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读后感精选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读后感精选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是一本由黄宗智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页数:5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读后感(一):问题意识与理论建构

2021年10月下旬,我被单位派驻到坝上某县下辖的村子,开始为期两年的驻村生活。作为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提高村民收入,改善村庄面貌,并为村庄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的内生性动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深知这一任务的艰难,所以平时除了贴近村民,熟悉村情,了解村庄运作机制与实践逻辑之外,还要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争取寻找到一条强村富民的道路。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是我最近读过的两部专门研究农村家庭的著作。作者黄宗智相信不用多做介绍,可以说是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变迁和明清历史不可绕过的学者,其著作“实践社会科学与中国研究”三卷本(《中国的新型小农经济:实践与理论》《中国的新型正义体系:实践与理论》《中国的新型非正规经济:实践与理论》)以及《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过去和现在:中国民事法律实践的探索》,皆已成为经典学术作品。

作者关注的虽然是农村问题中的“学术细分市场”——农村家庭,但在这一小小的四方庭院内,却又有十分宽阔的学术资源可供挖掘与提取。在这本书中,黄宗智先生以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为研究对象,复盘了该地区农村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以犀利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的理论建构,贡献出了十分具有洞察力的智识。正如周锡瑞所评价的——本书主张中国农村的演变逻辑,既不同于斯密也不同于马克思那些基于英格兰经验的理论。针对农业内卷和农业生产家庭化的过程,此书提出了一种原创性的分析方式。黄宗智在书中运用了一种突破性的研究方法,他把六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和详细的现代实地调查结合起来。黄宗智清晰地表明,他的这种跨越1949年分界的研究,能够带来丰富的成果;这种研究既澄清了之前的历史,也照亮了现代。这是对跨国视域下的家庭史和社会经济演变的重要贡献。

我认为,评判一个学者学术水平的优劣高下,大概可分三等:下等者套话连篇,却无甚创见,甚至文不成句,读来令人味同嚼蜡;中等者有一定学识,字里行间却偏爱卖弄,堆砌大量理论大词,外行人不知其所言,内行人也常感困惑,文章甚或沦为自说自话的自娱自乐;上等者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文章众人皆看得懂却自叹写不出,字词之间举重若轻,然理论创见皆汩汩而出矣。

依次分类,黄宗智先生的著作显然为上等中的上等。这部著作通俗易懂,风格简明,既没有过多引用舶来的西方理论,也没有刻意卖弄渊博的知识素养,而是扎根于中国这片土地,敏锐犀利地发现隐藏于其中的草蛇灰线,进而用最直白的文字表达最深奥的理论,用最简单的话语讲述最复杂的道理。

真正伟大的学者,是超越时代的,能够瞻瞩到更为长远的问题,提出更为根源的策略;真正传世的著作,也是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理论的积极作用,正确指导实践。戴锦华教授在《昨日之岛》中说,“今年的时尚,便是明年的经典,后年的怀旧”。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检验,黄宗智先生已然十分接近这种学者,其著作也是我国社科领域学习和研究的对象。这些著作为中国乡土研究的重要参考,为我们认识昨日的中国乡土界定了精准的理论坐标,也为我们发展今日的中国乡土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资源。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读后感(二):如何看待黄宗智的“内卷化”分析

理论的重要性在历史研究中不言而喻,但黄宗智对此采取审慎的态度,尤其是政治化的理论,黄认为其会阻碍我们对历史真实的探索,因此在具体研究过程中,黄主张遵循从史实到理论而后又回到史实的这一研究程序。

在本书中,作者首先分析了两种经典理论的代表——斯密和马克思,随后又分析了两个现代派别——蔡雅诺夫和舒尔茨,他们是当代小农经济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尤其是舒尔茨的理论对本书的研究有重要的基础作用,舒尔茨认为传统农业的停滞不是来自小农缺乏进取心和努力,或者缺少自由的、竞争性的市场经济,而是来自传统投资边际收入的递减,也就是说,传统农业的增长是建立在不断增加的劳动力投入的基础之上,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单位劳动的边际报酬不断下降,即农业的“内卷化”。

黄宗智认为对各派学说都需要进行反思,取长补短。于此,黄认为明清以来的六个世纪中,江南地区经历了蓬勃的商品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以及1950年至1980年的集体化和农业现代化,但是江南地区的小农农业长期徘徊在糊口的水平,只有到了80年代以后乡村工业的发展才改变这一困境。这样一种长期处于糊口水平的农业,黄宗智认为这就是“内卷化”的结果,即农业处于“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状态。这种“内卷化”即是建立在劳动力的大量投入导致亩产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农民家庭年收入的有限增长,但同时伴随的则是劳动生产率的降低以及单位工作日的报酬递减。这与“没有增长的发展”是相对应的。

黄宗智认为,无论是明清时期的商品化,还是帝国主义的影响甚至是集体制下现代农业的推广,均没有改变江南农业“内卷化”的发展局面,只有到了改革时期,乡村工业和副业的发展才真正解放了农村劳动力,改变了“内卷化”的趋势。黄宗智关于江南农业“内卷化”的分析与伊懋可的“高水平平衡发展”的提法有类似之处,不过伊懋可认为打破这种高水平均衡陷阱的动力来自帝国主义,黄则依旧认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到来也并未改变江南农业“内卷化”的局面。

如何看待黄宗智关于中国农业发展(包括江南和华北)的观点?我认为通过不同研究的对比应该会使我们视野更加开阔。李伯重的《江南农业的发展(1620—1850)》一书可与本书相互参看。与众多学者赞成明清劳动生产率下降的观点不同,李伯重等加州学派的学者对明清时期江南的经济成就和生产力状况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李伯重认为,我们在讨论江南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时,不能以现代工业劳动生产率(重要是西方的模式)来衡量,这是因为:第一,现代工业中的劳动生产率是以(工作)“日”或者“小时”进行计算,而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则是以“年”来计算;第二,现代工业劳动中劳动生产率的劳动力计算单位是单个工人,而传统农业中的劳动生产率通常以家庭(户)为单位;第三,现代工业中的工人从事的劳动基本上是单一的,而传统农业中的农民从事的劳动则是多样的。

因此,李伯重认为在江南地区的一年二作制下,“人耕十亩”是江南农户最合适、最典型的经营规模,这在清代前期成为普遍。“内卷化”理论认为经营规模的减小,必然会导致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但是在明清时期的江南,农户若经营超过十亩的土地,其是不现实也不划算的,劳动生产率反而不高。在“人耕十亩”的情况下,只需农夫以及耕牛即可(无需请雇工),而农妇从耕地中解放出来,这使得蚕桑业、棉纺织业成为其劳动的主要方面。正因为这样,“男耕女织”成为明清江南最普遍的家庭分工模式,妇女在蚕桑、棉纺业中的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其在田地中的劳动生产率,而这也促进了农户家庭总生产率的提高。故李伯重认为,“一年二作”、“人耕十亩”和“男耕女织”这三位一体的农家经营模式以其优越性成为清代前中期的典型,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直到1850年以后仍在沿用。因此李伯重主张的是清代江南农业不但不是“内卷化”的,相反还是增长了的。

无论李伯重等学者对明清江南农业的发展给予多么高的评价,但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中国农业的这种发展为何没有发生突破,并为其他近代工业提供必要的支持。正如珀金斯的研究那样,中国传统农业依靠不断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亩产来维系不断增加的人口,但这种发展模式总会遇到其极限。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黄宗智的“内卷化”分析又是有其独到之处的。

《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读后感(三):小农家庭与经济发展

人们可以从一些事实中总结出一些规律,形成一些理论。然而我们始终需要注意的是,理论必须结合实际,倘若脱离了实际,大多数的结论就变成了夸夸其谈,自欺欺人。

最近我读了《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这本书,作为一本研究民生的专业书籍,作者始终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要通过实际来发现规律,总结理论,并且要用实际来检验理论。

中国几千年以来一直都是以农业为主的大国,农业生产在很大程度上维持着大多数人的基本生存,并且成为大多数人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的社会环境下,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具体效果也会有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可以表现在农户的收益上,也可以表现在农户的劳动投入上。

对于一般的小农家庭来讲,实际劳动力的多少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每年的收入会有多少。雇工经营的形式与小农家庭自产自用的形式有较明显的区别。

通过实际的调查和细致的对比,我们能够得到一个基本的结论—— 雇工经营的模式可以根据需要而雇工,借此达到比小农户更合理的劳动力配置,免去自身生产单位“劳动力过剩”的问题,达到更高效率的劳动力使用。而小农户则由于其家庭劳动力是给定的而不能“解雇”家庭的劳动力,最终只能走上投入越来越多的劳动力的“内卷”道路。

内卷这个概念在这本书中多次出现,对这个概念的深入理解,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本书的思维脉络。

格尔茨提出,某地由于资本缺乏、土地数量有限,加之行政性障碍等,无法将农业向外扩展,致使增加的劳动力不断填充到有限的水稻生产中,农业内部变得更精细、更复杂,从而形成“没有发展的增长”。这就是农业内卷化。

简单来讲,内卷这种现象会导致群体内的投入变得更多,但是大家并没有因为投入更多而获得更多。近些年来,人们发现在某些行业中内卷的非常厉害,直观感受就是做的工作更多了,但是工资却没有增加。

在探究小农家庭的经济发展与变革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些让人耳目一新的看法。研究者们试图找到这些变革的内在规律,因为了解这些规律能够让我们有针对性的去做出一些调整,提供更多帮助。

我们知道,恰当的劳动分工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我们把更多的人汇集到一起工作,能够创造出比原本各自独立劳动更多的生产价值呢?也许正是在这样的考虑下,集体化农业的模式出现了。 然而,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又有其不可避免的复杂性,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更多的研究。

有人指出,小农的行为并不同于资产者,因为小农依赖于自身劳动而非雇佣劳动力,生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家庭自身的消费,而不是像一个公司一样去追求最大利润。 尽管每个农户都希望自己有更好的收成,更多的收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去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为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有很多人选择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了农业生产而走向大城市,寻找更多的机会。传统农业的停滞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传统投资边际收入的递减。

用一种较为简单直白的话来讲,就是人们会发现在农业生产中,即便我们投入更多的心血,我们的收入也无法增加很多。相比较某些按照劳动时长来计算工资的工作,后者自然更加吸引人。 随着人口增长和商品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农家庭在自己的经济发展方面也面临着更多的考验以及更多的机会。这本书中提到了很多相关的理论知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实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