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活用一輩子的讀書筆記術【完全攻略版】读后感锦集

活用一輩子的讀書筆記術【完全攻略版】读后感锦集

《活用一輩子的讀書筆記術【完全攻略版】》是一本由奧野宣之著作,大田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280,页数:2016-10-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用一輩子的讀書筆記術【完全攻略版】》读后感(一):(書評) 奧野宣之 - 活用一輩子的讀書筆記術 【完全攻略版】

(書籍封面圖片) ※以下內容均套用書蟲觀點調整的筆記, 非完全死套書中概念。

《活用一輩子的讀書筆記術【完全攻略版】》读后感(二):写读书笔记的六重境界,快来看看你在第几重?

向第六重境界,努力修炼

大凡读书之人,必会经历从不做读书笔记,到开始做读书笔记,再到精益求精做笔记的过程。但你知道自己到底处于读书笔记的第几重境界吗?读完下文,开始对号入座,一切修炼吧!

第一重:只读书、不做笔记(一切不做笔记的读书,都是耍流氓)

很多人(包括以前的我)都是只读书,不做笔记。但渐渐发现读的书都忘掉了,我目前能列出我读过的书单,有些内容很难再回忆起来,除非再读一遍。这恰恰说明只靠潜意识和被动接受能达到的理解和记忆显然是有限的,必须经过有意识地咀嚼和自主加工后,书上的信息才会真正变成属于我们的知识。其实在这个境界的很多人不做读书笔记的原因无非分为两个:不知道怎么做笔记的方法,觉得浪费时间就不愿意做读书笔记。

第二重:只做简单标识类笔记(横线、波浪线、五角星、三角形,你还会什么?)

恭喜你,进入这一境界,你已经不是读书的流氓了!但很可惜,这重境界的你也只会简单的做一些标识类符号,比如三角形表示一般重要,五角星表示非常重要,空心圆表示有待解决等等。标记的标识符号大体就七八类,毕竟多了就毕竟乱,复习回顾的时候也不好总结。可能,你做的会更好一点,比如再加上一些颜色,让自己的笔记边的花花绿绿,黄色表示一般重要,红色表示非常重要。

读书笔记的第二重境界

第三重:开始做机械性摘抄类笔记(笔记抄抄抄,我们的小绝招)

抄书,这个行为不是你的错,因为自古就有抄书的习惯,那起源于活字印刷还没发明的时代,书籍的传播必须要人工抄书。但,请注意,我们现在是信息时代。在这重境界的读者还是坚持抄书的传统,谁让小时候老师动不动就罚抄书200遍呢。往往都是把原文重要的精彩段落、精辟论述、佳句、警句或重要的史实、资料等摘录下来,甚至全抄原文,以便日后查检。甚至有强迫症的童鞋还在摘录后认真核对,注意与原文相符,甚至标点符号也要与原文一样,很怕把作者的原意弄错。当然,对一些基本信息更是少不了备注的,比如书名或刊名、著者,甚至出版社、出版年月等等,为了方便时可查考原书。

第四重:开始写读后感或书评(已经有了独立修行的基础了)

读后感是什么?难道和读书笔记不一样吗?

读后感是指读完一本书后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通过文字等形式表达出来,是对一本书的感想、思考,一般是在看了本书后的启发。而读书笔记是指读书过程中为了积累所作的记录,包括摘抄好的词句,做评点,为自己更好理解所读书本内容的一种手段。除了标识、摘录、也可以有你对书籍的理解、读过之后的感想、受到的启发教育等。

读后感和读书笔记的区别在于:读后感一般对整本书都有所了解,观察起来更全面,视野更宽阔。而读书笔记则对于某一方面的更了解详细,可以随时记下所思所想。通俗来讲,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读书笔记包含读后感)。

为什么这是第四重境界呢?因为一个关键的要素:独立的观点。读完一本书,你不可能全文抄录书中的内容,必然有自己的想法,通过读书后将其表达出来,以形成自己的见解,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这一个“独立的观点”,让你从死读书、读死书,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读者。

第五重:运用多种工具,将读书笔记更体系化(读书笔记的进阶期,我刚迈入这重境界)

现在是碎片化时代,各种平台都在强调碎片化阅读、碎片化学习、碎片化输入等等,为什么你还会选择读书?因为读书更系统,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读完书获得的收益远超过同等字数或同等时间的碎片化阅读。

同样,读书笔记的第五重也是要将读书笔记成系统化、体系化,而不只是零零碎碎的写几篇或几十篇读后感、文章就完事了,那样的读书笔记对你的确有一定的提升度,但仍然还能再提高。

怎么让读书笔记更体系化呢?答:运用工具。现在有很多APP、软件都可以实现高效的读书笔记输出,比如思维导图、PPT等等,都是很通用、成熟的形式。借用工具,就可以让你的读书笔记过程更加高效,对书籍的理解也不断加深,当然,这是要花时间的。

运用思维导图和PPT做读书笔记

第六重:你的读书笔记,成为别人的阅读素材(你在桥上看风景,却不经意间成了别人的风景)

这是我能想到的读书笔记的最高境界了,你的读书笔记是别人要学习、要吸收、要消化的素材,比如一篇很干货的碎片化阅读材料,比如一个蕴含丰富情感的鸡汤文。好的读书笔记能让读书生活更加充实,还能提高找书、读书和活用的水平,让读书生活更加愉快,而且还能传递给更多人,带给更多人以正能量。

写读书笔记以改变读书方法,而读书方法的改变又会带来思考方式的转变,自己的思想就会变得更有深度,有深度的思想自然会更容易写出有深度的文章,有深度的文章就成了别人眼里的鸡汤或干货文章。

就好比我写的这篇文章,如果读到这,你觉得有点意思,对你有一点点启发,那多多少少,我也算是你眼中的风景了。

《活用一輩子的讀書筆記術【完全攻略版】》读后感(三):(評筆) 奧野宣之 - 活用一輩子的讀書筆記術 【完全攻略版】

(書籍封面圖片) ※以下內容均套用讀蟲觀點調整的筆記,非完全死套書中概念。

【推薦給誰?】 (1) 常讀課外書的人(小說類除外)。 (2) 需速讀和加強記憶力的人。 (3) 想為筆紀增添趣味性和理解能力。

【讀後評分】 ★★★(3/5)

【書評與筆記】 (筆記圖片) 雖然這本書有很多我不認同的觀點,但作者給了我們一項珍貴的觀念——「書讀再多、再快,不如先重視吸收的能力。」 然而,如果我們擁有閱讀強迫症,總是一字字的把書從第一頁翻到最後一頁,花費相當多的時間讀一本書,但對書的記憶依舊不深,那就非常適合看作者推薦的這本筆記法。它除了教你速讀之餘,還能加強印象和記憶,並有趣的活用吸收過後的知識。 第一:找書 作者認為不應該在書店裡閒晃,平日要養成紀錄生活中碰到的困難或興趣的習慣,可利用網路調查這些書的相關書籍,再將其製作成書單;在進書店之前,始步驟的重點為「有目的」的買書。 第二:買書 藉網路或實店翻閱內容,過濾一些不好的書籍。 第三:看書 作者提倡的速讀,並非字句全都讀得很快,而是採跳躍式的閱讀。判斷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可寫進筆記本裡的重點」,速寫在一張白紙上,寫的字句都不用太完整,只要自己看得懂就好。廢話或認為沒必要寫下得可跳過不看,切記!我們是為了「寫筆記」才看書,所以不必將閱讀的時間糾葛於不會寫進筆記的內容。 第四:紀錄 將上述寫下的重點再做思考,整理成架構,可採高橋政史的《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裡的黃金三分割法正式寫入筆記本。 此外,書的佳句、影響、最能代表書的一頁、其他人的書評等都能撰寫進筆記本,或用影印剪貼的方式也可以。這些資料的製作過程和往後複習,都是增加對書的記憶和印象的好手段。別忘了如果是剪貼資料,一定要在旁邊寫幾句自己的感想,才能有效的吸收和利用。 第五:活用 可反覆複習筆記或寫自己的書評,將這些知識紮根於腦袋,需要的時候隨時都能回想起來並活用。

【挑書名言】 訓練看書快一點,每個月花好幾千元買大量的書來速讀,或是訓練邏輯思考能力;這些都在充分理解一本書後再做也不遲。

【挑書佳頁】 (佳頁圖片)

【影響讀蟲】 寫重點,紀錄筆記,剪貼和心得,寫佳句和影響啟發等所有步驟;都等同一次又一次的複習,也是把書的精華變成自己血肉的途徑。

【讀後蟲答】 A:這本書和另一本奧野宣之的《活用一輩子的全能筆記術》、《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有何不同? Q:「讀書筆記術」顧名思義內容多為讀書方式而撰寫。「全能筆記術」比較偏向生活紀錄,以及利用日記構想工作上的創意企劃。「 活用一輩子的筆記術 」,是作者改版之前的舊作,雖然讀蟲沒有看過,但在新書裡作者提到隨著知識爆發時代和技術發展,舊版已經不夠使用,因此建議直接購買改版的新書即可。 A:讀蟲筆記中提到不認同作者的觀點,大概有哪些部分? Q:讀蟲不太習慣作者提倡的僅用一本筆記本的概念,他將所有資料指按照撰寫時間排列,將各種資料雜亂無章的紀錄於同本筆記。他認為不按內容不分類,就能獲得隨時筆記的耐心,減少半途而廢的可能性,並且將其比喻成錢包,如果錢包整理後,裡面的東西將都不會全被翻閱,但雜亂無章反而會一樣樣的尋找,順便達到複習,且能省去分類的時間,如果擔心累積太多本簿子而找不到資料,可在電腦建立索引;這樣的理論實在有些偏頗。 作者所說的只寫日期,一本多用的方式,光針對每小時課表課程都不一樣的學生就不適用了,不同科系的筆記夾雜於每頁甚至是每個區塊,只會更加難以複習和尋找資料。 我曾將英文、設計、課外書的筆記分成三本筆記,想要找的資料直接看簿子種類或顏色就知道了,如果想將某頁移位,只要購買活頁式的筆記本便容易處理,用這樣的方式更無需另在電腦建立索引檔。 A:為何這本書只推薦給讀課外書的人?考試書、小說不行嗎? Q:從速讀方面來看,作者訴求只標註和閱讀自己認為重要的部分,但考試用書裡,即便是自己認為不認同的區域,也不可略過,哪怕剛好出現在考卷裡頭。 關於考試用書的筆記,讀蟲叫推薦大家另一本高橋政史的《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裡面有很多科目的筆記方式及範例,更適合學生使用。另外小說這種第一頁翻到最後一頁的讀法(很人會看小說會跳過段落或章節吧),也不大適合採跳躍式閱讀。 A:其它有什麼需要補充的嗎? Q:作者在書中提到,喜歡不分類,甚至每頁欄位不分,隨意的書寫、剪貼,甚至喜歡像報紙內容一樣,把每頁都寫滿不留空白。這正巧與《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裡的整齊筆記概念相反。 按照編排學來看,雜亂無章的排版或撰寫,只會影響後續的閱讀和吸收速度,拿最簡單的例子,回想我們讀過的書或雜誌,很少有「不留白」的排版,如果剪貼或書寫筆記可以適當的留白,以及整齊,其閱讀舒適和流暢度會優異許多。 ●錯誤範本:凌亂排版雖然有趣,但既然式讀書用的筆記,就不需如此挑戰自己的閱讀耐性。 (筆記內容附圖) ●建議範本:視以下手錶圖為剪貼,影印為字為筆記內容的話,你會發現乾淨、整齊的筆記方式,閱讀便利性會優越許多,也不會打開還沒讀之前就覺得視覺疲憊。 (筆記內容附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