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孙权》读后感1000字

《孙权》读后感1000字

《孙权》是一本由方北辰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19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孙权》读后感(一):半生名主,半世英雄

读了这书才知道,孙权还是挺了不起的,以前对他在三国中的位置很模糊,觉得他是靠父兄留下的江山吃饭,优越的地理位置,富庶的江南物产,自然而然让他成为三国巨头之一。就像他后半生因为宠一妃子能让江山倾覆一样,如果他的前半生不是个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也是无法在三国中霸有一方的。

《孙权》读后感(二):孙权简略传记

说来惭愧,我其实是一个一直没有把三国演义好好看完的人。我总觉对里面的故事很感兴趣,但是每次拿起书来看有特别难耐下性子,看着看着就有点闹不清楚了。但是这本书算是对孙权的一个简略的介绍,不是特别的详细,但是脉络很清楚,而且顺着孙权的人生起伏,基本上可以纵观整个三国时期的风起云涌。

孙权是最为年轻的少主,却可以在曹操大兵压境的时候果断决定“吾与曹贼势不两立”,拉开了赤壁之战,三足鼎立的篇章;虽然在政治手腕上远远没有诸葛亮和曹操老练,但是真不愧是将门虎子,初出茅庐就不怕虎,那种保江东,不能糟蹋父兄基业的决心给了他勇气;但是孙权又不仅仅是一介武夫,他礼贤下士,周瑜、鲁肃、吕蒙、甘宁、陆逊……孙吴的人才虽然不像曹魏那样多,但却的、都对孙权忠心耿耿,真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人生最后的故事平时了解的就不是太多,但是看起来像是帝王通病。但无论如何,这个世界上没有神,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其实,只要在历史上留下过自己的足迹就易不易。

最后,这本书校对不是太好,有一些很明显的错误。

《孙权》读后感(三):孙权——高开低走

孙权其人,在历朝历代君王中算是比较特殊的一位,十八岁受命于危难之间,幸得周瑜、张昭等忠臣辅佐得以稳定朝政,后对政务臻于成熟,对于孙吴首席执政官的选任颇具眼光(从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孙吴能为相者何其多也),权谋亦是一流(使周泰解衣细数创伤实在是人主的大气概,如何能不得人心),然随着登基后的自矜以及遣使抚辽成为笑柄使得其为维护皇家颜面及所谓自己的权威而无所不用其极,如设立中书校事监听百官,颇无初期对臣子推心置腹的胸襟,从此君臣生隙,为之后陆逊的自裁埋下阴影,而最令人痛惜的是在继承人的选择上,听信妇人之言(不过潘后确实工于心计,令人防不胜防,可见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是万古不变真理),导致废三子孙和而立幼子孙亮,因其年幼而挑选辅政大臣诸葛恪、孙弘、滕胤、吕范、孙峻,年老而失察,竟无其当年最为突出的识人之明,后吴国王室混杀,遂亡于晋。

孙权后期的几个昏招大失水准,唯一的解释是阴沟翻船,让公孙渊(白马将军公孙瓒之后,奸猾令吕布汗颜)这小子给耍了,一路顺利的大帝颜面上过不去,想我赤壁大败曹操,荆州袭杀关羽,夷陵火烧刘备,哪个不是当世人杰,怎容尔等鼠辈使寡人耻笑于天下,不杀你难解我心头之恨。加之年岁日高,更加固执(何焯评价:老悖昏惑,吴亡不待皓而决)。可见,做人君者,最忌固执。袁绍是,曹操是,刘备是,孙权也逃不开这个魔咒。凡在盛怒之下做的决定,会在之后承担惨痛的代价。慎之慎之。

除开政事,孙权实在是一个善良的人,从他一厢情愿与刘备结秦晋之好就能看出,真的是想巩固两人之间的同盟;后与刘备约伐益州,被皇叔义正言辞拒绝,“你要伐我同宗刘璋,我就跑到深山白衣素食”(没想到皇叔自己去伐了);时常与臣子闲聊,国事家事,较后代君王更有人情味(可惜后来也用小人去整风),弄得朱元璋心里颇不爽,“君臣之间,以敬为主。敬者,礼之本也。故礼立而上下之分定,分定而名正,名正而天下治矣。孙权盖不知此,轻与臣下戏狎,狎其臣而亵其父,失君臣之礼——这货真是死板”。

世间无完人,所谓从历史中学习,便是尽量去避免此类错误罢了,虽然有人说这是个悖论,但时而感叹一下人生无常也是蛮好,可能对于一些人一些事看得更开,也算收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