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颐和园测绘笔记》读后感摘抄

《颐和园测绘笔记》读后感摘抄

《颐和园测绘笔记》是一本由梁雪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4.00,页数:2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颐和园测绘笔记》读后感(一):不太一样的书

断断续续一个多月,《颐和园—测绘笔记》放在床头,每次早早醒来但又不便于开机干活(担心键盘声吵了老公)时,就倚着床头翻阅,直到30日才翻完。作者是天津大学教授,搞建筑设计和古建筑研究,几次带学生到颐和园对各建筑做测绘,此书是在当年日记基础上补充相关材料而成的。可以想象,当初记下的就是工作进展和具体事项,随后再将与颐和园有关的历史事件、人物补进去。其中一类是有关颐和园建造、毁损、修复的事情,包括有关此园林设计以及具体建筑设计的理念、来龙去脉,对景观的评价,当年乾隆帝大量御制诗;还有近代在颐和园发生的(或者与颐和园有关的)各种事件以及各类人物,比如在园里住过的袁克定、梁思成,以及那位不知自己身价的柳亚子——他以为毛泽东诗里说“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是要将颐和园送给他居住,结果讨了一个大无趣。

记得豆瓣上有评论说作者“不太会写”。确实此公手中是一支“画笔”——不仅因为作者确实能画,后半部相当一部分篇幅讲其如何“画”颐和园的景色,而且因为他会将一大部分笔墨放在颐和园的空间架构上——相比之下,其“文笔”算不上上乘。但等翻完之后,我却感觉到,这样拙朴的文辞也挺好的,没有文人的文过饰非,有自己的特色。谁说必须按照同样的文体来写呢,尤其是针对“测绘”颐和园这样一个题目。

《颐和园测绘笔记》读后感(二):我愿做只颐和园里的猫

近日翻阅梁雪老师的“颐和园测绘笔记”,深深的感到作者对猫的偏爱。

这本以日记写成的测绘笔记按三个时间段共分了三十二个小标题,按作者所说就是32篇日记。每篇以颐和园内的一两个景点为主,相互重叠的景点并不多。

本以为此书会很专业的对颐和园的测绘事宜进行详尽介绍,没想到读起来却很有趣味,其中即有对测绘学生生活的细节描写,也有对园林景物的描写、考证,作为建筑学的学生,此书实在使我对颐和园以及测绘生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中将整个相对独立的散文串联起来的是作者笔下的猫群。我大概记了一下,近300页的书中至少有9处写到猫,可见作者对喵星人的喜爱和了解。

书中前面200页中的猫多为实写,描写猫的活动、休息、进食,嬉戏等,而后面几段关于猫的描写看似不经意,实则前后呼应。如234页“老者化身为黄猫走向谐趣园后山”,259页“未看到守候在谐趣园后山的黄猫”。作者似乎很羡慕颐和园中的猫:“夜幕降临后…..想想她们真的很幸福。”

中国古典章回小说中,把猫描写的出神入化的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只不过蒲先生笔下的猫往往是手感“柔软如猫”,可一会又化身女狐了。笑笑生的“金瓶梅”52回中也写了一只行走在花园里的黑猫,而西门庆的公子官哥儿就是因这只黑猫惊吓致死,只是书中对猫着墨不多罢了。

我一直觉得在所有人类驯养的动物当中,猫是留存自然野性最多的生物之一。猫有灵性既可人言,也可记人之恩怨。

有时去朋友家做客,常常见家中的小猫被圈在家中,不再出去扑食老鼠而以猫粮为食。而又有大量家猫被主人做了生理手术,在其变得温顺乖巧的同时,也使之性情产生了极大变化。

在梁雪老师对颐和园猫群的描写中,我们仍能感受到这些猫儿身上所保留的大量野性,她们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那么自由,的确是“很幸福”的一群猫。

如果我的来生变成一只猫,我希望是生活在颐和园里,做只颐和园的猫。

《颐和园测绘笔记》读后感(三):让人为难的岫玉

西闪/文

历史在时间中展开,同时也展开在空间里。故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多数人,包括我自己,碍于种种条件,读了不少书,路却走得少。这导致我们的历史观往往书卷气十足,却少了接地气的实证精神。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我读了梁雪先生的《颐和园测绘笔记》,希望通过一本零距离观察颐和园的书,回到那左右过不少时局、发生了太多事件的空间,继而贴近更为可信的历史。

当然,这只是我的愿望。待我读完此书,我发现自己的想法难免有一厢情愿的成分。首先我可能选择性的忽略了书名中的“测绘”二字,忘了作者的身份乃是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事实上一开始,我对《颐和园测绘笔记》这个毫无“卖点”的书名颇觉纳闷。然而,当我深入进去,方才感觉到,书中最真切的部分,正是作者与师生们在颐和园所做的实际工作。

当我细读这些文字,我的确能够感受到,在炎热的七月,他们站在摇摇晃晃的高梯之上,登向仁寿殿或鉴远堂的梁架。他们姿态前倾,努力使重心落在正确的位置。他们的双脚前掌使劲,小腿谨慎地跟上,扶着梯子两侧的双手用力均匀。

透过文字,我也能依稀看到,身手灵活的男生们如何借助扶木斗,爬上梯子够不着的宜芸馆屋顶。作者在书中提醒学生的,我也获益:向上攀缘,不可借力于滴水、筒瓦等砖石——因为在古建筑中,木构件永远比砖石件更牢实。

测绘中师生们的发现令人愉悦:北配殿的屋顶梁架上,发现正檩上还保留着颐和园初建时的原画。因为藏在暗处,保存完好,色泽如新。还有园子里可爱而淘气的野猫,作者用了不少笔墨写到它们,画到它们——书中不少手绘的速写和水彩都颇具特色。

据我粗浅的认识,对古建筑的位置、尺度、比例、构造与细部进行测量和绘制,是一门技艺并重的学问。每测绘一个古建筑,就相当于为其建起一份体格档案。那不仅是人们认识古建筑的精简说明,也是建筑保护、研究与修缮的重要依据。在这方面,无论理论或实践,从书中介绍看来,天津大学都有不小的成就。我曾翻阅过王其亨教授的《古建筑测绘》,那是一本口碑甚佳的教材。继而我猜测,《颐和园测绘笔记》中时而提及的“老王”,就是王其亨本人。

如果说测绘是通往建筑学殿堂的必经之路,那么古建筑测绘则是指向同一的小径。它要求有志于此的学人除了掌握建筑测量学的一般知识,还在测量技术上有特别的要求。《颐和园测绘笔记》零零散散记录了测绘过程中的好些要点。譬如高空作业的防范措施、测量仪器与手工操作的相互补充、测量误差的控制与修正等等。这些内容,对我而言都很有趣。

但是,就整体来说,《颐和园测绘笔记》算不上佳作。首先是文字上的不讲究。部分理由或许用“笔记”可解释,然而这样的解释对读者没什么意义。尤其是前半部分的文字,最接近原生的状态,却也更显粗疏,估计会对不少人的阅读造成障碍。

后面的文字多有起色,特别是2011年作者第三次入园的内容,细节饱满,值得玩味。问题出在作者于笔记的基础上添加的那些所谓史实。那些文字有的可信,有的半真半假,甚至还有道听途说的东西。譬如他写到柳亚子张大千等人的轶事,多抄自书本,或转述不可考的传闻。它们与颐和园的笔记就像粘不牢的两层皮,相互妨碍,无法熨贴。这让读完此书的我颇感为难——它就像一块良莠杂糅的岫玉,考验读者的耐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