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袁隆平的故事读后感摘抄

袁隆平的故事读后感摘抄

《袁隆平的故事》是一本由《青少年红色励志故事丛书》编写组著作,19.60元出版的2012-4图书,本书定价:17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袁隆平的故事》读后感(一):一生只干一件事

2021年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先生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长歌当哭,送别袁老! 在这时,为了怀念袁老,了解他的生平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可能他们只知道袁老是一名研究水稻研究了一辈子的爷爷,但是对于他的具体生平及所做的贡献并不是非常了解。 袁隆平先生出生于1930年,幼年时候的他有两大特点,一是游泳厉害,二是爱问问题。虽然小时候的他瘦小又笨拙,但是在骨子里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这种精神与他毕生执着于水稻杂交事业是分不开的。1949年,袁隆平先生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选择了听上去稍显土气的重庆西南农学院。毕业后他去到湖南安江农校开始了教学生涯,在带领学生到农村学习的过程中,他了解到农民的吃饭问题,尤其是60年代挨饿的时期,农民们对大米的需求总是得不到满足。于是他开始带领学生通过“三系”的步骤实现水稻增产目标。即“首先利用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性,进而培养出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

为了培育出水稻实验品,袁隆平及弟子李必湖和尹华奇不辞辛苦像农民一样忙碌在田间地头,然而在时期却发生了“五一八毁禾案”,之后袁隆平先生又被扣上“科研骗子”的帽子。但是尽管经历了重重阻碍,他们仍然在1970年成功实现了不育系和保持系两个步骤,1973年又找到了恢复系,“三系”配套宣告成功!1975年杂交水稻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试种并成功实现增产!从1976年到1987年,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多万人。在这之后袁隆平先生并未停止脚步,一直在向着更高更远的水稻增产之路进发,1997年更是提出了“超级水稻”的概念。在2019年袁隆平先生获得“共和国勋章”这一年,他还给自己定下了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的目标! 2021年3月,袁老摔倒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从此缠绵病榻,一卧不起。但是纵然是在病危之际,他每天都挂念着水稻,询问天气情况。水稻这件事就这样成了袁老干了一辈子、关心了一辈子的事。 回望袁老生平,怀疑精神与执着的品性仿佛善良的星星一般照耀着他的一生,这也是我们作为后辈所必须学习的。

《袁隆平的故事》读后感(二):《袁隆平的故事》,那些让我肃然起敬的细节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是只要你真诚地爱着自己的事业,真诚地爱着脚下的土地,你就能稳稳当当地站着,顶天而立地。”——《袁隆平的故事》 不可否认,在中国,努力科研攻关、造福人民的科学家们为数不少,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最可爱的人。 袁隆平先生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袁隆平去世后,自发送别的人们挤满了大街,网友们在线上的深切哀悼,一朋友感慨道,父母说起当年毛主席周总理去世时,听到消息父老乡亲们都痛哭不已,自己一直无法理解这种情感,但在袁隆平爷爷去世后,她突然就明白了这种心情。 为了更好的了解袁隆平的一生,我入手了湖南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这本《袁隆平的故事》,这是一本以传记形式,记录了袁隆平生平求学、工作、科研以及家庭生活等。当读完这本书时,那些栩栩如生的小细节,真是让人感叹又敬佩。

例如,书中提到,30多年来,袁隆平和助手们冬天到海南培育水稻,次年4月间返回湖南再育两季。在袁隆平的随身行李中,有三家宝贝是随身必带:草席、蚊帐、水桶。——到了住地,用水桶提水冲澡;卸一块木板,铺上草席,挂上蚊帐,就能过上一夜。其余时间,都在争分夺秒的下田间,种植水稻搞研究。 而当试验田稻种即将成熟时,为了防止田鼠偷吃稻种,他们甚至要睡在田里,轮流在田间用手电照,用棍子打,驱赶田鼠。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每到收割的稻谷的季节,就要跟着大人去田里劳作,回想起田间那“夏日炎炎似火烧”的焦灼,很难想象,主动选择这么一个艰辛的研究环境,需要多大的勇气,但对于袁隆平来说,这似乎是一件顺其自然的事,对比干净舒适的实验室,他觉得脚踏实地的稻田才是他的归属。 成为杂交水稻之父,除了袁隆平坚定的信念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最重要的,他总能对自己的所知所学毫无保留的分享。

经历了师生三人8年的苦苦摸索,杂交水稻到了最关键的攻坚阶段——“野败”杂交F1代已经表现出非常优越的雄性不育保持功能,寻找保持系突破在即,但截止此时,只有他们3人知道它的价值,要做到技术保密非常容易。按照国际学术惯例,很少有研究者愿意这个时候公开研究成果,因为很有可能被别人弯道超车,率先突破,截胡成为成功的第一人。

可是袁隆平在学术交流会上,能做到毫无保留的分享,对比起荣誉,他更在意的,是早日取得攻关突破,这样,中国人民就早一天不用挨饿。 正是袁隆平这种无私的分享以及人格魅力,其他得益于袁隆平分享的研究者都自发的承认,是受了袁隆平的启发,就这样,“中国杂交水稻之父”的位置,在人人有口皆碑中奠定下来。 “杂交水稻之父的称谓也好,各种明目的科技大奖也好,都不重要。我首先想到的是,我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和尊严。”袁隆平先生还是一贯的谦虚与大爱。 在昨晚陪儿子吃饭时,他突然蹦出一句“你看这米饭,是不是很大呀?!是袁隆平爷爷种的”,看着他人小鬼大的样子,好笑又觉得欣慰。 在富足生活条件中成长的一代,在中国已经实现全面脱贫的今天,挨饿的滋味已经极少再有体会,在感怀袁隆平先生之余,在书中感悟袁隆平的精神与品格,想想在这个富足的年代,我可以为社会贡献些什么?——是我合上书时心中久久萦绕的命题。

《袁隆平的故事》读后感(三):坚持梦想 国士无双

2021年5月22日,91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离开了我们。好像上一秒袁爷爷还在人民大会堂领取“共和国勋章”,还在向亩产1200公斤冲刺,噩耗袭来,九州万里同悲戚。不满足于教科书的简介,半个月后我拿到了这本《袁隆平的故事》,再来回顾袁老伟岸的一生。

禾下乘凉梦

抖音里的袁爷爷是俏皮可爱的,我以为那是历经世事后的调侃,原来袁隆平先生一直都是那个率真的孩子。

小时候的袁隆平喜欢听母亲讲故事,那些古今中外的传统故事给他的梦想种下了种子。初中时,有一次数学课老师讲到“有理数”,“正数乘正数得正数,负数乘负数,也得正数”

袁隆平不明白向老师提问,“老师,负数乘负数,为什么得正数?”

老师也被他问蒙了,只好说“同学们刚刚学习代数,只要牢牢记住这条运算法则,按照这条法则运算就行了。”

老师虽然没有给出答案,但“学贵知疑”的袁隆平却一直想着刨根问底。50多年后,在领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前夕,袁隆平与另一位获奖者吴文俊一见如故。笑着问道,数学是科学之母,我初中时问老师为什么“负负得正”,直到今天还是不明白。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中袁隆平培育出的超级杂交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穗稻比扫帚还长,梦里的袁隆平就在稻穗下乘凉。

拓荒人精神 薪火相传

学农是一件辛苦的事情,搞科研更是不容易,二十世纪的中国,农村的耕作方式还比较原始,稻谷的亩产量不过150公斤,而美国的玉米亩产量已经达到了350公斤。农民辛苦耕作一年却仍旧填不饱肚子,“以粮为纲”,学农的袁隆平决定向水稻发起挑战。

经历过,有过质疑,有过反对,经历过无数个日夜的钻研攻克,那些在试验田里耕作的岁月,数年如一日的钻研,才有了我国杂交水稻的领先。饮水而思源,在科技兴国的今天,在稻田默默耕种钻研的身影,正是拓荒人精神的体现。

从湖南到海南,三十多年来,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为了抢时间,冬天到海南培育一季水稻,次年四月返回湖南再育两季。那时候,从安江到海南,要到桂林乘火车到湛江,再转汽车到濂江,再换成渡船到海口,然后转车到三亚,单程需要7天。那时候转车难,买票难,往往经常要凌晨到车展买票,熬过一夜夜天黑到天明。

三亚的夜晚除了凉爽的海风,还有无数蚊虫,水稻成熟的时候,还要防止田鼠偷吃,30多年,袁隆平和他的助理们就是这样一天天熬过来的。

人民吃饱了,日子过好了,可袁老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向着更高的产量冲刺,九十高龄的袁隆平依然走在试验田中。中国人吃好了,世界还有很多需要他的地方,袁隆平也将“东方魔稻”的种子洒向世界各地,给世界人民带去希望。

社会变化快了,心也浮躁了,在这个娱乐丰富的今天,除了“内卷”和“躺平”,我们更应该学习先辈的钻研和执着。一粒粮可以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而一个人也可以为国家赢得荣誉和尊严,《袁隆平的故事》,是“国士无双”的真实写照。

《袁隆平的故事》读后感(四):他一生把这件事做到了极致,让我们实现了“吃好饭”的梦想

2021年5月22日这一天注定会在浓墨重彩的历史上留下印记,“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长沙逝世。

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剧《觉醒年代》,让我看到那个时代青年人鲜活的样子,为了一个梦想,让我们这代人看到何为抱负,何为责任,何为胸怀,何为担当,就像弹幕写的那般,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太平盛世,而袁隆平院士的“造福世界人民是我的毕生愿望之一”的情怀,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甚至让如非洲一些国家的民众也能吃上饭。

《袁隆平的故事》完整记录了袁隆平院士的传奇一生,让我们真正了解袁老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袁老生于1930年,当时,新中国尚未成立,战火纷飞,年少的他与家人过着颠沛流离的逃难生活,也让他奠定了自己农业报国的种子。

在大学期间,经常埋头于图书馆,阅读英语和俄文书籍,对世界知名生物学家米丘林、李森科、孟德尔、摩尔根等不同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并对他们每个人的学说进行比较和研究,而且在这本书中,还让我们知晓袁老的嗓子不错,而且小提琴也拉得很不错,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从重庆行程1000余公里到达安江农校,开始了长达19个春秋的教学生涯,在带学生去农村支援春耕和双抢的日子里,才知道稻谷的亩产量不过150公斤远远低于美国当时的亩产量350公斤,他内心某出一个念头,要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人类自诞生以来就要面临的生存问题。

后来,接触了“无性杂交”,1966年,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从此在这条道路上执着地前行着,虽然经历了重重的的困难和失败,但是他带领着团队屡败屡战,到2019年初,超级稻计划的五期目标已经全部完成,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1100公斤、1530。76公斤,一串串数字增长的背后,是袁老这位科学家对梦想的执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赤子之心,也让我们看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30多个春秋的南来北往,袁隆平在研制杂交水稻的征途中,行程何止八千里路!他所遭受的磨难,与他取得的成就比起来,只不过是征程上的些许“尘”与“土”罢了。

这本《袁隆平的故事》,值得每一位华夏子女特别是青少年们读一读,这不只是袁老的故事,也是一代青年的故事,也是关于梦想的故事,虽然袁老已逝去,但是他拓荒人的精神,将会继续传承为一代又一代让提供前行的力量。

《袁隆平的故事》读后感(五):袁隆平: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2021年5月22日,袁老离世的消息经过发布、辟谣、最终确定的起伏历程,91岁的“杂交水稻之父”还是永远离开了我们。关于袁老先生的各种新闻也连续霸占了几天的热搜,数以万计的名众自发涌上长沙街头、殡仪馆,给让全国人名吃饱饭的科学家送上最后的祝福。 国士无双,伟人千古,关于袁老,也许很多人只停留在“杂交水稻之父”这个响彻神州大地的敬称,而《袁隆平的故事》 带你真正了解袁老的生平,当你翻开一页页袁老成长和科研的多彩经历,你会发现袁老之所以伟大的原因,你会更加赞叹敬仰伟人的成就。

自从偶然在田间发现了天然的杂交稻后,袁老就没有停止过在各地稻田间的奔波。1966年2月, 袁隆平发表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提出培育水稻“三系”,就此拉开了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的序幕。在那个总体技术水平落后的年代,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包括他的妻子在田里一株一株的人工搜寻,克服身体的劳累和高温的天气,大海捞针般获得了宝贵的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会上,袁隆平的发言正式宣布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袁隆平的成果也向全国推广,水稻平均亩产也一路飙升。但袁隆平并没有因此而满足,2000年,袁隆平团队培养出“两优培九”并制定了长选的产量提升目标。袁隆平曾说过:“从理论上讲,水稻亩产最高可达到1500公斤”。在没有实现这个目标前,无论多大年纪,他都不会停止自己的脚步。2020年,袁隆平领衔最新培育成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叄优一号”,实现了早稻加晚稻亩产1530.76公斤死亡壮举,此时袁隆平已经90岁高龄,他仍然奋战在最一线,仍然想着下一个产量的目标。2021年3月,袁隆平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不慎摔倒,后来转回长沙医院治疗仍不见好转,最终在那个细雨凄迷的5月22日,袁隆平永远离开了我们。袁老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稻田、给了全国十几亿人的肚子,在每日大口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在去年遭受重大疫情粮食都没有出现短缺时,任何人都无法忘记这是那个老人的功劳,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中国工程院院士、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前缀足够震撼,所获得的奖项也不胜枚举,但当年,他也只是个不被外人理解的学生。农学专业在如今仍然是相对冷门,在当年也是如此。袁隆平劝服了自己的父母,只身一人前往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选择了回归孕育人类的土地。在经历的摧残后,袁隆平更加坚定了自己寻找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的科研之路,在被特殊时期打压、毁掉试验水稻、下放煤矿挖煤等等曲折命运的折磨之后,袁隆平仍然没有丝毫动摇依旧潜心钻研。书中还介绍了袁隆平其他方方面面,热爱文艺擅长小提琴,积极运动是游泳健将,还有他的婚姻生活、家庭关系、教书育人。袁隆平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所有人能够吃饱饭,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的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虽然他的追梦之旅以完美的成就收官,但是他教出的一代代学生终会继承他的衣钵,继续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民谋求更大的利益。

品读袁隆平的故事,珍惜现在优渥的生活,学习国士的优质品格。民族复兴正是因为袁老这类科学家的默默奉献而慢慢实现,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共同去追求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