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闻业的救赎读后感摘抄

新闻业的救赎读后感摘抄

《新闻业的救赎》是一本由彭增军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页数:19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闻业的救赎》精选点评:

●对这一观点印象很深:媒介素养应当做一门必修课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非常口语化的语言,但理论说的太浅。

●一开始当工具书读《媒介内容分析法》,但不料该作者真实且坦率,非常喜欢此人风格。所以又关注了他的这本书,见微知著,很牛逼,引发我的思考。

●静不下心,没读完。 语言风趣活泼,应该是西方新闻思维。当作者发现人们上厕所不带报纸,而带上手机的时候,他断定,报纸会死。人们可以不需要报纸,但永远需要新闻。

●接地气儿的论述 流畅 可读性比较好

●坦白一下,还剩四章没读,因为读不下去了,所以也就不评分了。原因可能写得过于白话了,而且和作者有代沟,作者为了降低阅读难度而举的俗语事例,反而对我来说还增加了阅读难度。以及后面几章有重复。但是,总的来说,对我还是有启发的新鲜观点的。

●内容简单,框架内发言,规规矩矩,没什么惊喜。

●好看有料,值得一读。

●新闻专业主义一直没有标准定义,从职业和专业两个角度解析非常容易理解且全面;关于这些年一直在讨论的新闻业的困境和发展问题,作为一个非专业出身的人,我更愿意去支持产业的重塑,先不要去想守住新闻业原有边界,而是想怎样融入更大的产业环境中,比如信息产业,提供社会和用户需要且感兴趣的内容,顺着原有路线发展,难以摆脱马车被汽车超越的命运;所谓的新闻业需要政府、行业、公民的支持,支持专业性的建设,传播正向舆论,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汇集群众智慧,这是社会需要的产业。

●说来惭愧,买了许多书,大多都是看了前面几章,这本算是今年看完的第一本书,这本书有很多观点简直震慑到了我,什么人敢说出这样的真话?新闻业里面的人为了维护自己不专业的颜面,把一切失败归咎于技术的发展,把自己的立场踩的像水泥地一样硬实并不能挽救当下的新闻业。融媒体中心不停的杂糅新技术有些舍本逐末,殊不知监督政府、开导受众、追逐真相的专业性被边缘化了,要想重振旗鼓,真不是一点两点的改变,媒介融合也不是技术的融合,是从思维到产业的全方位变革。相信这本书,能够探寻到一些变革的思路。

《新闻业的救赎》读后感(一):消息不是新闻

消息不是新闻

微博、微信、抖音的出现,打破了报纸、电视、电台等权威媒体对消息的垄断。出现在第一现场的往往是当事人或者旁观者。这些现场的消息人可以说“无组织、无纪律、无规律” ,具有很强的偶然性和随意性。

但是消息不一定是新闻。

一则优秀新闻,包括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看。消息在是什么方面有很大优势,但是新闻要在为什么和怎么看方面下功夫。

但是,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的灵魂,新闻的使命就是为公众提供真实和准确的信息,不发或者不转发任何未经证实的消息。新闻的本质在于验证核实,去伪存真。

新闻媒体存在的意义在于能告诉公众发生了什么,怎样发生的,为什么发生。而在新闻报道过程中,真实、准确、负责是专业与业余的分水岭。

淘宝网可能会消逝,但是商业不会消失。新东方可能消失,但是教育业不会消失。

只要消息不是新闻。传统新闻机构可能消失,但是新闻不会消失。

《新闻业的救赎》读后感(二):新闻业的救赎

业界好书!仔细拜读了两遍。作者对在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行业现状和面临的困局进行了剖析,并试着给出了走出困境的思路。

不可否认,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势已经彻底改变了新闻的生产方式,对传统媒体一直以来的垄断、封闭地位产生了震撼和革命,一时间传统媒体阵地失守、风光不再。此时,作者提出一个主要观点——“传统媒体的死亡与否其实并不重要,新闻专业主义的生死才是大问题”。那么,新闻专业主义如何被承载?靠如日中天的新媒体行不行?显而易见的是,新媒体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严肃性、专业性,在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信息被碎片化,内容良莠不齐,哗众取宠的标题党泛滥成灾,新闻早已丧失了它的核心价值和竞争力,沦为靠点击率上位的“爆款”。作者提出,在新媒体信息混乱和失控的情况下,传统媒体“作为肩负公共服务大任的政治和社会组织……应该挺身而出……重拾新闻的立场和担当”,即走深度新闻调查报道之路。这是作者给出的一条传统媒体现下突破困境的思路,个人觉得很可以,毕竟可能在“新”和“快”上传统媒体搞不过新媒体,但在“深”上新媒体却远远不是传统媒体的对手,传统媒体的专业性、权威性、公信力正是进行深度新闻调查报道的优势所在,依靠深度新闻调查报道,传统媒体或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是为“新闻业的救赎”。

《新闻业的救赎》读后感(三):前几章适合精读,后几章内容重复度较高

毕业快5年的新闻学子,再来看这些曾经熟悉的新闻学专业名词,完全有不一样的感受;

一些我快忘了定义的名词,比如新闻是什么。其实有两种含义,一种是news,也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而另一种则更宏大,是journallism,它代表的是一种理念和实践,,代表的是一种追求真相、监督权力的新闻专业主义,是提供公共服务的第四种权力。但现如今提供新闻服务的平台多数都是商业公司,目的都是盈利,与公共服务的本质背道而驰。也就难怪到处充斥着流量导向的垃圾内容,大家都是为了盈利而产生内容,而不是公共服务。

新媒体的新,不只是新技术带来的新平台,更是由此带来的新的内容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现如今的新闻往往不再是个成品,而是半成品,或者是个过程,出错是个很大概率的事情。作为内容消费者,应该有这个基本认知,动态地去看新闻。而且不要理想化的寄希望于自媒体提高职业道德,提高内容质量,缺乏公共服务意识的普通自媒体很难做到。还不如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 学会屏蔽信息噪音。

本书最惊艳的也就是这些基本概念拆解。后续提出的创新药方,基本都是拾人牙慧,没什么新意;而且前后经常有重复的内容出现,出版的时候没有去重,比较失望;

《新闻业的救赎》读后感(四):为什么在自媒体时代我们还需要一个不那么可爱的新闻业?

去年考研途中曾看过作者写的一些论文,但是就觉得非常贴地气,当然这并不是贬低彭老师的学术抽象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其中的一些论点说的清晰易懂而又无比精辟符合现实,不仅是其旁征博引的论据资料恰到好处且令人信服,而且就新闻传播学这个领域如今的理论与现实考察来说,这些直白通畅的媒介困境解读、方向指引和美国的新闻业现状分析都是很能够给初入门者很深的印象的。

十六篇文章中,不乏幽默风趣的家常口语化表达,很是亲切,作者并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很高的知识阶梯上来俯视读者,而是面对面地和读者来探讨和分析自己在国内外新闻界和新闻传播学教育中的一些体验和想法。总体来说,作者对于未来的新闻业发展还是持一定的乐观态度,并充满关怀和希望。

作者将本文集取名为《新闻业的救赎》,已经预先订下了一个基调和背景——即新闻业在此之前是有其贡献和英雄事迹的,只是现在没落了。而全书的十几篇文章也是在就新闻业为什么会没落?新闻业的遭遇是新媒体或是商业模式等在新的传播环境下的冲击造成的吗?新闻业该如何救赎?新闻人和新闻事业为什么需要救赎?面对数字时代的新闻生产新方式,传统新闻业和诸如新闻专业主义和理论理念、规范实践等该走向何方?等迫切需要讨论和解决的议题进行解读。

对于新闻业的没落,作者从马克思主义展开分析,指出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新闻业高度垄断,是由于其占据了大量且极具门槛的生产资料,譬如新闻生产设备等;生产和组织方式也具备高度集中性,如报社电视台等机构。而在数字时代,生产资料转移到每个个体手中,除了专业媒介机构的组织化生产和集中性生产方式之外,出现了新的超低成本的新闻生产方式——公民新闻时代到来。

新闻业为什么需要救赎?这就要谈到本书中反复提到的核心论点——新闻尤其必要的社会责任和公共性。

什么是新闻最核心的灵魂所在?是达成社会共识、监督民主权力、提供公共讨论的社会公器,是即使受众不想看也需要看的那些东西,是自由与责任。

知道了新闻的灵魂所在,就更需要在当下商业和资本游戏中秉持著住初心和信仰。作者重新梳理了一些广泛存在于新闻理论与实践中的迷思和定义,比如客观是作为方法而从不是原则,立场和担当更能体现发挥新闻的责任和力量,媒介伦理应当泛化为社会伦理,从来都没有新闻商业模式而只有媒体商业模式(新闻从不是买卖),作为中性词的流言即可以提取出新闻价值又需要新闻机构来核实确认,媒体转型往往忽视了媒体人的价值认同,新闻的专业性比职业性更加重要……

而在这些新闻理论和实践规范的讨论中,作者指出,新闻在未来仍可以发挥其社会效益。不只是新闻从业者、媒体机构需要和坚守这份理想和信念,整个社会以及国家更需要新闻业的贡献。究其出路而言,付费墙模式、公共广播模式、创新传播方式、提升新闻业的专业性等是操作上的行为参考路径,而同等重要的是理念和价值取向的坚守与社会责任的认同。

《新闻业的救赎》读后感(五):z时代出生的我对媒体的思考

《新闻业的救赎:数字时代新闻产生的16个关键问题》

阅读时长:2h08min

类型:新闻传播类 媒介学

作者:彭增军

时间:2021/7/4

读这本书的原因自己在了解媒介和传播。在读完《娱乐至死》《1984》《美丽新世界》后,突然发现这本书,然后呢它和一些实际问题串在一起了,随着网络的发展,新闻这种高度垄断的行业遭受灭顶之灾,这时候新闻业代表的传播旧媒体该如何生存下去,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下,新闻记者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新闻生产者和新媒体从业人员之间有什么本质差别。看看大牛是怎么说的,他的认知水平在哪呢。书的内容挺学术,如果有定义被我弄含糊交叉,欢迎指正。

这本书颠覆我思维的观点

1.在注意力经济的模式下,广告商才是媒体的客户,而受众只是媒体用来换取广告费的商品,所以刻薄的说媒体生产的不是内容,而是受众,受众的本质是商品。受众是消费者,但不是媒体内容的消费者而是工业商品的消费者。这样说的话,媒体将受众买给广告商。在b站中很多up主夹杂私货,这种恰饭的行为有时候会被认为是恰烂饭,但我喜欢的up大多是生活上非常多彩,或者精神非常有趣的。他们恰饭的行为竟然会让看视频的我们不觉得自己被卖给了广告商,还为他们叫好,美名曰:“up不能只用爱发声,恰饭让他恰,这样才有动力做更好的视频”。一开始我也觉得人家做视频这么幸苦,恰饭怎么了,殊不知这是把自己卖了,还给对方数钱。

2.我们以为旧媒体的衰落是因为新媒体的兴起,但其实不是。是因为读者跑了,再根本的原因就是广告跑了,一方面广告有了新欢新媒体,另一方面是广告业不用借助媒体这个中介而可以独立做生意,可以直接深入读者的屏幕。

矛盾——新闻模式同商业模式本就志不同道不合。

新闻专业主义至上还是资本,市场,商业的底线。这两条线看似重合,其实分裂。新闻专业主义相对的是培养公众,而资本的底线是把受众变现。顺便把文章中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pa了下来:1.抓住受众的注意力,招揽培养受众,靠浏览量和点击量赚钱。把用户卖给广告商。2.把受众作为客户,我让你有”不看广告的自由,你为此付费。“ 网络出现后,出现了更深层级的经营模式——大数据。一个透明的你更值钱,你的信息更好卖。新闻不是商品它是第四权力,是政治的一部分,新闻本质就和商业冲突,就好像理财和消费是不一样的感受,理财呢一开始是很痛苦的,因为你要用你的认知去换一个未来的收益,你把快乐的感觉放在未来,这是长期主义。而消费呢是当下最快乐,然后恢复平淡。新闻人的责任是告诉受众你应该要知道的东西,,这是非常一种学习过程,它是滋养受众的,服务受众的,它的特点是启蒙民众,监督权力,提供论坛,关于政治,经济,社会;而商业模式下,受众更多的是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东西,消遣当下。用过娱乐消息吸引个体消费者,再把消费者的注意力卖给资本家。资本家只不过是用我们的专注力赚钱罢了。

人人都是媒体的时代下,新闻记者和普通人有什么区别,新闻生产者和新媒体从业人员之间有什么本质差别。尼格罗盘帝曾经说: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没有执照的电台。手中可以通过社交飞踢平台生产新闻,传递信息,意见交流。这种平台的便利性和低门槛打造了越来越多的”公民记者“。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不但制造了很多非常一般的内容和降低了门槛,还让制造的成本和出版发行的成本低到几乎可以忽略的程度。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和出版商。互联网的出现让传统媒体的垄断市场荡然无存,受众不仅仅是接收信息的人,他可以是发声者是输出者,参与信息的采集和生产。互联网之前,渠道匮乏,控制渠道救能控制受众,互联网成熟后,人们发现它本身就是i一种渠道,并且可以吊打现实社会中的媒体。渠道变多,变大之后的毛病就是内容过多且质量参差不齐,此时优质的内容又成了人们追逐的对象。所以说,z时代出生的人,他们接收的信息良莠不齐,并且平均信息水平和他所处的位置非常平均,我们在没有辨别力的情况下接受了太多不那么精华的东西,在价值观还没有完善前就接受了太多泥沙俱下的东西,就好像一个模具里放满了棱角分明的石头,然后模具变形了。我们的社交app越来越人性化,本来我们应该越来越靠近”天使“般的无损交流,但是我们的共识越来越少,沟通的成效越来越差。丧文化,平躺学,盲盒潮流,潮鞋社交,这些现象和新媒体的发展密不可分。

科普

普利策奖:普利策捐出巨款,自主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和设立普利策将,是要奖励那些品行优秀,能力超凡的年轻人投入到这一神圣的职业中来,并把新闻报道中最负责人的最为出色的文字标榜为业界标杆。它不仅仅是对一个记者或者一篇新闻报道的肯定,更是对以公共服务为宗旨的整个新闻业的认同。普利策是出生在匈牙利的一个小镇,17岁时偷渡到美国参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当上了记者。并创办了《圣路易斯快邮报》和纽约世界报等报纸。被誉为“报业大王”。一个联军士兵到报业大王的楚格尼奇人生,他有非凡的勇气,崇高的信念和创新的思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