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的读后感大全

《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的读后感大全

《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是一本由梁实秋著作,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圆脊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读后感(一):读徐志摩一篇-后感

把美丽女子当成终身追求,终究只能是空的。年少时,追求身无所系的自由的轻。年长时,原来身无所系也等于身无所依。

任公之评,振聋发聩,奈何不得一个已身在云端,不知地下何物,已不见地面上芸芸众生。那个美妇人也不只是美妇人,人性部分无趣;似有似无的神性部分,又会在哪个举案齐眉的日子里,发现只是幻觉?

《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读后感(二):岁月之长,真的不过就是心安

一提起梁实秋先生,恐怕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吃”。毕竟他的那本《雅舍谈吃》散文集实在是太出名了。据说这书甚至都影响到了近几年来那部最为知名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虽说这“吃”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人所要面对与经历的可并不仅仅只有“吃”而已。

“人生就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遇和别离,愿你遍历岁月山河,依然觉得人间值得。”

读过梁实秋先生这本名为《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的文集之后,越发觉得上面的那句话是珍贵无比。在这本书中所收录的,大多是梁实秋先生对以往岁月和往昔亲朋故友的怀念与追思,当然也有一些属于他自己的难忘经历。

在这本文集中,梁实秋先生回忆了冰心,谈到了徐志摩,想起了沈从文,闲谈了胡适和辜鸿铭。他还聊起了在抗战时期自己和老舍先生搭档说相声,以及曾经在学校里演舞台剧筹款的趣事,也饶有兴趣的分享自己在纽约旧书铺淘书时的快乐与心得。但是更多的篇幅还是留给了自己的亡妻程季淑女士。

这一部分的章节被命名为“槐园梦忆”,主要讲述的是梁实秋先生回忆自己与妻子程季淑女士相伴一生时的点点滴滴。当我读到这一部分时,突然意识到,以往这位字里行间处处透出诙谐幽默、平静淡泊、充满人生智慧的梁实秋先生,也是一个拥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他与妻子虽然是由父母做主相识,但却相濡以沫恩爱一生。在他们共同经历的几十年间,他也有过少男少女的怦然心动,有过寻常饮食男女的脉脉温情,有过寻常夫妻的柴米油盐,在面对生离死别的时候,梁实秋先生同样也会痛彻心扉,久久难平。

人生原本就是无常,总会有一些我们未曾意想到的事情突然出现。我们往往会被这些突如其来的意外打的措手不及,难免会有慌乱出现,弄得自己狼狈不堪。但是不管发生过什么,人生到底还是要往前走的,日子也总还是要过下去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快速的让自己的内心趋于平静。就像是这本书的名字一样,《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

岁月之长,真的不过就是心安。

《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读后感(三):最重要的就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摩诘居士曾经写过一首诗名为《终南别业》,其中有两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每每被人引为生活哲理。其实不止这两句,整首诗都值得好好读一读: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之所以想到了王维的这首诗,是因为正好也读到了梁实秋的散文集《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人到晚年,回忆就成为了越来越经常的事情,所以想起故人、忆到故事,也就顺理成章。《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是梁实秋先生的一部怀人纪事散文集,书中既有对过往岁月、难忘经历的回忆,有对亲朋、故友还有至亲之人的深切缅怀和思念;当然,标题也罢,字里行间也好,都透露出了一种极类似于《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感觉。想不开,就觉得人生处处不甚得意,于是每每觉得“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其实,说到底,这就是自己的心态有没有调整到位所产生的一种正常反应。

梁实秋一生著文无数,当然,与人交往也无数。他在这部散文集里写到了冰心、徐志摩、沈从文、老舍、梁启超、胡适、辜鸿铭,写到了自己的一些过往岁月,还专门抽出五分之二的篇幅给了自己的故妻程季淑女士。能够被人记得,真的也是一种幸运。就像他写冰心的:“这年头儿,彼此知道都还活着,实在不易。”最真实的一种感触,便是这样的极致。

写到这里,不禁很好奇。这部集子里没有提到鲁迅。但梁实秋与鲁迅之间,确实是曾经发生过一场论战的。双方的立志、观点有所不同,所以斗得也是一时热闹。但时过境迁,三十多年后,当梁实秋写故人、故友的时候,居然没有提到鲁迅——还真是忍不住要提一下。

写其他人、自己事也就罢了。《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里的三个章节,最后一章梁实秋写的是自己的故妻。还没有开始读这篇之前,首先是一首篇、一篇文就展示在了脑海里。一个是苏轼写给亡妻王弗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一个是明朝文学家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里:“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都很真挚。梁实秋的一句话也很实在:“季淑没有死,她仍然活在我的心中。”夫妻如此,也就足矣。或许更多的正是因为想到了过往的一切,所以晚年的梁实秋才情不自禁,既感怀于那些相遇和别离,却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相遇与别离中,反而看开了很多,算是得到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真谛。

但是,换言之,假如没有之前几十年的铺垫,是很难做到这样的——算起来,强行为之,“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曾经,不也是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过的岁月吗?

《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读后感(四):怀念那些故去的人和旧时光

在我知道的梁姓知名作家中,就有梁启超、梁实秋、梁晓声。前两位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大作家,后者则刚荣获了今年的茅盾文学奖,也是当代一位非常重要的作家。队伍而言,这三位作家,我都是喜欢的。先后读过梁启超先生的诗论及美学文章,读过梁实秋老师的雅舍散文,也读过梁晓声老师的《狐鬼启示录》。所以,对于这三位作家,我时并不陌生的,应该说他们三位的文章各有千秋,梁启超先生的深邃,梁实秋先生的雅致,梁晓声先生的较为现代。

在这本《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的文集中,所收录的三辑文章,其一是梁实秋先生怀念故人的回忆录,辑二是作者关于往事的回忆,辑三是悼念自己妻子的回忆文章。可以说,这三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回忆性的文字。

读梁先生的这本回忆录,我们可以感受到在他生命里接触过的几位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的生平及真实的一面。比如,在《忆冰心》一文中,梁先生介绍了自己与冰心从认识到深交的点滴往事。比较有趣的是(当然在作者和冰心先生看来,可能就是比较尴尬的见面),在同乘一艘船到美国的途中,梁先生问冰心“您到美国修习什么?”,冰心回答“文学”。冰心接着问“您修习什么?”梁先生回答“文学批评”。一个学习文学,一个学习文学批评,是不是像冤家路窄的感觉。而且,作者提及,在冰心写过《繁星》《春水》之后,梁先生即写过一篇《〈繁星〉与〈春水〉》的批评文章。殊不知,这样两位在文学与文学批评上的作家因为这样不打不相识的缘故和缘分,相识相交了近一辈子。还比如,在《谈徐志摩》一文中,作者与徐志摩的接触也是通过朋友间介绍才相互认识的。在这篇文章中,梁先生用了很大的篇幅记录了徐志摩的再婚妻子陆小曼的故事,从这些文字里,我们可以看到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圣品真实的故事。并且,在这篇文章里,还有关于徐志摩的老师梁启超先生在他与陆小曼的婚礼上,梁启超先生对徐志摩以严厉批评并寄予厚望的新婚证词,也是文坛的一桩趣事。其余篇章也各有其独特和有趣的地方,在此不再赘述。

在《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里,我能感受到梁先生与师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也能感受到作者的真性情。在诸多篇章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忆冰心》,读来让人感动不已。前面说到梁先生与冰心的认识带有很强烈的“戏剧”色彩,但是他们两位文学大家的友谊却走了很久远。两人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原因,时常分别,但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书信往来。直到后来,梁先生在大陆解放后来到台湾,以及其后辗转香港、美国,两人通过彼此的书信来往不断。直到在那场特殊的时代下,两人的交往才被阻隔。后来,梁先生因为香港一篇新闻报道说冰心在大陆已经去世了,梁先生触景生情,在悲痛之中写下了《忆冰心》悼念文章。直到不久接到朋友的准确信息,说冰心还健在。结果像是闹了大笑话,其后梁先生亦专门发表声明阐述来龙去脉。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梁先生与冰心之间的深厚友谊。

读梁先生的文章,感怀大家风范,实乃人生之快事。

《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读后感(五):梁实秋忆故妻:纵使人生无常,你依然在我内心深处

有人告诉我,时间可以冲淡哀思。如今几个月已经过去,我不在泪天泪地地哭,但是哀思却更深了一层,因为我不能不回想五十多年的往事,在回忆中好像我把如梦如幻的过去的生活又重新体验一次。季淑没有死,她依然活在我的心中。——粱实秋《槐园梦忆》 粱实秋的文章读过不少,《槐园梦忆》始终是最爱的一篇,此文被收入粱实秋的珍藏文集《原来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粱实秋在书中写故人、故地、故妻,回忆处处,字里行间,无不涌动着作者对故人的怀想,对故地的留恋,以及对故妻季淑的深情厚爱。 “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是我辈。”她走了,可是她却永远活在他的心中。 初相识时,季淑还是一个二十岁的姑娘,用粱实秋大姐的话来说就是“我看她人挺好,蛮斯文的,双眼皮,大眼睛,身材不高,腰身很细,好一头乌发,换成一个髻堆在脑后,一个篷覆前额。” 两个人还没有见面之前,粱实秋给她打过一次电话,电话里她说话的声音清脆柔和,可用“珠圆玉润”来形容。这使梁实秋受了刺激,受了震惊,在还未见季淑之前先已得到无比的喜悦。 他们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可谓是一见钟情。季淑那天穿的是一件灰蓝色的棉袄,一条长抵膝头的黑裙子,百分百一个朴素的女学生。而梁实秋穿的是一件蓝呢长袍,挽着袖口,胸前挂着清华的校徽,穿着一双棕色皮鞋。多年后季淑对梁实秋说,她喜欢他那一天的装束,也因为那是普通的学生的样子。 有着同样喜好的两个人开始了恋爱。他们的约会地点有时在中央公园,有时在太庙,有时在北海公园,散步、发呆、看电影……甜蜜的时光总是很短暂,1923年6月,梁实秋在清华行毕业礼,8月就要到美国去留学。他和季淑约定,三年后回来结婚,他们就这样开始了三年的别离。 1926年7月,梁实秋回到了故国。他回来后的第一件事便是与季淑商议婚期,他们结婚的日子是1927年2月11日,行礼的地点是北京南河沿欧美同学会。心心相印的两个人,经过这么多年的分离和苦恋,终于走到了一起,组成一个温馨的充满着爱的小家,从此步入琐碎的婚姻生活当中。 季淑喜欢孩子,她在结婚后的六年之间四次生产,把自己的全部时间与精力都奉献给了孩子。她有一个见解,认为小孩走上喜欢读书的路,最好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桌,所以她给每一个孩子都买了一个书桌。她做了好几年的小学教师,她的教学经验在家里发生很大的影响。 梁实秋办了一个周刊,以鼓吹爱国、提倡民主为原则,因此他对于各方面的人物常有广泛的接触。季淑看见来访的客人鱼龙混杂,很为他担心,事后总是问他那些人来找他做什么?这使梁实秋提高了警觉。 有某些方面的人来做说客,“愿以若干金为先生寿”,梁实秋当即拒绝。季淑知道后完全支持他的决定,她说:“我愿省吃俭用和你过一生宁静的日子,我不羡慕那些有办法的人之昂首上骧。”此高风亮节的精神,颇有她祖父当年的风范。 就是这样一位娇小玲珑的女子,在那些山河动荡的年月,在梁实秋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之际,勇敢的担负起侍奉公婆老母,养育孩提,主持家事等等艰苦之事,却从未在人前有过任何抱怨。 梁实秋说他们不讳言死,相反的,还经常谈论此事。季淑曾跟梁实秋说:我们已经携老,没有遗憾,但愿有一天我们能够口里喊着“123”,然后一起同时死去。梁实秋觉得这个奢望太大,恐怕总要有个先后。先死者幸福,后死者苦痛。他们两人都希望自己先死。 然而,人生无常,一次意外的事故夺去了季淑的生命,她最终还是先走了一步。她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放心不下梁实秋,还在叮嘱他不要着急。她走了,将那无尽的痛苦留给了梁实秋,也将那无尽的想念和哀思留给了梁实秋。 梁实秋在《槐园梦忆》的最后写道:五十年来,季淑以其全部精力、情感奉献给了我,我能何以为报?奏嘉《赠妇诗》: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虽知未足报,贵用叙我情。 缅怀既往,聊当一哭!衷心伤悲,掷笔三叹!读罢此诗,念及此情,真叫人忍不住淆然泪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