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秦汉文明读后感100字

秦汉文明读后感100字

《秦汉文明》是一本由孙志新主编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88.00,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秦汉文明》读后感(一):华夏丰碑

秦汉王朝重新构建了华夏的文化世界,对整个中国艺术、建筑、科技、文化方面的发展影响深远。秦汉疆域广阔,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开创了空前辉煌的王朝文明,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秦汉文明》通过兵俑、礼器、乐器、漆器、织物等的展示,系统再现了秦汉王朋的精华部分,其影响在此后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底蕴厚重的文物证实了艺术起到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如实地反映出秦汉王朝政治、经济、社会、思想以及宗教等众多方面的深刻变化。

《秦汉文明》读后感(二):《秦汉文明》:古代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的大一统时期

中国历史经过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阶段漫长的进步历程,进入到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至公元220年曹氏代汉,这是秦王朝与汉王朝统治的历史阶段。秦汉时期的文明创造和文明积累,在中国历史上呈示出耀眼的辉煌。当时的文化风貌和民族精神,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秦汉时期的社会结构和政治模式,也给中国此后两千年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历史演进的方向带来了深刻影响。其行政制度、司法制度、礼仪制度、文化制度等对后世的长久影响亦为史家所肯定。

在社科文献出版的甲骨文丛书《秦汉文明:历史、艺术与物质文化》一书里,作者认为秦汉两朝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在近四个半世纪的漫长时光里,为后世继任者们创造了一个丰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时代。它首创的政治思想体制,成为后世历朝历代的治国典范;它所缔造的艺术与文化以其深厚的影响力,深深影响着其后两千年的封建王朝。

《秦汉文明:历史、艺术与物质文化》一书的最大特点是结合文物的细部特征来讲解,借助这些古老的物质遗存,可以比较完善地体现出中华文明早期所取得的艺术成果。这不仅是肉眼可见的物质文化与文明,其背后隐藏的非物质文化、思想等方方面面亦不可忽略。

颇为遗憾的是,最能代表秦朝最高建筑水准的万里长城与完整的兵马俑原件无法以博物馆展品的形式向世人展示。但从整体角度而言,通过书中所罗列的种种文物与史料,足以让我们对秦汉文明所达到的历史高度和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形成一个全新的认知。

书中以厚重的历史笔法,重新追溯秦汉文明的文化记忆。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后,穷兵黩武的嬴政旋即进行了全方位改革,首先便是废除了各国实行已久的分封制,创立了加强中央集权,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的郡县制(这一制度沿袭至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核心地位。

秦历二世而亡,至汉代,继承者沿袭秦代做法,进一步将儒家思想确立为正统思想。为了巩固皇权,汉朝在很多方面都效仿了秦的法律法规,包括维护皇权尊严,确保政令统一;调整税收力度以鼓励人口繁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在秦汉两朝共同的努力下,创造了中华文明灿烂的篇章。在作者看来,这要受益于中央集权与高效政治体制的合理运用。这些制度和治国理念很大程度上加强了民族间文化认同,这也是在纷乱嘈杂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始终都能保持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的力量源泉。

此外,作者还探讨了秦汉时期与古罗马两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巨大差异。秦汉和罗马,所处地区自然环境,以及东、西方民族在各自成长发展过程中经济、政治结构和文化体系都大不相同,其他诸如各自城市的功能和目的、各自的社会阶层结构等各方面也均有差异。

古罗马时期的帝国权力分散在各议会。而秦汉时期,由于皇权高度集中,这就为责任的层层分解提供了保障。从已知的结果上来看,随着古罗马帝国的衰亡,古罗马文明从此在历史上烟消云散。再看中国,尽管王朝与王朝之间并非传承有序,但中华文明却始终没有间断。在作者看来,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高度集权的体制凝聚了民族向心力。这才有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传承之路。

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方面,秦汉两朝也是不遗余力,作者在此处亦不惜笔墨。比如,通过对秦陵兵马俑的研究发现,这些数量众多、姿态各异的兵马俑上依稀残留着古希腊雕塑工艺的影子。还有,从一些汉代出土文物里,尤其许多精美的首饰中,也能一窥古代波斯高超的造玉技艺对汉朝工艺品的影响。因此作者有理由认为,这种种现象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汉代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已经深入人心。这也是秦汉两朝在加强中央集权之后,中外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烈碰撞,在彼此借鉴中欣欣向荣发展的一个显著事例。

基于此,作者总结说:“秦汉时代不仅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为后来的历朝历代树立了一个持久的模式,而且培育了一个有国际情怀的社会,其吸收外来影响的能力,恰是一个强盛、自信的中国的时代特征。”

在书中后半部分,通过大量的文物实拍,集中反映了两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军事、冶金、雕刻等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或精巧,或别致,或奢华,或古朴的古物,每一件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也以其返璞归真的独特魅力,生动再现了秦汉文明在中国历史上所创造的荣光。因此,回首这段400年的历史,这个辉煌鼎盛的时代为彼时的中国成为大一统王朝奠定了坚实基础,足以令每一位炎黄子孙都与有荣焉!

《秦汉文明》读后感(三):浮光掠影看秦汉

两千多年前,一个强大的帝国横空出世,十多年后,帝国轰然倒塌,一个新的王朝取而代之;这一切似划过天际的流星般璀璨,又似历史长河必然的一幕。自那之后,朝代更迭,生产发展,技术进步,最终铸就了今天的中华民族。追本溯源,我们或许会觉得三皇五帝是传说中的人物,夏商周的文字诘屈聱牙,又或许弄不清动荡的春秋战国,六国之间如何此消彼长,但对于完成了首次实现大一统的秦、不断开疆扩土的汉,我们绝不会陌生。

了解历史最好的办法,是亲临历史,我们可以走进汗牛充栋的古代典籍,从文字中捕捉古人的生活,也可以踏入精心布置的博物馆,看着一件件文物,想象它们曾经的用途。2017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秦汉文明”展览选取了168组展品,配合学者的细致分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恢弘的时代。

《国家宝藏》第一季中,有一只来自上海博物馆的文物:商鞅方升。这是一种量器,规定了一升的具体数量;它是商鞅变法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实物例证,为秦的强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了商鞅方升,秦还铸造了很多度量衡器,如诏文陶量、铜诏版铁权、“半两”钱母范。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再加上有专门的官吏负责监督,秦国以此推广律令,高效征税,同时宣扬自身的权威。

度量衡器,让社会从混乱迈向标准,是秦从六国中脱颖而出的法宝,这也给后世来带了深远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的钱币铸造。秦统一六国之前,各国使用的有布币、刀币、蚁鼻钱,大小分量各异,“半两”钱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现象。秦规定“半两”钱重12铢(1两为24铢),圆形方孔,严禁私人铸币。在秦之后的各朝各代,虽钱币的重量有所差别,但形制基本以圆形方孔为主。

秦或汉初·“半两”钱母范

秦代·秦诏文陶量

所谓“汉承秦制”,多指政治制度方面:以法家治国的秦建立了一种新的中央集权行政体系和中央官僚体制,再加上文书流通体制,从而行之有效地管理庞大的帝国。而在其他方面,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汉代在继承之余,也有了新发展,譬如武备。汉武帝时期,骑兵异军突起,一改秦代步兵与车兵相配合的作战方式,主要目的是大规模长途奔袭,抗击匈奴。同时武器从材质(由青铜转变为硬度更高的钢铁)到技艺(由范铸改为锻制)性能,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同样的,还有工艺品方面的兼收并蓄。汉代的疆域远超秦代,在与外来文明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和模仿中,把各种新的风格与技艺融入了进来。陶熊纹空心砖、多面体金珠、青铜錾花高足杯、鎏金青铜当卢……这些物品一眼望去便可感受到浓郁的外来风情,它们可能沿着丝绸之路一路传来,也可能来自周边国族,不管怎样,这些足以证明汉代与欧亚大陆其他区域交流甚密。

西汉·错金青铜勾连云纹钫(细节)

印度或大夏·金质带细珠

西汉·鎏金青铜当卢(细节)

有朝一日,当我们步入庞大的秦始皇地宫,亲眼看到那些已被风霜剥离了颜色的兵马俑,看一看他们各不相同却又栩栩如生的表情;当我们贴近青铜错金器皿,辨别底部的铭文,欣赏精巧的云纹和几何纹;当我们仔细观察每一块瓦当,看简约的纹路与文字完美贴合,承载着人们的期望;当我们凝视着一面青铜镜,体验“照花前后镜”的快乐……

《秦汉文明》用严谨的考据和精美的图录,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每一个主题,每一类文物都可以扩写成一本甚至多本专著。物是有生命的,它们在静默中,等待考古学家去破译千百年前的故事,等待人们有朝一日再现逝去的辉煌。

汉代·“中国大宁”鎏金青铜镜

西汉·瓦当四件

《秦汉文明》读后感(四):《秦汉文明》:慢慢走,细细看。文物映射的时代画卷

读完随拍

不到一个星期,完成《秦汉文明》正文的阅读[加油]看完之后,感触颇多,为秦汉文明的辉煌灿烂所震撼,更为本书制作之精良所倾倒。 本书同样是“甲骨文”系列的书目,与我之前看过的《秦汉帝国》是一个系列,虽同样装帧极其精良,但这本书的开本,却不同于甲骨文书目普遍所定的32开,而是16开的,甚至比之16开,还要大得多,其开本,与我读过的钱穆《秦汉史》一比而知。

与看过的32开钱穆《秦汉史》对比

与刚刚买来的16开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对比

我想之所以这本书会有如此之大的开本,毫无疑问,在于它的内容。通过其序言,便可得知,本书是2017年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览品的图片集结而成,成为本书图录部分的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向国内的一些博物馆,获得一些文物的高清图片集结而成。 更重要的是,邀请了国内外数十位秦汉领域中的专家,撰写成在图录之前七章一百来页的正文,以及在图录中每件文物的介绍与拓展。

目录

当然,令我感到最意外的是,正文的最后一章竟是邢义田先生撰写的,而这一章的内容,可以说,也是正文中令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章,便是着重论述了其时期的对外交流,还有为我们梳理了一个大致的脉络。 记得其中先生所讲述的一个故事,便是其时期固然衷爱于来自“域外”的奇珍异宝,以至到了东汉后期,“异域风”大行其道,灵帝本人对此的热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了整个京城的上层阶级的喜好”。但不要忘了,对域外来说,内地的物品同样是属于奇珍异宝,故邢义田先生举出文帝时期陪嫁并投奔匈奴的宦官中行说(yue),到匈奴后极力规劝单于保持其民族的独立性,从侧面说明了域外热爱奇珍异宝风气之盛。所以他基此总结道:“由此一端,可以推想具有异域特色的物品,市场广大,不限中原。” 虽然这本书的书名及信息,我似乎在前年就已经听说并查询,但当时对邢义田先生并不了解,更无论其学术成就了,直到去年我在豆瓣搜寻好的历史著作时,毫不犹豫地把邢先生著作集的书目都添加到想读中了,只可惜,等我在电商活动中,准备买几本时,却发现中华书局出版的著作集无一例外,均已绝版多年了,真没想到,竟然能够中本书中,看到先生的文字。 我想先生所做的研究,应该有很大一部分,是与任社科院研究院、以及担任《读书》编辑多年的扬之水先生的研究方向是一样的,都属于古代名物研究,而这两位则是其研究领域中专家级的人物。 而这本书绝不是一般的只介绍政治史部分,可以说,之前所看关于秦汉的断代史著作,其要素本书都不太具备,或者说,如果有,也是概论性质的。 即便如此,我想本书如此丰富的文物图片及其资料,则是所有专业的历史著作不能达到的,也不可能达到的。仅此一条,便足以令我们感到震撼,因为他通过最新的考古发现,通过丰富的出土文物,从枯燥的文献中走出,只作为参考,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别样的而又活灵活现的时代画卷。就此而言,邢义田先生真属当行本色。 通过阅读本书,已经逝去的历史,仿佛重新一一浮现到读者的目前,通过每章以考古发现及出土文物为依据的叙述,使我们缓缓走进了当时底层人民的生活中,不仅了解到行政管理、政治军事的细节,更通过其独特的叙述,缓缓的走进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心灵世界。 比如,关于人们的心灵世界,最可以通过“我是谁?从哪来?往哪去?”这三个终极命题的理解看出,而这三个命题中,毫无疑问,比之前两者,人们对后者的思索与努力探寻要远远重得多,甚至在某种意义上,直到今天,也从未止步,也永远不可能止步。 虽然这个命题似乎永远都是没有答案的,结局也是令人悲伤的,但以此为切入,却是最可以看出时人的心灵世界的。而至于古代人对于这个命题思考的答案与结果,只有了解其时期墓葬的样式与构造,只有以此为切入,才能映射出时人的心灵世界。而这又少不了现代的科学技术,对此展开的发掘,才能将其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关于这方面,在序言以后的第六章的开头,撰者对其便有概括与总结。她说:“这些与墓葬相关的遗物,虽有其局限性,却触碰了人类宗教信仰的核心议题之一,亦即如何面对并进而超越死亡所带来的无以名状的器惧感。大致而言,汉代人并不认为死亡等于绝对或彻底的灭绝,遂衍生出一些安顿死者的遐想:其一,死后仍有某种生活可过,于是“视死如视生”的厚葬之风随之兴起;其二,死后可以升天,于是对于死者如何能够凭借助力上升天界有诸多描述;其三,死后可以成仙,于是对于死者如何能够凭借助力获得长生有种种雕绘。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类遐想在汉代人的心目中并无抵触。为了确保死后处在最佳状态,汉代人的信仰行为可说是兼容并包,多方回护。” 紧接着,便对这三种时人的观念做出一一介绍。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在“保存遗体”一节中,开头所讲的马王堆1号墓出土的“鲜尸”轪候夫人了。而然,这只是个例,在时人看来,最高规格的保存遗体的方式,其实是以玉敛葬,就是鼎鼎大名的金缕玉衣。虽然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并不可以使遗体不朽,但更可以看出古人对玉的喜爱。 总体而言,固然如前所述,本书的正文部分,都是概论性质,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但仍有出土的文物为依据,遂使那些文字有了份量。 比如,再次通过秦陵出土的百戏俑的肌肉线条之美,这一与古希腊雕塑相似的特点,指出了中西交流,并不是到张骞才开始的。关于这一点,我之前看过的段清波在《秦陵》一书中也有这种说法。 再如,本书又以在西域出土带有“中国”字样的一批绸缎,指出秦汉之与“中国”文化圈的形成,并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一点论述而得出结论。 除此之外,由于撰者基本上都是国外的汉学家,故本书自然有一种开阔的视野。在叙述中间,常常把秦汉与古罗马作对比。尽管这种对比,并不足为奇,而是由来已久的,更是众所周知的,比如易中天在他的易中天中华史中便有一卷,叫作《两汉两罗马》,但大多都是历史对比,而在本书中,则依然以考古发现出土文物为视角,比如器物制造、服饰方面,再参考着历史,使两种文明产生一种可比性,指出了两者的不同与一样的地方。 总而言之,本书我并没有真正的看完,除正文之外的占据本书大半篇幅的图录,我才刚刚开始看,而当我看着那些跃然纸上的文物时,在震撼、赞叹古人的高超工艺之余,一种来自历史的沧桑感也因这些文物油然而生,尤其是想到这些文物都来自两千多年,而器物上那一位位工匠的名字都与这些文物在底下埋没了两千多年,出土之后我们也永远不可能追究他们的错误时,真的令我感慨万千。也真是如东坡居士所说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啊,这奔腾不息的江河,不仅淘尽了那些风流人物、英雄豪杰,更淘尽了一切生命。 到头来,除了那些薪火相传的古籍,为今人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以此了解我们的过去,并在此基础上,供后人再做更深入的研究。也只有随着现当代科学的发展,而开创的考古专业,以文物的不断出土,来填补文献的细节,与历史的空白。而这些文物,以无声的方式,散发着来自历史的气息,向我们诉说着它们及其它们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故事。 故后面的图录及其解说,我想慢慢走,细细看。走进秦汉时期的时代画卷,看一页页所附琳琅满目的出土文物,进一步了解秦汉辉煌灿烂的文明,领略时人高超的工艺及令人难以想象的智慧。 而这些,都需要细细品味,可以一遍遍欣赏的,但毕竟时光奔腾不息,与此同时,我还是要踏入下一个历史时期的旅途中,准备读王仲荦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这不仅是先生本人的代表作,据我所知,本书更是魏晋南北朝历史研究领域中的奠基之作,是了解此一时期的必读之作,而我对这一历史时期的了解,并没有一个相对坚实的基础,但还是希望接下来的阅读能够顺利! 据读书记录所示,从上个月的十八号开始看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的《秦汉史》,一直到了今天,在接近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读了四本关于秦汉的历史著作,从大陆到海外;从学术经典到今天读完以最新成果而成的《秦汉文明》,我想都是值得的。 其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增强了我对其的认知体系,可以说,本次的秦汉之旅,就此是圆满告一段落的,也达到了我起初设想的目标,便是增强认知体系,为以后将要读与秦汉相关的史学理论著作的阅读打下基础。而如今,我想这个基础还是比较坚实的,可以迎接以后将要读的史学理论著作了!尽管前路仍然是一片未知的。

附几张阅读时随手拍的照片

——我非常庆幸能有这样的机会,看到这些琳琅满目的文物。其中的大多文物,我想都是普通人一生都不可能亲眼见到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