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地球的漫长午后》读后感100字

《地球的漫长午后》读后感100字

《地球的漫长午后》是一本由[英] 布赖恩·W.奥尔迪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地球的漫长午后》读后感(一):作者笔下的人物和世界都沉浸在“生死之舞”中

尼尔·盖曼在序言中写道:“奥尔迪斯笔下的人物和世界都沉浸在‘生死之舞’中。”读完本书后,我对这句话表示深深的赞同。

一颗被丛林覆盖的地球、一轮愈烧愈烈的太阳、一片无人敢靠近的危险海洋、一棵遮天蔽日的地球霸主榕树、千千万万种变异的动植物,以及丧失文明历史、弱小求生的那些最后的人类。作者通过一位珍稀的人类少年的视角,带领读者走遍了这颗好似“寒武再临”的地球,一幅末世之景,被作者以游记的形式刻画出来。

地球上,往日高楼林立的城市早已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无数变异疯长的植物,它们或趁机集结、夺取霸主地位,或坚守领域、以疯狂震慑外敌,或夹缝求生、被迫进化。

榕树是本书中当之无愧的丛林霸主,它“团结”了整个物种的力量,盘根错节到无与伦比的地步,形成了其他树种无法抗衡的丛林,并由此长盛不衰。不过作者遵循了“地球平衡意识”的理论,同时刻画了海洋霸主来与之对抗。榕树与海洋中的疯狂海藻画线为界,双方无法击败对方,就像《寒武再临》中的魔鬼松和大王乌贼一样,互相制约,以保“地球平衡”。而地球呈现如今这幅末世光景的原因,与人类种族的发展有何关系,似乎不言而喻。

被榕树击退的各种树木各自展开了最后的抵抗。它们枯黄、畸形,却仍然以挑战的姿态尽力成长,它们生长的地方被称为“无主之地”,因为它们被敌人(榕树、海藻)两面夹击。这些树木中,有的进化出了自卫武器——求生意识是生物的本能,一些不可思议的发展往往出现在求生欲极强的事物身上;有的选择探入大海,搜寻致命的海藻作为自身肥料——绝地求生不是人类的专属词,树木中也存在孤勇者。

除树木外,其他植物也在艰难的求生环境中,渐渐进化出各种更为高超的技能:模仿、伪装……例如通过模仿动物,获得更强大的能力。读到这里时,我不禁感慨作者的奇特又富有哲思脑洞。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界限,被植物的模仿能力打破了,具有了动物特性的植物,还是植物吗?类似的,人类与动物的分割线又到底是什么?

《地球的漫长午后》中的人类不仅失去了地球之主的地位,甚至几百万年来积累的文明成果都随着突然爆发的太阳而烟消云散,人类至此只剩传承下来的祖先记忆。而面对严峻的生存环境,科技显得弱小、人体太过孱弱、文明变得毫无意义,只得被深埋于大脑深处……

在地球漫长的午后里,丛林中依旧遵循万物相生相克的法则,于是迫于环境,弱小的人类自动和柏蚁形成同盟。其实用“依仗柏蚁的力量”来说更准确,因为人类是这片丛林里仅存的五个动物物种中最弱小的。首先,人口分散且稀少(难以保证新生儿的存活率);其次,体格小,力量低微;最重要的是,人类不知从何时开始放弃了思考,选择屈服现有环境,随遇而安。

人类认命认得非常彻底——一句总是被挂在嘴上的“世事就是如此”仿佛消灭了人类本拥有的“爱憎恶,恨别离,求不得”。

所幸,人类还会利用工具,而且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仍旧很强,可以应对丛林中的各种危险,哪怕是一些流落到陌生星球的人类,依然可以依靠本能求生。这里的本能,也可以说成是直觉反应,它来自传承于祖先的记忆。或许,一个种族真正的覆灭,是历史的消失。延续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传承种族的历史记忆。

本书构建了这么庞大的一幅末世之景,其实处处都在展现生命轮回的真相,体现对生命轮回的深思:生生死死,即生命轮回,生命以微粒的形式从太空中来到,然后又重返虚空。

“世界的尽头可能恰恰是我们从头再来的好地方。”

“神灵——自身造物的起源和终结。”

“时间究竟是什么?或许只是一种主观现象,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机制,而植物并不受其影响。”

“自然之道一张一弛,盛开会带来衰败,但也必须有衰败才能带来盛开。”

(以上节选自《地球的漫长午后》)

《地球的漫长午后》读后感(二):末日地球,植物为王——这才是迎接灭绝的正确姿势

在《流浪地球》中,人类因太阳的老化而带上家园去深空流浪。此时此刻的我们,距离故事中地球出发还有二十多年。实际上,在我们当下,太阳正处于主序星“年富力强”的阶段,寿命尚未过半,我们无需担心有生之年看到它膨胀吞没地球。

那么,当时间真的来到亿万年后的末日,地球上会是一幅什么景象呢?有英国“科幻教父”之称的布莱恩·W·奥尔迪斯,在《地球的漫长午后》中,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在他的想象中,地球在度过数亿年漫长岁月之后的另类景象。

“末日”这个话题,无论到何时,都是科幻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或是因自然变迁,或是因人类的核战争,在这类作品中,末日往往是满目疮痍的景象,《路边野餐》《地铁2033》《辐射》等作品,更是有关“末日”的经典之作。

但是在奥尔迪斯的笔下,末日非但不荒凉,反而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二十亿年后,因为地球环境的变迁,动物难以适应,连同人类一起式微,植物成为地表的霸主。

按照天文学家推算,太阳还有超50亿寿命,但是,这不代表我们能躺平50亿年。大约每过10亿年,太阳的辐射能量便会增加约10%,在这个能量面前,地球的生态系统是脆弱的,所以,故事中20亿年后的地球变化是可能的。

在故事的开头,奥尔迪斯描绘了一个巨大的森林世界,这片森林由榕树在高温下的二十亿年中通过竞争战胜其他植物形成。

“如今,在人们居住的这块大陆上,只长着一棵榕树。它先是变成森林之王,然后又变成了森林本身。它已经征服了沙漠、高山和沼泽。它用纵横交错的枝丫填满了整片大陆。”

在我们小学时代,便已在课本上学过榕树“独木成林”的故事。在《地球的漫长午后》中,这一设定正来源于此。在服兵役期间,奥尔迪斯曾在加尔各答植物园见到了一棵号称“全世界最大的树”的印度榕树,这棵榕树在奥尔迪斯的心里铭刻下深深的烙印。

这与奥尔迪斯返回英国后所见到的“祖国的肮脏和贫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强烈冲击着他的脑海。于是,他动笔写下短篇《温室》,并在其“爆了”之后扩写,最终被定名为《地球的漫长午后》。书出版后,先后经历了大约30次再版和翻译,成为传世的科幻经典。

在故事中,庞大的植物世界与渺小的动物形成鲜明对比,动物们依附植物而活,而植物,在环境剧变后的漫长进化过程里,广泛学习了动物们生存的本领。翱翔在天际的木茑、利用火焰保护自己的燃瓮、在微风中作响飘荡的哨蓟,占领了大地和天空。人类文明早已退化,回归原始生活,在树木的高处生存,与植物霸主们带来的重重危机斗智斗勇。

奥尔迪斯对于森林世界的热爱,充斥在字里行间。“震撼人心的印度次大陆、缅甸的一座座佛塔和艰苦生活、苏门答腊的沧桑之美以及那里的人们、新加坡的干净整洁、香港的纷繁乐事、我和朋友们畅游过的那些河流和温暖海洋,以及那棵达利风格的榕树……这一切都留存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对人类来说,大自然是我们的重要老师,仿生学为人类的发明创造提供了极大助力。万物霜天竞自由,自然万物竞争、或共生,无形中形成一种独特的智慧。在《地球的漫长午后》中,奥尔迪斯无疑将其大幅度放大,来赞美壮美的自然。

如果仅仅讲述一个人类群落在森林世界生存的故事,那么《地球的漫长午后》可能也只是和其他末日题材不同,最多当《末日生物百科全书》来读。但作为一名大师级的作者,奥尔迪斯写作野心自然不止于此。

在故事背景中,受月球影响,地球停止了自转,月球也离开了地球,地、月、日形成了等边三角形。在此设定下,奥尔迪斯设想了一种模仿蜘蛛的庞大植物“天茱”,它们织出庞大的网络,将地球与月球连接起来,沿着丝网做星际旅行。而月球上,更是被它们改造出了适合生存的环境,虎蜂与天茱在那里繁衍。

无论是奥尔迪斯的第一部科幻长篇《永不着陆》,还是这部《地球的漫长午后》,抑或是他的新浪潮先锋史诗《海利科尼亚》,都反映出奥尔迪斯背靠宇宙、俯瞰星球的创作理念。正因于此,奥尔迪斯的故事将地上渺小的生命与宏大的宇宙相连接,形成大气磅礴的世界。

相信很多人会有疑问:奥尔迪斯这部作品到底算不算科幻?区别于在当时科幻作品干巴巴的技术描写,《地球的漫长午后》充满了与《爱丽丝漫游奇境》等奇幻作品一样的瑰丽想象,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另一方面,它的一些设定确实是“不科学”的奇想,比如地、月、日三者不可能形成故事中的等边三角形,光靠丝网显然拉不住如此体积的星球。

但另一方面,里边的许多内容又是合情合理的。在现实中,地球确实自转在变慢,在过去的45亿年中,地球自转变慢了2小时,而月球也在以约每年3cm的速度逐渐远离我们。而那奇妙的天茱,如果你细细品味,这不就是个生物版太空电梯?关于太空电梯,有一种假想便是将缆绳一头垂在月球,另一头垂到地球,奥尔迪斯可谓“极具先见之明”。

《地球的漫长午后》这部作品,以主人公格伦的旅程为主线,却又不是个RPG游戏,而是采用群像描写,带领读者跟随格伦的视角,见识到千奇百怪的生物,以及诸如放牧为生的牧人族、打鱼为生的渔族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种族。这些生命共同构成了一个繁华的原始世界。

而贯穿故事全文、呆头呆脑又欢脱的大肚子渔人,海豚形态的智慧“先知”,智力退化、却能穿越时空的阿贝族女人,还有那积淀亿年智慧的魔菌,想必在读者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比一下相关的作品,在约翰·瓦利的《蛇夫座热线》中,外星入侵者为了“保护海豚”而毁坏人类设施,因为在他们眼里人类这个物种会伤害海豚这个“智慧生命”,不知道有没有向奥尔迪斯致敬呢?时间穿越是菲利普·迪克最喜欢玩的事物,在电影《预见未来》中,男主通过时间来预测每一步行动,和先知命令他的阿贝族女仆人穿越到未来去探路的做法如出一辙。

天下文章一大抄,科幻也是如此,《地球的漫长午后》这部披着奇幻皮的神奇故事,简直把科幻点子抄得淋漓尽致。

在故事的结尾,地上的生命即将因太阳活动而灭绝,在最后关头,主角格伦放弃乘坐天茱逃走,转身回到自己所留恋的地表世界。这个结局,是奥尔迪斯内心的真实写照。当祖国变得陌生、留恋的异乡成为记忆中的幻境,想必奥尔迪斯的内心也充满挣扎。最终,他用笔墨记录下了那片朝思暮想的密林。

“不幸本身也能播撒下创造之种。透过榕树叶向外窥探,或许这就是你们将会看到的景象。”我们无需为毁灭性的结局悲伤,或许,多少亿年之后,宇宙的某个角落又会诞生奇迹。别忘了,最初的生命便诞生于电闪雷鸣、熔岩暴雨之中。

《地球的漫长午后》读后感(三):二十亿年后,一首“旧时光”的纪念诗

01

2004年,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坚定地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并认为很乐意见到“……一切将被绿色的杂草重新接管。”

这与奥尔迪斯这部雨果奖获奖作的主旨不谋而合。

巧合的是,据说宫崎骏也真的曾经表示过,他的《风之谷》(尤其指漫画版而非电影版)正是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这本《地球的漫长午后》的启发。

《风之谷》漫画第一卷

和《阿凡达》那种通篇描写外星世界,却最终还是由人类来充当“拯救者”的作品不同,在这两部作品里,宫崎骏与奥尔迪斯都用上了对人类来说显得有些冷酷的笔触:即便是原本对人类来说,最重要的生离死别,也就只仿佛在太空中引爆的一颗炸弹:虽然猛烈,但却无声无息、毫无意义。

在名为“温室”的未来世界里,所有与人类有关的东西:仍能运转的飞行机器人、现在由柏蚁和其他昆虫霸占的城堡、人类DNA里深藏却无人察觉的“远古”记忆……全都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它们贯穿全书,但又对任何事物都在根本上不起任何作用。在这个世界里,它们全都是可替代的。相较于其他生物,甚至是海滩上的一粒沙、一块不起眼的岩石,人类似乎毫无特异之处。

但当主角格伦最重要的同行伙伴“魔菌”登场,开始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阅读”宿主格伦的基因,一切便似乎开始有了一丝变化的气息:

地球是如何变化成为今天这样的?又会到哪里去?

“人类”到底是什么?又是从何而来?

一个又一个游离于科学和哲学边界的问题,通过20亿年后的一株变种羊肚菌的视角,逐一掀开神秘的面纱的一角。

与此同时,一个充斥着红、蓝、绿等强烈色彩对比的瑰丽世界,也在他们的冒险途中,慢慢展开……

奥尔迪斯会如何站在20亿年后的世界上空,徐徐投下凝视的目光,并将他看到的一切娓娓道来?这是笔者在阅读这本书时,从头到尾最大的悬念。

《地球的漫长午后》

事实上,当我翻开本书的第一章,便觉得满眼都是奥尔迪斯的颜色与形状:铺天盖地的草木丛林;行为辑迥异于现代社会、野性勃发的原始部落;严苛诡谲的自然条件;大量生造的名称拗口的奇异生物……如果不是封面提醒着我,我会以为我仍在读一部《海利科尼亚》世界观下的作品。

不得不说,对于浸泡在碎片化信息和短视频海洋之中的当代读者而言,这些内容都意味着相当不低的门槛。在我们阅读这些往日经典时,这样的学习成本令人望而生畏:我甚至用了整整两页笔记本来记录下所有书中出现过的特殊生物,只为了在后文再见到它们时不至于晕头转向。

《海利科尼亚》三部曲

海利科尼亚 1:春

8.3

[英] 布赖恩·W·奥尔迪斯 / 2021 / 人民文学出版社

海利科尼亚 2:夏

9.5

[英] 布赖恩·W·奥尔迪斯 布莱恩·奥尔迪斯 / 2021 / 人民文学出版社

海利科尼亚 3:冬

9.5

[英] 布赖恩·W·奥尔迪斯 布莱恩·奥尔迪斯 / 2022 / 人民文学出版社

但故事的内核,对于喜爱幻想类文学作品的读者而言,确实无比的甘美。

是的,不仅局限于科幻(Science-fiction),而是针对所有幻想类(Fantasy)作品的读者,这部作品都是一道诱人的佳肴。它在气质上,比起我们较为熟悉的科技流作品,更加接近于安徒生童话的某些篇目。

为什么是安徒生,而不是同样出名的格林童话?因为格林童话中其实罕有如此纯粹的、不依赖人与他人之间强交互所产生的故事——尤其是安徒生童话中那些不那么出名的篇目,比如《一年的故事》《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等,它们甚至也时常被认为并不属于“童话”的范畴,而更应该视作散文或诗歌。

人类文明史以来,出现过的所有故事,无非是对三组关系的描写:人与自身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包含人与其他个人,或者人与人的群体,比如组织、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更高存在(你可以叫它“世界”、“宇宙”、“大自然”、“性灵”、“命运”、“规律”……或者任何符合你价值观的名称)之间的关系。

我们所熟知的大多数故事,尤其是细节众多、对抗激烈的那些,几乎都在“人与人的关系”范畴内。毕竟,争权夺利、尔虞我诈,这才是我们最容易看到、也最熟悉的视野范围。但这也仅限于一般情况而言——真正最优秀的作家,其野心却往往不止于此。尤其是科幻作家更是如此,他们往往沉醉于设置一个庞大的“更高存在”作为主角,并让自己的角色如蝼蚁般在其中起落浮沉,最终抵达真正的“目的地”。

奥尔迪斯在《地球的漫长午后》之中创造出的这一整个“温室”世界,就是奥尔迪斯在作品中营造出的“对手”:地球在与月球和太阳达到某个平衡点之后,由于引力的作用停止了自转,于是地球处在一个永远半阴半阳的状态当中,一半永恒受到太阳的炙烤,而另一半永远处在见不到太阳的寒冰炼狱之中。

地球在这种情形下,又经过了20亿年的漫长岁月,所有我们熟知的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整个世界观都像是作品中那棵吞没一切的大榕树,而读者跟随主角们经历的一场又一场冒险,不过是这大树无光痛痒的枝条。

印度加尔各答植物园有名的大榕树,《地球的漫长午后》中榕树设定的灵感来源

无论是跟火山的会晤,还是冰海中的搏杀,归根结底都是引领读者走进“温室”世界的指向标而已,真正的况味,始终还是在那一系列令人击节赞叹的奇观背后,孤独徜徉于那由植物主宰的地球上,所进行的那些关于“往日世界”及其起源和命运的窥探与思考。

我曾经在我外公的旧宅里,翻出过一本《春风吹来的童话》。在书的“前言”部分提到,这部书是他翻到家中私藏几十年的、已经泛黄脱页的旧书上记载的。不管他说的是不是真的,但在当时年幼的我翻到这本书时,它真的已经泛黄脱页了。

而当我今日回想起那个仿佛依然在眼前跳动的画面时,其实已经又过去了三十多年。我外公的旧宅早已无人居住、衰草连天。推开他曾经每日修剪的小花园,植物真的已经接管了一切——我如今所在的世界,是如此陌生,似乎每一天都需要重新学习一切;而我熟悉的那个世界,已经不在了。

美剧《最后的生还者》剧照

即便再过20亿年,66亿岁的地球,在浩渺苍茫的宇宙中,也还只能算是个平平无奇的普通青年——或许勉强快要迈过“中年”的门槛。在那时,我们的地球母亲回顾过往,如果她真的有感知的话,那她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也许,当20亿年后,地球回顾过往时,记忆中也有一帧属于人类?

如果真的有,我衷心地希望,那可以是一小篇关于生命、文明,与旧时光的纪念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