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王小波作品集(杂文卷)经典读后感有感

王小波作品集(杂文卷)经典读后感有感

《王小波作品集(杂文卷)》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现代出版社出版的399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016-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小波作品集(杂文卷)》读后感(一):犀利不失幽默的杂文

杂文,是“沉默”的反义词,我是可以这样定义的!因为杂文与散文的抒情画意不同,与诗歌的感情充沛不同,与小说的叙事言情等也不同,它与任何的文体都不同。杂文就是立足小事件,以犀利的语言阐发作者的看法,如果说杂文体现的仅仅是作者的看法,那么那必定不是一篇好的杂文。好的杂文,其特质是明明是作者的感想却让每一个读到它的人都有和作者一样的感想。因为,我们每个人几乎就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而王小波等则是那敢于发声的少数中的一员。

王小波的杂文总是能够以独特的视角就世人常见的现象发人不能发之言,在“《祝你平安》与音乐电视”一文中,他对《祝你平安》MTV的分析让当年看过这首MTV的我大受启发,原来这就是常人与大家的区别。想起最近朋友圈分享的“我为什么要读书”之类的话题,其中一个要点就是读了书看晚霞的感觉不一样,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借鉴一下,凡人和大家的区别其实不仅仅在于读书的多少,还在于是否读书有收获,是否通过读到的知识阐发出自己的知识,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所谓是,不读书,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的浅薄!

在王小波的杂文中,我也看到了他作为一个脱离不开现实生活的人的无奈。在“电影•韭菜•旧报纸”一文中,王小波为我们呈现当时农村的生活时,读着看似有趣,实则是作者把无奈以有趣的形式进行了呈现。这种呈现将一个知识分子无法抗拒命运的酸楚进行了他人故事里的隐现。

读王小波的杂文,就像看一个万花筒,在这个万花筒里,你能够感受到你想要的色彩、你想要的感受。“廊桥遗梦”美国情感电影的经典,符合他们的审美情趣,却未必符合我们的审美情趣,基于这一点,王小波结合自己朋友的行为进行了阐发,读来,让我觉得一个人读再多的作品、做再多的学术研究,若不读点相关的杂文作品,想必总是缺少点什么的!而这正是杂文的力量。

王小波能逝去,肉体能够离开这个世界,但是他的作品、他的杂文不会离开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人不允许它们离开!这就是文学的力量!也是王小波精神的力量!

《王小波作品集(杂文卷)》读后感(二):理性与智慧

看了半个月,终于看完啦。这本书大概收录了王小波所有的杂文,包括《沉默的大多数》《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的精神世界》《知识分子的不幸》,以及《爱你就像爱生命》的部分。 我现在对王小波也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反对一切无趣,虚伪和愚昧,永远追求理性智慧和美,保持反思和思考。 有人说他是愤青,有人说他站在西方角度俯视中国,有人说他是理性大师,有人说他无趣无聊。十三邀里许知远做了一个王小波的特辑,对他最大的评价就是理性,因为理性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少的。这也是我最佩服小波的地方。不管他怎样也好,我更喜欢的是他的思想和思考方式,自由不受框架约束。 王小波和李银河,他俩给我一种独立在社会大趋势之外的感觉,优先于社会,但不出世。在那个年代,做同性恋社会学研究,能提出“我们不要大人”,只是他们自己而活,质疑反思部分儒家文化,在洪流中独立思考。反对一切虚伪,才显得他们的本真与真实那么珍贵。 小波的杂文也挺好玩,比喻后有结论。比喻引用也很有意思,很幽默地指出那些可笑之处。 另一个印象较深的是,《关于文体》里,“优秀文体的动人之处,在于它对韵律和节奏的控制。” 是那种让我醍醐灌顶的程度。“读一篇好小说,就像是街上一个穿旗袍的漂亮女人风情地走在街上,你不由自主地跟在她后面走”(大概是这样)。我很羞愧,至今我看小说还没有过这种感觉,我看小说只是为了看故事情节,完全没注意到节奏。但是我有过这种感受,在戏剧里,在《戏剧新生活》的一些戏剧里。演员设计的台词表达方式,走位与转场,让我有种想大喊“妙啊”的感觉,我感受到了那种节奏把控,他们也经常说“这节奏不对”如此。如果能在小说里也能体会到节奏的美妙那可真的太棒了。 “一个只会看杂文看评论和简介的人,是永远不会触及到真正的美的(是永远不会有美的感受的)。”大概是这样,有种打脑子上一棒子的感觉。我看杂文,也是为了窥探王小波的思想,因为我的思想很贫乏。但我知道这种也不好,同样是没了自己的思考能力,直接吃了别人咀嚼过的东西。这种道理明显的杂文失去了很多乐趣,少了一些美的体验,但这就像快餐一样速成。所以,也决定看看小波的小说,说实话我感觉自己会看不懂,但试试嘛。 最后,谈恋爱的小波真的好可爱!我还记得高中时候摘抄的爱你就像爱生命,真诚热烈。

《王小波作品集(杂文卷)》读后感(三):“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这本《王小波作品集•杂文卷》几乎囊括了王小波的所有杂文。王小波的杂文以前也有所涉猎,在《读书》杂志中就读到过好几篇,他的杂文有几篇是首发在《读书》杂志上的,我影响比较深的就有《思维的乐趣》、《花剌子模信使问题》、《智慧与国学》等。以前王小波的杂文也结集出版过,诸如《沉默的大多数》、《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等,这些杂文集子的书名多是取自书中的一篇影响比较大的杂文篇名作为书名。

王小波虽然已经去世近十年,但一直以来,都有不少读者在继续阅读他的作品。他是一位自由的人文作者,以他独到的调侃的笔调来进行杂文写作。以此进行对自由与理性的反思与书写。

在杂文的写作中,王小波一直强调理性和有趣。在他看来,有趣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他的杂文中,一般他不会把道理说得太清楚,但读者只要仔细琢磨一下,大致就能明白他在说什么。如果读者反复读了几遍,还没有搞清楚,那只能说明你的智商不够,或者他的这样的文章不合你的胃口,你索性不用看了。在你琢磨这些问题的时候,你可能会产生一种思考的趣味。在王小波看来,能够用思维来写作,是一件幸福的事。他的杂文大多涉及文化状态与知识分子命运,这类话题,自然少不了尴尬与苦涩,但王小波多是用幽默的方式的来应对。他一直比较推崇理性和智慧。在他看来,“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就如同帕斯卡在《思想录》所言:“人的伟大、尊严和优异就在于人有思想。”人只有不断地思考,才可能获得智慧。不思想的话,估计跟智慧绝缘。

王小波在《思维的乐趣》中曾经有这样的希望:“作为一个有过幸福和痛苦两种经历的人,我期望下一代能在思想方面有些空间来感到幸福,而且这种空间比给我的大得多。”现在思想方面的空间相对于过去而言,的确大了不少,但是不是已经大很多,这是有疑问的。而且这样的空间是要我们自己去争取的。即使有了这样的思想的空间,还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不断地阅读,不断地思考,不断地交流,不断的写作,不断地实践,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更多的思维的乐趣。

《王小波作品集(杂文卷)》读后感(四):读小波杂文,向小波致敬

读小波杂文,向小波致敬

对王小波老师直呼其名,恐怕有些对他大不敬的嫌疑,但我更想表达的是一种亲切的敬意,这种敬意来自于他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度解剖,对于我们人性的精确诊断,以及他的独立思考对我的启发。就像鲁迅的杂文一样,它深深刺向的不是具体某个人(当然有时候也是具体某个人),而是刺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包括你我。它引发的思考可能包括这几个方面:同样的事情如今依然会发生,你会怎么看?如果你身处事件的其中,你能不能从中正确地认识自己?即使是文明发展和民主进步的今天,依然有种种不正常的现象,这能反映我们在本性上还存在缺点么?小波老师在杂文中表达出的那种对于人间百态的善意批评(主要是善意),并非是为了批评,而是帮助我们认识各种社会现象的背后,社会机制可能存在的问题,人的本性可能存在的误区,以及这种集体无意识(沉默的大多数)的根源。

小波老师的杂文集,收录了他生前发表在各种刊物上的杂文,按他说的话是“篇篇都在明辨是非,而且都在打我自己的嘴”,“明辨是非”自然是小波老师写作的目的,“打嘴”则是小波的一种自谦,认为在文章中还是有说错的地方,或者是当时没错现在(说话当时)还存在错误的地方,独立思考和自由思想尤为珍贵,比效用和对错更珍贵。蒙田在他的随笔中开篇说到:亲爱的读者,如果你想从这篇文章获得什么,那么再见。

小波老师的一生中有两个对他影响重大的时期,一个是上山下乡,一个是出国求学;前者让他在身心上受到巨大的挑战,他在逆境中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特立独行的个人作风;后者让他开拓了眼界,得到了很多思想上的升华,罗素等哲人的思想智慧在他的文章中不时绽放出光彩。这本杂文集的最后一部分,收集的是小波老师和李银河老师夫妻间的来往书信,那个在一些社会现象上屡屡恶狠狠批判的王小波,在他和恋人之间却展现了感情细腻的柔软,除了表达自己的爱意之外,他也在和李银河老师“畅谈人生”:他发现自己很难得到别人的理解,他对于社会中的很多现象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本杂文集是小波的一个思想荟萃,也是给我们一种人生的启示。它给我的启示是,文化的传承,不是去瞻仰经典和英雄,而应该是继承思想和智慧,不断书写新的传奇。小波成为社会的少数,这个事实在印证一个事实: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传承,已经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正如众多哲人追崇智慧一样,很多杂文家们追崇的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他们表达的是对于社会现象的一种独立思考,给予这个社会警醒和诤言,给社会上的每个成员一个清醒的意识。正如《皇帝的新装》的那些臣民们一样,我们的社会成员们也经常步入那种昏昏欲睡的状态,别人沉默了,我也选择沉默;你说的有道理,他说的也有道理,这两个道理大相径庭,那么我选择不说。于是,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有一种来自我们中间的清醒的声音:醒醒吧!王小波老师属于发出那种声音的人。

我爱智慧,我追求智慧,所以我向小波致敬。

2016-6-20

《王小波作品集(杂文卷)》读后感(五):重看王小波,他是我的朋友

王小波这个名字在各大电影电视剧里出现的场景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必看的作者类,好像你看王小波,你的身后就会闪现着文化的光辉。然而在这之前,我一直看的都是王小波的小说集,有点费解全国人民对他的推崇,因为实在是有点读不下去。我一直以为是自己意识水平不高,不能看懂。而今,看完这本杂文集,我觉得,他确实值得推崇,杂文写得好,读起来畅快淋漓,好多段落都不得不拿笔画一画,因为实在是写得经典,哪怕拿到现在来说,时间过去这么久,他的杂文内容依然跟得上年代。从我这里来讲,他是我的朋友。

在那个年代,王小波的阅读量让人叹服,多篇杂文里,他引用了古今中外各个流派各种风格的作家的观点,对他们的作品内容能详述一二,对他们的观点能用以佐证自己的想法,比起自己的阅读量,而且在这个信息如此发达的年代,我不免汗颜,也可见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其次是他涉猎的范围之广,杂文中有对音乐的讨论,有对电影的评判,当然更多是对时政社会现象文化环境的一些发声,也包括在1994年他和李银河一起对男同性恋的研究。最后就是他上山下乡,高考顺利,出国游历美国和西欧各国这些经历让他的思想与视野不仅仅是从中国的角度看问题,他有对比有分析,不只是一些文绉绉的干瘪货。我经常在讲课的时候不知道继续讲什么,其他人给我说,你就随便讲啊。当心里没货的时候,真的讲不出来,我想王小波还活到现在,到任何大学的课堂,他都能不换气的说上许久。杂文是最好的时政课。

读起来最有感触的数《关于幽闭型小说》。“中国的旧式家庭,对女人来说是一条海船,而且永远也靠不了码头。家庭也好,海船也罢,对个人来说,是太小的囚笼,对人类来说,是太小的噩梦。”“中国人相信天不变道亦不变,在生活中感到烦躁时,就带有最深刻的虚无感。“很简单的一些言语,却在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点头,在心里生出赞同之意。1996年写的《沉默的大多数》放到现在依然如此,我的感触也不能更深。

整本书都还透露着一种黑色幽默,让人忍俊不禁。比如他当知青时好多人在医院打真正的鸡血,因为大家觉得在所有动物中,公鸡的精神最旺,天不亮就起来打鸣,所以注射公鸡血会有很神奇的作用,对此王小波只说了一句话——我不明白起早打鸣有什么了不起,猫头鹰还整夜不睡呢。我觉得这一句话对当时那种现象的评论已经足够,犀利而简明。

最后,王小波和李银河的爱情一直都被认为典范,书中后文也附有书信往来,我依然是以往一样,看作者不评论其他。看完全书偶然才发现,这本杂文大多收集的是1994-1997年间的,而1997年是王小波去世的那一年,不能想象李银河的痛苦,因为行文中表现出来的是那么生龙活虎、斗志昂扬的王小波,这种激情的爱很少人能懂,更很少人能遇到并享受。

对于王小波这样的文学大家,我没有底气和足够的积累去评判,只不过可以坚定不移地说,这本杂文让我看到了一个我喜欢的王小波,他是我的朋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