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高老头读后感1000字

高老头读后感1000字

《高老头》是一本由巴尔扎克著作,7.00元出版的2009-5图书,本书定价:166,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老头》读后感(一):一无所有的富有

有一个名字在我的心里徘徊,让我心疼也让我感伤,他叫高利尤,他以前是个面粉商,后来老了,各种原因下,大家叫他高老头。没错,他就是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笔下作品《高老头》的主角,一个让读者受伤的名字。

说实话,在听了老师对巴尔扎克的简单提及后,我很佩服这位作家。老师说巴尔扎克总是欠下巨债,而他的创作很大一部分是为了还债。可是这些还债的作品却那么的优秀,所以我不得不佩服他。传说《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灵感来了,花了三天一气呵成写成的。我在读的时候也发现了很顺的感觉。让人很舒服。

《高老头》里描写了巴黎当时奢侈的物质世界,人心的恐怖,金钱是一切的评判,这让人觉得不舒服,可是又那么真实。高利尤原先是一位面粉商,其中包含什么样的不好品质让他致富,我不管,让我感动的是他那超出一切的父爱,他无愧接受“最伟大的父亲”的荣誉勋章。

这位父亲用尽自己的女儿们,完全没有私心。当然爸爸总是这样的。高利尤的妻子很早就死了,他没有再娶,全心全意的对待女儿。女儿的要求他都会去努力实现,我想左后高利尤的悲惨和他的溺爱有关吧。

高利尤有两个女儿,老大叫阿娜斯达琪,老二叫黛菲娜,他爱她们胜过一切,为她们攀上了好人家,女婿们是看不起他的,不想让他再继续经商,他爱他的女儿就放弃了经商,把所有的钱分成了两份给女儿陪嫁,而自己仅有一点。而女婿们仍不待见他,还不让女儿与他见面,他为了女儿好,自己在外面租房,这些都让人伤心。可是仅仅如此倒是对高老头的恩赐了。

高老头的女儿和丈夫处得都不好,但是不肯放下高贵的身段,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丢给她们可怜的父亲城中的债单,而爱女儿的高老头,一次次的压缩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一切的一切变卖,只是为了让女儿开心。而最后给他致命一击的还是他的女儿,真让人心寒。

我的情绪好乱,让我思维也跟着混乱了起来。但是我仍然往不了,高老头为了女儿的不幸而病倒,在病的时候还在为女儿奔波。女儿们把他榨干,他生着病,仍吧自己最后一点钱给了大女儿去买舞会的衣服,真的好心酸。他认为只要他能看到女儿的微笑,他的病痛就会好,他就这么坚强的承受。他在死前还想着再去从商,去为女儿们赚钱,多卑微的心,让人心疼。

高老头快死了,而他的女儿们在酒会跳着舞,享受奢侈的美好,而他们的父亲却在与死神争斗,祈求能见自己的女儿一面。而他死之前,他的女儿一个也没来,最后下葬也没来,这写他深爱的女儿就这么残忍的对待他们的父亲,这个世界上唯一爱他们的人,让人真想哭一场。而高老头至死也不愿意放下那个项链,那个包含他妻子和女儿的头发项链,这就是他的全部。

看完《高老头》真的为当时巴黎纸醉金迷的生活,金钱至上的腐化感到悲伤,可是这些在高老头的爱下,一切都微不足道,父亲就会这么的爱着女儿。我也想起爸爸,爸爸时不时就会打电话给我,每次他都会问我有没有钱,我每次都说有,可是他总是放心不下。总是告诉我,他和妈妈在家没什么,我在外面不要委屈自己。我想很多人的爸爸都是这样,看似很平常,但是这里面包含的东西,读一辈子都不嫌多。自己的家人总是这么无私的爱着自己,自己又如何报答?微乎其微。

高老头在当时人看来他是贫穷的,因为他死前已经一分钱也没有了,可是他却是最富有的,因为他拥有满满的爱,这是他的全部。我肺腑他。虽然我不会像他的女儿们这么的残忍,但是我想我应该更好的对待爸爸还有我所有的家人。嫌弃自己家人的人是不可能成为自己的伴侣的,这点必须一辈子记住,好好的对自己的和别人的家人,与人为善是我要努力学会的。

我还差得远,情绪有点怪,写不下去了,于是就默默记住吧。

天越来越冷了,希望今年的冬天好过一点。

《高老头》读后感(二):美与罪恶 ——读《高老头》有感

一、导读

成书于19世纪上半叶的《人间喜剧》号称“资本主义世界的百科全书”,一代巨匠巴尔扎克在此书将此时期的法国乃至整个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的人间百态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读者,使其成为一百多年来经久不衰的经典名著。何为经典?经典就是有着穿越时光的魅力,正如同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都能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与启迪。《高老头》一书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其中的故事极具张力又跌宕起伏,巴尔扎克借大学生拉斯蒂涅之眼,刻画了极度疼爱女儿乃至牺牲自己的高老头,有勇有谋又杀人不眨眼的沃特汉以及虚伪自私、人前显贵,背后受罪的贵族夫人们。全书一气呵成,语言富有感染力,极度的渲染贫与富,高贵与卑贱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一所公寓,几个人物,却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与现实性。

二、沃盖公寓与上流社会

一个是破旧、肮脏、充斥着“低端人口”的沃盖公寓,一个是奢华、迷人、挤满了达官贵人的上流社会。巴尔扎克不惜笔墨地刻画沃盖公寓的穷困、破落以及贵族豪宅的豪华、气派,使两者的形象不啻天壤之别,然而他却通过拉斯蒂涅将这两个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证明其背后的处世哲学如出一辙——金有钱便是一切。 高利尤在公寓中的遭遇以及女儿们在上流社会的处境就完美地证明了这个道理。高利尤初来公寓,一身富贵之气,有着每年上万法郎的收入,住着里面最好的房间,用着精致的金银器具,人人都称其最体面、最高贵的高先生,老板娘处心积虑地想嫁给他;然而当他被两个女儿榨干财产,不得不搬到最破旧的房间,将金银细软卖掉之时,高先生变成了最卑下、最让人看不起的高老头了。他的两个女儿凭借他的百万家产嫁入豪门,步入过去只有贵族才能踏入的舞会沙龙,过着金迷纸醉、纵情声色的生活,然而当她们钱财耗尽之际,就是她们贵族身份破灭之时。

相较于沃盖公寓所代表的底层社会,上流社会更充满着虚伪与堕落,作者借沃特汉之口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社会光鲜美丽下的丑恶:“昨日平步青云,去公爵府上做客,今日跌落泥尘,在债主家乞讨,这就是巴黎女人的本相。金迷纸醉,挥霍无度,丈夫要供给不起,便出卖自己。如果连出卖自己都不会就打亲娘老子的主意,开膛破肚,总要刮点发亮的东西,去花天酒地。这种事儿众所周知!”巴黎最高贵的博赛昂夫人对拉斯蒂涅的教导同样如出一辙:“上流社会又卑鄙又恶毒,你只要遇到点不幸,总有一个朋友预备好,来跟你通风报信,拿出匕首来搅你的心窝,还要叫你欣赏刀柄……你可以测量出来,女人堕落到了什么地步,男人虚荣到了什么程度。”

三、渴望一步登天的拉斯蒂涅

拉斯蒂涅本是一个纯朴、善良又极有志向的普通大学生,全家竭尽所能却远不能让他进入上流社会。一心想要跃龙门成为“人中之龙”的他在道德与现实之间挣扎:一面是全家的寄托与出人头地的急切;一面是虚假丑恶又泯灭道德的深渊。他行走在连接这两个世界的独木桥之上,在左右徘徊中前进,不断地使自己适应“崭新”的上流世界。

拉斯蒂涅的选择无疑是迫不得已,是大环境下一个有野心的青年急切需要社会认可,提高身价的必然选择。求学之路既漫长又低效,更有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沃特汉为他认真计算坚守求学之路的结果——无论是当法官还是当律师,不泯灭良心,耗费二十年是绝不能熬出头的:“要做到这一步就得昧一昧良心,就得苦苦地熬上二十年,烦闷无聊,贫困无名。甚至我们的妹妹到二十五岁还不能出嫁……检察长的职位,全法国只有二十个,候补的却有两万个。”残酷的现实让拉斯蒂涅不得不另辟蹊径以求一步登天。既然任何行业中无不需要泯灭良心,那么何不选择最快的方法,何不利用自己的年轻貌美去充当贵妇情人呢?

然而他终究是一个富有爱心与良知的青年,沃特汉为他铺好了通往百万家产的血路,然而他终究不愿借刀杀人,以获取财产;高老头备受公寓住客们的歧视,然而当他得知高老头的处境完全是出于过度疼爱女儿后,便对他萌生了巨大的敬意,与其成为忘年之交并伴随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残酷的现实不断地冲击着他的心灵,高老头的两个女儿的自私虚伪与挥霍无度,博赛昂夫人的退隐出走,沃特汉的劝诱与被捕。最终,在埋葬高老头的时刻,拉斯蒂涅彻底看清了这个社会的本质,如此伟大的父爱尚且不能容纳于世,又有什么必要来保留早已被社会抛弃的良心与道德呢?他“埋葬了他最后一滴眼泪”,决心放弃良知到上流社会去“拼一拼”,成为了千千万万个野心家、阴谋家的一员。

四、精明强干又残酷的“梁山好汉”

与高老头、拉斯蒂涅同时出场的重要人物当属沃特汉,一个有勇有谋又残酷果断的“草莽英雄”,全程担负着拉斯蒂涅的“启蒙老师”。正是沃特汉率先告知了大学生这个社会的残酷与上流社会的虚伪丑恶并“教导”他如何出人头地。从他们二人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沃特汉正是一个底层社会的另类“精英”,杀人如麻又义气深重,智勇双全还一呼百应,是不折不扣的黑社会头头。他为大学生筹划了一个绝妙的发迹计划,在决斗中一击杀死维多利那的哥哥使维多利那成为他们二人父亲的唯一继承人,再将拉斯蒂涅与她撮合一对,从而赢得百万家私,而沃特汉只拿五分之一。大学生无疑是心动不已,只是他的良知与道德不愿让他走上这条血路,最终放弃了与沃特汉的合作。

然而让人感到嘲讽的是,这样一个智勇双全让政府警察都无可奈何的梁山好汉最终却栽倒了金钱之上,警察通过区区三千法郎就说动了他身边的米索诺女士,让他中了女人的暗算。不过豪气不减的他在被捕之际还高喊:“我单枪匹马,跟政府斗,跟它那一大堆法院、宪兵、预算斗,把它们打得落花流水。”沃特汉正是底层人民的一种代表,执行的是另一种准则,同样是一种社会的产物,不能仅仅将其视为单纯的罪犯、强盗,他的背后有着千千万万的追随者与信徒,毕竟沃特汉“还有上万兄弟为我赴汤蹈火”。

沃特汉与拉斯蒂涅的关系同样值得我们深思,书中的沃特汉对拉斯蒂涅与其说是简单地教唆犯罪以牟利,不如说是真心帮其发迹,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了所有秘密与处世之道,这对一个以个人利益至上的苦役犯来讲是极不寻常的。书中开篇谈及拉斯蒂涅与沃特汉同为维多利那颇有好感的两位男子,沃特汉完全可以自己充当维多利那的丈夫来获取百万家产,又何必自己去决斗杀人而让一个犹豫不决的大学生去坐享其成呢?这不仅不符合自身利益,更是将自己的身份暴露了出来。笔者推断,沃特汉很可能是一个同性恋(书中不止一次描写沃特汉对拉斯蒂涅说“我很喜欢你”,借警察之口点出沃特汉不喜欢女人以及曾顶替一名西班牙年轻男子服刑等等),对拉斯蒂涅这个外省来的少年的不谙世事又野心勃勃颇为喜欢,以致于被捕之际都要讲授其杀人剑法。作者这种描写似乎将他们这种关系比为古希腊成年男性与少年之间的关系,即沃特汉成为拉斯蒂涅的启蒙老师,在其步入社会的最初岁月中教会了他如何应对这个丑恶的社会,是他成人的第一堂课。

五、牺牲于金钱的“基督”

拉斯蒂涅虽然为贯穿全书的主角,然而作者真正着墨最多的却是高利尤。以往大多解读或是将其视为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父权的典型代表(阶级视角),或是认为其有着“变态”的父爱以致于最后惨死结局等 等。事实上,作者的本意似乎并非如此,他通过拉斯蒂涅的眼睛与心理描写将高利尤描写为人性中最崇高的父爱,他对女儿的爱时时刻刻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是道德的制高点,犹如受难的基督。高老头一直呼唤着拉斯蒂涅的良知,而正是他的死亡让后者埋葬了自己最后的一滴眼泪。(如拉斯蒂涅初步得知高老头与其两个女儿之时对公寓众人称:“你是个善良的人,高尚的人。”当其看到高老头为了小女儿和他宁愿卖掉最后的财产之时,作者描写到:“老头这种无限的牺牲精神,叫拉斯蒂涅大为惊愕,他痴痴地注视着老头,目光里充满了朴实的钦敬。在年轻人那里,这种钦敬就是信仰。”高老头受到女儿巨大刺激以致垂危之际,拉斯蒂涅对他讲:“你安分守己,没有奢望,就照你这稳稳当当的路走下去吧。我呢,我已经入了地狱!”)他的一生充满了最极端的对比,而这样一种伟大形象最终在金钱社会下彻底崩塌才让全书有了难以超越的冲击力与震撼感,才足以成为经久不衰的世界性名著。

高利尤的一生是全书的最大的反差点。他在法国大革命时代白手起家,精明强干,积累百万家私,轻而易举地将击败竞争对手;然而他却屡屡受到女儿的“蒙骗”,为了她们倾家荡产,连去世后的裹尸布都难以解决。高利尤的两个女儿身居上流社会,穷奢极欲,住处豪华,美丽动人,而他却居住在最为破旧的房屋(“这件房子太简陋了,像最阴森的牢房”),过着最为困苦的生活。高利尤为了女儿牺牲一切,当其得知两个女儿因为自己的愚蠢、放荡而陷入巨大财务危机时,他甚至决心为了女儿豁出性命(“去当兵,去杀人,干沃特汉干的事情”),而当他垂危之际,两个女儿却连一个小时的看望都不愿给予,任其孤独地死去。

作者通过拉斯蒂涅屡屡对比高利尤与其女儿的处境,将高利尤的人生境遇将整个拜金社会中最丑恶的一面展示了出来,而他的临死时刻对大学生的话语更是将剧情推向最高潮:“你给他们生命,他们给你死亡,你把他们带到世上,他们把你从世上赶走……早十年我就知道了……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永远拿缰绳套住女儿,就像对狡猾的马一样……你告诉她们,她们将来临终时,也会不得好报的。犯了这桩罪,就等于犯了所有罪。去吧,对她们说,她们不来,就等于杀父弑君!”多么让人震撼的言论啊!高利尤对女儿们的欺骗、自私与虚荣早就了解地清清楚楚,然而他对女儿们的爱让他不愿相信、不敢相信,他明知保持财富是保全自己最安全的方法,然而却为了女儿们耗尽了最后一枚硬币,惨死在“牲口棚”之中。他的痛诉不仅是对他两个女儿的斥责,更是对这个表面美好的金钱社会中最丑恶、最自私的本质的揭露:上流社会的光鲜亮丽的人们为了一时的欢愉与虚荣宁愿抛弃父亲,抛弃人类最基本的道德,钱取代了一切感情,成为社会的“新道德”。高利尤的悲惨死亡终于教会了大学生这种最残忍、最丑恶的“新道德”。

《高老头》读后感(三):美与丑恶 ——读《高老头》有感

一、导读

成书于19世纪上半叶的《人间喜剧》号称“资本主义世界的百科全书”,一代巨匠巴尔扎克在此书将此时期的法国乃至整个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的人间百态淋漓尽致地展现给了读者,使其成为一百多年来经久不衰的经典名著。何为经典?经典就是有着穿越时光的魅力,正如同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都能感受到心灵的震撼与启迪。《高老头》一书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其中的故事极具张力又跌宕起伏,巴尔扎克借大学生拉斯蒂涅之眼,刻画了极度疼爱女儿乃至牺牲自己的高老头,有勇有谋又杀人不眨眼的沃特汉以及虚伪自私、人前显贵,背后受罪的贵族夫人们。全书一气呵成,语言富有感染力,极度的渲染贫与富,高贵与卑贱之间的不可逾越的鸿沟。一所公寓,几个人物,却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具有极强的代表性与现实性。

二、沃盖公寓与上流社会

一个是破旧、肮脏、充斥着“低端人口”的沃盖公寓,一个是奢华、迷人、挤满了达官贵人的上流社会。巴尔扎克不惜笔墨地刻画沃盖公寓的穷困、破落以及贵族豪宅的豪华、气派,使两者的形象不啻天壤之别,然而他却通过拉斯蒂涅将这两个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证明其背后的处世哲学如出一辙——金有钱便是一切。 高利尤在公寓中的遭遇以及女儿们在上流社会的处境就完美地证明了这个道理。高利尤初来公寓,一身富贵之气,有着每年上万法郎的收入,住着里面最好的房间,用着精致的金银器具,人人都称其最体面、最高贵的高先生,老板娘处心积虑地想嫁给他;然而当他被两个女儿榨干财产,不得不搬到最破旧的房间,将金银细软卖掉之时,高先生变成了最卑下、最让人看不起的高老头了。他的两个女儿凭借他的百万家产嫁入豪门,步入过去只有贵族才能踏入的舞会沙龙,过着金迷纸醉、纵情声色的生活,然而当她们钱财耗尽之际,就是她们贵族身份破灭之时。

相较于沃盖公寓所代表的底层社会,上流社会更充满着虚伪与堕落,作者借沃特汉之口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个社会光鲜美丽下的丑恶:“昨日平步青云,去公爵府上做客,今日跌落泥尘,在债主家乞讨,这就是巴黎女人的本相。金迷纸醉,挥霍无度,丈夫要供给不起,便出卖自己。如果连出卖自己都不会就打亲娘老子的主意,开膛破肚,总要刮点发亮的东西,去花天酒地。这种事儿众所周知!”巴黎最高贵的博赛昂夫人对拉斯蒂涅的教导同样如出一辙:“上流社会又卑鄙又恶毒,你只要遇到点不幸,总有一个朋友预备好,来跟你通风报信,拿出匕首来搅你的心窝,还要叫你欣赏刀柄……你可以测量出来,女人堕落到了什么地步,男人虚荣到了什么程度。”

三、渴望一步登天的拉斯蒂涅

拉斯蒂涅本是一个纯朴、善良又极有志向的普通大学生,全家竭尽所能却远不能让他进入上流社会。一心想要跃龙门成为“人中之龙”的他在道德与现实之间挣扎:一面是全家的寄托与出人头地的急切;一面是虚假丑恶又泯灭道德的深渊。他行走在连接这两个世界的独木桥之上,在左右徘徊中前进,不断地使自己适应“崭新”的上流世界。

拉斯蒂涅的选择无疑是迫不得已,是大环境下一个有野心的青年急切需要社会认可,提高身价的必然选择。求学之路既漫长又低效,更有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沃特汉为他认真计算坚守求学之路的结果——无论是当法官还是当律师,不泯灭良心,耗费二十年是绝不能熬出头的:“要做到这一步就得昧一昧良心,就得苦苦地熬上二十年,烦闷无聊,贫困无名。甚至我们的妹妹到二十五岁还不能出嫁……检察长的职位,全法国只有二十个,候补的却有两万个。”残酷的现实让拉斯蒂涅不得不另辟蹊径以求一步登天。既然任何行业中无不需要泯灭良心,那么何不选择最快的方法,何不利用自己的年轻貌美去充当贵妇情人呢?

然而他终究是一个富有爱心与良知的青年,沃特汉为他铺好了通往百万家产的血路,然而他终究不愿借刀杀人,以获取财产;高老头备受公寓住客们的歧视,然而当他得知高老头的处境完全是出于过度疼爱女儿后,便对他萌生了巨大的敬意,与其成为忘年之交并伴随他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残酷的现实不断地冲击着他的心灵,高老头的两个女儿的自私虚伪与挥霍无度,博赛昂夫人的退隐出走,沃特汉的劝诱与被捕。最终,在埋葬高老头的时刻,拉斯蒂涅彻底看清了这个社会的本质,如此伟大的父爱尚且不能容纳于世,又有什么必要来保留早已被社会抛弃的良心与道德呢?他“埋葬了他最后一滴眼泪”,决心放弃良知到上流社会去“拼一拼”,成为了千千万万个野心家、阴谋家的一员。

四、精明强干又残酷的“梁山好汉”

与高老头、拉斯蒂涅同时出场的重要人物当属沃特汉,一个有勇有谋又残酷果断的“草莽英雄”,全程担负着拉斯蒂涅的“启蒙老师”。正是沃特汉率先告知了大学生这个社会的残酷与上流社会的虚伪丑恶并“教导”他如何出人头地。从他们二人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沃特汉正是一个底层社会的另类“精英”,杀人如麻又义气深重,智勇双全还一呼百应,是不折不扣的黑社会头头。他为大学生筹划了一个绝妙的发迹计划,在决斗中一击杀死维多利那的哥哥使维多利那成为他们二人父亲的唯一继承人,再将拉斯蒂涅与她撮合一对,从而赢得百万家私,而沃特汉只拿五分之一。大学生无疑是心动不已,只是他的良知与道德不愿让他走上这条血路,最终放弃了与沃特汉的合作。

然而让人感到嘲讽的是,这样一个智勇双全让政府警察都无可奈何的梁山好汉最终却栽倒了金钱之上,警察通过区区三千法郎就说动了他身边的米索诺女士,让他中了女人的暗算。不过豪气不减的他在被捕之际还高喊:“我单枪匹马,跟政府斗,跟它那一大堆法院、宪兵、预算斗,把它们打得落花流水。”沃特汉正是底层人民的一种代表,执行的是另一种准则,同样是一种社会的产物,不能仅仅将其视为单纯的罪犯、强盗,他的背后有着千千万万的追随者与信徒,毕竟沃特汉“还有上万兄弟为我赴汤蹈火”。

沃特汉与拉斯蒂涅的关系同样值得我们深思,书中的沃特汉对拉斯蒂涅与其说是简单地教唆犯罪以牟利,不如说是真心帮其发迹,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了所有秘密与处世之道,这对一个以个人利益至上的苦役犯来讲是极不寻常的。书中开篇谈及拉斯蒂涅与沃特汉同为维多利那颇有好感的两位男子,沃特汉完全可以自己充当维多利那的丈夫来获取百万家产,又何必自己去决斗杀人而让一个犹豫不决的大学生去坐享其成呢?这不仅不符合自身利益,更是将自己的身份暴露了出来。笔者推断,沃特汉很可能是一个同性恋(书中不止一次描写沃特汉对拉斯蒂涅说“我很喜欢你”,借警察之口点出沃特汉不喜欢女人以及曾顶替一名西班牙年轻男子服刑等等),对拉斯蒂涅这个外省来的少年的不谙世事又野心勃勃颇为喜欢,以致于被捕之际都要讲授其杀人剑法。作者这种描写似乎将他们这种关系比为古希腊成年男性与少年之间的关系,即沃特汉成为拉斯蒂涅的启蒙老师,在其步入社会的最初岁月中教会了他如何应对这个丑恶的社会,是他成人的第一堂课。

五、牺牲于金钱的“基督”

拉斯蒂涅虽然为贯穿全书的主角,然而作者真正着墨最多的却是高利尤。以往大多解读或是将其视为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时期的父权的典型代表(阶级视角),或是认为其有着“变态”的父爱以致于最后惨死结局等 等。事实上,作者的本意似乎并非如此,他通过拉斯蒂涅的眼睛与心理描写将高利尤描写为人性中最崇高的父爱,他对女儿的爱时时刻刻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是道德的制高点,犹如受难的基督。高老头一直呼唤着拉斯蒂涅的良知,而正是他的死亡让后者埋葬了自己最后的一滴眼泪。(如拉斯蒂涅初步得知高老头与其两个女儿之时对公寓众人称:“你是个善良的人,高尚的人。”当其看到高老头为了小女儿和他宁愿卖掉最后的财产之时,作者描写到:“老头这种无限的牺牲精神,叫拉斯蒂涅大为惊愕,他痴痴地注视着老头,目光里充满了朴实的钦敬。在年轻人那里,这种钦敬就是信仰。”高老头受到女儿巨大刺激以致垂危之际,拉斯蒂涅对他讲:“你安分守己,没有奢望,就照你这稳稳当当的路走下去吧。我呢,我已经入了地狱!”)他的一生充满了最极端的对比,而这样一种伟大形象最终在金钱社会下彻底崩塌才让全书有了难以超越的冲击力与震撼感,才足以成为经久不衰的世界性名著。

高利尤的一生是全书的最大的反差点。他在法国大革命时代白手起家,精明强干,积累百万家私,轻而易举地将击败竞争对手;然而他却屡屡受到女儿的“蒙骗”,为了她们倾家荡产,连去世后的裹尸布都难以解决。高利尤的两个女儿身居上流社会,穷奢极欲,住处豪华,美丽动人,而他却居住在最为破旧的房屋(“这件房子太简陋了,像最阴森的牢房”),过着最为困苦的生活。高利尤为了女儿牺牲一切,当其得知两个女儿因为自己的愚蠢、放荡而陷入巨大财务危机时,他甚至决心为了女儿豁出性命(“去当兵,去杀人,干沃特汉干的事情”),而当他垂危之际,两个女儿却连一个小时的看望都不愿给予,任其孤独地死去。

作者通过拉斯蒂涅屡屡对比高利尤与其女儿的处境,将高利尤的人生境遇将整个拜金社会中最丑恶的一面展示了出来,而他的临死时刻对大学生的话语更是将剧情推向最高潮:“你给他们生命,他们给你死亡,你把他们带到世上,他们把你从世上赶走……早十年我就知道了……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永远拿缰绳套住女儿,就像对狡猾的马一样……你告诉她们,她们将来临终时,也会不得好报的。犯了这桩罪,就等于犯了所有罪。去吧,对她们说,她们不来,就等于杀父弑君!”多么让人震撼的言论啊!高利尤对女儿们的欺骗、自私与虚荣早就了解地清清楚楚,然而他对女儿们的爱让他不愿相信、不敢相信,他明知保持财富是保全自己最安全的方法,然而却为了女儿们耗尽了最后一枚硬币,惨死在“牲口棚”之中。他的痛诉不仅是对他两个女儿的斥责,更是对这个表面美好的金钱社会中最丑恶、最自私的本质的揭露:上流社会的光鲜亮丽的人们为了一时的欢愉与虚荣宁愿抛弃父亲,抛弃人类最基本的道德,钱取代了一切感情,成为社会的“新道德”。高利尤的悲惨死亡终于教会了大学生这种最残忍、最丑恶的“新道德”。

六、残酷的现实

虽说此书被伟大导师贴上了“资本主义百科全书”的标签,然而全书中的人物情节又何尝不时时刻刻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为了攀比与虚荣,为了满足奢侈的欲望,多少女人甘愿出卖肉体与灵魂?为了出人头地,为了权力名利,多少男人自愿抛弃道德与良知?多少父母甘愿为子女牺牲一切,又有多少不肖子孙抛弃父母?成书于二百年前的《高老头》,似乎永远不会过时,永远是现实社会的一面镜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