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梦幻故事》读后感摘抄

《梦幻故事》读后感摘抄

《梦幻故事》是一本由(奥)施尼茨勒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梦幻故事》读后感(一):从欲望中醒来

刚拿到这本书被封面上的一段话吸引,欲望是一副面具,带上它,走入夜色。

虽然处处都透露着背叛与报复等糟透了的行为活动与心理活动,但是确实是一部积极向上的书,结尾让人不禁松了一口气。这是我喜欢的结局。

看似危机重重,但是所有的事都发生在一天之内,没有给费林多时间去倒下不可饶恕的罪过。

人不能被欲望控制,不能戴上它走入迷途。控制好它,做心中的自己。

《梦幻故事》读后感(二):强烈建议出施尼茨勒全集

强烈建议引进施尼茨勒全部作品,或者至少将国内已经引进的作品全部结集出版。施尼茨勒乃大家中大家。

强烈建议引进施尼茨勒全部作品,或者至少将国内已经引进的作品全部结集出版。施尼茨勒乃大家中大家。

强烈建议引进施尼茨勒全部作品,或者至少将国内已经引进的作品全部结集出版。施尼茨勒乃大家中大家。

强烈建议引进施尼茨勒全部作品,或者至少将国内已经引进的作品全部结集出版。施尼茨勒乃大家中大家。

《梦幻故事》读后感(三):梦幻故事

在弗洛伊德的传记作品中提到:奥地利的维也纳是欧洲最“开放”的城市。而许多人也因此而攻击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这是奥地利的独特产物。现在想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从此书有似乎又感觉不是玩笑。 小说其实非常简短,而整体氛围确实如同标题一样,充满了梦幻感,费多林的遭遇是真是幻,就算是读完全书也无没实体感,谁敢说那夜的事是真实的,谁又能说那个死去的女人是否真实。可是如果是真实的话,那当时的奥匈帝国倒确实是相当“开放”。想来弗洛伊德理论的出现地也许未必是偶然吧。

《梦幻故事》读后感(四):绝对坦诚带来的蝴蝶效应?

推荐书籍:《梦幻故事》

作者: [奥] 施尼茨勒

豆瓣评分:8.1

这应该属于一本比较小众的书籍,以至于网上关于它的读后感很少,但它在豆瓣上的分数还可以。选择读这本书的理由也很梦幻,当初为了支持一家濒临倒闭的实体书店,买了书店推出的图书盲盒,这本书就是其中一本,薄薄的,只有160页,很快就读完了。

经过了解才知道,这本是《大开眼界》的剧本原著,《大开眼界》由汤姆克鲁斯和妮可饰演,讲的是一对年轻夫妇在双方绝对坦诚后,带来的蝴蝶效应。相比于电影,原著更偏向于意识的释放、心灵的阐述。欲望是一副面具,带上它,走入夜色,整本书从头至尾写了年轻医生的心理历程和现实细节,梦幻和现实的冲击,可能最终只是梦一场。

好在结局还算是积极向上,年轻夫妇未被自己的欲望控制,坚守在爱人身边,明白珍惜眼前人的重要性。这对于现在的社会中的男女来说,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很多人总想着追求更好的,往往忽视了身边人,结果只是梦一场,世间之人有多少又是可以始终保持清醒的呢?

《梦幻故事》读后感(五):除了情欲,还有什么?

许多年前看电影《大开眼界》的时候,是冲着汤姆.克鲁斯和妮可.基德曼去的,导演是谁没大注意。那时VCD刚出来,还没有DVD哩,更别说天下大同的BT、电骡和迅雷了,我看的是录影带。当时,我很为这对名演员夫妇的心理承受能力所叹服——剧情太容易引起每个人思索现实中的婚姻关系了,后来两人的婚变与这部电影或许有一定关系吧——有些埋在人心底隐秘处的情欲拿出来晾与最亲密的人看,过于触目惊心,会要命的。

后来才知道库布里克的大名,和这是老库最后一部电影的事实。想想把自己最后的生命和艺术才华奉献给这么一部深痛地折磨人性的电影,也是值得的,对老库只能是再增几分敬意。

再后来,《大开眼界》的原著来了,《梦幻故事》,书的封腰上吆喝着:施尼茨勒情欲经典,库布里克的床头书。翻看着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头脑里会浮现出电影的种种画面,要说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男主人公费多林闯进秘密的上流社会淫乱聚会时,看到的各种活色生香的场景。但这些,在书里却不是最为打动人心的地方。

作为电影导演,老库当然要突出那些惊世骇俗的色情视觉设计;而施尼茨勒的文字却会让你关注一些其他的东西。小说里,人物无时不刻不在受着由情欲和嫉妒带来的心理动荡和强烈的失衡感的煎熬,文字不动声色地描画出一副肌理绵密,色调沉郁,却异常惊心动魄的心理图景。费多林去停尸间看代他受死的救命恩人那一段描写简直是让人叹为观止:昨夜的香艳尤物,如今已经是一具冰冷尸身,微启的唇依然向费传送着某种启示;眼睛似睁微闭,仍在遥望这个充满欲望的现实世界。甚而,在费的眼里/心里,她马上就要轻舒双臂把他揽入怀中,而电光火石间,费竟也俯下身去......冷酷客观的描写和浪漫神秘的气息被情态的持续高温焗融在一起。

施尼茨勒,一个19世纪末维也纳的心理医生,拿起了文学的笔,写了不少小说和剧本,多以爱欲沉沦和心理疾患为题材,描摹了站在近现代边缘的没落腐朽的奥匈帝国各阶层众生相。他把大量的内心独白带进小说,开意识流之先河。在《古斯特少尉》中,通篇都是一个下层军官紧张而又异常“生机勃发”的心理描写,他在内心里反复夸大自己所受的侮辱,难以自持以致要选择自杀。再后来的《艾尔丝小姐》,则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美丽虚荣而又柔弱的艾尔丝被逼致疯,全过程是通过她五彩斑斓、瞬息万变的的内心斗争和内心妥协交代出来的。他晚年的《遁入黑暗》也用类似的写作手法,揭示了一副人类道德虚无、内心混沌,无力自我拯救的黑暗无望的画面。这些故事就像一个个黑洞,让你看一眼就惊出一身冷汗,难以忘记,那都是被健康的社会和人伦所刻意掩隐的人性深处的东西。相比较而言,他的某些关涉情欲与性乱的作品,以轰动一时、后来被禁的戏剧《轮舞》来说,对人性持久拷问的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减弱,内中隐含的道德讽喻几近丧失,主要是诉诸强烈感官和外在戏剧性的意图会被人识破和慢慢地不以为然。

他是一个惯于揭露的大师,一方面揭露现实世界的腐烂淫靡,另一方面揭露内心世界的动荡潦倒,因此,他被称为“奥地利现代文学之父”。

再回到《梦幻故事》,在结尾处,男主人公几经内心的炼狱之火,决定摘下私欲和嫉妒的面具,正视自己,真心坦诚谅解地面对自己的爱人。这是施氏不多的让人隐隐看到希望的一处象征性描写,我喜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