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放星星的爸爸读后感摘抄

放星星的爸爸读后感摘抄

《放星星的爸爸》是一本由八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放星星的爸爸》读后感(一):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从小听着嫦娥奔月长大的我,也对神秘的太空有着无限向往,经常会想伐树的吴刚跟捣药的玉兔算不算嫦娥的长工,后来读了这本《放星星的爸爸》才知道,原来月球表面坑坑洼洼的,里面没有嫦娥,也没有广寒宫。

“要我说,这地上的万事万物,都没有天上的那些值得人研究!”故事里的许向空对晓星说出了我的心里话,如果可以遨游太空,那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晓星是一个画画极有天赋且很努力的小学生,爱幻想重实践。 做航天研究的爸爸由于忙于科研事业,无法陪伴晓星长大,一度导致晓星对爸爸怀有敌意,抱怨和委屈。

其实这抱怨和不理解的背后,是晓星对爸爸深深的期盼和眷恋! 做医生的妈妈对晓星的包容,理解以及愧疚,妈妈的教育方式让我动容! 特别是“花枝招展“的姥爷,退休后追逐自己的梦想,成了一名航天爱好者! 姥爷的每次出场,衣着打扮都让人“惊艳”! “我以后要发明出最高端的卫星,还有世界第一的航天设备!”向着航天工程师的目标,勇敢前行的少年许向空,他的话是那样的掷地有声,充满力量!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幕是,爸爸由于操劳工作而晕倒了。但是为了避免让晓星还有妈妈担心,爸爸在接通视频电话之前,特意经过一番掩饰,但还是被做医生的妈妈看出了端倪! 跟着姥爷一起去追逐英仙座流星的晓星,在经过航天博物馆的时候,了解了航天人背后的艰辛,也终于理解了爸爸。 最后爸爸终于在航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时有了一丝休息时间,来看晓星画画的决赛,父女二人冰释前嫌,重温美好回忆……… 每当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一颗颗闪烁的星星中,必然会有航天工程师们放飞的卫星。 这些卫星运行在遥远的太空轨道上,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些放星星的人啊,可真是了不起。 他们为祖国航天事业的付出值得我们高声称赞。

《放星星的爸爸》读后感(二):一代航天梦,代代逐星缘

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从最初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到如今屈指可数的航空大国,中国的航天之路还在继续。在实现征服太空梦想的过程中,涌现出了无数的航天英雄,正是他们的努力付出,才成就了今天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

人们最初为何仰望星空呢?那些璀璨的星辰在人们心目中又有着怎样的地位呢?自从人们对星空产生好奇之后,探索星空便成为了无数人追求终生的梦想。在如今航天技术的支持下,中国已经可以顺利的向太空发射探测卫星,更好的观察和探索宇宙。在航天工作者的努力下,一颗又一颗的人造卫星如同风筝般,飞向浩渺宇宙,如同放飞的风筝,而绳子另一端牢牢的抓在航天工作者的手中,如同一群放星星的人。

在《放星星的爸爸》中,便歌颂和致敬了这样一群可爱的“放星星的人”。少女陈晓星的父亲是一个航天路的航天工程师,忙碌的工作让他缺乏对女儿的陪伴。年幼的陈晓星没有理解父亲的付出,反而因父亲陪伴的缺失而暗自生气。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陈晓星和爱好天文的姥爷踏上了观星之旅,一同上路的还有同样爱好天文学的少年许向空。在航天纪念馆,陈晓星遇到了当年卫星发射中心的建造者刘成,对中国当年艰辛的航天事业有所了解,逐渐理解了父亲工作的重大意义。于是陈晓星选择将自己参加中小学绘画比赛的作品改为了以父亲为原型的航天英雄,最终斩获大奖。陈晓星传承了航天人薪火相传的顽强意志,学会了不屈不挠,奋力前进。

航天事业的成功,离不开科研工作者的付出,也离不开无数人的流血牺牲。当年一次失败的航天飞行,让无数人抱憾终身,更有许多人留下终生残疾,但是他们调整好心态,再次整装出发,最终获得了成功。

从航天人的事迹中,可以感受到航天事业乃至于新中国的建设中,无数优秀的华夏儿女不怕牺牲的顽强精神,航天精神已经不独属于航天事业,更是整个华夏民族新的精神图腾。作为后来者的孩子们,学习航天精神中在新时代的全新释义,努力在新的工作和生活中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代航天梦,代代逐星缘,为了梦想和未来,努力的燃烧自我,成就不朽的光辉。

《放星星的爸爸》读后感(三):航天题材小说,我的爸爸是放星星的人

漫长的暑假开始了,该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籍阅读呢?

老师的推荐书单例如《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虽然好,但我其实更喜欢国内作家的书籍,书籍的背景与内容应该更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有关梦想与责任一直是文学作品长盛不衰的主题。如果能用孩子的角度来讲述故事就更棒了,孩子们也能从同龄人身上获得榜样的力量。

《放星星的爸爸》就是这样一部适合少儿阅读的作品。

它适合每一个追逐梦想的孩子,适合每一个试图理解爸爸妈妈工作的孩子。

作者八路,是少年军事小说作家。本书是首部航天主题长篇儿童文学作品,以量子卫星“墨子号”卫星发射为事件背景,从儿童视角切入,用温暖、童趣的笔触,描写出擅长绘画的女孩陈晓星与航天工程师爸爸之间父女亲情故事。

【内容简介】

故事通过描写小女孩陈晓星对航天工作者的爸爸从埋怨到理解到为爸爸的工作骄傲的心理过程,代入三条辅助故事线,展现为祖国航天事业发展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的可爱形象。

陈晓星的爸爸及其同事们,是当代航天工程的中流砥柱。但作为父亲与丈夫,他并不称职。为了量子卫星的发射,爸爸已经一年没有回过家,说好在女儿生日那天回来,已经到了机场的他又被临时的紧急任务召回基地。

晓星起初不理解爸爸对工作的热情,直到她跟着同样热爱星空的姥爷和心怀航天梦想的当代男孩许向空一起去看了一场流星雨……

他们经过了一处废弃的航天纪念馆,了解了第一代航天人的坚守和梦想,并被夏夜的星空深深震撼,晓星渐渐理解了父亲的工作,并为这群默默奉献的工作者,画了很多幅感人的画作,其中一幅还得了少儿绘画比赛的特等奖。

【推荐理由】

梦想点燃生活!

梦想让退休的姥爷在追星星的路上变得年轻,梦想让有些内敛的向空变得神采飞扬,也是梦想,让爸爸成了一个心里装在整个星空的人。

小小少年在偶然中相遇,各自怀揣着梦想,梦中也在遨游星际。千百年来,中国人的飞天梦从未停步,也将永不停步。

梦想的种子从小种下,相信勇敢追梦的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夜空闪亮的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