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锦集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锦集

《木偶奇遇记》是一本由卡洛·科洛迪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元,页数:2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一):成为好小孩的路

成为好小孩的路

——评《木偶奇遇记》

《木偶奇遇记》;卡洛·科洛迪著;祝本雄译;译林出版社;2009-8出版

每个人当有荣辱感、羞耻心,可在心智未熟的儿童身上却总是虚荣心等坏恶习先行,匹诺曹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孩。老头杰佩托用木头雕出了他,为他取名,让他做自己的儿子,对匹诺曹寄予最美好的祝愿。但他生性顽劣,总是难改身上的坏习性。他逃学,撒谎,结交坏朋友,几次上当仍屡教不改……最极致的顽童也不过如此。此书以木偶奇遇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小孩有血有泪的成长史。

匹诺曹显然不是一个好小孩,至少在全书9/10的篇幅情节里。以笔者这个成年人的视角来看,每一次在他遇到坏人上当受骗时都不禁感叹他果真是个实打实的木头脑袋。可人类的小孩就不会如此?当然不是。作者卡洛·科洛迪深谙小读者幼小的身心状况,不断地展现着匹诺曹经过的极致坎坷经历,让他走过了这条成为“好小孩”的路。不论是懂事与否的小读者,在匹诺曹的经历里都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

极致的抑扬,最后的结果才叫人极致的欣慰。

想来失去童心的我早已无法体会匹诺曹在书中奇遇的快乐,而是无时无刻不在为匹诺曹对父亲杰佩托、对仙女做出的“画大饼”式承诺有一种代入感的羞愧。总在反思,年少无知的我会否也给父母做出了迟迟未完成的承诺?想必尚不成熟的小读者也会。《木偶奇遇记》恰就巧妙在这里,卡洛用不着痕迹的文字,几乎不带说教,却处处让人引发深思:

承诺很可贵,对父母说出的话做不到他们会伤心。匹诺曹不断遭遇劫难违背了对仙女说的话之后,他自己都十分羞愧,“还能找到一个比我更没有良心、更不知好歹的孩子吗?”我相信这简单的反问会打动每一个深有同感的小读者的心。

任何物质果实都是靠双手劳动换来的,要有正确的财富观,切忌贪婪。如匹诺曹轻信跛脚狐狸和瞎眼的猫种金币生财的谎言后,在“专抓傻瓜”的城中被关进牢笼。这离奇的故事设定在现实中显得离谱,可是在童话书中却合理自然。教导每个孩子都要有判断是非、抵制诱惑的能力,最终恶人也自有恶人磨。

要诚实守信,说谎鼻子会变长;每个小孩都要读书写字,贪玩享乐会变成毛驴等等。

匹诺曹最后成为一个好小孩吗?庆幸在经历了这么多磨难后,他痛改前非,终于变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孩子。在卡洛精简离奇又不失趣味教育意义的文字里,匹诺曹的每一段经历都在无形中教化着小读者。说谎会长长鼻子、贪图安逸会变成驴、不动脑筋会在“专抓傻瓜”城关进牢笼,每一个家喻户晓的隐喻都是卡洛的匠心打造,流传至今。这也是卡洛著书所希望的,愿每一个读到此文的小“匹诺曹”们,最终都能走过成为好小孩的路,获得匹诺曹最后的结局。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二):姑妄言之

你可别相信那些对你许诺说能让你一夜之间发财的人的鬼话,按照常理,他们不是疯子就是骗子。

文抄公类型网文中描写《木偶奇遇记》相关剧情时,必然要提及科洛迪的修辞手法,各种惟妙惟肖的比喻让小孩子听过一次便难以忘记,玉米糊糊和樱桃鼻等代称一下子就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

关于书友提及书中的比喻,而我还没看过时,那必须来读完。

提到匹诺曹,大多数人都只知道它说谎导致鼻子变长这一特点,很多人教育孩子不要说谎也是以此为戒。实际上匹诺曹说谎导致鼻子变长仅仅是一个片段,整部小说在不同剧情中展现了匹诺曹各式各样的缺点,用以教育孩子。积极得看,小说引导小孩走向更好;悲观地看,它的内核是限制孩子的天性。

在网上很多关于说谎的微表情心理学的段子中,和说谎有关的有这样几条:说谎时鼻子的温度会产生变化,引起鼻子的热胀冷缩;说谎时鼻子因为身体激素的变化会发痒,很多人会不自觉的摸鼻子。谎言和鼻子的变化似乎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此看来,匹诺曹因为说谎让鼻子变长的灵感也并非毫无依据。关于说谎,各个地区也有其不同的特色,也反映出一个地域文化理念上的差异。《哆啦A梦》中有一集讲到在东瀛说谎会下拔舌地狱。林宥嘉说:说谎的人要吞一千根针。

结合上下文,匹诺曹在剧情中说谎也情有可原。任何人身处陌生环境中,面对陌生人的询问,第一反应也是先保护自己,每一句都如实相告,可能会被噶腰子。在上帝视角,我们看到的是仙女对匹诺曹的关心,希望匹诺曹不要辜负父亲的期望;在匹诺曹眼里,是刚刚经历了强盗要强抢自己的金币后,又有人来问金币在哪里,很难不形成感激和警戒在心中僵持的局面。当然书中要表达的内涵应该依旧是匹诺曹是一个任性、贪玩中夹杂着谎言的小孩。

辩证看待,单以匹诺曹的各种坏品质来评价他,并不公平。匹诺曹刚从木头变成木偶,还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便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诱惑,不要说遭到猫和狐狸这样的江湖老油条的蛊惑而走上歧路,便是被马戏团吸引,吃梨不愿意吃皮也是天性导致。毕竟当然大多数人面对八卦的兴趣,未必比匹诺曹看到马戏团小;有足够条件下,我们也愿意只吃草莓尖和西瓜的中心。不过有了社会阅历后,大多数人会在权衡利弊后再选择。匹诺曹也是有了一系列经历才成为了合格的男子汉,不然也许永远只是木偶。

小孩被小矮人杜撰的神奇王国骗走,变成毛驴。大约是想教育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脑补冯远征扭曲的脸),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同时不要贪玩,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好好学习。此时,我考虑的是经济效益,孩子们玩了五个月后,才变成毛驴,小矮人真的不会亏本吗?一只毛驴的价值竟然能比一个孩子疯狂的玩了五个月的花费还要多?驴肉火烧也不贵啊。我现在去养毛驴还来得及吗?

附言:译林出版社的基本操作,翻译的名字总和市面上常规的样式不一样。没有采用常见的匹诺曹,而是翻译为皮诺基奥。

翻拍的电影超级多,看了两个版本:

罗伯特·泽米吉斯导演的电影,仙女的造型也太别致了,直接对仙女失去了期待。选取了书中几个故事串联成剧情, 蟋蟀终于可以从头到尾都有戏份,不像原著中一出场就被匹诺曹拍死。杰佩托为了寻找匹诺曹卖掉所有的钟,大概是全剧最大的亮点,开篇绝对不会用于售卖的坚持,同孩子比起来不值一提,父爱如山,无言而伟岸。迪士尼电影,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猫和狐狸的特效做的超级逼真。

路易吉·科门奇尼导演的电影是最还原原著的版本,剧情基本按照小说的进程推进,回忆起了书中很多经典的片段。唯一的问题是古早时期,特效和道具实在没眼看,尤其是鲨鱼,呆萌呆萌的假。猫和狐狸只能只要把角色转化成了两个流氓,虽然不影响剧情,但是多少有点像看《雾都孤儿》。科门奇尼的审美在线,吉娜·劳洛勃丽吉达饰演的仙女才是真的仙女。

《木偶奇遇记》读后感(三):饥饿、恐吓和荒诞

《木偶奇遇记》,因为太熟悉,反而没有完整地读过,今天是无意中拿起一本,发现”和我记得的(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啊“,于是一边惊讶着一边读完了。

我记得的,无非就是匹诺曹一撒谎鼻子就变长,以及他和爸爸在鲸肚子里的冒险(其实科洛迪写的是在鲨鱼肚子里……),还有他在仙女的帮助下变成真正的小男孩,而这些著名片段,在整本书里占的篇幅比重并不是很大。

读这本书的时候,第一个让我吃惊的点,是对饥饿的描述很深刻。现在人很难真正饥饿了,顶多是因故推迟吃饭,或者上一顿吃得太撑要愧疚地清清肠胃,对从前的人那种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在哪儿的空落落的感受很陌生。而匹诺曹,他一变成人,就饿了:

匹诺曹的爸爸回家了,把自己要当早饭的三个梨子给匹诺曹,匹诺曹要爸爸把梨子皮削掉,爸爸很惊讶,严肃地批评了他:

呃!“我真不敢相信”,吃梨子削皮是挑食的表现……

匹诺曹饿极了,吃掉梨子,又吃掉梨子皮,最后把梨子核也吃了。爸爸就很满意。

后来匹诺曹历险的时候,跟着鸽子吃野豌豆,鸽子也一本正经地讲:“当人们真的饿了,又没有别的东西吃的时候,野豌豆也变成了美味佳肴!饥饿不会让人任性,也不会让人嘴馋!”

书里第二个叫我吃惊的点是,这本书,恐吓孩子很有一套。

——撒谎的孩子鼻子要变长;

——孩子不爱吃药,立刻就会有黑色兔子抬着小棺材进门来;

——不爱读书的孩子,要变成驴子,干活干到死……

本书的暗黑属性还是相当强的。2008年有一部漫画邪典《匹诺曹》,再回首觉得,那只是对童话做了成人化的处理而已。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186205/

匹诺曹和爸爸的关系很有趣,他们并不是艺术品和创作者的关系,他也不是皮格马利翁那样因人的期盼而获得生命的雕塑。他本来就是一块神奇的有意识的木头。当他被雕刻成一个男孩木偶,他的身份天然的是一个小孩,而创造者杰佩托老头就天然是他的爸爸。爸爸要求他不要乱跑,要做乖孩子,要上学;而匹诺曹对爸爸说的话则是:

这是传统的父子关系,在这位19世纪意大利作家心目中,孩子应该这样对大人做出庄严的承诺。

爸爸爱他,在寒冷的冬天,把自己的衣服当掉给他买识字课本,只穿一件单薄衬衣。而匹诺曹逃学出去浪,遇到很多危险。爸爸等不到匹诺曹回家,就满世界去找他,还遭遇了海难。当匹诺曹终于在鲨鱼肚子里偶遇他时,他已经独自在黑暗、可怖的鲨鱼肚子里生活了两年。匹诺曹把爸爸救回人类社会以后,爸爸生病了,变得很衰弱,匹诺曹就努力工作去养活他。这一段我看了很感动。匹诺曹又懒惰,又爱玩,可是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也能积极改正错误,在童话里面,这样的人就是值得去拯救的,甚至值得被仙女变成一个真正的小男孩。

仙女和匹诺曹的关系颇为古怪。开头她当匹诺曹的姐姐,后来又当过匹诺曹的妈妈(仿佛仙女是在玩过家家游戏!她“死”了两次,这也是过家家游戏),末了她回归仙女的角色,把匹诺曹变成一个真正的男孩。

匹诺曹在这个世界的游历也颇为古怪,显得很不连续,好像一部中间被撕坏的小人书,又让人想起《爱丽丝漫游奇境》,荒诞感扑面而来。也许童话就该这么写。现在的科幻和奇幻故事都缺乏这种跳脱感。

最让我感到荒诞的是结尾,匹诺曹被仙女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孩……然后,他看到了自己的旧身体放在椅子边上:

“这个木偶的脑袋歪向一边,胳膊向下摆动着,双腿交叉,半截弯曲,如果他能站起来的话,简直像是奇迹。”匹诺曹看了一会儿,自言自语道:“在我是个木偶的时候,我有多么可笑!”……

这一段看得我满心疑惑:既然他的原来的身体还在那儿,他是怎么变一个正常小男孩的?仙女不是把他的身体改变了,而是直接给他一个新的肉身?这这,也太荒诞了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