一份报告:“我相信他有成为科学家的志向,但以他现在的表现来看,这真是万分的荒谬可笑”。这位教师还觉得他“无法明白最简单的生物学事实”,继续教他“简直是浪费彼此的时间”。

尽管自己成绩很差,老师也认为坚持下去没有希望,但他自己没有放弃,继续自己的想法,他觉得哪怕不能成为科学家,也要满足自己的爱好。

中学毕业申请牛津大学时,由于成绩不佳,他被古典文学研究系录取。招生主任找到他,跟他说,牛津可以录取你,不过有两个条件:第一,必须马上来上学;第二,你不要学习入学考试的科目。

也就是说,牛津大学录取他的条件,是不允许他研究生物专业,或许在老师看来,以他的成绩,真的不适合做科学家。不如去学习他所有成绩中看起来相对还不错的古典文学,这或许是老师对一个孩子的关心,坚持固然重要,但错误的方向,只会让人离成功越来越远。

但是,他仍然对生物学情有独钟,在牛津大学学习一年的古典文学后,他申请转入生物系,再次被老师拒绝,老师听闻过他的生物成绩,不愿意他的加入。尽管不被人们相信,他还是坚守自己的爱好,曲线选择了动物学研究,这跟生物学,有莫大的关系。

这一次,不仅仅是老师,连一直支持他的母亲,也反对转系,在母亲看来,英国的古典文学,是世界出名的专业,放着这么好的课程不学习,选择一个冷门的动物学,还是他成绩很差的专业,简直是一件疯狂的事。

他有点倔强,一如既往坚持自己的意愿,拗不过的家人,只得放任他的选择,如愿所偿,他终于开始自己喜欢的科研生涯。此后的时间,他把所有精力交给了生物研究,可是,他还是“太笨了”。一批的同学,有的生意兴隆,有的出版了小说,甚至在生物研究的专业也有同学出了成绩,只有他,还是默默无闻,不知道在折腾些什么。

喜欢的兴趣,而不是成绩的指引,让他能顶住所有的压力,最终在生物学领域“化茧成蝶”,1958年,在完成博士学位时,他从蝌蚪细胞提取出完整细胞核,成功克隆了一只青蛙,一举成名,被称为“克隆教父”。在牛津读完博士后,他又在加州理工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从1971年开始,他一直在剑桥大学工作,如今,79岁的他现在仍坚持全职工作。2012年,他以在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方面的先驱性研究荣获“诺贝尔生理学奖”。

约翰·伯特兰·格登,曾经最差的学生,64年以后的今天,成为公认的同时代最聪明的人之一,在他现在工作的剑桥大学办公室,还挂着当初老师给予的那份最差报告,他用此告诉自己:面对爱好,即使失败也不要放弃。

喜欢,就坚持奋斗下去,哪怕你是最差的那一个,无关成功,因为喜欢,便是最好的理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