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 收藏版》读后感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 收藏版》读后感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 收藏版》是一本由徐泓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 收藏版》读后感(一):吉光片羽

2014年读完《看见》,对陈虻产生兴趣,于是找来这本书读。

断断续续在日记里写了些随感,近日从尘封中邂逅,摘录如下,聊作书评。

白岩松作的序言中提到对《东方时空》最早年代的追忆。每个男人都该有一段这样的过去,从无到有去创造个什么,为此呕心沥血,达成后喝酒醉成狗。陈虻说: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可大多数人,还不曾出发过。

陈虻对创作动机的说法非常准确。如果你预设一个观点,企图用生活去论证它,让它成立,那你的作品必然迂腐。同时,当生活的逻辑与你的论证违背,你会放弃生活,你的选题就日益狭窄。只有不带预设地感受生活,看生活本来的样子,才会得到永不枯竭的新鲜感。

当然,一味呈现真实的历史就成了考据。陈虻说,真实是相对的,取决于观察的主体,在空间上是角度,在时间上是无限接近。一个好的创作者,在看待生活的时候,他的思维方式决定了结果的分野。

最后,陈虻提到了表达。在摄影上,他重视景别和长度。小说创作其实也一样。一旦明白了要写什么情节,就要明确用什么场景,用蝇头小楷还是挥毫泼墨,用长篇累牍还是轻描淡写,这种裁剪和取舍,就是匠心。而锻炼这种能力的方法,一是广泛阅读,思考成功的写法,二是锻炼感觉,不断试验再反省。陈虻另外有忠告,从对结论的表达转向对过程的表达。这里有个技巧,陈述的主体应是事件中的参与者,这个兴趣点发散开去,会产生很强的现场感染力。

陈虻:深刻来源于结构,而不是一个句子。深入,就深刻。而结构,就是选择配角。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 收藏版》读后感(二):做一个有信仰的媒体人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这是一本容易被名字劝退,误以为是成功学,是心灵鸡汤的书,但事实,它类似一本人物传记,汇聚了陈虻不朽的精神和到现在仍闪光的思想。在上下班的路上,我花了一周读完这本书,那是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应该去媒体,去拍些时代的东西,拍些生活的东西,在“镣铐”上跳舞,碰一些在红线边缘值得纪念的东西。

如果未来在从事媒体工作时,陈虻是我的上司,或者我的上司是一个像陈虻的人,我会奋不顾身地去追寻哪些人性中闪闪发光的东西,抛弃那些虚名,甚至以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时间作为交换。那一刻,在地铁上庸庸碌碌的人群,每天固定地安稳地上下班的过程中,我的新闻理想前所未有地迸发甚至要要溢出来。我想这大概就是陈虻的力量,那种哪怕他一逝世十余年,哪怕只是从别人描述他的文字里,也能感受到的,人的力量。

陈虻对人直接而深刻的鞭挞,能看得见的进步。真正地平视与尊重,尊重创作者的感知与思维,给你犯错与成长的机会。绝对地信任与放手,“在不信任你之前,信任你”……那样的环境下,有志的青年,揣怀着“社会探照灯”“时代照相机”念想的青年,能多么快地肆意生长。

陈虻的纪录片思维,也给予我无限启发。给予人真正的平视与尊重,“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反思创造者自己的认知体系,“自己的靶子与坐标系”;通过结构的力量讲述,“结构深化主题”;保持永远的创作与思考,“当你总结出教条体系,就该换换了”;“要通过感性愉悦到底理性到场”;不能主题先行,做媒体也不能没有自己的态度……

陈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完这本书,我的回答可以有很多,中国纪录片的先行者,新闻栏目的天才,央视节目的改革者,影响许许多多主持人、编导、摄影师的大师……但我更想这样去描述他,一个灵魂有火,点燃自己也点燃他人的新闻人。

从他的影像资料,从别人对他的描述里,我的脑海里勾勒出一个长发翩翩,面容儒雅,眼睛有神,能高谈阔论,会手舞足蹈,时时都是半皱眉头埋头思考的形象。多么想见见他……

当看他那句“陈虻走了”,哪怕时隔这么久,我却真切地感觉到心里一空,有一种很微弱的悲伤围绕我,大概那是一种遗憾,永远没有机会见到他了,大概是一种痛心,陈虻的时代过去了……也不知道是什么还能有人再扛起中国纪录片这把大旗。

到现在,写下这些文字,还不足以表达看完这本书的深层感受,也不足以证明看完这本书的实际变化。如果真要证明些什么,真要做些什么,大概就是再多一点、多一点地坚持新闻,坚持纪录片,坚持纪实之路,用笔头用镜头去成为一束光,照亮看不见的角落,被忽略的现实、被遗忘的历史……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 收藏版》读后感(三):要按时吃饭啊

(标题解释:陈虻最后因病去世,其友人说他经常不按时吃饭。因为这本书给我的感悟很多,标题也不知道起什么,所以就用这个“按时吃饭”来作标题吧。)

一般来说,得有打动人的作品,才能写出打动人的总结和感言。毕竟隔着一个时代,所以我从没看过陈虻的节目,但是却不影响我对陈虻语录的理解,不影响我对陈虻思想的认同。看完《不要因为走得太远 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后,用了大概两天的时间把读书笔记补充完整,从翻开这本书到今天21号,差不多一个月。因为有了前面四个多月的电视新闻实践,所以这本书读起来没有障碍。不过虽然没有障碍,但是看着这些文字,内心是非常非常汗颜的,就像陈虻站在我面前对我劈头盖脸一顿骂似的。因为作为一个只接触电视新闻不到半年的我来说,书中提到的毛病、犯的错误基本都能在我身上找到。但在阅读的同时我也感觉十分地幸运,这本书不仅帮我认清我的错误,也解答了我的一些对这个行业的疑惑。

陈虻一直强调对人的尊重,这是对做片子的人的基本要求,要用尊重唤起尊重。我们在面对采访对象的时候,不能把他当成我们完成任务或者成就我们自己的工具,而应该用自己真挚的内心去与对方进行交流,然后把对方的内心世界尽可能多和真实地展现出来。而真实应该是所有新闻人所追求的东西,但陈虻坦言真实经常是被很多东西所遮蔽的,所以我们在做新闻时更要小心翼翼,尽量减少干扰。

一个记者,应该是一个好的生活观察者,他能够发现生活的细节,发现生活的复杂和深刻,然后把自己观察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展现给观众。当然,首先这得是一个有自己思想的记者。谈到对记者的要求,陈虻说记者要有自己的思想坐标系。这个思想坐标,不是说记者得是什么专家,而是记者遇事知道从自己的素材库里调用哪些东西出来,知道往哪个方向去求证,能快速掌握必要的知识,懂得用什么思维方式去分析去思考问题。

陈虻对结构的认识也让我耳目一新。结构就像一棵树的枝丫,把枝丫画清楚了,也就是把关系说出来、理清楚。在一个片子中如何选择配角,如何处理人物关系,其实就是如何搭建结构。把关系讲好了,才能体现片子的深度,而这需要把过程处理好,做好过程的铺展。

陈虻说,选题和主题不一样,主题是你拿到选题后需要确定的东西,而这是需要用智力去做判断的。想想我自己,平时拿到选题后,不是拍的时候不知所措不知道拍啥,就是盲目地去拍,像流水账一样。我需要提高自己面对选题时的一种分析和认知能力,要有自己的看法,对于一个片子的拍摄要心中有数,找到那个值得放大的细节。

在书的前面,编者说陈虻上大学时看了很多很多书,我觉得陈虻的灵感也归功于平时的积累吧。陈虻不赞成工作时累死累活,他认为功夫在平时,所以说不是说你在干活时努力就行,平时就要保持努力的状态,做好积累,到用的时候才能厚积薄发。

虽然陈虻很热爱他的工作,到了后期,他也认识到这种与工作的“亲密”,也导致他离工作太近会眼里只有工作,这反而对工作的提升是不利的,所以生活也不能遗失啊。

除了第一段,后面的内容都是根据读书笔记的感想组织起来的,可能会有些零碎。其实陈虻的工作经验不仅对于新闻人的工作有帮助,对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好人格更健全的人,也是有益处的。最后我也非常感谢推荐并借我这本书的人。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 收藏版》读后感(四):你走的太快,我忘了记录。

毫无疑问,陈虻是一个哲学家。

在他短暂而又精彩的一生中,他思考的不仅是新闻、纪实影像、电视这些形而下的东西,他本是一个思想家,他的行走,他的言行,他的电视,都是高级的纯粹的,都散发着哲学思想的光辉。

大家都是喜欢有思想,并崇拜无时无刻都在思考的人的。不论是陈虻到哪,哪就是思享会交流会。

刚开始读的时候,反反复复来来回回就是那么几个节目,但却没有给人一种繁琐无聊的感觉,反而是每个章节都有不一样的角度和思考,得到不一样的结论和想法。随着陈虻思想的逐步展开,就不是把本书当做简单的博文串联的回忆录了,而是一本哲学书籍。他会告诉你怎么样抓住最独特的新闻视角,得到最独特的新闻报道和电视节目,同时,还能让你去思考如何更加透彻清晰地总结归纳为理论,掺杂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成就自己的教科书和理论体系。

书的整体结构类似于节目以及主持人的串场介绍,你方唱罢我登场。从他偶然灵感突发得到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书读起来没有小说那样多的场景描写和人物特写,只有陈虻这一个“另类”于传统新闻人的“丰富饱满”的形象。他是“新闻圈里头发最长的人”,他的长发是被领导允许的。

在政治和才华面前,再不近人情的领导,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才华,从这一点,就足以看出陈虻所得到的和应该得到的尊重是多么大的荣耀,当然,这都是他的才华争取而来的。

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的饼干、七星牌柔和香烟。长时间不规律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直接导致了他胃出血和后期的胃癌。一段不太成功的治疗,原本不愿面对亲友的陈虻,到最后生命垂危之际还是给刘老师发信息说希望通过关系能找到更好的医生认真对待他的表情和生命,此刻的他,已经不再相信现在的主治医师。

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当初会选择一个外科医生作为陈虻的主治医师,但我能理解的是陈虻起初不排斥医生的治疗,他可能是希望看到亲友对他的关心,他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有多重,可能觉着自己的问题不是很大。随着病情的发展,和他心态的转变,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自此期间,电视台的领导及他的同事以及为什么不能更加主动地为他联系更好的医生。

我更加理解的是作为一个正常人,正常病人的心里,是恐惧、无助、无奈却又不甘心的。

我能理解陈虻感觉自己不去严重并且他开始重视起来时,发信息寻求刘老师的帮助,这是他对生的渴望,他不想这么快结束掉他为新闻而生的一生。进入医院的所有人的命运都是公平的,他享受得了这个公平,也就承受得住为这样的公平所应该付出的代价。

毕竟他还行继续审片,继续新闻事业,改变央视新闻的格局和外人对他的看法。到生命即将结束的那一刻,而且知道自己就要死的时候,每个人的心里都是空的,不甘心的,怕失去已经拥有的东西,怕不能继续自己热爱的事业,怕对家人的愧疚和家人的伤心。

陈虻的离世也是本书画上了句号。

后面随附的有专业记者对他的访谈,他分别谈了对东方时空和央视的看法,对现有新闻环境和新闻报到之间的相互影响,对纪录片的看法和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有在网上和网友之间的问答,在那个时代,无论是对于陈虻还是新闻来说,都是新鲜的,但我看得出陈虻的表现依然是老道的,他仍旧坚持并散播着他的思想。

后附内容我看的并不是很专心,看的很快,因为他前面的思想已经足够我消化,我暂时是无法理解那么多的。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讲 收藏版》读后感(五):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我为陈虻编著的《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2013年初面世,不到一年,已经加印10次。又要开机时,出版社征询我的意见,是否要修订补充?我频频点头应允,因为初版留下了很多的遗憾,对不住陈虻,更对不住读者的如此厚爱。

于是经过了半年多的努力:勘误、校正、补充、完善,新增了四分之一的内容,调整了部分结构,尤其是重新设计了全书的版式与封面,增加了陈虻23张工作照与生活照。

现在本书已经焕然一新,很快就要上架了。

一、

去年这本书的走红,一是沾了柴静《看见》销售奇迹的光。陈虻被柴静视为精神导师,她在那本至今仍然畅销的《看见》中,以陈虻开头,以“陈虻不死”结尾。二是赶上了央视《东方时空》二十周年纪念。陈虻正是那段电视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英年早逝,悲剧性的结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容易被偶像化。

记得当时网上把围绕《东方时空》创办20周年出版的一系列书,称为央视新闻人的“致青春系列”:孙玉胜的《十年》是冒号,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你幸福了吗》是逗号,陈虻《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是感叹号,柴静的《看见》是删节号,而最后出版的《点燃理想的日子》是句号。

这些标点符号不一定准确,但我认可这个书单,并向大家,尤其新闻学子推荐这个书单。结合这个书单再解读陈虻,再解读央视,再解读电视新闻改革,会有更全面、深入的体悟。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以为这个回响,是对一个时代、一种精神的集体记忆,也必然包含着对其遗产的继承与反省。

二、

这本书出来以后,我遇到最多的问题:为什么是你,一个教新闻的老师写了这样一本书?再版之际,我想重复当时编著此书的初心:我在尝试编写一本另类的新闻教材。

我教书至今16年,对高校应用新闻学的教学模式、方法、内容越来越怀疑,它的滞后、陈腐,脱离实际,在我看来已经难以为继。这本教程让我尝试业界和学界的一种打通,陈虻是难得的搭桥的人。感谢陈虻成全了我。

央视《看见》栏目制片人李伦收到这本书之后,曾经给我留言:谢谢您让陈虻能这样的存在着,他的价值被您清晰充分挖掘和固化了下来,且对学生们和从业者更是极难得的教科书。

央视《新闻调查》栏目副制片人胡劲草看完这本书以后,也曾经说:这是一本有关电视节目制作的经典的教材,新闻学院有志于做电视记者的孩子,如果能够真正读懂这些文字,就可以毕业了。

感谢李伦和胡劲草,他们读懂了我的苦心。

三、

通过编著,尤其在本次修订、增容过程中,我不断反思的一个问题:什么是好的教育?

陈虻说:我不是在改片子,是在改人。他爱用这样一个比喻:我希望我的说法不是铁锹,是馒头。给你一把铁锹,你就只能挖坑。我给的应该是馒头,你吃下去浑身是劲,愿意干啥就干啥,想拆房子就拆房,想种树就种树。所以我们之间应该是一种能量的交换,我的话变成你思维的动力就足矣。

这真是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也越来越明白:高校的教育不是要培养学生去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首先着眼于实用性,甚至也不是首先要去传播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去唤醒学生内心的的力量,帮助他们的生命自由的成长。

教育学家马尔瓦•柯林斯说的对:第一,每个学生本质上都是相当聪明的。第二,要改造学生,先改造自己。第三。教学本质是用一个思想点燃另一个思想。

郎平在带“郎之队”获得世界竞标赛亚军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最近我身边有一本书《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答案就在里边了。

陈虻一直说自己是教练。是的,好教练不仅是带队伍,更是能让队伍在精神层面脱胎换骨。好老师,也应该如此。

四、

回归我编著此书的初心:一本另类的新闻教材。

新版以后,它不一定是畅销书,但我希望它是一本长销书:让新闻学子、新闻从业者开卷有益,常年受益。

虽然它的封面更加不像教科书。但符合我对“另类”的定义:这是一本有温度、有态度的教科书。因为陈虻的生命、激情和个性化的话语活在这些书页中。

陈虻去世六周年。也用本书封面向他致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