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冷血读后感精选

冷血读后感精选

《冷血》是一本由[美] 杜鲁门·卡波特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3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冷血》读后感(一):“四声枪响,六条人命”,仅仅是这样八个字吗?

这本书,如果不是恰好参加共读活动,可能我不太会去接触这样的题材。但是真的开始阅读之后,就感觉到自己的狭隘——这和我所钟情的译文的社会纪实系列,其实本质上,也是有相同之处的。普通的困境,犯罪人员的一念之差,都是人性中幽微的部分。

很多看上去匪夷所思的案件,其实深究起来,都有让我们、或者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也许,就像那句话所说的——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是因为他周围的环境造就了他。

回到《冷血》本身,这件事的荒谬就在于,杀人者与被害者人毫无冤仇,在案发之前,两个犯罪嫌疑人的目的只为求财,但是最后却成了一桩灭门案,而他们一共只抢到了45美元,事后也并没有丝毫悔恨之心——这就是“冷血”的含义所在。

但是,《冷血》这本书之所以伟大,不是为了得出结论,而是事无巨细地揭露这一事情发生的前前后后,没有因果,没有联系,但是它们就是构成了一个时间,以及一段历史。它打破人们世界因果论的偏见,也更加佐证了“世事无常”。

东方人爱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西方人热衷于逻辑,其实都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因为有迹可循的生活轨迹,让我们感到安全感。

但是,很多约定俗成的东西、概念、定义,就像尤瓦尔·赫拉利所说的,一切都只是人类的集体想象。所以,安全感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冷血》不是一个故事,在真实的案件中,佩里和迪克,虽未劫财而策划了入市抢劫案,但是直到他们破门而入的那一瞬间,他们的目标也只还是保险箱、钱,而不是杀人。问题是,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哪怕杜鲁门·卡波特还原了所有细节,我们也能难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所以,作者卡波特开始回顾佩里的童年,已经他和家人们的关系,相当于迪克,卡波特显然对佩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偏见,很多研究认为,这是因为卡波特在佩里身上看到了另一个“我”。

他们的童年有着类似的遭遇,贫穷、不幸福、强势的父母……这又很容易让人去联想到“原生家庭”。虽然说,一个人之所以成为怎样的人,与他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但是人的选择依然是起决定性的因素。

抛开案件本身,佩里聪慧、勤劳、好学、有同情心,很多人本能地觉得,他应该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事实上,他始终都很不幸。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深入了解了佩里的生平过往之后,很多人都很难对佩里只产生痛恨的情感。一种很微妙的情愫是,同情,已经幽微地感同身受。也许,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冷血的那部分基因吧,这才是这本书最终令我们细思极恐的地方吧。

《冷血》读后感(二):何为冷血?——人物描写方式浅析

在写作这本书时,杜鲁门对整个事件进行了长达六年的采访,因此开创了纪实文学的新文学流派,即以小说的叙事方式记录真实发生的事件。看的纪实文学较少,不知其他纪实文学是怎么描述的,但这本书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令人印象深刻。 整个故事事无巨细的记录了谋杀案发生的起因,过程以及最后结果。最令人感叹的,是作者没有代入任何的主观情感和评价,只是以一种平实克制的语调把整个事件记录下来。包括涉及到这个案件的所有人物的行为想法等。尤其是在最开始的章节中,运用平行叙事线的手法分别描写了凶手和受害者的生活,在分别描写受害者和凶手的行动时,也是客观的描述着,没有代入任何主观情感色彩。在故事之初,作者并没有在一开始指出凶手是谁,但读者也在平行叙事的描述中被一步步的引入其中,猜到了故事最终的结局,属于是一开始就知道悲惨结局的故事。 纵观我所看过的纪实文学来说,这本书无疑是特别的。即使是纪实文学,每个人物形象都通过寥寥数语勾勒的清晰可见,赋予了似小说人物一样的性格魅力。关于故事的受害者,作者并未着墨过多,故事开始没多久,受害者就去世了,而后期关于受害者的描述,则更多是出自于其他人对受害者的评价,在卡波特有关受害者的描写中,受害者几乎是毫无瑕疵的无辜之人,受害者无辜的形象也调动起了读者愤慨的心情,从而对他们为何遭遇此难产生了怜悯之心。 而就在这时,作者又用客观的笔调,开始描写起凶手的行动;生活;甚至凶手的童年经历,如此就窥见了故事真正的用意,在这本作品里其实凶手才是故事的主角。在后面的故事中,作者先是描写了凶手作案之后的生活,然后又穿插一些对于凶手童年经历的描述,而对于凶手的作案过程;动机则只字未提,足以调动起读者的好奇心继续探索下去。而在对于凶手的描写之中,读者的内心又开始摇摆不定,即使作者只是真实的记录已经存在的事实,但在阅读过程之中,读者将会将以前的固有印象全部打破。在案件之中有两位凶手,作者在叙事时,足以十分鲜明的刻画出两位凶手的不同: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凶狠和冷血。无疑,凶手是冷血的,面对生命的漠视,以及超出常规的隔离于现实之外的情感,都让人毛骨悚然。但在接下来的描述中,凶手则变得更为立体了起来,悲惨的童年经历,扭曲的情感关系,都塑造了凶手不仅仅是单面的毫无原因的冷血,但在描写凶手的童年经历中,作者也并没有参杂着自我的情感好恶,只是把凶手自我对于童年描述想法记录下来,即使在现实中,作者对佩里有一定的偏爱,但在写作中这种偏爱也没有明显表现出来。但显然,即使只是真实的记录,也让读者陷入了一种矛盾情绪中,继而开始探寻,究竟是什么造成了他们的冷血? 在故事的最后,作者描写了案件的侦破过程,及其读者最为好奇的案件发生过程,以及犯罪动机。最后又事无巨细的描写了审判过程的曲折以及最终的结局。这里也只是描写了凶手口中供述的案件发生过程及其动机,真实性无从得知,就像最后也不知道两位凶手究竟杀了几个人,在供述中也凸现了两个凶手的不同性格,尤其是其中的佩里,即使在犯案过程中如此凶狠,但却在不经意的瞬间展露出微妙的善意,让故事的结局显得如此荒诞和意味悠长。 真正的冷血究竟在何处,是冷血的环境的造就了扭曲人格,而无辜者却要为此买单。

《冷血》读后感(三):读到毛骨悚然,《冷血》是无法理解的人性

在读《冷血》之前,我们早已知道非虚构写作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样的写作立足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它要求作者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事实,每一个细节,无论圆满或是遗憾、欢欣还是悲伤,一切都要尊重事件发展的始终,即使是人生偶然的节点,也要如实地记录,这种写作方式本身就是“冷血”的,而杜鲁门·卡波特有选择了这样一个灭门的惨案,整本书就此沉浸了冰冷的福尔马林之中。

《冷血》的故事开始于美国堪萨斯州的一个小村落里,这里的人们大多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关心谷仓、蓄养家畜、烤制苹果派……每个人都具有与生俱来的淳朴气质,但在这样的叙述中,生硬地加入了两个来自监狱的年轻男人,他们流连在酒吧,回忆在牢里的经历,同时合谋着一件“大事”,这时我们已经知道大事不妙,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碰撞在一起,注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事实上,他们甚至没有碰撞,你没法在书里找到一个原因,为什么是克拉特一家,他们没有做错任何事,这就是非虚构写作的可怕之处,在任何犯罪小说中,我们都会强调动机,分析背景,探访人物关系,而在这里,罪恶就这样发生了,在一个原本充满合乐的夜晚,四声枪响结束了这一家人的生活,佩里和迪克选中了克拉特一家为受害者,即使作者没有着墨在犯罪时刻,我们依旧能在事后人们的观察中看到生命残酷的一角,足够让冰冷的氛围凝固我们的血液。

或许这本书在行文上显得有些拖沓,但这就是《冷血》的风格,卡波特在六年的时间里,访问了无数人,以期还原一个不同视角里的事件真相。即使最后的真相让我们觉得克拉特一家无辜受害,但这就是事实,没有美化的虚构,也没有夸大其词的想象,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人可以有多冷血,事实可以有多残忍。

曾在监狱里的狱友留下过一段话,“他们的道德、他们的幸福正是你挫败和愤慨的来源。但是这些正是你内心可怕的敌人,总有一天会像子弹一样具有毁灭性。……你的生命之所以还有火焰在燃烧,是因为你向火里投入了轻蔑和憎恨的干柴。你可以成功地谋事,却不可能谋得成功,因为你就是自己的敌人,你使自己无法享受自己的成就。”

所有冰冷的恨意就是这个故事的结局,我们永远不会理解,只有在书里一遍遍地确认真相,一遍遍地反思,一遍遍地试图找回生命的火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