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瑞士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精选

瑞士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精选

《瑞士鲁滨孙漂流记》是一本由[瑞士]约翰·大卫·怀斯 原著 / [瑞士]彼得·施塔姆 改编 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瑞士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一):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荒岛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荒岛——读《瑞士鲁滨孙漂流记》有感(1435字)

作者:苇眉儿

每本书都有自己的特点,或清新文艺,或幽默搞笑,或科普智慧,或感人肺腑……但是,想要做到读者很喜欢,那得有其独具特色之处,才能吸引读者,抓住读者,进而推荐和分享此书,才足以见得此书的魅力了。

当我阅读完瑞士作家彼得·施塔姆根据约翰·大卫·怀斯原著改编而成的《瑞士鲁滨孙漂流记》后,就向家有男孩的同学和朋友推荐了,迫切希望把阅读中的惊奇和感慨与之分享,要是能开办一场大家阅读《瑞士鲁滨孙漂流记》的交流会就更真切体验到“阅读中悦读”的滋味了。

就像女孩子天生就爱打扮爱逛街爱粉色当自己是永远的小公主一样,男孩子的特质就是爱动爱打闹喜欢动不动就棍棒刀枪没事就拆卸家中钟表什么的,书也是有一定的受众群的。《瑞士鲁滨孙漂流记》一书给我的冲击是冒险、刺激、小惊悚的荒岛求生的硬汉元素,从第一章一直到第十一章,“孤岛”“自救”“断船残骸”“探查地形”“搭建桥梁和树屋”“烤木薯面饼”“搭建小艇”“制作飞球索”“炸毁断船”“妈妈纺线”“发现棉花,造船,训练鸽子”“拉船的大海龟”“和巨蛇搏斗”“发现又一座岩洞”“抓捕鸵鸟和熊”“制作独木舟”“用意大利人的方式打谷”“打败了一头海象”“狩猎奇遇”“独木舟之行遭遇河马”“鲨鱼岛成了防守要塞”……相信我罗列出的这些事情和奇遇,现在温室中的孩子是绝对没有经历过的,这就是此书清奇脱颖能吸引读者的地方,还更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想试一试”的那种按捺不住的跃跃欲试,男孩子骨子里就不服输,也勇于冒险寻找刺激,这样的一座孤岛荒岛,如果换做是你在,你会如何?

这本书其实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史。

是一个荒野生存指南针。

是一声唤醒人们内心蛰伏的对自由的渴盼和呼告的春雷。

是一场各种教会孩子在野外对抗危险和获取生存下去的技能本领展示会。

是一部百科全书,你想知道的都会告诉你,如何搭建树屋,如何纺线织衣,如何驯养动物,如何炼制肥皂……

更是一出神奇的魔术表演,让你见证从一无所有到一应俱全的魔法巫术奇迹……

故事的主人公一一登场亮相:卡塔琳娜是一位热心的母亲、不知疲倦的家庭主妇;丈夫是个淳朴的教师也是个自豪的父亲;长着一头鬈发的大儿子弗里茨是一个机敏、好心的十四岁小伙子;十二岁的恩斯特很聪明,但有点忧郁,有时候不够活泼;十岁男孩杰克率性、乐于助人;总是乐呵呵的小弗兰茨是个活泼开朗的六岁男孩。就是这一家六口,船难之后在荒岛上亲手制造了生存所必需的的全部物品,拥有了一个新家,开始了惬意神奇刺激的新生活。

每次拥有一件新家什,驯养成功一种动物,种出蔬菜粮食,那一家人的滴滴汗水那非凡智慧以及处理事件的理性和判断,都让我懂得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没有什么做不到的,只要肯努力肯用心,每个人都能走好脚下的路,并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孤岛,就看你如何看待。

要说阅读《瑞士鲁滨孙漂流记》的切身体验,我想说,就像坐过山车,刺激又神奇,让人大开眼界,啧啧称叹,心跳加速,因为那些突如其来的危险事件。书中不断制造新的麻烦新的意外,又不断找到解决办法和处理方案。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算故事的最后,也有睿智的留白。这也是作者处理此书的又一高明之处,毕竟读者最聪明。

假如真的有一天流落在荒岛——

何处栖身?

以何果腹?

来了野兽如何与之抗衡?

什么都没有如何生存下去?

还有意外——

生病——

突发事件——

毁灭性打击——

……

啊,太吓人了!不能再臆想了,还是再翻翻这本《瑞士鲁滨孙漂流记》学点生存技能掌握生活本领,来安慰下受惊吓的小心脏好了。

《瑞士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二):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座岛屿,愿每个家庭的征途都是大海与星辰

小时候,我最喜欢的游戏场所就是床。因为常常一个人被锁在家里,电视的四周又遍布各种“陷阱”,所以我最大的爱好就是在床上搭建出一个“宏大”的场景:用被子与床单的褶皱做成山川丘陵的样子,依照“地势”摆满自己剪的硬纸板小人、卡片、大小不一的盒子和动物塑胶模型。等到一切就绪,我就会一边摆弄着硬纸板小人和动物模型,一边把那些亲身经历或者道听途说来的故事进行加工后讲给自己听。在这里,任何在现实世界中不值一提的事物都被幻想成了了不得的东西:夹着一根火柴的燕尾夹变成了一门大炮,空的磁带盒就是一艘飞船。尽管对别人而言,那可能只是一张床,但对我来说,那就是我的王国。

因此,当我翻开《瑞士鲁滨孙漂流记》时,令我着迷的并不是这个现实主义风格的荒岛求生的故事,而是其中闪烁着的熟悉的碎片。大海深处的岛屿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动物、四周隐伏的危机无一不让我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创造的世界。这是属于孩子的暗号。在这里,琐碎凌乱的生活喧嚣化为野兽的咆哮或是大海的涛声,引导来客登上一片神奇的大陆;在这里,驯服一头野牛当坐骑、亲手建造一座树屋,平时无法实现的愿望尽可以得到满足;在这里,所有匪夷所思的想法都不会被人嘲笑,做出的一切决定都不会有人干涉。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故事里挣脱现实的束缚,拥有一片自在的天地。

假如说这片自在的天地天然地存在于每个孩子的心中,那么作为家长的成人在其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他们不应该阻止,当然也没办法阻止的时候,是该让孩子独自抵达那里还是该与孩子一起前往呢?我想,比起《瑞士鲁滨孙漂流记》本身的内容,这本书创作的过程可能会为这个问题提供一个更理想的答案。

1719年,59岁的英国人丹尼尔·笛福完成了一本根据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真实经历创作的小说。这本名字冗长的小说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后来,人们通常简称其为《鲁滨孙漂流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文学中没有任何一本书比它拥有更多的版本、改编、译本以及衍生品。而原本并非写给孩子读的《鲁滨孙漂流记》因其所蕴含的想象与冒险的特质十分契合儿童读者的需求,成为了一本受到儿童青睐的作品。于是,便渐渐显现出这样一个创作主题:是否可以让一个孩子孤身来到一座岛上。但由于在那样的境地中,一个孩子基本不可能生存下来,所以类似故事中的主人公都被设定为年轻人,直到约翰·大卫·怀斯作品的出现。

1743年,约翰·大卫·怀斯出生于瑞士的伯尔尼。他是著名的伯尔尼大教堂的一位牧师,还当过随军牧师。作为一个地道的瑞士人,怀斯虽然身材肥胖,但对打猎、捕鱼等各种户外运动都十分狂热。他阅读了很多同时代探险家所撰写的游记,如库克船长的航海记、安森勋爵的环球航行笔记等。怀斯从这些配有丰富插图的书籍获得了大量的自然知识。而他最经常给自己的四个儿子讲述的是《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鲁滨孙·克鲁索的事迹以及那些惊险刺激的情节深深地迷住了憧憬冒险的男孩们。他们迫不及待地将自己代入其中,幻想着在荒岛上寻找食物与水源,驯服野兽,制造各种生活必需品,亲手建立自己的家园。作为卢梭提出的自然教育法的忠实信徒,即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之自由发展,其主要手段就是鼓励孩子多从实际生活和自然实践中,获得所需要的知识。怀斯以自己儿子为原型,在故事中创造了中的四个小男孩,他们就像卢梭笔下的“爱弥儿”一样,在与大自然的直接接触中认识了火蚁、椰子蟹、马拉巴鹰、斑驴、千足虫、鲱鱼、蟒蛇、鸵鸟、熊、加拉巴果、蜡杨梅等各种动植物。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如何从地面测量树的高度,如何在小河上假设一座桥梁,如何用加拉巴果做器皿,用木薯块做面包等生存技能。

每晚的壁炉前,孩子们兴奋的语句与手舞足蹈的演示都为牧师开启下一个故事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灵感。与那些最久远的民间故事的诞生、演变相类似,怀斯家的孩子们跟随父亲在日复一日的重述与改编中不断地拉伸着时空,完善着属于父子的世界。最终,那些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的段落辑成了一部841页的巨著,并由怀斯的二儿子约翰·鲁道夫·怀斯在1812年出版。怀斯也许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自娱自乐会成为《鲁滨孙漂流记》众多模仿者中流传最广,也最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文学经典,甚至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题材:一家人的荒岛求生。此后的两百年间,它被多次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动画片、舞台剧、漫画、游戏。

有人讽刺怀斯一辈子都没见过一只真正的海狮,却在故事中大言不惭地描述与海狮近距离接触的感觉,有人嘲笑他打着卢梭教育思想的幌子,到头来还不是通过文字和图画而非实物,把这些自然知识教授给他的孩子们,但他却说自己为儿子讲故事的目的是“通过有趣的观察唤醒他们的好奇心,为他们的想象留出时间。”从实践中获取知识固然重要,但怀斯更看重的是好奇心的唤起与想象力的培养。事实上,故事中的父亲的行为就象征着怀斯在现实里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父亲划着用木桶制成的筏子将全家人安全地送上了陆地,孩子也在他的帮助下度过了狂风暴雨,抵达了心中那片尚待丰富的自在世界。身处崭新的天地,孩子们的好奇心自然地萌发,父亲尽心地解答每一个问题,却也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未知。在不断地与鲜活的自然生命的相遇中,孩子们心里的世界慢慢变得充盈。他们从跟在父亲的后面亦步亦趋,到能够寻找原材料去搭建自己想要的东西,正如只会听故事的孩子能够将从别处得来的信息加工后创作出崭新的篇章。最终,荒岛变成了舒服惬意的新家,《瑞士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在怀斯父子的努力下得以完成并出版。但这些都远没有四个孩子的心中从此有了一块丰富多彩、无边无际的属于自己的王国来得重要。

与《鲁滨孙漂流记》不同,翻开《瑞士鲁滨孙漂流记》的时候,我们感受到并不是人与恶劣的自然环境相抗争的孤苦与坚强,更多的是一部自然冒险题材的合家欢电影所带来的温暖与感动。在这里,孩子们总会遇到新的动物、植物,总会学习新的技能,总是会有新的冒险。在较早的一个英文版的正文后面有一段虚构的附言,讲述了一艘英国船如何被暴风雨逼到岛上,又如何在安全湾抛锚。一个被派到岸上侦查的副官遇到了父亲。父亲请他把自己的日记转交给船长,并约定第二天带着全家人见面。但另一场暴风雨的来临让这艘英国船不得不起锚。最终,只有日记被带了回去。很遗憾,这个动人的结局没有被保留下来。它完美地诠释了《瑞士鲁滨孙漂流记》真正的主题: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永远回不去的只属于自己的世界,但我们会不断地试图通过一些彼时的印记重返那里,因为我们相信它一直存在于某处。

如果你是孩子,愿你早日发现自己心中的那座岛屿!

如果你是家长,请你扬起风帆,与孩子一起前行!

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座岛屿,愿每个家庭的征途都是大海与星辰!

《瑞士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三):一本被忽视的儿童文学经典

1719年,59岁的英国人丹尼尔·笛福完成了一本根据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塞尔柯克的真实经历创作的小说。这本名字冗长的小说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在年底前就重版了四次。后来,人们通常简称其为《鲁滨孙漂流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文学中没有任何一本书比《鲁滨孙漂流记》拥有更多的版本、改编、译本以及衍生品。英文里甚至专门发明了一个单词“Robinsonade ”来特指它所代表的类型,这种类型有时被简单地被描述为“荒岛故事”或“遭遇海难者的故事”。同时,原本并非写给孩子读的《鲁滨孙漂流记》因其所蕴含的想象与冒险的特质十分契合儿童读者的需求,成为了一本受到儿童青睐的作品。卢梭就在自己的教育小说《爱弥儿》中将其作为一部有益的读物推荐给孩子。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瑞士,一个牧师经常给自己的四个儿子讲述《鲁滨孙漂流记》的故事。鲁滨孙·克鲁索的事迹以及那些惊险刺激的情节深深地迷住了憧憬冒险的男孩们。他们迫不及待地将自己代入其中,幻想着在荒岛上寻找食物与水源,驯服野兽,制造各种生活必需品,亲手建立自己的家园。每晚的壁炉前,孩子们兴奋的语句与手舞足蹈的演示都为牧师开启下一个故事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灵感。牧师根本没有想过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自娱自乐会成为《鲁滨孙漂流记》众多模仿者中流传最广,也最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文学经典,甚至在无意中开创了一个崭新的题材:一家人的荒岛求生。而更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作品的文本本身也如同书中的主人公进行了一场有趣刺激的“漂流”。

一、《瑞士家庭鲁滨孙》的文本漂流记

约翰·大卫·怀斯

1743年,约翰·大卫·怀斯出生于瑞士的伯尔尼。他是著名的伯尔尼大教堂的一位牧师,还当过随军牧师。作为一个地道的瑞士人,怀斯虽然身材肥胖,但对打猎、捕鱼等各种户外运动都十分狂热。他阅读了很多同时代探险家所撰写的游记,如库克船长的航海记、安森勋爵的环球航行笔记等。怀斯从这些配有丰富插图的书籍获得了大量的自然知识。而他又以一种令人愉快的方式将这些知识传授给了四个儿子。《鲁滨孙漂流记》只不过是他的底本之一,怀斯的晚安故事以一种比之宏大得多的方式,将那个无时无刻不处于新发现之中的世界铺展在孩子们面前。与那些最久远的民间故事的诞生、演变相类似,怀斯家的孩子们跟随父亲在日复一日的重述与改编中不断地拉伸着时空,完善着属于自己的世界。最终,那些无穷无尽、无休无止的段落辑成了一部841页的皇皇巨著,并由怀斯的二儿子约翰·鲁道夫·怀斯在1812年出版。约翰·鲁道夫·怀斯是一名哲学教授,也是一位民俗学家,同时还是瑞士国歌的词作者。在父亲的支持下,他对手稿进行了整理与修改。与笛福的著作一样,怀斯的书名同样显得冗长:《瑞士鲁滨孙或遭受船难的瑞士牧师及其家庭——一本对城乡孩童及童心未泯者而言颇富教益的书》(以下简称为《瑞士家庭鲁滨孙》)。

但这远远不是故事的结局,《瑞士家庭鲁滨孙》的漂流生涯才刚刚开始。1814年,有一位女士名叫伊莎贝尔·德·蒙托利厄的女士出版了第一个法国译本。另一个由伊莱丝·沃拉特女士翻译的法语译本也随即出版。这两个法语译本最大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同年,第一个英文译本出版。玛丽·简·戈德温在自己的译作中加入了更多的新材料。她是政治哲学家、小说家、教育家威廉·戈德温的妻子。这本书也成为了威廉·戈德温的儿童图书项目“青少年图书馆”计划的一部分。英译本的前言可能是由威廉·戈德温亲自撰写,因为其中透露出了他与约翰·鲁道夫·怀斯教授一样的反卢梭主义的观点:孩子们是可以在阅读像《瑞士家庭鲁滨孙》这样的书籍的过程中,被教授很多自然史、地理和其他有用的知识。自此之后,各种英文版接踵而至。原来的故事也不断地被加入全新的章节,或是被改写得更为简练。例如戈德温的版本中还没有出现一家人解救了一个同样迷失在荒岛上的英国女孩杰妮·蒙特罗斯的情节。

《瑞士家庭鲁滨孙》的故事其实就像是一部一直有续集的电视剧。它给予每个改写者以自由,欢迎他们随时插入一个新情节,或是安排主人公一家又遇到了一些前所未见的动物、植物。直到1889年,W.H.G金斯顿的版本成为了英国读者较为认可的标准版本。1895年,弗兰茨·鲁洛教授改编的德语版《瑞士家庭鲁滨孙》出版,他的故事被认为最贴近怀斯的原稿内容。但改写仍在继续。瑞士著名作家彼得·施塔姆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够更好地看懂这个故事,以鲁洛教授的版本为原型,增补了一些内容,如如何制作巧克力、颜料和肥皂,并为原作中没有名字的母亲取名为卡塔琳娜。(约翰·大卫·怀斯第二任妻子的名字)

自上而下 自左而右(1851年英国版 玛丽·简·戈德温版 W.H.G金斯顿版 伊莎贝尔·德·蒙托利厄版 )

对于读者而言,《瑞士家庭鲁滨孙》文本的出版传播史无疑拥有着与其文本内容相比丝毫不逊色的迷人魅力。或者说,两者始终处于一种共生的关系中。怀斯父子以集体讲述创造这个故事的最初版本的方式就决定了这个时空不是封闭的,而是向所有人开放的。为故事增加新的章节是一件完全“合法”的事情。当你身处其中,你会不自觉地去探索与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哪怕是那些怀斯没有写下的部分。与现代作品衍生出所谓同人文不同,《瑞士家庭鲁滨孙》的改编突破了个人写作的限制,被纳入了正式的出版与译介中。正是得益于这种高度的开放与包容,《瑞士家庭鲁滨孙》才会在世界各地流传得如此之广。它无时无刻不在激起人们言说的欲望,就连儒勒·凡尔纳都为其写过一篇名为《第二祖国》的续集。而这欲望背后深埋的是人类自古以来驯服自然、创造世界的血脉。

二、自然野性的驯化

与笛福笔下的鲁滨孙·克鲁索相类似,《瑞士家庭鲁滨孙》中的一家人流落荒岛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靠着现有的资源生存下去。当他们拥有了安全的容身之地,满足了基本的温饱需求之后,还会追求生活品质的提高。而这个过程的另一面便是对自然野性的驯化。

在《瑞士家庭鲁滨孙》中,人对自然野性的驯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通过命名的方式将荒岛上的动物、植物乃至荒岛本身融入人类的文明社会。在最初以教授自然知识为目的版本中,一家人会为他们遇到的每一种超出父亲知识储备之外的动物、植物取一个名字。而有些动物会被抓住,成为重要的畜力或是孩子们的宠物。它们通常还会额外拥有一个类似绰号的名字:小猴子叫“咔咔”,公牛叫“暴风”,斑驴叫“闪电”。这像是上帝赋予亚当权力为伊甸园中的飞禽走兽、花草树木命名。同时,这种行为也是大航海时代在18世纪末的余波的体现。以库克船长为代表的一批探险家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现了许多人所未知的岛屿、物种。随着人类自然知识的日积月累,自然界中未知的物种越来越少。所以,在出现较晚的《瑞士家庭鲁滨孙》新版本中,流落荒岛的一家人已经几乎不会遇到自己不认识的物种了。例如在彼得·施塔姆改编的版本中,父亲简直就像脑袋里装了一本自然百科全书,不仅能够识别动植物的名称,还能说出它们某些用处。但是,这种改变并不代表以命名驯化自然的方式是不必要的了,相反,他们只是将命名的对象换成了整个生存环境。这家人根据自己的经历,为荒岛上的各个地方取名,如平安湾、希望落空海岬等。甚至在全书的结尾,整座岛屿也被命名为“新瑞士”。第二,通过实际的行动来驯化自然的野性,主要是野生动物。一家人在岛上遇到的动物几乎不是被杀死,就是被驯化。彼得·施塔姆就详细描述了他们仿照锡兰人驯象的方法来驯服鸵鸟:

无论是猴子、公牛、老鹰、还是斑驴只不过是这个驯化鸵鸟故事的不同版本而已。在他们的努力下,原来的荒岛终于变成了一座拥有农场、田地、堡垒、桥梁、树屋的人类居留地。 考虑到《瑞士家庭鲁滨孙》开始的阅读对象是怀斯的四个儿子,我们有理由将书中对这种对自然野性的驯服看成是人类将自己从自然里剥离出来,打造他想要的空间,在其中教会孩子在野外对抗危险与生存下去的技能。当然,这一切都必须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但是光靠这种安全感并不能让《瑞士家庭鲁滨孙》历久弥新,获得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相反,是恐惧的力量让它产生了如此巨大的魅力。

三、恐惧的魅力

无论是资本主义新人鲁滨孙·克鲁索,还是建立“新瑞士”的一家人,笛福与怀斯父子都在自己的作品中竭力地表现着人类的各种优良品质。但人类自信与强大的源头却是来自一种古老的恐惧。自从人类学会造船,开始在大海中航行以后,这种对于一个人遭遇海难,流落孤岛的恐惧就已经深植于心。早在《奥德赛》与《一千零一夜》中,我们就看过很多类似的故事。正如航海总是收获与危险并存,人类也从这种古老的恐惧中发现了一种同样强烈的满足感。尽管只要想象一下孤身生活在荒岛上的情形,就会心生恐惧,因为那一连串的如何生存下去的问题提醒着我们将来有无数困难需要面对,更别说还有更多未知的危险了。那么,除了拼命克服这一切之外,我们究竟还能获得什么样的满足感呢?自由!此时此刻,这个人是完全自由的。孤身一人意味着没有人能够束缚你,没有人能够伤害你;与世隔绝意味着你可以无视人类社会的命令与法规。而对绝对自由的渴望正是我们每个人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愿望。因此,对流落孤岛的恐惧拥有了无限的魅力。甚至可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暗暗地憧憬着那一天的到来。而这种恐惧感与对自由的憧憬交杂在一起的复杂感受正是《鲁滨孙漂流记》和《瑞士家庭鲁滨孙》这样的作品拥有一代代读者的重要原因。

为了延续这种复杂感受带来的魅力,作者就必然要不断地制造危险与困难。从刚开始如何从遭遇海难的船上转移到陆地上,到如何在荒岛上建立起安全的庇护所;从如何从周围的环境中收集到足够的食物,到如何抵御岛上猛兽的攻击;从如何驯化岛上的动物作为农业生产的畜力,到如何与其他发现者交流。来自外部的恐惧感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并且总是只会得到部分缓解,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总是无法获得完全的满足,不得已要继续看下去。这种不断唤起恐惧感的机制解释了人们为什么沉迷于笛福与怀斯父子创造的世界,也解释了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人热衷于改写《瑞士家庭鲁滨孙》的故事。

笛福的小说原本是写给成年人看的,但是经过加工改编之后,却迅速成为了大受好评的青少年读物,乃至最终成为了青少年文学的经典。目标读者的变化让作者们开始思考是否可以让孩子自己成为故事的主角。但一个孩子在那样的环境中显然是无法生存下来的,于是直到怀斯父子的《瑞士家庭鲁滨孙》的出现,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一家人流落荒岛的设定让孩子们处于父母的保护下。尽管孤身流落荒岛的恐惧感以及随之而来的满足感会大大削减,但至少允许孩子首次成为荒岛生存故事的主角。这本身对儿童读者来说就是一件十分兴奋的事情。在《瑞士家庭鲁滨孙》极其后续的改编版本中,比较明确的读者意识让作者们采取各种方式将外来危险所造成的恐惧感控制在一个安全的范围内。例如塑造一个无所不知的父亲形象,给予一家人更多的武器和物资,在荒岛上不会设置太过凶猛的野兽。儿童文学作品中唤起恐惧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平复它,并满足孩子“哪怕透过捂住双眼的手指缝也想要看一眼的”心理。这就像“鸡皮疙瘩”系列的作者R. L.斯坦提出的“过山车”理论:“和成年人一样,甚至更甚,儿童普遍喜欢历险、悬念、刺激和一定程度上的惊恐。作者让孩子们像坐过山车一样,满足孩子们对惊险近乎生理需求的渴望。但人们毕竟知道有惊无险的过山车最终会安全着陆。”

四、启蒙思想的教育册子

《瑞士家庭鲁滨孙》之所以被成人推荐给儿童阅读,除了其中紧张刺激的情节外,更多的是因为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作为启蒙运动的忠实追随者,怀斯受到了卢梭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自然教育法,即就是遵循人的自然本性,使之自由发展,其主要手段就是鼓励孩子多从实际生活和自然实践中,直接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他还主张儿童应该从小进行劳动教育,学会谋生的手段。怀斯就在自己的故事中实践了这种教育方法。《瑞士家庭鲁滨孙》中的四个男孩就像“爱弥儿”一样,在与大自然中直接认识了火蚁、椰子蟹、马拉巴鹰、斑驴、千足虫、鲱鱼、蟒蛇、鸵鸟、熊、加拉巴果、蜡杨梅等各种动植物。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如何从地面测量树的高度,如何在小河上假设一座桥梁,如何用加拉巴果做器皿,用木薯块做面包等生存技能。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家人除了杀死或者驯服之外,还会将动物尸体做成标本保存起来,最后甚至建成了一个小型的博物馆,而父亲的笔记更可以看成是一本小型的百科全书。这两种之前的鲁滨孙·克鲁索从未做过的行为明显带着启蒙思想的烙印。尽管怀斯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一只真正的海狮,尽管他通过文字和图画而不是通过实物,把这些自然知识教授给他的孩子们,但怀斯曾经说过他为儿子讲故事的目的是“通过有趣的观察唤醒他们的好奇心,为他们的想象留出时间,然后纠正他们可能陷入的任何错误。”由此可见,他没有一味强调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想象的作用,再加上《瑞士家庭鲁滨孙》集体创作的背景,怀斯的教育理念可以说是与那个要求将保存起来的“过去”展示,让人领会的时代十分契合了。

除了自然知识的教授外,对人性的认识也是怀斯在故事中想要表达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荒岛往往会成为检验人性,乃至诱使人们暴露阴暗面的试验场。但是,在《瑞士家庭鲁滨孙》中,却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一方面,怀斯是一位虔诚的牧师,相信人类的本质是善良的。他故事中的人物从没有经历过对人性的质疑。从一开始,他们的性格就被贴上了固有的标签:母亲热心、不知倦怠,长子弗里茨勇敢、好心,次子恩斯特聪明、冷静,第三个儿子雅各布率性、乐于助人,小儿子弗兰茨活泼、开朗。一直到故事的结尾,他们都没有任何变化。另一方面,服膺于启蒙学说的他相信理性之光可以照亮身处黑暗之中的人们。启蒙的先驱们提倡只要用理性来判断一切事物,尊重科学与事实,人类就将永远处于进步之中。所以,《瑞士家庭鲁滨孙》中的四个男孩的成长只是知识的累加。怀斯认为人性的善良是不可更改的,只需要靠教育来唤醒;而理性是可以培养的,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砺。而这两种品质保证了人们在荒岛上不会互相残杀、相互嫉妒。但荒岛上仍然存在着暴力与杀戮。那是人类对动物的猎杀。尽管一家人中的父亲教育自己的儿子只有为了食物,才可以开枪,但还是有大批的动物倒在了为了追寻快感的枪口下。希利斯·米勒在一篇评论文章中写到:“《瑞士家庭鲁滨孙》中的杀戮不过是以一种无声和隐秘的方式表现了尼采所说的所有艺术都必不可少的牺牲性暴力。”这可能是也对启蒙运动中的理性之光只照亮了人类进步的道路的一种隐喻吧。

在所有具有代表性的版本中,作者几乎都用一大段口号式的宣讲来结束整个《瑞士家庭鲁滨孙》的故事。但是玛丽·简·戈德温版本的结尾却格外动人。她选择了让一家人继续在荒岛上等待着。而编辑在其后加了一段虚构的附言,讲述了一艘英国船如何被暴风雨逼到岛上,又如何在安全湾抛锚。一个被派到岸上侦查的副官遇到了父亲。父亲请他把自己的日记转交给船长,并约定第二天带着全家人见面。但另一场暴风雨的来临让这艘英国船不得不起锚,否则将会无法安全返航。最终,只有这本日记被带回了文明世界。在这个早期的版本中,读者会相信那个迷人的岛屿一直存在于某处,尽管我们只能通过阅读日记前去拜访。瑞士鲁滨孙一家将会永远留下。在那里,他们总会遇到新的动物、植物,总会学习新的技能,总是会有新的冒险。

彼得·施塔姆改编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