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有关西湖美的作文

有关西湖美的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有关西湖美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西湖美的作文篇一

今年的寒假,我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来到杭州西湖游玩。早早的在高铁上我就开始想象西湖到底有多美了,在我的脑海中,西湖是清的,是静的,是和谐的……但不知道这次能否会给我带来惊喜呢?

一大早,我们就已经来到了美丽的西湖。站在湖边向远处眺望,西湖大似呈马蹄形,湖中心有一个小岛,被薄雾笼罩着,有点象东莞的鲤鱼洲。在这凉爽的风儿吹拂下,西湖已是一片清亮,天上的朵朵白云都被西湖这个“收藏家”偷偷收藏起来了,天空只剩下调皮的乌云,它把整个天空都遮蔽了起来,不让西湖收到云朵,西湖显得有点沮丧。好在湖边有许许多多的垂柳正轻抚着湖面,就像妈妈在给女儿梳着头发一样,是那么的温柔与美丽。

走在西湖边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不热闹的景象啊!这里不但有游客,而且还有本地的市民,他们尽显着各自的特长。像那位穿轮滑的老爷爷,年逾半百,脸上虽布满了皱纹,但精神那还是倍儿棒!瞧他,一边在行人中间做着高难度轮滑动作,一边还在自带的音乐伴奏下唱着一口地道的京剧,众人纷纷为他点赞。还有像旁边那位老爷爷提着一水桶,拿着特大一毛笔,沾上点水,就往地砖上写字,那字写得特好看!果然是“高手在民间”啊,最佩服他的是他一边写字还一边与游客谈论国事,说得头头是道,赢得了一阵阵喝彩。突然,我看到了更美好的东西-----一只小松鼠!这只小松鼠有着大大的尾巴,棕色的皮毛中还夹着几块白毛,最可爱的还是他那双闪闪发光的大眼睛,它甚至好几次从树上爬下来,吃游人递过去的坚果。这要是换成别的地方,也许那些小松鼠早就成盘中餐了。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和谐,人能跟小动物和平相处,共同生活在这美好的环境中。就是他们又给西湖添上了一丝温暖的生活气息,使得西湖更美丽了!

一阵欣喜过后,我随着爸爸妈妈乘上一辆观光车向苏堤方向出发了。因为,在我们的游玩计划中,下一站是去“苏堤”。相传,苏堤是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杭州做知州时,为了治理西湖,利用疏浚时挖的的淤泥构筑并经历后世慢慢演变而成,世人为了纪念苏东坡的功绩而命的名。

没过多久我们就来到了闻名遐迩的苏堤。苏堤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湖堤,堤的路并不是很宽,堤岸两边绿树成荫,站在苏堤北端,一眼望去,延绵好几公里。来来往往的游人中,有的人乘坐着游览车快速的领略着西湖的美景,有的人悠闲的漫步在绵柔的苏堤上细细欣赏着西湖的景色。苏堤上一座座拱桥,时而能让行人停下脚步,让人在那娟秀的造型中寻找着它的过去和现在。我站在一座拱桥上,丝丝凉风拂面吹来,柔柔的,全身感到无比的放松,我不由得眯起了双眼,身上的疲倦让风儿吹得一干二净,顿时精神焕发。

再往南去,只见堤边的几棵垂柳,在微风的吹拂下,扑打着湖面。我蹲在岸边,欣赏着脚下的湖水,湖水好像有了情绪,它时而浪大,拍打在岸边的石头上激起的浪花溅到了我的脸上。它时而浪小,还没到岸边就又跑了回去,可真像一调皮的小孩儿呀。

游完苏堤,顺着岸边继续走,没多久我们就来到了“雷峰塔”。现在的雷峰塔是在原来的旧址上重建的,雷峰塔可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啊,传说这里是法海把白娘子压在塔下的地方。白娘子的传奇故事自然吸引了每个前来游玩西湖的人前来参观。现在的塔中有雷峰塔旧址、地宫出土的文物展示和白娘子传奇故事木雕壁画三部分组成。最让我震撼的还是木雕,木雕围绕着白娘子的传奇故事展开,木雕分盛会思凡、雨中借伞、端午显形、昆仑盗草、水漫金山、断桥相会、囚禁塔内、塔破团圆八幅雕刻画面。雕刻家将每个故事中的一草一木都刻的如此逼真,让人身临其境。不得不佩服中国人的智慧和才华。

随后我们还游玩了白堤、断桥等景点,每一处的景色都是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游完西湖,我终于明白了西湖为什么如此受人喜爱的原因了,除了她有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笔下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美,更有现在的人们和西湖的一草一木,一景一色融为一体的和谐之美。

有关西湖美的作文篇二

杭州的西湖是很美的,现在就跟我去看看吧。

濛濛的细雨向大地飞洒着,西湖上已是一片清亮亮的。一阵微风拂过,凉爽极了。

走在长长的白堤上,两旁是百花竞相开放的花坛,我的心情显得格外舒畅。瞧,这里有欣然怒放的百合,有清香扑鼻的夜来香,还有喇叭似的牵牛花。看看这朵,艳丽无比,再看看那朵,娇嫩的身姿在风中摇曳,吸引蝴蝶在旁翩翩起舞,好一幅美丽的画面啊!

“来,我们雨中泛舟吧!”我欣喜若狂,跟随者爸爸妈妈姐姐登上了一直小船,慢慢移向湖中心。

我们荡漾在水面上,碧绿的湖水泛着层层涟漪,细雨飘飘洒洒地落下,到了水面,竟找不着那调皮的细细影子了。

向东望去,只见荷塘里开着白色、粉红的荷花。白的像雪,粉的似霞。花朵有的躲在叶背后,露出半张脸,像含羞的小姑娘;有的才刚刚露出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像睡美人还没醒呢。再仔细看,那一片片圆盘似的荷叶,有的高出水面,有的贴在水上,高高低低铺满了池塘。叶子上,水珠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像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珍珠,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

我在水中漂呀漂,如在仙境似的。远处,层层叠叠的绿树映衬着错落有致的高楼,仿佛暂时忘却了喧闹和热闹,显得这般恬静,这般幽雅。

啊,我爱西湖。这里真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地方啊!

有关西湖美的作文篇三

有幸去杭州,正赶上江南的雨季,阴雨绵绵。“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两句诗提起了我的兴趣,竟决意去冒雨游西湖。

雨天泛舟,我欣赏到了出奇的山色。雨中的山色,其美妙完全在若有若无之中。如果说它有,它随着浮动着的轻纱一般的云影,明明已经化作蒸腾的雾气;如果说它无,它在云雾开阖之间露出容颜,倍觉亲切。中国画里有一种技法叫米点山水,用饱墨挥洒大大小小的点子,或疏或密,或浓或淡,用来表现山色空蒙的景色。要传神地描绘眼前这幅景致,非米点技法不可。

这时细雨霏霏,水天一色。船儿到了三潭印月,我们弃舟登岸。正是红瘦绿肥的暮春时节,但是西湖的花卉四时不断。我们走过曲折的石桥,桥下的睡莲沉睡未醒。杜鹃正盛开,白的如棉如雪,红的如火如荼,一丛丛点缀在绿树翠竹之间。杜若花生长的水边,很像兰花,但不像兰花那样娇气,繁茂,茁壮。醉人的香气扑面而来,难分清是哪一种花的香气,连那绿茸茸的细草,那碧莹莹的苔藓,似乎也在散发出清香。三潭在湖的中心,从这里举目远眺,南北双峰已裹在云层里,看不清了。柳浪和花港隐没在浓绿里,偶尔露出影子似的飞檐。南屏山下闪烁的点点金色,这是净慈寺的琉璃瓦。所有这一切都披上了细雨的网。雨丝时疏时密,景色因而瞬息变化,但见诸文字,自然无法捕捉其空灵的意境。

细细想来,若论水,西湖不及太湖,不及洱海;若论山,双峰不及雁荡,更不及黄山。为什么西湖的声名尤高,吸引着更多的游人?是因为湖山掩映,相得益彰么?是因为明晴明晦,湖山的变化无穷么?后来游岳庙,我才想通了这个问题。从建筑艺术上着眼,岳庙并无特色;从造型艺术上看,岳飞的塑像更是不伦不类。但是这里的游人四时不断,很清楚,有谁到西湖来不瞻仰岳庙呢”如果仅有西湖山秀水美,而没有白居易、苏轼、岳飞、于谦、张苍水、秋瑾这些伟大诗人、文学家和民族英雄,没有传为佳话的白娘子和苏小妹,那么可以设想,游人的兴味是不会这么浓厚的。在这里,自然与人的创造,融为一体,相得益彰,自然的美,伦理的美综合为美的极致。西湖之美,就在此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