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经典读后感有感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经典读后感有感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是一本由铁戈著作,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的347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3-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读后感(一):献给6年前阅读《货币战争》的自己

Sunny,我是6年后的你,我知道现在你还在苦逼的读着大学本科,每天为作业和程序发愁,你偶然从当时的卓越亚马逊上看到了一本登上各大畅销书排行耪第一名的书:《货币战争》。本来对经济学一窍不通的你,突然对货币相关的主题爆发了极大的兴趣,毅然决然的买了一本,然后在一星期内看完,并认为此书为你打开了一个新的篇章,让你明白了这个世界原来是掌握在罗斯柴尔德家族手中,让你惊叹于大名鼎鼎的美联储竟然是私有性质的银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成为《货币战争》的脑残粉不说,还自认为众人皆醉我独醒,可能都不屑于看我这封写给你的信。

我知道你看不进去,但是我还想对你说:我知道这么多年的求学已经让你基本丧失了主观判断的能力,也知道你是多么的迷信权威,也明白你有多么喜爱在人人网或博客上查看所谓的“揭秘”和“内幕”的文章,但也请你明白这个世界的运转并不是像你想的那么简单,更不会像是你看到的那么简单,且不说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否都由罗斯柴尔德家族掌控,你可以想象既然作者描述的那么简单的逻辑,为什么全世界比他高明的多的多的各位大牛都从来没有提过。犹太人这个民族,真的就如此恨全人类?6年后的我,跟你相比,多了少许自我,少了很多猖狂,看了这本“铁戈”写的书后,我想把阴谋论的10个特征告诉你,让你自己去判断和评价这世界上的每一本书和每一个观点:不可证伪性,妖魔化,细节均定论,“虚假两难”论,移动球门柱论,“利益论证”的谬误,雪球效应,归纳概括法的误用,偏执狂。其中“不可证伪性”最值得你去细细品味。

无论结果如何,你一定会让6年后的我变的更好,我相信。

应对超级阴谋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具备一个理性的头脑,你我共勉。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读后感(二):相信阴谋论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无知

终于读完了,26万字就在这么两天内断断续续阅了一遍。评价是:值得一读。

此书对阴谋论作了系统、全面、深刻的解析,读完之后对阴谋论的运作和常见说法会有基本的认识,算是对靠“共济会”来哗众取宠的何新以及靠《货币战争》走红的宋鸿兵的精彩有力反驳。我也很能体会到作者那种对绝大部分国人如此沉迷一些【转基因、疫苗、病毒、911、共济会、罗斯柴尔德、肯尼迪】之类阴谋论的那种震惊和痛心,这就是多年仇恨、奴隶教育长期洗脑化的结果么?所以西安反日游行才会有那种可悲之事发生么?社会民众就这种认知的话,未来的democracy会是多么艰难! 民智开启!开启民智呐!不要再轻易相信那种弱智的阴谋论了!多看看书了解有逻辑有感情的历史吧!

就我个人而言,还是要不断地涉猎各方面的书籍,对一些生活有关的基本学科,比如经济、法律、物理、心理、历史,对各方面学科有基本常识的了解,这样才能有理有据的辨析某些阴谋论,虽然有些不可证伪,但是还是能对论述者的表达和一些细节根据事物的本来历史、科学面貌作出一定的反驳和阐释。因为大部分人基本是对相关事物一无所知的,稍微反驳下他们基本就哑口无言了,兼听则明,因为一无所知,因为知识专业,所以往往乐意接受简单化的阴谋论,但是面对专业化的质疑,普通信徒应该会变得无所适从了吧,而这也能促使他们思考。

为什么这本书评价的人这么少?我一定要向以后沉迷于阴谋论的同学推荐。

对了,阅读时,刚开始觉得有些不太容易读得下去,尤其是盎格鲁·撒克逊那章,是因为那些关于外星人的秘闻太匪夷所思了么?还有明显应该也有排版、错别字的问题吧,果然这种大卷本轻型纸的书就是这种样子么?

不过读到后来,3章开始,就越读越觉得酣畅淋漓了,能让人目不转睛一口气读下去,觉得真是反驳地义正言辞,若是作者当面和何新宋鸿兵之流辩论的话,恐怕那俩会被驳得哑口无言、难以招架吧。

PS.我是在章立凡先生的微博上初看到这本书然后印象深刻然后在不久前买来并在这两天阅完的

对了!为什么这本书评价的人这么少!唉!国人应该多看看呐

《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读后感(三):阴谋论

Pi是个有趣的数字——它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而且乍一看,其每一位数字似乎是完全随机出现的,但是如果你仔细在里面找一个片段,总能找到一些看似规律的东西。类似这种从无规律的东西中发掘规律的事情有很多,比如有人试图从双色球的走势图中猜测下一次会中奖的组合,比如有人会从圣经中找一些片段来发掘其中隐藏的“惊天秘密”,比如有人从《西游记》的蛛丝马迹中发现孙悟空竟然是女的,比如有人解读三国故事说马谡失街亭之后并没有被斩首而是改头换面寻机复仇。

比如阴谋论。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对于个体,都无法获知其完整的全貌,那些在正史、公开文献、新闻报道背后的事情,以及个体尚未获知的部分,存在着巨大的隐藏空间,只要愿意,就可以在隐藏空间中建立出无限的可能,来补充到公开、已知的世界当中,并且能自圆其说,这,就是阴谋论发挥的舞台。

如前一段所言,阴谋论的基础在于未公开和未知,相比之下,人的未知,或者说,无知,是阴谋论更好的基础,所谓阴谋,谋的无非是人心人性。另一方面,人又对阴谋有着特殊的爱好,很多人愿意相信,在我们能看到的世界背后,存在着一个阴谋的世界,记得马伯庸[1]好像说过,历史上每件事背后都有一个阴谋,如果没有,我们就给它安上一个。

阴谋论的好处在于,它足够有趣,它提供的剧情足够吸引人,而且它无法被证伪,对历史的一个阴谋论解读,只要它在逻辑上存在可能性,就足够获得一大片人的信任了。在这一点上,阴谋论与宗教有着极大的相似性:它们都提供了一个万能的解释,其证据并不可见,然而愿意接受的人又是如此的笃信,一旦相信,很难扭转。

这本《揭秘有史以来动荡世界的超级阴谋》,以阴谋论为题,介绍了曾经流行过的诸多话题:转基因、疫苗、病毒、911、共济会、罗斯柴尔德家族、肯尼迪遇刺,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尽管阴谋论本身并无多大营养价值,但若是三观已正,看一些对历史的戏说、解构,确是不错的消遣。将这种思路拓展开去,在文学作品之外,使用原来的人物,补充进新的故事,让新故事与老故事在细节上相符、逻辑上理顺,就是我们常见的“同人”作品。对阴谋论的批评,也是可以做到深入有趣的事,这里有心理起源、逻辑、历史、政治、群体心态,每样展开,结合阴谋论的例子,也能深入浅出。

遗憾的是,本书介绍了多个阴谋论例子,但例子之间略嫌相像,而且,也许是作者对这两位传播阴谋论的人太过鄙视吧,书中多次提到宋鸿兵和何新,当然这俩人确实与阴谋论联系紧密,但阴谋论的历史本身足够悠久,这两个人只是眼前的跳梁,并不值得被占用那么多笔墨。

在我看来,识别阴谋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美国给人定罪时用的那个原则:排除一切合理怀疑。阴谋论的解释中,通常会指出一个邪恶人物,或者一个邪恶集团,这个人或者集团就是我们的“嫌疑犯”,阴谋论的解释“可能”是对的,我们要不要相信阴谋论的解释,给其“定罪”呢?对阴谋论的解释,如果有任何合理的怀疑使得“嫌疑犯”无罪,就不断定其有罪。区分出了“可能性”和“确定性”,就能识别阴谋论了。

识别之后,就不会被其毒害了。阴谋论毕竟是有趣的东西,好好享用吧~

[1]. 祥瑞御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