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书写泾川的作文(通用10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书写泾川的作文(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我的家乡在泾川,我很喜欢我的家乡,今天,我就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吧!

春天的家乡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有很多的动物、植物和风景来迎接你。小花、小草向你绽开笑脸,小溪为你弹奏乐曲,小蝴蝶伴随着小溪弹奏的乐曲,为你跳一支优美的舞蹈,这时,你会感觉到自己也是一只小蝴蝶,正在翩翩起舞,春雨来了,小草变得更青了,小树应得更绿了,小花变得更漂亮了......

夏天的家乡是一个炎热的地方,太阳红红地照着,就连知了也被热得不停地叫“知了”、“知了”,天上的小鸟会飞得很低,因为,如果飞得高,那样就更热了。花儿都聚在一起,好像在开选美大会呢!

秋天的家乡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田野里一片金黄,像是被金黄色的颜料染过似的,果园里的苹果、柿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冬天,雪花飞舞,给大地披上一尾银色的毛毯,小朋友们打雪仗、堆雪人,尽管小脸、小手冻得通红,可他们还是很高兴。

我爱泾川,我爱我的家乡!

第二篇

落叶在大树身边如蝶飞舞,是在感恩大树昔日对它的无私滋养;飞鸟在晴空中放声歌唱,是在感恩供它自由朝的蓝天;鲜花绽放的花如同一个个圆满的笑脸,是在感恩土壤对它供给的无穷无尽的养分。我则献出我的心血,感恩母亲对我注入的心血。

冬夜的清寒渐渐攀上房檐,无声无息地滲入房间,将人们的四肢灌满了寒意。风蛮横地敲打着窗户的玻璃,似乎想强行入侵到房屋中去。千家万户的灯火渐渐灭去,只有我的房间仍开着一盏昏黄的小台灯,点起了这个寒冬点点的清醒之意。寂静的小房间里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响。

嘎吱一声,房门应声而开。我抬眼一望,是妈妈进来了。妈妈端着一杯热牛奶,轻轻地走了进来。一杯热牛奶,自从我上了初中开始,从不落下一天。这一杯热牛奶,不止温暖了我被冻的僵硬发冷的四肢,也温暖了无数个挑灯夜战,疲倦不堪的深夜。我细细端量着妈妈,年轻时的如花容貌已经被岁月轻抚,变得不再引人注目,取而代之的是种柔和生动。岁月的痕迹渐渐攀上了妈妈的眼角,融入妈妈的骨子。我知道那是为了我而牺牲的青春年华。至始至终不变的是那澄澈见底的双眸,无论是带几丝愤怒,亦或是几缕悲伤,我都能准确无误地读出妈对我那深不可测的爱意。

妈妈放下牛奶,开始整理我散乱在一旁的试卷。她时而拿起试卷细细审查我错误的地方,眉目间满是一丝不苟,时而用她那有层薄茧的双手轻轻地抚平试卷的皱褶,生怕将其撕破,然后将试卷依照编号一张一张地排列起来。她专心致志的神情,让我忍不住鼻头发酸。这个在外拼搏的女人,回到家中满目疲惫,却不忘给自己的女儿最贴心的爱护,这点点滴滴看似微小,但却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定不移啊,母亲作为我坚强的后盾,给予我如此强大的力量,守护着我的切这毕生的恩情,我无以为报。我只能专心学习,力求用自己最好的成绩证明自己,为妈妈添上一份光彩,不负妈妈对我的厚望我每日精心苦读,以书为伴,以笔为友,终于不辜负她对我的厚望,夺回了我的荣耀。

感恩并非只在轰轰烈烈的荡气回肠中显现,也如潺潺流水温暖人心。我付出我的心血,以此回报母亲对我数十年如一日的点滴关爱,书写一篇感恩的篇章。

第三篇

四川的雨是温柔的,绵长的,使人放松的。冬季的雨,常常是让人凉爽的。雨滴小小的,轻轻地落在地上,在地面聚积成小水窝,一阵风轻轻拂过水面,吹起阵阵涟漪。

在四川,人们常常在快过春节的几天里赶集。人们总会很早起床,家里的妇女张罗着做饭,男人们则忙着收拾屋子。等到吃完饭,就可以出门了。

从我家到集市差不多需要20分钟,在这20分钟里,我透过车窗,看到了窗外那迷人的景色:清澈的细流,高耸的山脉,路边刚刚绽放的小野花,形态万千的小鸟……

转眼就到了集市,集市上的东西很全,应有尽有。人们在这小小的一条街中,肩挨着肩。有时还会下点小雨,但这并不影响人们赶集的好心情,等人们买完年货,就陆陆续续地回家了。

四川盛产的水果是甘蔗,卖甘蔗的几乎都是一些年纪不大的少年,他们常常会在拐弯处、台阶旁出现。不时地吆喝一声:“卖甘蔗喽!”声音介于少年和成年男子之间。他们的声音使得四川雨后的空气更加富有特色了,四川的甘蔗又长又粗,两到三米长左右,上面有一层天然保护膜。甘蔗是很甜的,我吃过那么多地方的甘蔗,但却都比不上四川的甘蔗。

我想念四川的雨。

第四篇

我今天介绍的是老家四川—巴中的山水风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老家是一个美丽的小乡村,刚进来要经过一座大桥,已经有接近80多年历史了。我最喜欢的是我们家乡有一个很大的池塘,池水清澈见底,里面有许多美丽的金鱼,里面还有许多盛开的荷花,旁边有几条小船,我小时候经常去池塘采莲蓬,还经常在岸边与那些可爱的鱼儿嬉戏。我小时候经常偷鸡蛋,有一次我和哥哥一起去,还闹出许多笑话呢!晚上还可以放烟花,特别漂亮,仿佛来到了仙境,早上,就出去玩吹泡泡,看看谁的泡泡坚持的最久,特别有意思。傍晚,如果没有烟花的话,我们小孩就在一起听老人们讲民间传说,也有的是真的故事;我们如果没意思的话,我们就去草丛里抓虫子来打架,非常有意思。我们老家有一个传统:只要有一个高中生去国外留学的话,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去那个要留在国外留学的家里,父母们必须喝的烂醉如泥,表示祝福。我们老家过年的时候,大人们开心的在讨论事情,我们小孩就会去厨房里拿干柴和干草还有红著,把皮去掉,用铁杆穿上去,开始烤差不多两个小时就好了,吃一口,简直是人间极品。

我们老家的趣事数不胜数,如果我也在老家,你正好也在,那么我们正好可以成为朋友。

第五篇

塞上明珠银川是一座漂亮的城市,它还有一个动听的名字——凤凰城。为什么又叫凤凰城呢?因为这里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凤凰又叫火鸟、不死鸟。凤凰每次死后,周身会燃起大火,然后其在烈火中获得重生,并获得较之以前更强大的生命力,称之为“凤凰涅盘”。如此周而复始,凤凰获得了永生,故有“不死鸟”之称。据说凤凰是幸福鸟,哪里有凤凰,哪里就有幸福。凤凰七姐妹住在江南的一座高山上,常常为人们造福,所以江南很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人们过着富裕快乐的日子。而那时的宁夏,地薄人穷,长年干旱,住在这里的各族人民辛勤地劳作,还是改变不了贫穷。

幸福鸟的事情,传到了宁夏,百姓们日夜盼望凤凰飞到宁夏来为当地造福。大雁被大家的诚心所感动,便自告奋勇,飞向江南,将宁夏百姓的心声告诉了凤凰。凤凰知道这些情况后,坐在一起商量,最小的七妹决定要到宁夏去看看,姐妹们知道拗不过她,就同意了,希望她早去早回。七妹走时山林里的百鸟和江南的百姓一起来送行,还给宁夏的人们送了很多礼物。

凤凰七妹由大雁领路,驾着一朵红云,朝宁夏飞来。不一会儿,就飞到了六盘山。守在这里的百姓见天空中飘来了红云,认为这是吉祥到来的征兆,于是人们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地庆祝起来。

凤凰来到宁夏后,一刻也不愿停歇,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又飞到了西。她看着眼前的情景惊叹道:“啊!这么大一片平川,怎么会干得都裂开了缝啊?”于是她开始这儿划一道,那儿划一条,她划过的地方都变成了一条条淌水的渠道,渠口就连着黄河。

宁夏西夏王陵没久久,银川平原已经处处是花草树木,五谷庄稼;牛、羊、马、骆驼,成群结队地奔驰在草原上;六盘山换上了翠绿翠绿的新衣裳,贺兰山也变成了青山。

宁夏的山山水水变得和江南一样美丽了。凤凰心想:“这里的人民勤劳善良,我就留在这里不回去了。”她把宁夏当成了自己的家乡,和各族人民一起耕耘着土地,喂养着牲畜。

有一年,宁夏西部偏远的地方的异族部落的首领带领兵马,如狼似虎地杀进了宁夏山川。他们烧杀抢夺,横行霸道。凤凰情急之下把自己变成一座城,将宁夏的老百姓全都装在了城里,四面城门紧闭,敌人怎么也进不来。一连打了三个月,敌人断了粮草,就只好撤兵了。以后只要敌人一来,大家就躲进城里,敌人走了又出城继续生活。

凤凰变成一座城后,就托大雁给江南的姐姐们捎信,一是向姐姐们报平安,同时也告诉她们她不再回江南了。从此以后,大雁每年秋天飞向江南,送去七妹的问候;第二年春天再把六姐妹的思念带回北方的宁夏。

宁夏有一个心肠狠毒的大官,见钱眼开!他听说黑湖泉里有个金马驹,就想偷偷地弄到自己手里。他心想:“我把金马驹偷走了,恐怕瞒不住凤凰啊?怎么才能神不知鬼不觉呢?”大官眼睛一转,计上心来:“哼哼!要是趁人不注意杀了凤凰不就一了百了了吗?凤凰,别怪我心狠,人为财死嘛!”

第二天天没亮,他就带上宝剑,悄悄地来到凤凰居住的地方将其脖子砍断。可是风凰的心没死,她依然挂念着宁夏山川,挂念这里的百姓。她的鲜血流成了一条沟渠,灌溉着她心系的土地,养育着她热爱的人民。

人们为了纪念凤凰,为了记住她为宁夏山川所做的牺牲,就把她变做的银川城叫做“凤凰城”。

第六篇

我的老家水川的乡村公路,是一条大致和黄河平行、横贯东西的道路。这条道路铭刻着我少时的记忆,记录着我壮年的遗憾,交织着我的喜悦;它从一个角落反映了我们的国家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发展历史。

在我少时的记忆里,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水川,虽说是黄河岸上的一块富庶之地,但上湾三村人要去镇上只有一条傍河小路,河水一涨,就无路可走了。下弯四村听老人们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也只有一条大车开不过去,仅供肩挑驴驮通行的狭隘曲折的道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上湾三村人从傍河的红胶泥山体开辟了一条挂在半山腰的约二三里长的公路,那段道路被人们称为“红湾”。红湾的外侧是很深的河谷,汹涌的黄河擦壁流淌;里侧是光秃秃耸入云天的崇山峻岭。那个时候,人们要去莺鸽湾必须经过乱石挡道的庙儿沟口,再走上一段“之”字形的陡坡,就到了半山腰的“红湾”。距莺鸽湾二三里路的大峡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都还没有通车,只有一条缠绕在山腰的像一个大写S的曲径石道连接着一段河边小路。从莺鸽湾进入关家沟的路则是从一沟乱石中间搬走大石头挪腾开的一条小道,只供人们步行,骑自行车走这条路能把人颠簸得从车子上栽下来。在水川中段还有一个叫“中坪子”的村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人们去这个地方要从一个谷口进入,经过一段土壁对峙,道窄坡长的深沟。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水川东头一所独立初中担任校长,每天都要骑着自行车在家和学校之间往返一趟。那时的乡间道路坑坑洼洼坎坷不平,每个单程我都要上两条大坡,越一条大沟,拐一个大弯。有的路段浮土很厚,一进校门和家门,车子和人都披一身尘土。一遇雨天,有些低洼的路段盛满了水,积水淹没了自行车的轮胎,人骑着车子在很深的水中行走。有些路段简直就是沼泽和泥坑,车子负载着一百多斤重的人,轮胎就陷进稀泥里了。那个时候,我常想,何时才能修一条水泥路,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从水川到白银的公路也往往被山洪冲毁,几年间不能通车。而为了保证这条路的通畅,有一年全乡教师集中在华皮川村喇庙咀的那个大转弯劈山修路,从大年初一直到正月初七。尽管如此,那条从水川经大坪绕道聂窑沟的土路仍然是坑坑洼洼,坎坎坷坷;凸出的路桥,低洼的深坑,没有桥面的延长了两边坡度的过路水渠一路不知有多少。那个时候,刚包产到户的大川渡、顾家善的菜农生产的蔬菜就要经这条路送往白银。一次,我坐车从水川去白银,一路上我看到前面一辆满载青笋的手扶拖拉机在经过一个大坑时几乎跳了起来,继而几捆青笋摔到马路上,挣断捆绳的青笋被摔得断臂折腿。而一辆满载西瓜的农用车走得稍微快了点儿,一路摔下车的西瓜满路开花。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水川人尤其是水川上湾人沾了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光,几乎与三峡工程同时,大峡水电站也开工建设,从此,白银到水川的公路变成了水泥路。一条通过“中坪子”,穿过“狼家沟”“庙儿沟”隧道直达大峡的公路修通了,昔日水川最偏僻的几个村社反倒成了交通最便捷的地方。记得道路竣工欢庆通车的那天,我和教育局几个同事也乘车体验新路,却找不见了去“中坪子”的那条峡谷,而“中坪子”这个在我的心目中与外面的世界隔绝的地方,却背靠雷祖山,面朝公路,屋舍俨然。前年我去水川最东头的五柳村,多年没有走过这条大致与黄河平行的道路了,竟是如此的平坦宽敞。我望着车窗外,脑子里搜寻着马路两边原来的景致,沿途的景物旧貌换新颜。那道陡坡变得平缓了,原来人们骑自行车下了坡再推着车子上坡的那条沟到哪里去了?我还没有反应过来,车子已经到了华皮川。我欣赏马路南侧排列整齐的小二层民宅的余味还未尽,忽又被眼前气势恢宏,腾空飘逸的足有二里路的东来北上的环形路桥惊诧了!那线条、那气韵,简直就是张旭的草书!就连白银城区北大门的立交桥也没有如此的气派,如此的壮观!从五柳村聂窑沟返回白银的路上,我坐在车子里,观望着沿路的风景,竟然感觉车子走得过快,不知不觉就看到了白银城边儿上电厂高炉、高楼大厦。

去年8月,我去水川湿地公园、乌金峡国学院、文化园,回白银取道顺安村到大坪的那条公路,又得知水川镇蒋家湾四个村的村民上白银不再绕道金沟口就有就近便捷的两条路。蓦然间,我感到从水川到白银的道路就像是棋盘,四通八达。

第七篇

当地震死亡人数不断上升,一万、一万二、一万四……我想起了我的四川笔友。我跟他通过几封信,他跟我一样,英语都很好。我们以学校为地址联系着。他是四川绵阳人,而这次汶川地震也波及到了绵阳。

星期二晚饭时,我们看着关于地震的新闻。妈妈突然对我说:“哎,绵密,你不是有一个笔友也是四川人吗?”我这时才想起来,便对妈妈说:“是呀,他是四川绵阳人……哎,这次地震也波及到了绵阳,他的那所小学会不会坍塌?”妈妈说:“应该不会吧,这次绵阳只是郊区受到了影响。”我还是不放心,于是上网查他所在的学校,并没有坍塌的信息,这才放下了心。

星期三下午,当老师和我们谈论起怎样支援灾区的人民?同学们有的说捐一些学习用品;有的说应该捐一些钱;还有的说应该买一大堆的方便面和压缩饼干送过去。这时,我又想起了我的笔友。我举起手来对老师说:“老师,我想给我的笔友写一封慰问信!”老师问:“你的笔友是哪里人?”我说:“是四川绵阳人,这次地震也波及到了绵阳,所以我想写封信慰问一下。”老师连连点头,说:“哦,那还真得写封信!”

我已经下定决心要写这封信了,可是不知道写什么好。后来,电视新闻给了我启发:我先问他生活得好不好;再问一下学校有没有上课;然后写一写我看到的地震后的惨境,跟他讨论一下怎样才能解决灾民的各种困难……

我心里已经思考好了信的全部内容,但现在地震了,不知道四川的通信和邮递还畅不畅通,信寄过去能收到吗?况且我又不知道他的联系电话,要有的话,早就打电话给他了!这让我进退两难!

哎,朋友,真心希望你和你周围的人们平安无事!

第八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阵秋风掠过,凉爽的秋到了。我的老家在水川,水川的秋天是一个格外迷人的季节。

水川的秋天是一个有味道的季节。香甜的苹果和梨,脆香的大枣,酸甜的葡萄,空气中还隐约飘荡着一股花和水果的香气。

水川的秋天又是一个彩色的季节。红红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红,正所谓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瞧,田野里也好不热闹。金黄的玉米笑了嘴,彩色的蝴蝶们在田野上空跳最后一支舞。果树上,红彤彤的苹果和翠绿的梨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奶奶的花园里,菊花仙子和早晚花仙子也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在秋风里频频点头。

水川的秋天还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农夫伯伯们满脸带着丰收的喜悦,收割着地里果实累累的粮食,虽然疲惫,但是心里充满了无尽的快乐。

水川的秋天是美好的,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我们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第九篇

中国有很多民族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我家乡的年例,接下来让我带你去认识我家乡的年例吧!

年例,顾名思义就是一年一次。年例那天早上,会有舞狮队来游行。舞狮游行时,鞭炮齐鸣,舞狮会到家家户户去采青,热闹极了!

到了中午,就会有最好看的节目出现了,它就是――吴川著名的飘色。随着一声叫喊:“飘色来了!”人们都欢天喜地。首先是鼓手队出场,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打着有节奏的歌声,好听极了!接着到彩车,彩车上贴着各种企业对人们的祝贺语,最后到飘色。一条长长的队伍向人们游来,我看到了“小仙女”,他坐在一片美丽的花海,身穿一件美丽的衣裳,好像正在修炼;接着到“八仙过海”,八个神仙站在云上,好像要去拯救人们;然后到“哪吒闹海”,哪吒手持红缨枪,脚踩风火轮,神气极了!……还有许多飘色,我就不一一举出例子了,要是你想看,明年春节欢迎来我们吴川看飘色!

看完飘色,我们去江心岛的花桥玩吧!

花桥上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人们不能停住脚步,只能一边走一边看。花桥上有许多花,五彩缤纷;还有许多名画和许多书法,看得我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我高兴极了!

游玩了,肚子也饿了,就让我们去吃豪宴吧!宴上有许多美味佳肴、山珍海味,使我大有食欲!

这就是我家乡的年例,如果你喜欢的话,欢迎明年来吴川做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