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情人读后感1000字

情人读后感1000字

《情人》是一本由(法)杜拉斯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页数:53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情人》读后感(一):绝望的爱情

不长的小说,但是我从冬天读到春天,从春天读到夏天,现在夏天也快过去了。

爱情中的无助与绝望,让我一直没有持续读下去的勇气,直到最近才看完,我不是个喜欢孤独的人,没有太多的感触。

《情人》读后感(二):我就喜欢第一次

读的第一本情人

后面几个版本或平庸或装文艺

这本里面还收入了波伏娃小姐的作品

这本书是从爸爸那里拿来的

根据我的揣测是他的情人送他的

----

我的情人们送书的少

请加油吧

《情人》读后感(三):值得一遍又一遍读下去的书

用自己的语言 说自己的故事 译者翻的很棒 朴实无华 行文流畅 没有拗口难记的人名 作者只说 他她他 但是我知道是那个他她他 看着漫不经心的文笔 却相当紧凑 没有拖沓的剧情 没有需要删减的文笔 文中多处提到太平洋大堤 我看的版本后面 王老先生还译了一篇外国人写的书评 对看文的帮助很大 看完作者的其他文再来评

《情人》读后感(四):<情人>在大陆的脍炙人口

几乎仅仅只是因为这是比较早引进中国大陆的西方现代小说。

当时中国大陆还没有多少西方现代小说与其竞争,它的价值被高估了。好比三毛在我们这代人心中有极其高的位置,豆瓣读书栏目中三毛每本书都有9分以上的评价,这太不公正了,这也只是也三毛是最早进入大陆市场的港台女作家。

客观的说,《情人》并没有太多的主要人物,甚至也可以说太少,人物之间也没有太精妙的互相制衡。其心理描写、背景描绘也比较简单。

并且我比较纳闷,杜拉斯写这本书的时候,西方文人普遍受佛洛伊德、萨特、福柯等哲学思想影响比较大,连日本的村上春树的小说也明显有佛洛伊德、萨特的影子。而《情人》好象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只有一点点这样现代思想的意味。

如果《情人》在逐渐百花其放的2011年引进中国大陆,那一定不会有这么高的地位。现在大陆读者熟悉比较多的西方现代文学。只是《情人》来的很早,在我们对西方现代文学认识尚且比较干涸的时代就已经占据了我们的心灵,有先入为主的过于好的印象。

《情人》读后感(五):前两个故事

那天感冒,练琴时顺着奇特的感觉弹出从未有过的节奏感。收琴翻出这本书,开始看第一篇。

奇异的节奏仍然在叮咚咚叮咚咚,和文字绞在一起,节奏!

并不是爱情故事,女孩和母亲兄长,和男人的关系绞在一起,分不开。一个复杂的故事,缺位的父亲隐隐作痛。

被遗弃的妇人,编者前言说,情节的展开也予人迟缓之感。这位编者一定是个男人,直男,对于情绪起伏毫无察觉,对于歇斯底里无法理解,对于女人不断的追问无法看透实质。当他阅读这篇小说,一定倍感煎熬。而女人在这种煎熬的目光下逐渐抑郁,多疑,最终没有写出来的结局,最后的崩溃。

那儿有一个逃走的玛格丽特,被遗弃的妇人努力想拯救她,而她最后消失了。

如果这是一份咨询记录,缺少的是婚前生活。她的成长过程,对父母的印象,和婚前的“我”。

可是波伏娃不相信心理治疗能拯救世界,她让故事最终沉入水底。

第三篇,西蒙和少女。强烈无法认同作者价值观。和现实事件比照,更厌恶作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