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在郑州挺好的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在郑州挺好的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在郑州挺好的》是一本由马耀武 / 马国兴著作,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0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在郑州挺好的》读后感(一):《我在郑州挺好的》读后

五一小长假,我通读完马国兴老师的《父子家书》(书名《我在郑州挺好的》),感慨颇深。十年家书,十年成长史,十年亲情史,全书173封家信,字里行间蕴藏四个大字:“父子情深”! 一来一往中,父亲的舔犊之情溢于言表,无不流露出对儿子的关爱之心,惦念与牵挂,勉励与厚望,循循善诱,语重心长;一来一往中,儿子的感恩之心跃然纸上,乖巧与上进,迷茫与探索,点点滴滴,娓娓道来。 深夜读到动情处,我不免潸然泪下,想必马国兴老师每每校阅整理到此,也会泪流满面吧? 儿子每到难处或一道坎处,向父亲倾心相吐,父亲谆谆教导,关爱无微不至,亲情萦绕心间。儿子略有顺遂或成功,飞鸿报告佳音,父亲窃喜、宽慰和勉励,父爱如山,千真万确,不折不扣。 十年家书,那舒缓的语气,那平常的笔触,情到深处化作水,人间真味最为淡! 《父子家书》,往事如烟,往事并不如烟! 是为读后感,难以表达阅后心情于万一。

《我在郑州挺好的》读后感(二):存在于信中的父子十年

工作以后我和我爸就很少交流了,看到这本书我很好奇父子之间是怎么开始通信的,又会聊些什么呢。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对普通的父子,通信从作者高中时开始,一直持续了十年。这十年是作者完成学生步入社会的转变的十年,这场转换的心路历程清晰的展现在文字中。我也正处于这场转换中,看书时会看到过去的自己。

通信开端的缘由非常有趣:作者高中时邀请同学到家里来玩,其中有女同学,担心父亲误会于是写信解释。想起自己高中时和女同学上课传的小纸条被自己留下来,后来被我爸偶然发现时的尴尬和焦虑。又想起我爸那时笑得尴尬,分明有一些不小心撞见别人秘密的抱歉,还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的局促,还是怪好玩的。

后来作者高考落榜,读了一所自考大学,作者在信里写自己知道是要落榜的,于是自己写信试图找远在昆明的老舅帮忙。少年有内疚的感情,不想给家里添麻烦,自然的开始对人情事故敏感,但是又因为年轻,行动处处显的幼稚……多么天真可爱。想到自己也曾是如此,这些有什么意义吗?可能这些经历让自己变老了,由此一个人的层次便有了“年轻”和“成熟”的区分,就像一道菜多了层次也会变好吃吧。

作者读自考大学,大学毕业找了个小小的创业公司,不算是轻松。但是作者在信里会鼓励自己“笑到最后,笑的最好”“工作挺锻炼人的”,乐观的判断和这些像心灵鸡汤的话,很符合一个年轻人的心态。我也回忆起自己曾有过类似的心情,满脑子想形而上的东西,经常轻飘飘的谈人生和理想。后来作者的信变得务实了,信里看得出现实的生活。我也不再讲那样的话了,取而代之的是频繁的沉默的笑。

书里还有一些令人感动或者会心一笑的小细节,比如作者大学时通信经常是为了要生活费,有两三封信爸爸问托“我”修的收音机的下落,每年夏秋农忙爸爸一定会在信里提到收成如何,爸爸带着全家意愿催婚“我”好几次……

在写作的时候人可以把自己的一部分存在留在纸上,这本书里存在着一对父子的十年。在这个生活费不用写信要的时代,我还是想写一些东西,这样有些事如果我忘了,我还可以找回来。最后,这本书还有个小细节,前六年“我”写的信比父亲的回信多,后来父亲的回信比“我”写的信多。

《我在郑州挺好的》读后感(三):让我想起的一些往事

《我在郑州挺好的》中有关自考的内容勾起我对陈年的一些往事的回忆。和作者前后脚的时间,我也参加过自学考试,与作者不同的是,我并没有参加那种类似学校的学习,而是有些波折但非常锻炼人的非常纯粹的“自学”。我当年是懵懂无知地继续考了下去。可能幸亏有个华工在我们家旁边吧,可以在懵懂无知中心无旁骛地坚持了下来。 自考本科让我有了考研的底气,自考就像是飞机飞起的那段,非常锻炼人,到了考研准备阶段仅仅就是飞机平飞行时加速中了。其实我考研时的套路,就是自考的套路,自己找书看,自己刷题。我是在专科自考阶段常常翻车,头几次也是只过一门和全军覆没,后来感觉慢慢摸到了门道,开始一次考试全过。最后拿到专科毕业证时,有点意犹未尽的味道,就继续本科了,结果按照自己专科后期摸索出来的套路,一路绿灯,每次高分全过,然后就自信心狂爆棚。其实蛮感谢自考的,后来读研时才发现有些基础课程掌握的程度并不输那些本科就在重点高校的同学。当年没有像学生那样上什么课,自己看书自己做题,后来被自考锤过很多次后才知道要把书全部看透才有机会。到了后期,每本书扔掉都可以重新写个大概内容了,所以每次能不能考过都是在考试前都能知道了。PS:后来考研读博后才知道,会考试其实真的不算什么。

当然本书涉及的内容很多,比如关于三联书店的经营情况,郑州市毕业生的起薪标准。对标当时笔者所在国有企业的收入,民营企业的薪水并不算低,再加上当时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不太多的状况,应该说年轻人可选择的就业形势不算太差。记得本人读过高中考上大学的初中同学中,重点大学的本科生可以直接留校,或者去二本教书。现在看看学历贬值的情况,真是欷歔不已。另外,我当时由老国企而民营企业,亲身感受到了民营企业那样活力,只是民营企业大多为创业企业,从零到一资源稀缺,需要在夹缝中奋力拼搏。和书中的作者一样,本人通过跳槽换工作打开的一个新的世界。若干年后,本人回访那些曾在关键时刻求职成功的民营企业,基本全部都消亡,只有一家在苦苦支撑。对比作者在三联书店和百花园杂志社的勤勉工作,本人非常汗颜,因为当时已经计划提升学历,所以很多时候以准备考研为主,但是当时的气候还比较喜欢上升的人,再加上江汉平原地区一直非常看重教育,所以对我的心不在焉并不是特别反感。当然可能也有一些运气的成份在里面。2004年,我准备了最后一次考研,破天荒地以破釜沉舟的决心,从这年6月底辞职,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全职备考。此前曾经以纯业余的状态,在工余进行过第一次考研尝试,结果居然考过了报考专业的国家线,只是没有考过报考专业的分数线,当时在网上查到考试分数,重重拍了一下昏暗网吧里脏兮兮的桌子,半是惋惜半是自豪。虽然这次没有一举成功,但给我了无比的信心,虽然很年多后看来可能只是侥幸。应该说备考过程是非常顺利的,每天按部就班地学习刷题,以自己的节奏一编一遍向目标挺进。但考完后就心情跌到了谷底,心想这下又完了,赶紧安安心心地找工作。于是在考研结束后的第二天就去网吧到处投递简历,结果在2005年春节前就找到工作。那年春节后开始到一家软件公司担任程序员,因为在此前,我曾通过一周的强化自学,成功地从一个软件售后人员升级为了软件编程者(因为那时候的程序员并不多)。当时正好从自考本科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又加上大量的编程经验,理论和实验都还算完整,所以找个工作不算特别困难。本来准备安安心心地工作,就此当一名本分的程序员,但虽然多少有些侥幸,或者说以”考都考了“的心理,仍然在第一时间查询的考研分数。输入完个人信息,当我用有些哆哆嗦嗦的手用鼠标点击”确定“时,一个全新的世界向我打开了。那种忐忑的心理是第一次考研所没有的,因为毕竟付出了半年的代价,不像第一次有些像玩票的性质。当时也许是查询的人数很多,也许是自己的心理原理,网页查询结果有些缓慢。当那些考试成绩出现在我的眼里时,我有些瞠目结舌,印象最深的两门专业课扣分很少,几乎是满分,是146分或144分(总分是150分),而英语和数学居然也远远超出单科分数线。我立刻感觉就像有人把抛向了半空,一种从来没有的豪情充满了全身。

其后是有惊无险的复试,之后就是政审和转档案。我记得我拿着学校的通知,到中南路的省人家市场去办理手续,这里是我在一年前跑了很多地方,才把我分散在四处的档案合并到了一起,然后交了一年的档案存放费用。没想到,真的是一点没有耽误。当时我记得和办理转档案时,办理人员是一名正规高校毕业的本科生,她非常羡慕地看着我的学校录取通知书,在整理材料时对我的经历非常惊讶。在快速地办理完档案转结的业务后,她和我聊了很久很久,一直在问我考研的学习方法,并表示她一一定会向我学习。那一年的经历就像作梦一样,当时我所在软件公司是经营最好的时期,我一天都没有耽搁,一直干到开学报道前几天,又学习到了很多编程的技能。在7月一天,我向公司提出了辞职,告知自己考研成功,已经被一所知名的重点大学录取。结果接待我的不是人事部门的人员,而是公司负责人。他非常激动地握住我的手说,和他成为校友了,并祝我学业顺利。 2005年初秋,我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生涯,直到拿到理学博士学位。 这就是我一个自考生的经历,和作者人着一段相同又不同的经历。如同评论者羊顿兄说得好——大概是因为对照,阅读这本父子家书时,眼里虽然都是他们爷俩曾经的私密文字,脑中闪现的却常常是自己的经历,自己家中的旧事。《我在郑州挺好的》的一些内容让我闪现了当年自考的经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