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游客凝视》经典读后感有感

《游客凝视》经典读后感有感

《游客凝视》是一本由John Urry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63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00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游客凝视》读后感(一):全球化下的游客凝视该如何思考?

作者通过对相关学者对于旅游研究的观点的梳理,展现了学界各学者对于旅游的不同看法。布尔斯廷认为在旅游中人们无法直接体验到“真实”,其体验到的是一种由旅游地社区和当地人合作建立的“假事件”,因此旅游是被制造出来的,游客在进行旅游时,只是一种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的披着异地皮的消费[1]11。马康纳则反对布尔斯廷的观点,认为“假事件”产生的原因在旅游的社会关系,而不是游客自身对于当地真实性的追寻[1]14。之后,作者借用特纳的“通过礼仪”的概念,认为旅游者在旅游时,处在一种对旅游目的地朝圣的阈限空间中。除此之外,还要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补偿,旅游者通过游戏或嬉戏的方式放松自己,重获精力以返回日常生活和工作[1]17。而受到后现代观念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旅游只是一系列的游戏,游客们不关心旅游体验是否真实,只关心其是否有趣[1]18。

尤瑞认为,旅游者追求一种独特的旅游凝视,这样的凝视保障旅客在其中能体验到独一无二的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愉悦。要实现这样的凝视,首先要保障观看的目标是独一无二的,然后是保障观看的是当地所有的拥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特殊标志,最后是使游客在那些被认为是熟悉的视觉环境中感受到其中所展现的与自己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不同[1]18-19。游客对于旅游的期望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不断变化。游客主体的构成,也由集体性的出游往个体出游转变。在旅游的前期,出行的团体以集体性的属性类似的人为核心,其在意的消费因素是花费的多少。到之后,随着工人权利的不断完善,人们收入的稳步提高,带薪假期使得人们错开出行时间,交通工具和当地硬件设施的更新,使得人们的消费逐渐偏向个性化服务。消费者对于旅游中服务的衡量,基于自己消费服务后的感受的被服务的方式与程度与自己预想中的方式与程度的符合程度。而服务者对于旅游者的服务则基于其所花费的金钱数额。这样的矛盾使得,服务业想要留住并吸引更多的游客,就需要考虑自身服务者服务素质、服务的相关环境、工作文化、性别、情感联系等因素。

尤瑞认为,旅游因为其空间的固定性带来的资源的一定性,使得旅游是一种社会稀少资源。因为其稀少,就限制了能前往旅游的人数并使其拥有了显示品味或社会地位的能力。尤瑞认为,对于凝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浪漫的凝视”,一种是“集体”旅游者的凝视;前者凝视的典型目标是“不受干扰的自然之美”;后者则指旅游地需要大批游客存在其景点中,游客本身成为旅游地景观的一部分,是其他游客的凝视的对象[1]64。前一种凝视涉及到旅游中对于稀缺资源的争夺,这也是社会上小部分富裕人群所追寻的旅游方式,后一种凝视涉及的对象是广大的中产阶级。随着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作者认为消费主义者的观点呈现为两个方向,即“贵族式的后现代主义”和“平民式的后现代主义”。贵族式的后现代主义,表现一种对前现代的回归;平民式的后现代主义,表现为对现代主义中欧洲中心、城市中心、男权中心的批判,对占主导地位的话语的挑战[1]152-154。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旅游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与当地旅游服务者对于文化他者的旅游服务之间的互动关系,会引发新的思考。首先是旅游者的成分更加复杂,游客不再仅是中产阶级,旅游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消费。经济条件较差的游客,可以选择前往花费较国内低的国家进行消费。经济条件较好的游客,可以前往更符合自己出行需求的国家。其次,旅游目的地也发生着转变,不仅自然风光和人造景观成为消费地,灾难现场也成为人们旅游的目标之一,例如国内的在汶川地震中坍塌的房屋,国外的切尔诺贝利。人们通过媒体技术再现灾难场景,并与现在的场景进行对比,以表现灾难的可怕,引起人们的警醒。这未尝不是一种新的对当地的消费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旅游的场景的消费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实践和空间的限制,凭借虚拟现实技术和3D扫描技术等,人们可以看到比实际体现中更美、更细致的场景。我们之前在对我们所处的现实场景的文化真实性进行讨论,那么在面对虚拟的场景时,我们又应该讨论什么?

.

《游客凝视》读后感(二):他们为什么旅行

最近几年,中国似乎进入了旅行的爆发期,似乎每个人都把“环游世界”作为自己的终极梦想,是特别牛逼闪闪的一件事儿,各类旅行者上电视、出书层出不穷,畅谈旅行如何涤荡自己的心灵,这些书一开始还想看看,后来实在厌烦了。

好吧,那我就研究一下你们为什么旅行吧。

1、旅行的目的是与日常生活分开,让不同于日常所见的景物刺激自己的感官,并作出一些越轨行为(乱花钱、蹦极、跳伞、和你新认识的恋人到旅游地开房)。于是,旅行是由日常生活划定范围的,就像一句民间流传的话:旅行就是从你活腻的地方,到别人活腻的地方去。

2、而现代社会的旅行本身,其实也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公路、铁路等公共交通系统的普及,更重要的是,有规律、有薪酬的工作是人们得以旅行的前提,旅行带来的放松则能帮助人们更高效地投入下一段工作。而且,旅行是中产阶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一个中产家庭必须有住房和汽车一样,他们还必须有每年至少一次的旅行。这种旅行预设好了日程,你知道要住在几星级的酒店、吃什么样的饭馆,不久后便会回到家中躺在你熟悉的床上睡一觉准备明天上班。

3、关于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按照保罗·福塞尔的说法,每个阶层都希望把自己捯饬成更高一个阶层的样子,只花钱不挣钱的旅行活动,在前现代时期是精英阶层才玩的起的,而工业社会之后,旅行就被中产阶级模仿了去,证明自己不仅有钱而且还有闲,旅行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这时候的精英阶层已经玩私人游艇、私人会所、爬珠峰和上空间站了)。

4、旅行者都是符号专家——什么样的景物象征着什么民族特征、标志着什么历史事件、体现了什么独特价值,他们已经通过旅行指南和广告烂熟于心,然后便按图索骥,到旅行地把它们一个个找出来,就像信徒们完成朝圣任务一样。而旅游业的责任就是在旅行地建构这些符号和场景(例如每个长城景点上有一个“好汉碑”,每个古城都有一个卖假古董的仿古街,每个民俗村都有个由村民表演的民俗节庆活动),并在传媒中把这些专有的旅行话语呈现给公众,最后再为把游客装到生产线上迅速完成这一套景点的到此一游。这样一个旅行地其实是一个旅游业和旅行者合作制造的幻影,而当地真实的环境只是个道具罢了。

5、真实的景物,不仅旅游业不希望旅行者看到,甚至旅行者自己也未必愿意看到——他只是来满足自己对旅行地的想象的,不是来探索真相的。旅行者不想知道乡村田园风光景区之外是粗制滥造的小洋楼、垃圾堵塞的河流、废弃的学校、被工业化破坏的农村传统社会体系,旅行者不想知道古城文化风景区之外是贫困拥挤的棚户区、遭到强拆的老街、售卖美式快餐放映好莱坞大片的商业区……

6、一部分旅行者是不满意依赖于导游和成熟旅游点的大众式旅游的,他们希望到未被完全开发的地方去,独自体验“原生态”的景物,但杯具的是,这些旅行者们的口耳相传(如今则是效率提高无数倍的社交网络传播)最终会使那里变成一个游客拥挤、开发过度的传统旅游点(例如吴冠中发现的周庄和黄永玉赞扬的凤凰)。黑尔茨认为,旅游和郊区化非常相似,“为了清静地呆着,你只有跑得更快”,美国人搬到郊区是为了逃避城市的拥挤和污染,但随着他们越来越多地搬到郊区,原来的郊区就变成市区了。

7、几乎所有旅行者都将照相视为旅行的重要环节。在大众传媒越来越先进的今天,实地到达旅行地拍照其实已经没有多大价值,电视和网络上可以看得更清楚,但旅行者仍然坚持到实地去,把他早就在屏幕或印刷品上看到过的景物再用相机拍下来一次,好像这是他的一项义务。在巴黎塞纳河边拍到情侣亲吻,这就是“浪漫之都”,在纽约时代广场拍到密集的霓虹灯,这就是“欲望都市”。摄影本就不是一种客观记录的工具,拍到什么取决于拍摄者的选择,而旅行者的照片几乎千篇一律的作出同一种选择,在Google Earth这类可以看到照片地理位置的软件上可以看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面积幅员辽阔,但照片却都集中在那么几个点上。

全球化和互联网化已经让世界各地变得越来越同质化,陌生感和神秘感像阳光下的露水一样在逐渐消失,未来的旅行会是什么样子?

我想起一个段子,关于去西藏这件事,徒步的鄙视骑车的,骑车的鄙视搭车的,搭车的鄙视自驾的,自驾的鄙视坐火车的,坐火车鄙视坐飞机的,坐飞机的俯视众生,说:哼,你们都是傻逼。

而我坐在空调房里看这个段子。

《游客凝视》读后感(三):旅游与旅行

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将旅游定为人生如果不是最有意义,也是人生仅存的为数不多的有兴趣去做的事,年轻人如此,退休的老人们也如此。然而面对旅游,很多人都抱着一种自我优越感,说别人都是游客,而我是旅行家。许子东在一个节目里说过他喜欢的是旅行而非旅游。然后他解释了两个名词的不同含义。一个“行”,一个“游”,为出门玩耍看热闹划分出了鄙视链上的高低。

比起旅游的大中型盲目性跟风性,旅行似乎更像是一个充分发挥个人自主性的创造系统。旅行家们的目的地通常不是人满为患的旅游胜地,它的独特之处就是有一些会让人产生一些历史的或文学的联想,旅行者可以从中挖掘意义,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升华感。其实,任何事物都是潜在的旅游景观,它只是等待有人不怕麻烦的向别人指出,这个值得注意,这个值得观看。无论目的地是三亚还是大溪地,是平遥古城还是锡耶纳,是上海的南京路还是纽约的第五大道,是亚布力还是达沃斯,是四姑娘山还是南极,这些地点其实都具有相同的旅游属性。无论是“行”,还是“游”,都是人们想要走出日常生活,远离单调、乏味、痛苦的工作,去过几天跟往常不一样的日子,去寻求新鲜的快乐的一种追求。

虽然旅游的目的地大致具有相同属性,而且人们走出家门的动机都是想要寻找生活的差异性。但每个人的旅游体验各不相同,一个人在某个水乡古镇体验到的愉悦,在另一个人的体验中也许是不堪忍受的虚假。一个人在古希腊罗马的废墟里感怀到的历史和沧桑,在另一个人那里可能是疲倦和无聊。一个人在海边或雪山享受到的运动的乐趣,另一个人可能担心的是危险和紫外线过量。一个人对自己参观过的景色说不出什么评价,而像许子东这样的知识分子,他就可以古今中外正史轶闻拉拉杂杂的讲上三期视频节目。

旅行和假期是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这也并不是说前现代社会不存在旅游,只不过那时候旅游只有精英人士才能享受。旅游在现代社会成为大众化的实践,但很多时候仍然是社会地位的标识,比如某个娶了女演员的房地产大佬数次攀登珠峰,跨越南极,他似乎也很乐于展示自己这种当然不是为了炫富而是强调一种积极向上的阳光健康的生活态度。大佬通过金钱获得优质旅游资源,知识分子通过知识为自己创造旅行中的满足感,那么大众呢,大部分游客似乎更满足于声色口腹之欲,而且他们的审美感都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这些审美限制也不纯然是外部强加的。由于知识的欠缺和观赏时间的短暂,当地的文化必须以一种简单的符号化方式呈现给游客时,这一切又进一步的被强化了。很多人抱怨一些旅游地点通过过度简化和批量生产,把地方特色和艺术形式转变为快餐式的旅游产品。事情的结局是,被人们口耳相传的旅游景观越来越平庸乏味,游客蜂拥而至一个小小的单调的世界,到处展示着的是游客们自己的形象,对差异性的追求却以缺乏差异性而告终。告终不是终结,幸运的是人们永远在寻找新鲜的旅游地。

在《旅游凝视》这本书中,作者将旅游定义为一种不受薪的休闲活动,与有规律有组织有酬劳的工作相反的一种活动。旅游涉及人们到不同的目的地并停留一段时间,“别的地方,短暂的停留”所发生的活动与在“家”的各种实践是完全不同的。旅游的体验取决于非旅游的体验。旅游这种活动涉及离开。与日常的工作生活分开。游客是现代的朝圣者。朝圣者和游客都是要对某个圣地进行朝拜,只是方式不同而已,结果是他们都会有某种精神升华的体验。

我总结了一下现代朝圣的对象,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1,自然之美

去大自然朝圣,森林山涧,高峰峭壁,江河湖海,在大自然中休憩,感受造物主的神奇是人类根深蒂固的修身养性观念。这是旅游在被创造之初就在追寻的东西,

2,寻找真实的生活或者完全的非真实性

他们到远离自己日常生活的。别的地方去寻找真实性。游客们对他人的真实生活有着特殊的迷恋。游客的凝视明显有种对人们“生活”的侵扰,一般而言,这让人无法接受。因此被观察的人们和当地从事旅游业的机构就逐渐以一种人为的、不自然的方式建构着“旅游空间”。 有必要区分环境的真实性和被注视的人们的真实性,还要区分旅游体验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元素,它们对于我们讨论的游客非常的重要。但是某种意义上所有文化都是“表演”出来的,都是不真实的。文化是发明出来的,是再造的,其元素是不断被重新组合的。

对真实性的追求是使这类旅游成为有组织体系的基础。我们追寻真实,可能仅仅是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这一切与我们的日常经验有所不同。但我们也很容易看到有一些游客在旅游中对非真实性的体验乐此不疲,比如大量的人造景观,迪斯尼乐园,依山傍海而建的毫无来路的巨大佛像雕塑,很多人也能从这样的旅游中找到了很多的乐趣。

3,独一无二,举世瞩目

较之日常生活显得不同寻常。游客凝视的潜在目标必须包含某些不同寻常,游客必须体验到一种独一无二的愉悦。这种愉悦感。及其程度都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同。游客们首先要观看独一无二的目标,如埃菲尔铁塔,梵高的画。很多人就希望一生中能看看这些目标,他们需要到某个地方去朝圣。

4,怀旧

大多数旅游是去参观历史遗迹,怀旧式的回忆是一种社会建构。名胜古迹这种祖先遗产代表了一种安全感,包含着一种强烈的世系感和继來感。它具有身份赋予的价值。维系着一个传统价值观。在人类社会中,祖先留下的遗产有着极大的稳定和团结的作用。

其实,无论是旅游还是旅行,是庸俗的大众目的地,还是独特的小众目的地,当我们离开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最重要的是观察,分析,推论,获取知识和趣味。如果以上做不到,那就至少做到,讲公德有礼貌,尊重包容他人的存在。那就一定会是一个有收获的旅游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