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的读后感大全

《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的读后感大全

《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是一本由王明珂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4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读后感(一):很一般

1,我不知道为什么取这个书名?除了前面短短的一个小章节是讲他的父亲,后面几乎都是说一些他个人学术方面的研究

2,这样的内容如果可以出书,我想国内好多历史研究的学者都可以忙活起来

3,封面设计有待提高

4,定价明显太高

《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读后感(二):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摘录)

父亲二十岁从军, 四十岁退伍,但在我感觉中他一直是个军人。生在那时代,他先是身不由己地成为军人;战争岁月中的经历,又使他成为一辈子的军人,即使在退伍之后。

我的童年,可以说大多在父亲的挫折与父母成天的争吵中度过。约在我小学五年级时有一天父母亲又在客厅中争吵。我躲在房间里,翻弄着抽屉里的杂物,试图脱离那战场。在一个旧信封中,我翻出一张灰黄的照片:一张长靠椅上坐着一位美丽端庄的女军官,四五个年轻男军官或坐或站或卧地围着她,前面几个人腰间还佩着短枪,表情或神采飞扬,或顽皮轻佻。照片背面,一行墨迹将泯的小字:“妈,看你的儿女们,重庆。”望着照片中年轻俊逸的父亲,我臆想,若那战争延续下去,若父亲不来台湾,若父亲没有和母亲结婚,他就不会每日过着为柴米油盐发愁的日子。或者,战争过后他又可以回武昌,跳舞、打麻将,过着他逍遥的公子哥生活。

《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读后感(三):力荐的理由是符合我选书的三个标准

年龄不饶人,读书能力越来越差,但眼光却越来越挑剔。所以,尽管我的小本上记录了很多书名,来自各方的推荐,但实际能够读的书还比较有限,其中让人中意的书还要打一个很大的折扣。但这本书却真的是“我的菜”。我选书的标准大体有三:希望是学术圈里写的有知性的文字,不是专业文本而是专业文本背后的所思所想所遇所行,文笔要好,一句话就是所谓依托学术但要从专业里走出来的“学术随笔”。

可以说该书这三条都占了。王明珂在历史人类学方面建树颇丰,涉及西南少数民族识别认同以及与汉族之间联系这样很有人文意义的题目,所用方法跨越历史学和人类学,在其背后牵涉到当初由傅斯年创建的历史语言所几十年的学术传承和学术突破,因儿子推荐此前我大体翻阅过他的《羌在汉藏之间》和《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见识了其思路之清晰、文笔之流畅,这些都是我对该书感兴趣的理由。

果然不负所望,其中许多篇目都可以令人开眼界,长见识。比如“《川西民俗调查记录1929》导读”,借助于对这篇1920年代所做调研报告,钩沉历史语言所近百年间学术志趣的变迁,显示当年所做工作的现实意义。还有“反思历史与社会:以凹凸镜为隐喻”,讨论表象与本相、文本与情境及其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凹凸镜来显示其研究方法的运用,都是很有意思的。

作者或许是想表达对父亲的念想,或者是想提供一些自己的成长环境,但将这篇“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放进去并作为书名,确实会让人上当。

《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读后感(四):生活即田野

作为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人类学家的王明珂,主要从事华夏及其边缘人群的研究,即由过去的 “戎狄蛮夷”到今日少数民族的历史与人类学探索。-----这是一个普通人少有人涉及与了解的学术领域。手上这本《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是他的随笔回忆录,大体分为三个部分:思亲怀人篇,讲述怀念恩师,寻访数位前辈的故事。学术反思则是作者数十年田野考察与学术探索的心得。学术访谈篇则收录三篇深度采访,以帮助了解。

书籍归类于历史随笔里,其实从内容上讲是作者对人类学、对文明变迁、文化变迁的学术反思,从中也可见其治学理念和治学精神。不妨就其学术思想,稍作一了解吧。王明珂研究历史出身,也特别注重文献资料,于是也有人称之为“具有人类学倾向的历史学家”。关于中国历史叙事文化结构,作者指出有三种不同层次:历史心性、文类和模式化叙事情节,三种分别对应不同的结构化社会情境。心态史强调习性,关注小事件。历史心性,则反映社会情境。而模式化叙事情节则是类如地方志之类的模式书写。

人类学领域,比较强调人类学的经验性。作者也推崇人类学研究需具有广泛的民族志背景知识,评价前必须将观点事实放之于民族志知识中去检验,而不能随便接受高层概念性话语或理论。

作为“生活即田野”的倡导者,王明珂倡导生活中考察的经验性。严格的自我训练,慢慢练习从生活中进行田野考察,留心身边每件小事;与人接触,听其音,观其色,想其念。日常生活里随处发散式思考,从现象到本质慢慢深入。这些方法很值得借鉴,不光是学术研究,其他方面的工作仍旧很适用。

尽管对这些偏远少数族群的文化并不了解,比如纳西族的古乐文字等等,但相信正是如王明珂等一批人类学专家对文化遗产的重视、探索、传承及再创造的努力,才使得这些濒临消失的边缘民族文化重现天日。也正是他们不辞辛劳,敢于走入最穷,最远的山沟,才慢慢让我们普通人也能被独特本土文化的魅力所吸引。学科的细分和交叉已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历史的考证与人类学微观情感的表达相结合,这才是王明珂一惯赞成的“现实关怀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学术本分。

小小意见,书名很好,可惜与内容差得有点远。

《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读后感(五):社会学者的文集《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社会学者的文集《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看这本书,必须要知道作者是谁,王明柯,五二年生于台湾,以社会学位专业,四十岁获得哈佛博士,现在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他的父亲是孙立人将军的部下。挺复杂的吧,是啊,这本书本来就挺复杂,里面涉及的内容很多,不过都和作者的这几个方面有关系,里面写了他的父亲跟着国民党撤退到台湾的故事,有作者调查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两位小小研究员的故事,有关于自己专业领域的一些研究的介绍,有一些不是那么专业的学术论文,有回到大陆寻访史语所当年进行西南民族调查踪迹的过程。

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背景和复杂的学者,到现在也有六十多岁了吧,我想这应该是他论文和专著以外的文章的汇总,算是一种纪念吧。

其中有的文章挺不错的,有的过于专业,里面术语比较多,读得很累,还没有什么兴趣,就跳过去了。关于史语所的描写我还是挺感兴趣的,前一阵没少看,可以说民国时期中国学术的巅峰就是国立中央研究院,里面大师荟萃,成果累累,在国立中央研究院中历史语言研究所绝对是一个重镇,傅斯年任所长,有陈寅恪、赵元任、罗常培、李济、董作宾,其实就是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底子,当年的四大导师还有李济,其中王国维自沉,梁启超没去外,另外三人都加入了史语所,阵营庞大。也留下来无数故事。

不过书中作者关注的却是当年史语所中的两位小角色的命运,正好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看大师以外的史语所。还有对史语所西南民族调查的重访,按照当年的老照片去寻找当年的景物,虽然这么多年过去了,可是在西南很多地区,还是能够看到当年的影子,甚至很多东西都保留了下来,其中有一个寨子,虽然木结构的房子都经历了翻盖,可是当年村庄中各家各户的位置到现在还没有变,真是沧海桑田。

作者对羌族的研究我也挺感兴趣,因为前几天上课的时候,发现我的学生中有一个羌族的,这可是一个很古老而且很稀少的民族了,看了作者的论述,了解了很多关于羌族的历史,还有华夏民族的演变历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