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博物学家》读后感精选

《博物学家》读后感精选

《博物学家》是一本由[美]爱德华·威尔逊著作,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30图书,本书定价:109.90,页数:2022-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博物学家》读后感(一):玩蚂蚁80年,用实际行动成为当代伟大生物学家

他玩蚂蚁玩到成为世界知名的自然科学巨擘。他是社会生物学之父,践行与倡导“生物多样性”。他一生屡获殊荣,被世人誉为“达尔文之后蕞伟大的博物学家”。他的名字是爱德华·威尔逊。

1935年,6岁的他在家的庭院里看到蚂蚁堆,一有时间就会去看它们。我们的记忆会抓住那些情感深刻的画面,让它成为不可磨灭的记忆。而对他来说,那年的记忆是一群群小蚂蚁的画面。

7岁的他到了佛罗里达,经常在白天外出“探险”,他曾在海里发现“巨型怪兽”——那是仅存在儿童世界里的巨兽。而正是这些从小到大得来的实践经验,让他逐步成为博物学家。

同年,他发生了一起意外——钓鱼时用力过猛,导致水里的牙鲷的一根尖刺刺入他的右眼。因为没有及时处理,所以他失去了右眼的视力。而且,几年后,他又丧失了大部分高频听力。

但也因为这样,热爱动物的他必须找到某一类能够研究的动物,那地面上的小身影,映入他幸存的那只眼睛里……80年,他学得越多、观察得越多,就知道得越多、越爱。

似乎冥冥中注定他要成为一名昆虫学家,致力于研究安静的、爬行或飞行的昆虫。他认为,自己能成为昆虫学家,不是因为天赋,而是偶然的意外限制了他。

爱德华·威尔逊一生热爱昆虫,对自然万物保持着热情。漫画版《博物学家》取材于威尔逊自传,以有趣简洁的风格呈现威尔逊的各个阶段。漫画版的受众范围很广,适合阅读年龄是9+。

我们未必能凭着好奇心达到爱德华·威尔逊的高度,但别小看好奇心。或许,一支笔、一本书,开启了我们的写作之旅。未必富贵相伴,但心灵富足,好运自然来。坚持并钻研自己热爱的事物,开心之余,或许就收获了奇迹。

《博物学家》读后感(二):发现并坚持自己的热爱,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爱好,有人喜爱昆虫,有人喜爱画画,有人喜欢雕刻,有人喜欢编织,有人喜欢跳舞,有人喜欢唱歌,今天,我们走进《博物学家》去认识一位玩蚂蚁持续了80年的,当代伟大的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

爱德华·威尔逊是世界知名的生物学家、博物学家,享有“当代达尔文”“蚂蚁之王”“社会生物学之父”“生物多样性之父”等多重赞誉。1996年,他被《时代周刊》评为“25位zui具影响力的美国人”之一。

爱德华威尔逊的小时候也和很多调皮的孩子一样,他的小毛病也是有时候不遵守上课的纪律,爱跟同学们说话,聊自己兴趣。1936年的夏天,7岁的小男孩威尔逊正在码头上钓鱼,他钓上的鱼的背鳍上长着十多根尖刺,一受惊就会竖立起来,其中一根尖刺正好刺中了威尔逊右眼的瞳孔。几个月之后,他的右眼开始看不清东西,虽然医生立刻给他做了手术,但是,他的右眼还是失明了,从此丧失了立体视觉。在丧失右眼视力之后,他的左眼视力却变得比一般人更好了,终生都保持在20左右。后来,威尔逊就用这只左眼去观察那些不

需要立体视觉就能看清楚的生物,比如观察和辨识昆虫身上细小的图案和试毛。

爱德华威尔逊的科学生涯从研究蚂蚁开始。通过早期的广泛观察实践,他将研究对象聚焦到已经存在超过亿年的蚂蚁,逐渐树立了成为生物学家的志向。从早期对亚拉巴马州火蚁的研究,到1955年在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再到任教后开始对蚂蚁分类学和生态学的基础研究工作。威尔逊的科学考察足迹遍布了各大洲的热带雨林。

1958年春天,距离爱德华·威尔逊与哈佛大

学的合同期满还有3年多的时候,斯坦福大学给

了他终身制副教授的职位,而且斯坦福大学的校长和教务长还亲自来拜访他,并热情邀请他前往充满机遇的加利福尼亚。于是爱德华·威尔逊决定接受邀请去斯坦福大学任教。哈佛大学因此为爱德华·威尔逊提供了提供终身教授的职位。虽然爱德华·威尔逊曾遭遇“学术霸凌”,也曾因为社会生物学学术思想遭受政治攻击,被当众泼冰水,但他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热爱。

愿《博物学家》这本书能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热爱并保持自己的热爱,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博物学家》读后感(三):成就不应拘泥于不足,玩蚂蚁也能成大师

博物学家

评价人数不足

[美]爱德华·威尔逊 / 2022 / 浙江教育出版社

世界文化史上有著名的三大怪杰:文学家米尔顿是个瞎子,大音乐家贝多芬是个聋子,天才小提琴家是帕格尼尼是个哑巴。他们都是自己研究领域而身体相对有缺失和缺陷情况下又获得巨大成就的人。在科学界,爱德华·威尔逊也可以说是这样的一个怪杰。

美国科学家爱德华·威尔逊素有“社会生物学之父”之称。他以《论人性》《蚂蚁》两部著作两度获得“新闻界的诺贝尔奖”—普利策奖。他被人誉为“达尔文之后最伟大的博物学家”。

然而这样的学者,却因为他小时候在海边钓鱼时被一条鱼的背鳍刺中了他的右眼,又因当时太喜欢呆在户外而错失了治疗眼伤的最佳时机,由此导致爱德华·威尔逊只有左眼视力是正常的。不仅如此,他还因为遗传的原因,逐渐丧失了高频率的听觉能力,以至听不见清脆的鸟鸣与蛙叫。对于一位大自然的观察家而言,这本来是个极大的障碍。

后来爱德华·威尔逊在科学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将抓到的烂牌打出了一手好牌,同时,他将自己的成长与经历写成了书,这本《博物学家》此刻正摆在我的案前。

《博物学家》是湛庐出品的一本漫画版的威尔逊自传,这本自传通过美国吉姆.奥塔维亚尼编著、庞雁翻译和美国著名绘图家C.M.巴策绘制,成为科普专属的漫画画册。全书共分为亚拉巴马的黎明、讲故事的人和生物多样性和亲生物性三大部分来将这位伟大学者的人生历程寓教于乐地向我们完美呈现出来。

爱德华·威尔逊虽然身体上有着不足与缺失,但是丝毫不妨碍他拥有广泛探索自然的童年时光,他好奇心强,求知欲强,蚂蚁、蝴蝶、动物、植物都是他成为科学家梦想的启蒙好友,他是自然界王牌的猎手。他青年的时光是在游历世界和求学研究,他伙同与他志同道合的好友们致力科学研究,他把他所看到的一切新奇的动植物讲成故事告诉我们。在书中,爱德华·威尔逊深知生态环境的重要,他认为人的生理机能,甚至精神世界都与大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创立社会生物学,将繁华多样的世界揽入怀中。

这本书来自爱德华·威尔逊的真实经历,并将其对科学的认知过程逐一呈现出来,让我们在感知自然世界与生命的认识的同时,进而感受一个伟大科学家对自然的热爱。

我强烈推荐大家阅读这本书。这本书画卷精美、通俗易懂且趣点众多,单是其中的“武装毒针蚁”“毛蚁”“红火蚁”“匙形奇猛蚁”、“阔结切胸蚁”、“臭蚁”、“香蚁”等各种蚂蚁就让人应接不暇,当然,还有“斑马凤蝶”、“美洲虎纹凤蝶”、“宝绿灰蝶”等各类昆虫以及“绒猴”、“鹤鸵”和“红腹泥蛇”许多动物。这些有质感和极具生命色彩的物种的存在通过漫画形式让每个年龄段的读者在翻阅的时候都能受到不同的启发,也能在阅读中与爱德华·威尔逊的科学人文观产生强烈的共鸣。

成就不应当拘泥于不足,更多的是要源自热爱和追求。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