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从破碎到完整》读后感1000字

《从破碎到完整》读后感1000字

《从破碎到完整》是一本由[印度] 克里希那穆提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破碎到完整》读后感(一):本书比较深奥,不适合简单人群

这本书前部分是几位大家的对话,建议读者跳过这部分,先看完整文章部分。随着阅读的深入,思维的下潜,最后再回过头看最前面的对话。书很薄,但我还没看完,因为简短的话总暴露出很多问题和缺口,有一个感觉就是大师认为每一条规则其实都是对生命完整性的一次破碎。由此每每看到类似于真理的语句我就会在一定认同的基础上反思他的正确性,所以很多地方我都还没想透彻,但已经感悟良多。

《从破碎到完整》读后感(二):笔记

先说一下书名的翻译吧,我认为“人生的转化”并不是很准确。“人生的转化”听起来很像实用的人生道路指导,貌似“人的转化”更合适一些,这个人既指个体,也指人类,跟一般意义上的人生貌似不是一回事,当然也不绝对。

对此书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理性层面了,一开始看还各种很同意,后来越来越一头雾水,最后发现克里希那穆提所描述的那种超脱状态,这个世界上估计根本都没几个人能企及,也许其实有很多人达到了,不过他们达到了之后,也不会有教育世人的欲望了,因为根本就没有欲望了。

这种状态,磨灭了自我,超越了所有的界限,不管是民族的、国家的、宗教的、意识形态的,视我与世界为一体,视生命为一个完整的运动,实现了爱和慈悲,以此为任何行动的出发点,但这种行动并没有任何动机。此外,实现了这种状态的人,不会沉溺于过去和将来,完完全全地活在当下,以一种漠然却充满智慧和灵性的态度观察着万物,但万物并不会在他/她的心上留下多余的记忆和印象,不会造成任何纷扰。他/她的心灵里有充裕的空间,并且井井有条,超越了时间、语言、理性,充满了生命每时每刻的狂喜,但他/她其实已经死了。

还有一些细碎的道理,印象比较深的:

人类在融入各种不同社会角色的过程中,实现了自我的碎片化,你是医生,是丈夫,是美国人,是基督徒等等都阻碍了你的整体性。

真理的获得不能仅仅依靠理性。

“我”是人类最原始的分界,有了我和你这个概念之后,人进入了二元的世界,对立面之间总要斗争,而这种斗争只能带来混乱,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消灭这种二元对立。

大多数人都过度沉溺于自我之中,而且没有认识自己的真实面目,而是为自己建立起了虚幻的形象,不仅如此,对他人也建立起了各种幻想。我们对他人的看法,是从自身出发的,而且充满了暴力。

思想和语言有时候并不可靠,但是它们已经渗入几乎我们所有的感观当中了。

《从破碎到完整》读后感(三):看到的不仅有哲理,还有人性

这本书一直放在床头,闲来便翻翻,同克氏其他的书一样,是看完或者看不完无法界定,好或坏的评断与心境有很大关系的一本书;但又同克氏其他的书不同,是国内出版的克氏唯一一本让你通过三个人的对话与讨论来触及内心的书,让你自己聆听自己判断,而不是试图告诉你什么。

还记得这本书同《爱与寂寞》一样,是我在无意中翻阅被深深打动,随后念念不忘买来阅读,却很难总是找到当时心境的书。今夜,睡意不浓,借着等头发干透的空当,想写下几个文字。记得最初阅读时随手记有读书笔记,想找来参阅,但翻遍了所有的本子也没有找到,也许只是记忆的谬误吧。就且翻书且凭记忆寥寥写下几个文字, 以表达对大师的尊敬吧。

书的扉页上还记着当时的买书心情:近几日心里颇不宁静 两月前曾在西图看到此书 觉甚佳 但愧于俗务缠身 一直未阅 遂从网上书城买来 希望借大师之灯 驱心头之雾。那么今夜,就希望它依然能驱散我心头之雾吧。

克氏的书,总结起来,都在探讨一个问题:如何让心灵的碎片,整合为一个宁静之海。每个人都生活在痛苦、混乱的碎片中,我们渴望挣脱,通过种种努力,希望借助爱,借助他人,借助宗教来达到这个目的。克氏认为这一切都是无法达到目的的,真正获得宁静和完整,需要你抛开一切既定的、外来的约束和框框,直达自己内心,只有你自己——尊重其他每一个人的自己,才能真正获得爱,获得宁静,获得完整。看这本书,让我感觉最有意思的是三个大男人,而且都是堪称大师级的男人的论辩。思想这个东西,不是讲出来,另一个人就可以接收得到,它真的需要一种心灵上的同一高度,或者说共鸣、默契,才能够进行真正的沟通。通过这些对话,可以想见当时有趣的场景和三个人的表情,克是一个直率、略有点清高,还有点点倔强的小老头(没有经过考证,也可能当时克还很年轻,但他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呵呵),对话一直由他主导,当他感觉对方无法了解自己的真实意思时,会直言不讳指出,或者对对方进行“屏蔽”处理。物理学家博姆是一个严谨、慎重、深沉、有内涵又略显拘束的中年男人,他和克之间能进行比较好的交流,但他明显把自己置于一个略低的位置,当得到克的认可时,会流露出微微的兴奋,当交流受阻时,会很认真的深究;而精神病学家西恩则是一个有点才气、有点自傲、急于表达、急于获得认可的男人,作为某一领域的学者,他的确有自己可以自傲的资本,他把这种资本自以为是的拿来用到别的地方、别人身上,而不懂得学习、不懂得聆听,他每次都是匆忙说出自己的理解,得到克的否定后,不假思索,又马上抛出另一种说法。后来,在克和博的对话中,他基本被忽视,于是他就着急地不停提出问题,以转移重心,引起重视。想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实在十分微妙,思想之间的沟通也着实困难,大人物尚且如此,何况我等泛泛之辈?

《从破碎到完整》读后感(四):关于心理失序和自我意识的分离

下面我们将探讨的不是科学,也不是什么神秘主义之类的东西,而是人的一种体验和感受,通过问题的方式,尽量把真实呈现出来。 人不同于动物,在于意识。意识创造了这个宏伟而曼妙的世界,但也有其剧烈的副作用。人大脑的意识是不受控制的,经常是混乱的,这是我们普遍的体验和感受,或者说这是一个事实。为什么大自然的进化会创造出这样的意识,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却又不受控制,给人带来无尽的烦恼,今天我们先不去探讨这个问题。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如果意识可以随意控制,它就失去了自由创造的生命力,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文明。理解了这一点,我们进入下一步,人必须要承受意识不可控所带来的痛苦吗? 首先,为什么会有痛苦?身体疾病的痛苦,我们暂且不谈,我们关心的是心理的痛苦,包括求而不得的欲望、焦虑、不安、抑郁、悲伤,甚至自残自杀等等,即心理失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有时候会说,我真是受不了我自己了!在这里,第一个“我”是什么?第二个“我”又是什么?为什么会存在“两个我”的二元对立?为什么会有自我意识的分离? 所以关键问题在于“自我”,什么是我?佛洛依德把我分成本我、自我、超我,这是一种理论,是人创造的理论,不一定就是我本来的面目。那么在这个世界里,什么是我?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想一个问题,“自我”是人的一种感受,但“自我”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东西吗?贾雷德·戴蒙德把人称作第三种黑猩猩,在人产生意识之前,“自我”存在吗?意识产生了文明,文明需要协作,协作区分你、我、他,如果没有你和他,我还存在吗?如果地球上只有我一个人,“自我”的感受还会存在吗?“我”必须是相对于其他人才能存在的一个概念。因此,人类心理发展的整个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黑猩猩——简单协作——自我意识萌芽——更复杂的协作(文明)——更强大的自我意识。 我们可以看到,文明随之而来的心理失序的根源,是更强大的自我意识。尤其进入工业社会之后,分工越来越细化,人拥有的物质越来越多,人的一生就变成:这是我的房子,这是我的车子,我是律师,我是经理,我要这个,我要那个。我被他人所定义,我是一个标签,我是整个社会运作的一个零部件,即人被异化了,人脱离了本来存在的生命,人成了一团混乱的意识。而意识从产生的最初就是不受控的,所以人也变得不受控,心理出现各种各样的对抗、分离和撕裂,甚至出现自残自杀。试想一下,一个吃饱的黑猩猩会去自杀吗? 现在我们可以回答之前的一个问题了,我真是受不了我自己了,第一个“我”是作为生命的存在,是自然中最美好、最有秩序的本来的面目,而第二个“我”是大脑里混乱的意识,是那个变得越来越强大、总想掌控一切、一直在寻求安全感的自我意识。这是一个事实,是一个我们可以通过思考、感受和体验到的事实,尽管它不是科学,科学必须是可证伪的。只有看到并接受这个事实,我们才能进入下一步。 我们开始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必须承受心理失序、自我意识分离所带来的痛苦吗?面对无尽的贪欲、焦虑、不安,我们可以自救吗?从唯心的角度来看,一个问题,我们只有关注它的时候才会成为问题。那么,我们可以通过不关注、去除大脑里混乱的意识来得到解脱吗?我们试试是否可以10秒钟不想一件事情?答案是不可以的,我努力去不想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其实就是在关注这件事情,所以我越努力不去想,我想得就越多。刚才讲到,意识产生的最初就是不受控制的,我不能通过控制意识来得到解脱。 我的生命本体是我,我混乱的意识也是我,我不能够通过除掉其中一个我来解决二元对立和分离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关注什么。我可以静下来,作为一个观察者,不带任何记忆、经验、思维和评判的观察者,深深地关注自己生命的本身,感受血液的流动,感受每一次呼吸,胸部的起伏,像旁观者一样看着自我意识和生命本体的拉锯、较量,不去评判它,不去分析它,分析者即被分析者,观察者即被观察者。在非常非常深入的观察中,慢慢的,混乱的自我意识会与生命本体融合在一起,不会有对立,不会有分离,不会有失序,此时当下,只有生命的存在。 这不是科学,这更像是一个心理技巧,这个技巧没有目标、没有体系,没有练习,只有一颗自由之心的清澈觉察,它没有方向,没有选择,因而可以自由地观察。一颗在练习、努力、渴望变得安静的心,是不会安静的。在做这些之前,我们必须认识和接受一个事实:只有生命是真实存在的。 致敬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 公元1895年5月12日-1986年2月16日)

《从破碎到完整》读后感(五):一个因克里希那穆提而生的故事

读克里希那穆提《从破碎到完整--人生的转化》,书中克氏和另外两位学者(理论物理学家,心理学者、精神病医师)对有关人生的破碎及破碎的原因作了较多讨论,读来有醍醐灌顶之感。克氏认为人时刻处在破碎中,难以全面的认识自己,也难以用一个完整的自己去面对当下所发生的事情。我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身份,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我们以这般破碎的状态生存、生活。谈话中提到导致破碎的原因,有“文化结构”“寻求安全”等表面的原因,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我’便是最重要的事物。”《从破碎到完整--人生的转化》P25)。不知,我将此处的“我”引申为一种自私是否合适,因为有“我”有“我”的欲求,因为人的自私,所以“我”添加了太多的外在物在当下所面临的状况中,而恢复、重拾完整的自我,其方式或是克氏所提出的“冥想”,将自己思想意识中的杂质全清空,纯粹地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种种状况,清楚地认识自我,去感知和认识事物的本真。(“冥想便是清空意识的内容,这就是冥想的涵义和深度--清空所有的内容--思想走向终结”同上书P202)。

克氏的书应是2013年接触,当时在麓山南路一旧书店(现已拆除)淘到《生命之书》,翻读内容后可以用震惊来形容当时的感受,原来自己对于自己日常的行为竟如此陌生,克氏在《生命之书》“聆听”一节中讲到“不费力的听”,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你会发现,越是能把一切声音都听进来,你的心就越安静,而这种安静的状态是不会被噪音所破坏的,只有当你抗拒某个东西时,亦即在你和你不想听的那个东西之间树立起屏障时,心才会出现挣扎。”《生命之书》P8),或许在课堂中阅读课外书的习惯让我更直接地感受到了这段话的妙处,在阅读课外书时喜欢一个安静自在的环境,如若没有这样的一个环境,阅读的深度和速度都会大打折扣。在课堂中阅读确实让自己利用起了因为抵触上课而多出的虚空的时间,但阅读的低效率也一直让人头疼。克氏的这段文字给了我启发,在上课时,将老师讲课的声音和同学们发出的种种声音都当成美妙的声音听入,而自己则专注于阅读和思考,并不断提醒自己“不树立屏障,心就不会有挣扎”。一段时间的实践后竟用得十分熟练,将此法用在地铁、公交上的阅读也十分合适,哪怕处在一个喧闹的环境中,只要自己的心是静的,阅读便不成问题。

《生命之书》不久后便借给靖塬,虽在某次淘书时又得一本,但也赠予另一好友。2014年之后便很少读克氏的书,哪怕2016年在民生书局买到克氏的《生活即行动》,还有一开始提到的《从破碎到完整--人生的转化》。不知在怎样的契机下,意识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这虽是在中学历史书中就有过接触的希腊哲学命题,但开始认识其中的深意并有意识地去剖析认识自己还要到2016年,某次翻出克氏的书,看到封页介绍克氏的文字:“一生致力于引导人们认识自我,用自性的光照亮自己,解放自己”。想着克氏的话或许能给自己启发,便不时翻读,昨日(2017.10.16)深夜翻读《冥想便是清空意识内容》一文,若有所得,今日再翻看一篇对话--《生命的完整》。或许在阅读的状态中受情感的驱使,将“冥想”一文发在“读书空间”的书友群中,并询问书友对克氏及其文字的看法。我虽读克氏的书喜欢他的文字,但对其人其书总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或许可称之为怀疑:克氏的文字是否真实?尽管我认为他的文字确实在很多方面启发了自己;克氏的文字是否真如自己所认为的那般,有相当的价值、意义和力量?

带着这些问题询问读书空间的书友,也是幸运竟遇到了一苇,一曾经“大部分读过”“反复地读,读了几年,只是现在没怎么读”克氏的书友。也很感谢她较为详细地讲了现在的感受:“克的到底讲了什么,我完全不记得了。只是读书时很震惊,后来也是因为克的教诲,我没有再像以前那样不断看书,而是好好的从生活中认识自己。可能我是从克那里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获得了表里如一的平静,使得内心的挣扎和纠结褪去,成了一个比较简单的人。通过看克的书,使得我对自己比较清晰,对生活处理得也比较好。自身内心和谐,家庭和谐。克,让我成为一个比较单纯的人,但是,如果过分深入课的理论,又让人有些脱离社会,所以我点到即止。我看书只是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比较不费心不费力,自然而然就好。”之前熟识的书友Jackie姐也谈到自己读克氏的感受:“我读他的文章,觉得很舒服,但读过就忘了,说不出哪里好。”谈到她在接听电话时尝试克氏所介绍的方法后觉得“确实可以消除许多急躁和毛糙”。

对于阅读这一行为,我常用一个词--“书缘”,无论是和书的相遇,还是和人的相遇,都需要一种缘分。正如我读克氏的书和接触他的观点,也正如和读书空间的相遇,都是一种缘分,哪怕是这一篇文字的出现,也是诸多书缘促成。学以致用或许不容置疑,但阅读或是一自娱自乐的行为,是自己选择的一种休闲方式,阅读中许多文字都可能是无用的,至少在某个你正处于的阶段之下。但书中文字总会有对你而言是有益的内容,这或是阅读另一种价值和意义的所在。

讲这样一个和书和人的故事,或许并未解答自己最初的问题,关于克氏的思想自己该如何看待、如何对待?但或许答案便是自己追寻答案的过程,只要不停止阅读、思考,不停止经历、观察、反思。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