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做个小孩:成年人更应保有孩子的天性》读后感精选

《做个小孩:成年人更应保有孩子的天性》是一本由[英]埃德·詹姆斯(Ed James)[英]马克·泰勒(Mark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33,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做个小孩:成年人更应保有孩子的天性》读后感(一):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有童心

手术之后,作者马克说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夜间频醒,身体疼痛、盗汗、状况越来越不好。去了很多医院也没有解决的方案。 在他总结病因的时候才发现,各种问题郁结于心,没有被解开的心结成了疾b产生的罪魁祸首。后来他学习了很多排解负面情绪的办法,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 其实马克遇到的身体问题,我们很多人也会遇到。比如说我就经常感觉睡眠质量差,半夜频频醒来,浑身燥热。开空调感觉喘不上气,每晚只有开着窗户,折腾好一阵才能谁去。 我也在思量自己睡眠差劲的原因。工作很累,反复的、重复的、没有太大意义的事,都需要去做,不得不做。挣着薪水,无力反驳。 你是否跟我一样呢? 也许我们不同,因为我在不停地读书,要从阅读中找到我需要的答案。今天阅读的这本书,就是发人深省的一本。书名是《做个小孩:成年人更应保有孩子的天性》。作者非常厉害,神经语言程序学的执行时埃德·詹姆斯、行为与关系学专家,神经语言程序学高级教练马克·泰勒和妮基·泰勒夫妻,这本书是由他们三个人合力完成的。 01看不到出路时,常常选择妥协。 童心,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纯真、最美好的记忆。它是我们对世界的好奇,是我们在生活中寻找快乐的眼睛,是我们在困难面前永不放弃的力量。然而,人到中年,被各种压力和困难所困扰,常常会感到压抑、疲劳。已经严重影响了生活,失去了对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就像作者妮基,在很长时间里都把自己摆在了一位单亲妈妈的位置上。全职工作,下班没有休闲时间,仅有的空闲留给了家务,分给了孩子。越忙越感觉无力分身,越感觉自己总会出错。妥协之中已经让生活进入了恶性循环。 老实说,这种生活放在谁的身上,又能看到未来的出路呢? 02人到中年的你,还记得快乐吗? 当我们步入中年,生活的压力和责任逐渐增加,我们开始为了家庭、事业而奔波劳碌。我们逐渐被现实世界的琐碎事物所包围,那些曾经充满激情和梦想的日子似乎已经渐行渐远。我们变得越来越注重实际,越来越容易忽略内心深处的那份童真。 无事的时候,你路过幼儿园时,会站在园外观看一会小宝宝们吗?我会,看着他们,有的人会认真跟着老师们做动作,有的会举起手四处张望,还有的会偷偷站在滑梯或是秋千边摸索,想玩又想跟着老师做操。这种样子好玩极了。 小孩子的快乐,真的好简单。而他们有的幸福却一点都不会少。 03愿你所向披靡,依然童心不泯。 保持童心,不是要我们变得幼稚和无知,而是要我们保持那份纯真和美好,用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①学会正面思考,把自己放在首位。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不要让消极情绪主导我们的生活,当我们合理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就能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②做好当下,苦恼隧道的尽头是光芒。活中总会有一些无法预料的困难和挫折,它们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沮丧和无助。然而,正是这些艰难时刻塑造了我们坚韧的性格,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因此,我们要学会接受现实,不抱怨、不逃避,而是勇敢地去面对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苦恼隧道中找到前进的动力,一步步走向光明。 ③做自己所爱,爱自己所做,提升科学技术内涵。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乐趣和放松,让自己更好地享受生活。参加各种活动和社交场合,结识更多的朋友,为自己的人生积攒更多的机会。 马克·吐温曾说:“成人是一个不断失去童心的过程,而重获童心则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 当我们失去方向时,童心可以指引我们找到出路;当我们感到疲惫时,童心可以给我们力量继续前行。 愿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保持那份纯真和美好,永远不失去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好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活出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 ——

《做个小孩:成年人更应保有孩子的天性》读后感(二):愿我们一直是那个纯真无邪的“快乐小天使”

在某知名的问答网站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才能获得快乐?

其中的高赞回答是:学会重视自己的感受,拒绝别人提出的不合理期待。

深以为然!

成年后的我们,在风雨中,踏浪前行,披荆斩棘,成为了所向披靡的英雄。偶尔还是会怀念曾经那个在阳光下,欢笑嬉戏,纯真无邪的“快乐小天使”。

最近在读的《做个小孩:成年人更应保有孩子的天性》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作者通过这本书,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观点:成年人更应该保持孩子们的天性,重新找回他们失去的童年。

书中强调了孩子们天性中的珍贵品质,如真实、不害怕失败、不过度纠结、无穷的动力等等。这些品质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失去的,但却是成年人所需要的重要品质。

比如在“活得真实”这一章,作者写道:

做一个成熟的大人,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失去自己的天性。我们依然可以在保持内心纯真的同时,去理解和接受生活的多样性,去拥抱生活的变化。

纵观古今,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伟人都是“活得真实”的大人。

比如李白,他既能写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也能在写出“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童真趣味。

又如杜甫,他既能在风雨中展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怀,又能在“漫游”时,保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纯真。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被各种压力和挑战所包围,早已忘了孩提时代的心愿,忘了曾经的远大理想。

然而,生活注定是一场风雨和阳光交织的旅程。我们要做生活的“驾车者”,而不是被生活支配的“乘车者”。我们完全可以停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重新认识自己的内在小孩,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

看看那些孩子们吧,他们的世界总是那么真实,他们不会掩藏自己的喜怒哀乐,一切都是那么的纯粹和坦率。他们的世界充满了色彩,充满了生命力,让人羡慕。

生活本就多姿多彩,我们不需要用虚伪的颜色去涂抹它,只需要那份最真实、最纯粹的色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出自己,活出生命的价值。

让我们用孩子般真诚的态度去面对生活,真正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

愿我们所有人都能做个“快乐的孩子”,如书中所写到的那样:

《做个小孩:成年人更应保有孩子的天性》读后感(三):重拾孩童宝贵品质,过好现在的生活

一天下午,我正在看书,9岁的小侄女儿好奇看看书名,然后惊讶地问:“你要做个小孩儿?”。我说:“你觉得做个小孩儿怎么样?”她说:“不好。”我问:“为什么呢?”她答:“不为什么。”我猜她这么回答,一定是有理由的,可能是做个小孩,很多事情不能自己做主,还有很多作业,上各种课外班……可是,对于大人来说,又很羡慕孩子可以不用为生计发愁,有时间和机会学习,有情绪不用藏着掖着,多么难得呀!

当我们是小孩儿的时候,想快快长大,现在我们已经成人了,为什么又要《做个小孩》呢?这本书用大量的故事和对比,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现状:即孩子拥有的很多宝贵品质,随着长大成人,这些品质渐渐地被遗忘了,隐藏起来了,有了更多的顾虑和担忧、更多的期待与需求,想追求幸福,却与幸福越来越远;同时也帮助我们认识并找回童年时期曾拥有的各种宝贵品质,并且如何把这些品质与知识、阅历想结合,让自己感受到生活圆满、幸福;此外,书中还有大量的实操性很强的练习,踏实认真地做一做,是很有帮助的。

《做个小孩》一书共分六篇21章,由英国的三个作者埃德·詹姆斯、马克·泰勒、妮基·泰勒合著完成,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在神经语言程序学领域工作,从有合著书的想法到真正行动起来,中间间隔了几年时间,当他们一致认为这件事很重要时,再忙也能抽出时间来做这件事。

《做个小孩》理论与故事穿插,传递新知的同时,列举真实故事,可读性极强。书中有很多故事,源自三个作者的亲身经历,来自于他们的生活,他们的真实体验和改变,读起来很有联结感,也很能说明做个小孩对于成人意味着什么。比如在适应环境方面,成人需要向孩子学习,借鉴他们的品质与特性:兴奋、好奇心、活在当下、锲而不舍、思想开明、凡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想做就做、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勇于提问、团结其他小朋友,不评头论足、保持良好的习惯,生活主次分明。并举了埃德的朋友的例子,来说明这些宝贵的品质的作用。

《做个小孩》大部分章节都有实用性很强的练习,跟随练习的指引,有很强的代入感和体验感,收获更大。印象最深的是“想象柠檬”的练习,跟着做了一遍,通过想象充分调动了各种感官,不亚于真实的体验,非常的神奇。那我们要想象什么,其实是可以选择的,想象那些糟糕的、恐惧的事情,还是想象快乐、开心的呢?“重新训练你的思维”练习,离不开想象力的运用,通过不断的练习,训练我们的思维,让心中的向往变成现实。

《做个小孩》每一章的结尾都有小结,并且用柔和的绿色字体呈现,语言精炼、重点突出,特别暖心。如果你没时间看整本书,千万不要错过这些小结,把为什么要做个小孩,怎么做个小孩梳理得清清楚楚。孩子们活在当下、孩子们欣然接纳不确定性、孩子们敢想敢做……

《做个小孩》每一章中还有很多金句,用绿底黑字呈现,一目了然,方便读者抓住重点。 我喜欢的、比较有触动的几句分享给大家: 幸福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种状态,人们可以随时进入一种状态。 焦虑的实质是人们为未来感到恐惧。 我们不应指望他人的言行与我们一致,因为他人与我们不同。我们不应指望他人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 类似的金句还有很多,相信一定有触动你的。

这本书还有很多可圈可点的亮点,从内容到编辑、从装帧、到排版、设计都很舒服,让阅读变得更有趣、更享受,可见作者和出版社的良苦用心,推荐您翻开本书,让我们一起重拾孩童宝贵的品质,过好自己的生活吧!

我是厚朴,关注我,为您推荐好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