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读后感1000字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读后感1000字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是一本由[美] 希娜·艾扬格(Sheena Iyengar)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0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精选点评:

●一本心理学社会学的鸡汤,看不下去3章弃书

●有些无聊之谈,并没有讲到精髓

●看的是纸质书,总的来讲内容晦涩难读、冗长,框架逻辑比较混乱,面临什么选择,怎么做选择,选的不是自己想要的原因是什么,都没能清晰地进行分析。只是在人性的控制欲,喜欢自己做选择,同时选择太多反而难以抉择进行了阐述……

●真是一本无聊的书

●选择和选择欲。选项分层法,主动创造选项。驾驭的不是选项,而是选择本身。

●安排的明明白白

●创造大格局对选择进行选择

●最高级的选择就是对选择进行选择

●选择,就是一个收集信息、评估,并做出判断的过程。人生是一系列选择堆积而成的,不是某一个选择突然改变的。

●一天听一本书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读后感(一):不推荐的书

有点痛苦,读到第三章了,依然不知道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不知道她想表达的是什么,能选择是好事还事坏事,或者在一定条件下的好事?自认文凭和理解力还是够了,可是就是读不懂,打算放弃了。感觉本书的介绍都很夸张,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我有点不相信,就这个水平?!而且,还几乎失明?!

而我,不想推荐这本书,还必须写上140字才可以,现在够了吗?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读后感(二):为什么我们必须进行“选择”?

选择并不罕见,人生时时处处都可以遇到各种各样的选择:周代商之际,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这是他俩的选择;当遭遇耻辱之刑、自认为生不如死之时,司马迁心中想到的却是“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他选择了忍辱负重,完成《史记》这本巨著;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生死存忘之际,杰克选择了沉入冰冷的海底,给露丝留下生的机会……至于寻常选择,那就更多了。面临选择的时候,每个人如何决策、行动,才是正确的,或者说才是最接近于正确的,这是一门学问。而美国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世界“选择”领域前沿科学家希娜·艾扬格就是想真正地解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

通常来说,“说”要比“做”容易得多。希娜·艾扬格认为,“当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候,我们是积极做出响应,还是畏缩不前,静观其变?是以泰然处之的心态,冷静地接受我们面临的一切,还是坚持不懈地追求我们的目标?”往往是在这样的时候,就需要进行选择。而帮助我们每一个人做出选择的力量究竟来自何处,我们又该如何最大化地利用它帮助我们做出最优选择或者次优选择?很显然,这的确需要思考和学习,并不是一个个简单易答的问题。

在没有思想的时候,动物当然也包括人类,是依据本能来采取下一步的,和严格意义上的“选择”或许还有相当的距离;而在拥有了思考、意识之后,人类的选择就有了多种可能,比如义和利之间,比如生和死之间,比如集体和个人之间,比如正确与错误之间……或许大部分的时候并不会这样泾渭分明、非黑即白,但依然需要进行某种“选择”,严重的时候甚至足以事关上天堂还是下地狱。

在《选择》一书中,希娜·艾扬格提到了更多的关于选择的故事特别是有可能面临的困境。比如,为了生存,人类需要进行选择,他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是可能导致他死亡的选择?比如,如何才能确定自己的选择,是综合考虑了各种情况而采取的最优或许次优选择?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大公无私和自私自利之间,究竟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平衡?甚至不妨问一下,所谓“大公无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大公无私”?所谓“自私自利”,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自私自利”?谁掌握着话语权,谁能够做出最终的决断?!

这样的问题会有很多,希娜·艾扬格当然也没有办法进行全部集合。她在《选择》这本书里,最多地就是提供一种思路,告诉每一个当事人,当他需要进行“选择”的时候,他应该如何考虑、如何决策?凡此种种,确实值得未雨绸缪。

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贺新郎·用前韵再赋》中写道:”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或许是最真实的每个人的人生,最好最坏都在此中。这个时候,其实还是要进行选择的;而选择之后如何去最大限度正确去做,也才是最最关键之处。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读后感(三):关于选择,有哪些有意思的地方

其实这本书,我只读了一半,根据我的推测,再继续读下去,花费时间和所得不成正比,已经不具有知识性价比了,所以干脆,直接把前一半有意思的做些摘录。

整本书并非方法论,也并非思想论,而是作者本身对选择的思想感悟,所以行文逻辑以主观为主,我也是读了快三分之一发现这个漏洞,没有行文结构优势导致快读不了,但慢读信息有效性又太少。其中唯一有价值的,就是感悟中,引申的一些观点推论,对于本身对选择不太清楚的我,有很高的科普性,但论证过程确实引用例子太过繁琐了,我欣赏这份努力完善的完美,但确实没有多大意义。

以下为一些我认为对我有启发的观点

1. “人对控制权的渴求是有力的主导因素,即使控制可能带来伤害。并不仅仅是因为实施控制权让人感觉良好,更主要的是不能实施控制权会让人不自觉地感觉难过和压抑”

人需要自己有可以选择的自由,这种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就像人作为生物需要进食一样,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即使是主观上认为自己是有选择的假象,依然会让人感觉良好。我曾经在一本讲抑郁的书 lost connection 里看到过类似的观点,两个社区,那个主观认为自己拥有更少选择的社区居民拥有肉眼可见更高的自杀率。

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自由选择是一种奢侈,却并不知道,这是作为人的基本需求,我们天然有选择的欲望,而并非生活的奢侈品。这不是一种政治正确,而是一种天然的精神需求,与吃饭是一样重要的,如果你忽略它的重要性,只看到生理需求,那么也许抑郁的状态已经常伴你的生活了。

2. “人类不会像动物一样被囚禁,但人类自愿地创造并遵从各种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选择权的体制。我们为立法投票、制定合同、同意有偿地被雇用,因为我们意识到如果不这么做,可能一切都会陷入混乱”

“在我们遵从多个条条框框的表象之下,隐藏着一个恒定、独特而真实的自我”

“一个单纯的消费行为变成了一种表达个性的方式。比如说,当你购买了一辆汽车,你不仅仅在满足自己的出行需求,也向周围的人宣告你的身份和你关注的重点”

我们需要选择的自由,但与此同时,我们同样借助体制的运转来借以牺牲自由来获得其他利益。我们不仅需要选择的自由,同时也需要认识到环境的话语体系如何塑造我们的选择,其中最有趣的,即是身份认同,这一天然的人类需求。作者通过对美国20世纪舆论转变的分析来表现获得社会的身份认同是如何干扰人对选择的认识。前期对品德的推崇,和后期对特立独行的追逐,都是非常影响人的判断。对此,另一本书《身份的焦虑》更加直观的写出了人的自我认同是如何被社会影响的。

我个人认为这是影响最大的因素,他人之言有着很强的蛊惑力,现代互联网世界,“小众”是高级和独一无二的代名词,曾经也跟朋友讨论过,兴趣似乎已经不再是兴趣本身,而成为了一种炫耀资本,谁喜欢的小众,谁就更有品味,更高级。这点我在网易云的文案上也有所窥见,曾经听一首钢琴曲,便有提示跳出来说,让我去朋友圈炫耀这份小众品味。对这个文案,我也是一脸尴尬,仿佛有点被羞辱。

3.“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下意识的,生活中我们总是尽可能准确地展现自己的个性。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通常都直接表明了我们自身的价值观,或者至少是我们期待他人认为这些选择代表了我们的价值观。”

“日常生活中,在我们作出各种选择时,我们在意的不仅是哪些选择最符合自己的个性需求、我们需要什么,还有旁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选择的。”

“360度反馈的研究结果表明,不能因为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差异太大而忽略它。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言行都受制于他人的解读、理解,甚至是误解。除非完全放弃人类社会,返回原始森林,否则我们必须尽可能地使自我认知与周围朋友、同事以及其他每天我们需要接触的成百上千的陌生人对自己的感知达成一致。”

与前者对自我选择自由的推崇和重要性不同,实验研究同样表明,当他人对自己的认知与自我认识的差距过大时,同样会引发严重的个体的自我怀疑,这份认知冲突同样会动摇人对自我的认知,导致选择的意义失效,甚至可能导致认知混乱,引发抑郁。

所以做自己的幸福之路并非尽可能的拥有选择权,另一种可能,内在自我与外在评价的差距可控才是不封闭却保持自我的幸福可能。

所以,一切被误解你的瞬间,如有必要,把自己精准的展示出来是很重要的,如果解释有意义,也务必不要放弃,做自己很重要,但如果可以更好的把这份自己精准的传达出去,那必然幸福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了解他人如何看待自己,同样拥有其意义。

我个人认为人的内心强大,是有大小区分的,内心强大的人,受这份差异的影响便更小,但内心的强大是无法被迫产生的,就像喜欢吃辣的,不可能逼迫自己去喜欢吃甜的。重要的是适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去把自己改造成正确的模样。

4. 擅长延时反馈并不一定造就幸福感

待更

累了

《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读后感(四):什么样的选择,曾经改变了你的人生?

假设你住在豪华的酒店,吃山珍海味,不用干活,整天玩耍,服侍你的人毕恭毕敬、随叫随到;你可以带你的家人一起享受这一切,酒店提供最先进的医疗服务;如果你单身,你可以在酒店找到你的另一半,一起生活。最关键的,这一切全部免费,你喜不喜欢?

如果有人给你提供这样的生活,唯一的条件就是你永远都不能离开酒店。你答不答应?

先别忙着进行选择,你选的不一定就是你要的。

这世界真有如此豪华又免费的酒店!全世界的动物园,就是这样的豪华酒店,或者又名“豪华监狱”。

长颈鹿闻到了狮子的气味,却无法逃离;习惯囤积食物的黑熊每天的食物都有定量,无法囤积食物;动物们每天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在哪,也无法自己出去觅食,他们失去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失去了选择的权利。很多得了抑郁症,寿命低于野外同类的平均寿命。

选择,对于人类的意义,更大于动物。

人类不会像动物一样被关在笼子里,但人类社会的各种规范、条例的制度,也要求个人为了集体而牺牲个人的选择权。同样,没有选择的人类,也会处在紧张的压力下,导致免疫力下降、溃疡,甚至诱发心脏和精神疾病。

印度裔美国作家希娜 艾扬格在她的《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这本书中,为我们阐述并分析了选择的意义:选择,是人类生存的与生俱来的本能,准确地评估各种局限性,平衡希望、欲望,珍惜每一次可能性,这便是选择的艺术。

艾扬格是一位盲人,在她失去一些选择后,她深入研究了人类有关选择的课题,她发现选择的秘密:选择,即是创造。你的选择,决定了你是什么人。

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来为你介绍《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这本书讲的是:

无论你愿不愿意,你的一生都在面临着选择;无论你选还是不选,你都作出了选择。

1、选择是人类生存的武器

在哺乳动物中,鲸鱼选择了海洋,鸟儿选择了天空,而人类则选择了大地。不同的选择,有了各自不同的发展方向。

这种选择的能力,人类与生俱来,并在之后的进化中,不断发展进化。刚出生的小婴儿就会用哭声做出自己的选择。

而我们每天从睁开眼就开始选择:穿什么衣服,吃什么早餐,做什么事等等。如果没有选择,我们就会觉得沮丧。

但我们对于选择权的看重,大过选择的结果。

比如,同样是一份早餐,一个是牛奶面包,一个是稀饭包子,你选择了牛奶面包,你很满意;如果只有牛奶面包,你就会感觉早餐很乏味。

对于选择权的渴望,是支持人们活下去的希望。和我们听到的很多故事类似:孤身一人在海中飘了一个月的小男孩被救了,因为在放弃和活下去之间,他选择了“活下去”。

就算在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我们仍然愿意相信生活会给予我们更多的选择权。

但是,故事中的结局都是活下来的人写的,真实世界中仅仅是选择活下去,并不能保证我们在任何绝境中都能幸运生还。

不过,选择活下来,就还拥有了生还的可能;而选择放弃,就完全没有了希望。这样的故事能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克服恐惧,积极与疾病和逆境做斗争。

艾扬格说一项医学调查表明:即使是过于乐观的信念,相比现实的态度,也会对患者产生积极的影响。

拥有选择不但能使人变得积极,还能成就自己。

2、选择是发现自我的必然过程

我们常常被人鼓励:做你自己!

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怎么才算是做我自己?

美国散文家、思想家爱默生说,人们有权对与自己的人生有关的一切做出选择。而只要是你真实的选择,我就能从中认出你。

你对自己的选择,包括日常生活中的穿衣、吃饭习惯,住哪里,做什么,看什么书,说什么话,与谁交朋友,都体现了你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所以说,做好自己,就是作出最能代表自己的选择,而这些选择在日积月累中表达和阐释了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我们常常希望自己能与众不同,又不希望自己太与众不同,成为人群中的另类。我们的心里默念着:独立自主;我们的行动却依然从众。

艾扬格的一项调查显示了以下三点:

人们彼此之间比想象得更相像;

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大体相似;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所以,不用太担心自己是人群中的另类,没有人是孤岛,我们都是广袤大陆的一角,是整个人类的组成部分。

我们的独立和自主,就是要在人群中找到合适的位置,为此,我们必须经历一些努力和尝试,来了解人们做出选择的原因。

美国的独立宣言说:天赋人权,自由是每个公民的权利。

美国诗人 Archiald MacLeish说:何谓自由,自由是选择的权利:为自己创造选择机会的权利。没有选择的可能,人就不能被称为人,而仅仅是社会的一个成员、一件工具、一件物品。

1、自由来自于拥有选择权,

斯多葛学派哲学家塞涅卡说,人的内心是不能被奴役的。就算身体被奴役,但一个人的思想是任何人都无法控制的,它是自由的、奔放的,身体的奴役并不能阻碍思想的自由。

心理学家和社会理论家埃里希 弗罗姆在他的《逃避自由》一书中说,自由是由相辅相成的两部分组成的,一种是逃离式自由:人类逃离政治、经济,以及精神枷锁,并且没有外力干涉人们的追求目标;一种是实现式自由:实现自由的能力,即实现一定成果并充分发挥自我潜力的自由。

理想的资本主义的自由,就是逃离式自由。没有外力约束,人们成功和失败的机会均等,充满了竞争。现实世界可以提供丰富的商品和服务,但有人有,有人没。

理想的共产主义的自由,则是实现式自由:不在于机会均等,而在于结果平等。为了确保所有人的需求,必定要减少某些人的资源。

正如一位东德人在柏林墙倒塌后说的,原来我们有钱,买不到商品;现在商品应有尽有,但我们没钱买。

真正的自由在于两种自由的结合,我们不需要太多钱,也不需要太多商品;我们只要适当的钱购买适当的商品的选择权。

2、选择权来自我们的信念。

不同民族、文化对于选择、机遇和自由的理解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世界观。

当我们做出选择时,无论环境如何,我们都认为自己掌握了控制权。我们对控制的理解取决于我们所听到的故事和所坚持的信念。

有些人相信控制完全是个人意志的行为。我们必须自己寻找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因为没有人能为我们实现。

有些人相信生活是由上帝主宰的,只有理解并相信上帝,我们才能发现生活的幸福所在。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选择权上也有着不同的解读:西方更在意尊重个人的意愿,东方则在意个人的选择是否与集体的习惯相符。

艾扬格说起她在日本餐厅吃饭的一个小插曲:餐厅提供红茶、绿茶和咖啡,艾扬格要了绿茶加糖;服务员解释只有红茶可以加糖,绿茶是不加糖的;当艾扬格坚持要绿茶加糖时,服务员去找餐厅经理商量了很久,最后告诉她不提供绿茶加糖;无奈,艾扬格只能要咖啡加糖,端上来的咖啡杯边,放着一个单独的糖包。

日本人认为绿茶加糖的喝法是不符合习惯的,所以拒绝了她的选择,虽然餐厅有能力提供这种选择。

这种拒绝对于西方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虽然咖啡也很好,但失去了自由选择饮料的控制权,让艾扬格很失望。

如果没有选择,令人沮丧和生气;那么选择是不是越多越好?

1、更多选项,不代表有更多选择

艾扬格做了一个实验,在一间放有很多玩具的房间里,一组儿童可以任意选择想玩的玩具,另一组儿童则被告知只能玩哪种玩具。猜猜哪组儿童玩得更开心?

结果时间到了,被限制选择权的儿童玩得很开心,对于游戏结束很失望;另一组可以随便玩的儿童,则无精打采,表现得无所谓的样子。

这让我想起我家儿子5岁时的一件事,当时他父亲想送他一个玩具,但不知道他喜欢什么,就带他去玩具厂选,打开玩具仓库的一瞬间,我都惊呆了,起码有几千个不同的玩具堆满了房间的各个角落。结果,几分钟后,儿子空着手走了出来,他说他不喜欢玩具。

然而,后来我们买给他的任何玩具,他都很喜欢,一直收藏至今。

现在我明白了,这是可选择项太多带来的后遗症:既然选不出,只能放弃选择。

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在做出不选择的决定时,你面临的只有两种选择:选或是不选。选,就要面对上千种玩具的比较和评估;不选就很容易,决定做出游戏就结束了。

艾扬格说我们的大脑处理系统,一次只能处理7个左右的信息,再多就会宕机。这就是为什么一周有七天,音阶有七个,主色调有七种,世界有七大奇迹......如此多的七,是人们在任何时间可处理的信息量的总和。

一个围棋大师能同时和十个人下盲棋,一个新手却不行;不是围棋大师的记忆力有多超群,而是他记住了围棋的下棋套路,一个套路包含很多步棋;而新手要记住每一步棋。

如果不按照套路下棋,完全随机下棋,那么大师和新手的区别就没有这么明显。

现代生活,我们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过多的选项同样会造成我们的困扰,甚至影响到我们的生活。

离我们最近的就是智能手机,不同平台每分每秒都在发布资讯和新闻,以至于我们都分不清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哪些是猜测,哪些是谣言。太多的内容,造成理解上的混乱,让我们莫名焦虑、烦躁不安。

太多的选择,让人无所适从,该怎么办呢?

2、限制,让选择更珍贵

所以,想要在众多选项中迅速选出自己的所爱,你需要把选项分类,减少一次选择的数量。

比如,当你想买一辆车时,首先你可以先选择车型:越野车,这样就删除了其他类型的车辆。然后,你可以选择颜色:红色,那么你的选择就限制在“红色越野车”这个范围中了。最后,你可以在几款红色越野车中选择一个品牌。

只要目标清晰,你的选择就更接近你的理想状态。但我们的目标往往是不清晰的,很多时候选项越多,后悔越多。

当选项较少时,我们会为自己的选择而高兴,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做了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但当有无限多的选项时,我们会认为自己有责任在众多选项中找出最好的选项。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陷入了双输的境地:如果我们没有全面地思考所有的选项就轻易地作出决定,我们就会为失去最好的选项而后悔;

如果我们详尽地考虑所有的选项,我们就会付出大量努力,而这些努力并不一定会增加最终选择的质量,我们的努力就会被浪费。

此外,我们还会后悔不能同时选择所有的选项,以致于,无论怎么选,我们都会感到懊悔和失落。

这就好比,要你在一座很大的玫瑰园里,摘取一朵最大玫瑰,但不许回头,只能往前走。如果你在刚开始就摘下了一朵,那么后面一定有比它更大的;如果你直到最后才摘一朵,那么你一定错过了前头更大的那朵。

要知道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选择自己的欲望,就是再一次创造自己。

按照一定的方式、限制和规则行事,这种限定,将使我们的选择,抛弃冗余,创造我们的生活和我们自己。

爵士乐大师、作曲家温顿 马萨利斯说,创作爵士乐时,你需要一定的限制条件。在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每个人都能即兴创作,但那不是爵士乐。在爵士乐中总有一定的限制,否则它听起来就像噪声了。

我们的生活和艺术一样,当有一定的限制条件时,你的生活就会很愉快;把选择限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你的选择才能给你带来更大的收获。

3、你的选择是最优的吗?

那么,你是否一定能做出最优的选择?

在《苏菲的选择》中,苏菲面临着一个母亲最难做的选择:她必须在儿子简和女儿伊娃之间,选择一个人生,这意味着另一个人的死。如果她放弃选择,则两个人都要死。

在被迫做出选择后,伊娃活了下来,苏菲被压垮了,因为她始终认为是自己的选择让儿子简死亡的,她不能原谅自己,最终自杀。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两难的抉择。年迈的父母躺在病床上插着呼吸机,医生说再没有康复的可能。拔掉呼吸机,父母就会离世;插着呼吸机,只会增加他们的痛苦。但决定要你做,无论你作出怎样的选择,你的内心都会受到折磨。

如果你的选择,是医生的建议;那么你的内疚就会少很多。虽然你也会因为亲人的离世而难过,但你能明白这是不能挽回的,因为你是听从了专业人士——医生的建议。

虽然我们很在意自己是否拥有选择权,但在有些时候,我们往往无法做出最佳的选择,或者尽管我们认为自己做出了最佳选择,还是很难摆脱内心的折磨。

这个时候,我们最好请教专业人士,让他们为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你玩过迷宫游戏,就会知道选择的最大难处就是:我们无法像玩游戏那样,把人生所有的可能性都走一遍,一旦我们选择了一条路,其他的路就不存在了,无法重头再来。

正是因为如此,选择,才变得如此重要和艰难。

艾扬格在《选择:为什么我选的不是我要的?》这本书的最后,写道:我们的选择常常会遇到实际的限制,比如性别、阶层或宗教等差异造成的不公平,但我们并没有处理这种不公平的权宜之计。

一个职业妇女的怀孕,带来的选择困惑,不是他的丈夫能轻易理解的。她将付出的额外牺牲和世俗强加的不公平,如果没有考虑清楚这些,冒然做出任何决定,都可能面临生活的陷阱。就像《我的上半生》中的罗子君,当初的一句我养你,最终换来的是我要离开你。

须知每一个选择,都在改变你的未来。将来的你,还会坚持今天的选择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