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有关校园的变化作文

有关校园的变化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关于有关校园的变化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一篇

经过了一个假期,校园里变了很多。比如说主楼的大厅,增加了一个博物馆;教学楼上也加上了五个大字“做最好的我”。

刚开学,我和同学们蹦蹦跳跳地进了校园,校园里突然热闹起来。在走廊里,贴了一个英语小故事,安上了“轻声慢步靠右行”的提示牌;到了三楼,我又看见了新设的小书架和公用电话。这些设施使我非常惊讶,原来没有这些设施呀,怎么一转眼就变了很多?再进班级里一看,“嗬!”后面的墙上多了一张公告牌,左边靠前的空间里多了两台电脑。我入座后等待着上课,上课铃声响了,广播里播放了一首古诗,我感到十分奇怪,原来只有上课铃,没有古诗,怎么多了一段古诗?第四节是我们最喜欢的课程——体育课,在上体育课时,我们进行了赛跑,旁边小树上的鸟儿也在给我们加油,我们学校原来右边没有树,可是什么时候多了两棵小树?

校园里空气清新,回到班里,我问一位同学:“校园里变化这么大,是为什么?”同学回答:“不知道。”我又去问老师,老师说:“学校是想让你们有更好的学习环境,让你们更好地学习成长”。这时我才明白,我以后要更加珍惜这美好的时光,努力认真地学习。

第二篇

经过一个暑假的整修,学校变得焕然一新,美丽无比。

现在,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架似的地板,令人赏心悦目。

往里走,你会发现原本黄色的门变成了蓝色,看着这些门,我好像已经飘上了天空,在白云里玩耍呢!另外,蓝色还可以起保持清醒、保护视力的作用呢!

再往前走,便是每个楼层的文化墙了,那里的装饰各不相同——一楼,是一些五颜六色的方框,上面可以放上同学们画的画。二楼,是三本很的塑料做的书,里面可以装上一些有趣的东西。三楼、四楼,则是一些有趣的圆圈,也许是用来放上工艺品的呢!

文化墙对面,又是一些有关幸福的话题,非常有趣。

现在虽然我们已经习惯了学校的这种样子但我永远不会忘记,刚开学时,我们惊讶的表情…

第三篇

我的学校是朝阳小学,我在这里读书已有五年了,我对它很熟悉。学校教学楼的左边是植物园,右边是操场,可是我最喜欢学校的操场了。

走进操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升旗台,升旗台上的五星红旗随风飘动。站在升旗台上,整个操场尽收眼底。每逢星期一,全校师生就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

从升旗台下来,就是操场了。首先看到是四周种着的一棵棵挺拔高大的大树,像一顶顶绿绒绒的大绿伞,为我们遮风挡雨;又像是一个个昂首挺胸的士兵,不分昼夜地保护着校园。在树下的是红色的150米塑胶跑道,围在椭圆形的操场周围,宛然一条火龙卧在地面上。平时,同学们都会在这跑道上练习跑步,来这儿追逐嬉戏。上体育课时,同学们还会在跑道上做其他运动。

走进操场中央,便是一个宽敞的运动场了。运动场的两侧各有一块绿色的半圆形的大草坪,如同一块绿色的大地毯铺在操场上。草坪的中间是有由一个篮球场和两个羽毛球场组成的。每当放学时,同学们都会到这里打篮球、羽毛球等。在操场北部还有双杆、沙坑等运动设施,可以帮助同学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这里成了同学们的快乐小天地!

这就是学校的操场,我爱我的学校,更爱给了我快乐的操场。

第四篇

有关校园的作文

华富小学是我的学校,名头不大,也不甚华丽,门口的大石碑上刻着学校的名字,名字边便是一张不知被谁粘上去的海报。

进门右手边有一棵大大的木棉树,和教学楼一样高,似乎是因为自然原因,木棉树向西倾斜,给人一种摇摇欲坠之感。每当木棉树开花之际,我们一些学生就会跑到木棉树下捡棉花,不用来纺布,只用来玩儿。

教学楼从空中看下去是一个“口口”字形,一共五层,每一层都种有簕杜鹃,不过现在花多数已经凋零了。

学校操场不大不小,两个篮球场,一个足球场,当然足球场比真的小了不少。足球场西边因为踢得太多,只剩下稀稀疏疏这儿一株、那儿一丛的绿草了,绿草边被踏成沙地。足球门说是足球门,不如说是一个铁框,没有球网。每当我坐在球场边,看向天边,想到还有一年便要和同学们分离,心中不免一阵惆怅。

篮球场边种着一排白桦,那白桦树皮已被同学们常年累月的撕扯,从“粗壮”变成“瘦小”。“剥多了树会哭的,会流血的。”我一年级的时候就时常告诫自己。篮球场上的学生练着勾手、上篮等花哨的动作,不得不承认,这动作很帅,但一旦失手,在众女生面前可也很掉面子。

操场前的住宅的墙上总有些火星文。洁白的墙已被时光之水冲成淡黄,上面有些黑斑,那可能就是所谓岁月的痕迹吧。

一放学,主席台、风雨球场上就会堆满花花绿绿的书包,篮球场上传来“踩场”的声音,主席台前小女生们跳着皮筋。而我,则坐在远处的小榕树下,享受微风,享受风把树叶摘下来放在我的头上,享受一片只属于我的宁静。

第五篇

校园的四季很美很美。

春天,桃红柳绿,春色满园。

夏天,睡莲、荷花竞相开放。

秋天,丹桂飘香,秋色宜人。

冬天,苍松翠柏、银装素裹。

校园的四季美如画,

校园的人们勤如蜂。

敬爱的园丁,辛勤工作,孜孜不倦;

可爱的孩子,快乐学习,放飞精彩。

校园的四季,

正是有了我们、你们、他们……

才显得那样异彩纷呈。

第六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最近,我们附近的环境已经大大受破坏了。美丽的长江,已经成了黄色,江中的小鱼也因喝了有毒的水而死去,长江一定在偷偷抹去眼角的泪水。我们那碧绿的小草,已经受了许多伤了,人们踩在它身上,它便垂下了头。现在,一些存活的小草一定会偷偷哭泣,为我们的行为感到很气愤......

同学们,老师们,你们看看,垃圾堆旁堆着的垃圾,长江上漂着的垃圾,一些小花小树旁,人们乱丢的垃圾,这些不都是我们造成的吗?虽然,我们这样十分方便,可是,这对环境是多么大的污染啊!

我建议大家,我们每天都把垃圾丢进垃圾桶去,让长江上的垃圾消失。我们在垃圾桶旁边加上一些标语和保护环境的画,好提醒大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样对我们身体也好。或者是我们每天都带一个垃圾袋,只要看见旁边有瓜果或废纸,便可以捡起来,丢进垃圾袋里,然后等经过垃圾桶时,再把垃圾袋丢进去。

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环保的意识,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第七篇

东濠涌是珠江广州段的主要河涌之一,是广州仅存的旧城护城河,从北到南全长约3000米,因为在广州城的东面,所以叫东濠涌。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东濠涌的水清澈见底,鱼虾在水中欢快地嬉戏。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还有东濠涌两岸居民和工厂把生活垃、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涌,导致水渐渐变得浑浊不清,各种漂浮物在涌面上堆积,污染非常严重,涌边臭气熏天,苍蝇成群结队来安家,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差,两岸居民苦不堪言,不少家庭常年都不敢打开窗户,人们经过都要捂着鼻子走。

如今,我们来到东濠涌,看到了它的面貌焕然一新,因为在2009年初,广州市越秀区水务局对东濠涌进行综合整治。只见河涌两岸房屋整饰一新,旧城经过更新改造,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东濠涌通过补水和净化处理,水质渐渐好转,没有了漂浮物,消除了黑臭现象,水变得清澈、可触摸。涌面水平如镜,倒映着涌边一株株垂柳,伴随徐徐清风轻轻摇晃。绿道上树木郁郁葱葱,花朵争奇斗艳。空气清新甜润,随处可见人们亲水、戏水的情景。绿色生态全面恢复,多么引人入胜的美景啊!

通过对东濠涌的了解,让我知道,美好的环境是要靠大家共同创造和维护,地球是我们的家,不要让它为我们哭泣。让我们同心协力保护我们的护城河,未来的河涌,一定会水更清,景更美。

第八篇

我的家乡——柳州,是一颗国际旅游新星,每天来柳州游山玩水的游客络绎不绝,尤其是新建的一条高档购物商业街更是吸引人,这就是柳州市人民政府投入的专项资金建成的一条具有融广西民族风格与柳州特色于一体的柳州步行街。

我们都还清晰地记得,在20世纪的最后一刻,市政府在刚刚落成的柳州步行街举行了规模宏大的开街仪式,全市人民的几十万双眼睛都注视着这里,21世纪到了,柳州步行街也正式开通了。

步行街两侧摆放着许多大大小小、耐人寻味又令人称奇的柳州石头,它们充分反映了柳州的地质情况和作为广西工业重镇的另一自然特色——奇石城,这些造型各异的柳州奇石为步行街的景色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围绕这些奇石的还有一个供人们休闲的草地,上面齐刷刷长满了如翡翠般的青草,在草地间一股小小的清泉在静静的流淌,最后注入一个小喷泉,清清的泉水向四周喷洒,美丽极了,如果在清晨到那儿坐上一会儿,顿时感觉到神清气爽,晚上在那儿站一站,全身的疲劳顿时消失殆尽。在步行街的东西两端分别矗立号称广西第一楼的——柳州工贸大厦、中山大厦、五星商业大厦和兴隆大厦,他们宛如钢铁般的卫士在保卫着生活在这一块祖国南疆土地上的人们。当我们进入店内,那琳琅满目的商品:珍珠巧克力、时尚的化妆品、各种流行款式的衣物和先进的数字化家用电器等。在步行街的西北角,具有欧美风情的“麦当劳”快餐店吸引了想在这儿体会到异国风味的人们。当您漫步在步行街上时,就会看到心情舒畅、喜气洋洋的人们,我和他们一样在享受着春天般的家乡情。

我不仅听老人们说过,还在记载柳州历史的文字、图片等资料上看到,这里曾是一片低矮的住房,一条老街坑坑洼洼、歪歪斜斜的与人们生活在一起。听大人们说,建国以来,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这条老街的变化真是太大了,这就是我现在亲眼所见到的柳州步行街。

这里是我可爱的家乡,我从小生活在这里,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和家乡人民一起,把这美丽的柳州城建设得更美、更美……让全世界的人民都知道这颗璀灿的明珠,这个东方的“日内瓦”。

第九篇

东濠涌位于越秀区,是广州的护城河。

听住在东濠涌附近的爷爷奶奶介绍,东濠涌原来由于广州市内水域的逐渐减少,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日渐侵蚀,使东濠涌里的水黝黑恶臭,不见鱼虾。在糙米栏一带,景观更为不雅,因为以前南边人存储粮食仓库在东濠涌这一带,这里以前河运发达,是活猪、白米等货物的运输河流,这还是大东街上最差的住所,低矮破旧的平房沿涌而建,臭水的气味从窗口直扑上来。

现在的东濠涌自从改造后,面貌焕然一新。沿涌建起了美丽的绿道,东濠涌里的二十八景各有特色,不管是珠帘瀑布还是鸣玉泉,都能让人在繁华的都市里与水为邻,亲水而居。附近的爷爷奶奶也经常到东濠涌边散步,或者到树下乘凉。居民深有感触地说:“如今的糙米栏一带,改建为公共体育运动场所,成为了街坊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恰逢芙蕖怒发之时,小小的公共绿地也引来游人的留影。

现在的东濠涌比以前的东濠涌漂亮多了,我觉得还有很多小河涌需要人们保护,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是要从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保护东濠涌,保护每一个需要保护的生活环境。

第十篇

三十年前,妈妈跟我一样大。听妈妈讲那时候的生活跟现在差别很大,和现在比起来,感觉象两个世界,非常遥远。

三十年前妈妈和我一样大的时候。她们很少有纯白面馒头,买粮油都要定量供应,每个人一个月只有二两油,油条油饼只能在过年的时候吃到。蛋糕面包简直是极品美味。吃一顿饺子家里就像过节一样热闹极了。而现在我们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包子、饺子、面包、蛋糕等各种美味随时都能吃到,现在没有营养不良的,只有营养过剩的。

妈妈九岁的时候只穿过一条裙子,她的衣服、裤子、鞋子都是妈妈的外婆做的,只有在过年的时候能穿上新衣。我现在已经穿了无数条裙子,柜子里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衣服美丽极了。

妈妈小时候交通工具大部分是自行车,全家人出去的时候就骑一辆自行车。那时候马路很窄,马路上跑的都是马车驴车,时不时也有大卡车和拖拉机驶过,小轿车很少见。可是现在的马路拥满了小轿车,许多人家都有私家车,我家出门就是自驾车。

那时候一个家属院几十户人家只有一台电视,大家看电视时都凑在一起,很热闹。那时候的电影是露天放映的,看电影时方圆几里的人都会赶来,就像聚会狂欢一样。而现在家家都有大彩电,电视台有无数屏道,无数节目可以选择。

但是那时候也很美好。那时候四季分明,天很蓝、空气很清爽,夜空中有无数的星星闪烁。妈妈小时候家里住平房,还有一块菜地,可以享受田园种植乐趣,她种过西红柿、向日葵,自己种的东西非常好吃。

妈妈说她们小的时候作业很少,放学后院子里有很多小孩在玩,而且玩法也很多:跳皮筋、打沙包、踢毽子、跳方、捉迷藏、滚铁环等等。那时候小朋友都在一起玩,热闹而欢快。可是现在小区里的小孩很少出来玩了,一来是作业多,二来是因为业余时间都在参加各种兴趣班,所以很多集体游戏都玩不起来。

总之和三十年前比起来,生活的吃穿住行方方面面,变化非常大,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