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遇见春天读后感1000字

遇见春天读后感1000字

《遇见春天》是一本由秦好史郎 / 原京子著作,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遇见春天》读后感(一):遇见春天

一本很温暖的书!_(ง •̀_•́)ง 两个可爱的小熊出门寻找春天,遇到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用非常童趣的方式对话,很有趣!从黑白到彩色,就像冬天到春天的变化,让小朋友感受春天的美丽,春天的温暖!对于大童来说字数适中,画面也比较吸引人!很能引起大家的兴趣!!!!!!!!!!!!!!

《遇见春天》读后感(二):“春天”,春天!

这是一本能带给孩子喜悦的春天绘本,适合在春天到来的时候亲子共享。封面上两只可爱的双胞胎小黑熊、黄色的小蝴蝶、红色的花朵、绿色的小草,非常精心地为小读者们点缀出一副春天的图景。

故事从开始至25页,图文以黑白为主;26页“春天”由远及近地走入我们的视野;27页“春天”正式呈现;28页至故事结束,色彩逐渐丰富,春天完整地“盛开”。整个故事的发展不仅由图画和文字同时推进,字体色彩也起到了“讲述”作用。全书文字中出现的“春天”都是粉色,在第26页“春天”翩然来临之前,黑白为主的图文背景下,粉色的“春天”宛如一朵饱含生命气息的小花引领玛库和玛塔一路寻玩。在积雪下、在河水中、在石头下、在泥土里、在树洞中、在山岗上到处都留下了玛库和玛塔对春天的疑问。然而,当“春天”沿着山下的小路慢慢走进时,整个篇幅的图画“聚焦”成一个加了嫩黄框线的圆形,小小的含蓄的“春天”在第27页温暖地放大到我们面前,阳光般黄色的横线背景为“春天”投下了美丽而晴朗的影子。在这里,彩铅的使用令画面柔和、饱满并充满“春意”。

其实,全书的精彩在于作者对“春天”的理解与诠释——即孩子童贞的心灵,这是成人预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能够引发成人的思考;同时,故事的内容和结果又足以引起孩子的共鸣。因此,这样的春天变得格外生动、新鲜而喜悦。

亲爱的爸爸妈妈,还记得你们儿时的歌曲吗?“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那里有红花,那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古老的春天和眼前的春天,现实的春天和童话里的春天,我们的春天和孩子的春天原来从未发生过改变——红色、绿色和黄色,“春天”里熟悉却又崭新的色彩。

春天是妈妈温暖的怀抱、是爸爸宽厚的手掌;春天是我调皮的眼睛、善良的心;春天是甜甜的巧克力、是快乐的游乐场;春天是洗澡水、是棉花糖……春天,倘若你们问我的春天是什么?我想说,我的“春天”是想象你们每一个人的模样。

《遇见春天》读后感(三):带着孩子一起追寻最美的春天

长沙一整个冬天都在下雨,淅淅沥沥、阴雨绵绵。上周末开始,久违的阳光终于出来了。憋了一整个冬天,这时候父母们要做的当然是带着孩子们去寻找春天啦。

《遇见春天》这本绘本中的两只双胞胎小熊也刚刚从冬眠中醒来,这是他们第一次经历冬眠,他们还没有见过春天。

春天是怎么样的呢?熊妈妈告诉他们,春天的草儿会绿,花儿会开,春天是香香的味道,春天会有漂亮的蝴蝶,还能认识很多朋友。熊爸爸还在墙上画了花儿和蝴蝶。

小熊们等不及了,决定自己出去找春天。

春天是莺飞草长、花红柳绿的,可是春天来临之前呢?那是寒冷的、灰蒙蒙的冬天。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

在前半本,春天来临之前,绘本是黑白色的,树枝上是光秃秃的,石头下也是光秃秃的,颜色单调、没有一丝暖意。

到了后半本,春天来了之后,整个世界像打翻了颜料盘,是五彩缤纷、绚烂多姿的了。

是谁带来了春天呢?书中将一个穿着绿色裙子、围着红色围巾、穿着红色靴子的小姑娘作为春天的形象。她从远处走来,带来了最耀眼的颜色。

人们常说春姑娘、春姑娘的,这本书就真的将春天具化成了一个小姑娘。

春天充满了爱和温暖,小姑娘给了两只小熊两块蛋挞,担心他们在一个冬天饿坏了,这就是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和爱。

大家发现没有,这个地方很有小红帽的味道,只是小红帽去外婆家的时候,碰到的是凶恶狡猾的大灰狼,但这个春姑娘遇到的是两只可爱的小熊。

孩子们对颜色的感知是及其敏感的,他们或许还不知道“落英缤纷”,但是他们能感受到这颗粉色樱花树的美。

他们或许还不知道“莺飞草长”,但是他们能看到漫山遍野的红的花、绿的草。

前后颜色的对比,让视觉冲击感更加强烈了。

这本书除了色彩对比这个最大的特点,还有一些小细节值得关注。

第一个细节是:

两只小熊等不及了,想要自己出去找春天。小熊的爸爸说:“外面还很冷,多暖和点再去吧。”

看到这个细节,父母们会不会不自觉地摇摇头?

当天气冷孩子想要出门的时候,当下着雨孩子想要出门的时候,当烈日炎炎孩子想要出门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大多是阻止孩子。

怕孩子受冷淋雨感冒是一方面,我们大人自己怕麻烦也许是更主要的原因。

可是,天冷了可以多穿点衣服,下雨了可以穿好雨衣雨靴啊,天气热戴上太阳帽、太阳镜就好了啊。

孩子们不怕寒冷、不怕麻烦,但是他们害怕错过冬天的雪、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风。

第二个细节是:

两只小熊出去找春天时,惊醒了还在冬眠的青蛙和睡鼠。得知春天还没有来之后,青蛙和睡鼠又回去睡觉了。

这种场景完全就是大人和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复刻。

对于大人来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事了,今天和昨天没有区别,明天也不会有什么惊喜等待着我们。我们对新的事物不感兴趣,比起出去吹风淋雨,我们更愿意待在家里睡懒觉。

但是孩子不一样,他们对这个世界有最充沛的热情,有最积极的兴趣。每一天都是新鲜的。

有人说,为什么觉得小时候过得特别慢,感觉每一天都在读书,读了很久很久,而长大以后,三年五年、倏忽即过。

我想,这大概就是因为小时候所有的事情都是新鲜的缘故吧。因为太新鲜,太有趣,日子一下子就过完了。

这两个细节大概就是亲子阅读的意义所在了。我们常常以为和孩子一起阅读,就是在教导孩子,但其实,我们父母也是受到教育的那个人。这些小小的书也在教导我们理解孩子的心情、读懂孩子的语言,让我们保持对世界的热情。

意大利作家皮耶罗·费鲁奇在《孩子是个哲学家》这本书中曾讲过:“为人父母,你并非被罚为奴隶,而是被赋予照顾一个孩子的特权,以及再次成长的可能。”

与父母们共勉。

微信公众号:橙西读童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