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寓所之骤死读后感精选

寓所之骤死读后感精选

《寓所之骤死》是一本由克里斯蒂安娜·布兰德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27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寓所之骤死》读后感(一):一封遗嘱引发的血案

被称为黄金时期最后的接班人的克里斯蒂安娜·布兰德,在作家安东尼·布彻的评价下是:“你会发现布兰德的对手,都是那些最伟大的名字。”

那些对手有:爱伦坡、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娜、约翰·狄克森·卡尔、艾勒里·奎因等耳熟能详的名字,但看完这个被如此称赞的作者的作品之后,你会发现这不过是为了增加销量的说辞罢了。

此书讲述的是理查德·马奇爵士在妻子塞拉菲塔去世周年纪念日当夜修改遗嘱遭到谋杀,凶手直指他的子孙和情人贝拉。

一开始都将凶手锁定在马奇爵士情人贝拉的外孙爱德华身上,因为他患有记忆丧失症,经常会忘记自己做过什么。

全家人为了帮助爱德华逃脱罪责说谎为其掩盖。

此时马奇爵士的孙媳妇埃伦被当成嫌疑犯逮捕,园丁布鲁写下认罪书自杀。

毫无头绪的凶案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经过反复调查询问推断布鲁并非自杀而是凶手有意为之,结局揭开之时一切不过因一封遗嘱而引发的命案。

《寓所之骤死》读后感(二):《寓所之骤死》自我纠错

学习孙仲旭老师的经验,对译作也先自己挑一遍毛病。自己的译作被印成铅字再看,感觉果然不同,先前没查出的毛病,此刻都发觉了。责任编辑修改过的一些地方,也可再学习之。

P1 “倾诉心声”,用“倾吐”更好。

P3 “爱德华往后一仰,失声叫道。 原文是:said Edward, enormously impressed. 我译作“爱德华惊骇地叫出声。”,编辑是为了呼应下文而改之,可惜没看原文。

P9 “干脆让我以为自己正在失去性欲“,自己将 sex appeal 译错了,竟然一直都没发现。抱歉!修改为”干脆让我以为自己正在失去性诱惑力(或者性魅力)”。

P43 ”只因为你爱上了这个涂红指甲油的黄毛丫头“,这儿又是一处严重的、莫名其妙的错译,再次道歉!请修改为”只因为你爱上了这个手指沾着墨水印的黄毛丫头“。

P63 "天鹅旅馆“”旅馆“,均改成”酒馆“,译名修改未到位的缘故。

P68 ”所有屋子“,应改为”整个屋子“或者”所有房间“,译稿中是“各间房里也找不到遗嘱”。

P70 ”在孙子孙女之间“,应改成”在孙子孙女之中“,译稿中是”在孙子女中“。

P70 ”一万至一万二英镑“,现在看来,这种说法不够稳妥,宜改为”一万至一万两千英镑“。

P148 ”最后一个希望“,”希望“改成”愿望“。

如果有购买了《寓所之骤死》这本书的读者,如果你看到了这个帖子,请花费少许时间,将上述几处地方手工修改一下。如果你发现了别的差错,也请告知在下。谢谢了!

《寓所之骤死》读后感(三):仅次于《绿色危机》的经典

布兰德的作品看了四部,个人最喜欢的就是《绿色危机》和这本《寓所只骤死》了。

故事可能比较老套,发生在大家族中的谋杀案。而明显围绕在大家身边的动机无非就是遗产云云……然而,怎样把这样一种大家用烂的题材写出新意,就看作家的布局、诡计、公平性、逻辑性和人物塑造了。当然,布兰德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书中包括了两个密室杀人(准确点说是广义的无足迹杀人),诡计在当时也算是个亮点。不是像《耶洗别之死》中那种宏大的诡计,而是十分简单,但是可行性强的小花招。但是在结尾揭开答案的时候,却能使人心中微微一颤。

在书的开头,布兰德照旧宣布了嫌疑人的范围,并且告知了在十个人中有两个将被杀死,有一个是凶手。而且在故事中布兰德给出了所有线索,其公平性毋庸置疑。这是作家对自己的自信。然而虽然看过那么多侦探小说,但是只有布兰德的作品我从没有真正猜到过凶手。尽管她之前已经告诉了我这么多的信息!

侦破方面,我总结了一下考克瑞尔探长的办案方法。他不像福尔摩斯那样一个人到处搜索证据,也不像波洛那样不断地和嫌疑人对话,更不想H·M那样一边暗地里算计,一边装腔作势地发泄着自己的不满。由于他所经办的案子中的嫌疑人大多都是他的相识,而这些嫌疑人往往会为了某种原因保持默契。于是他就像个狡猾的老狐狸一般,不断地游走在每个嫌疑人之间,仅仅一两句话就制造出大家的矛盾,从而使他们间的默契裂开一条细微的缝隙。然后这个老家伙便会见缝插针的进行自己的调查工作。就像在本书中,我们会看见马奇一家人怎样由之前的相互配合被考克瑞尔探长忽悠到互相指责猜疑……

本书的推理十分精彩,首先是针对每个嫌疑人都有一套推理。这形成了一连串的多重解答。而且每个推理都会有一些亮点。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遗憾,就是最终的推理与之前的差别不算大,感觉像是平行出现的。所以其震撼小了许多。好在其最后一句话的处理算是小小的弥补了。

故事的节奏控制的很好,人物塑造也很成功。这是布兰德的特色,她喜欢让笔下的人物把所有的东西都展现给读者。她喜欢使用较多的心理描写来使每个人的性格都很鲜明。她会让笔下的人物表达出很真实的感情,祖父死了,他们会哭,会悲痛,也会考虑自己的未来,并且会担心某个家庭成员被当做凶手。他们会希望凶手是与自己家族关系最浅的一个人,但是当迷雾笼罩在他们周围多时,并且警方带来的压力过强的时候,他们才会逐渐变的歇斯底里,变得对同伴不信任。这一过程显得十分自然而且合理。不是像有些小说中那样,自己的亲人死后,仅仅过了几秒钟大家就开始相互怀疑和指责。

另外,在读布兰德的小说时,完全不会觉得罗嗦。这是其优美的文笔带来的效果。故事在最后还有一场惊心动魄的动作大戏,并且夹带这一个漂亮的逆转,这些都是本书的亮点!

《寓所之骤死》读后感(四):《寓所之骤死》

有人说,推理小说的乐趣之一就在于读者与推理作家斗智的过程。作为读者,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细心阅读推理小说,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要被作者的叙述性诡计蒙骗,竭尽全力,用碎片化的线索拼凑出事件的真相。而作为推理小说家,他们身上肩负的责任并不同于其余小说家,评判他们的作品的质量,首先并不是看文笔是否优美动人,或者人物内心刻画是否深刻,作品蕴含的意味是否发人深省。推理小说迷们品评作品,首先就是看作者是否能把谜团保持到最后一刻,当你阅读到最后一页再回过头去看整个推理过程,作者是否做到了公平和缜密?倘若一部推理小说既拥有原创性的诡计,线索交待又很公平,推理过程够缜密的话,那么它绝对称得上是一部杰作。

总之,推理小说家们绞尽脑汁的首要目的,就是力求构思出一部能让读者不那么容易猜到案件真相的推理小说。不同的推理小说家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推理小说界不乏天赋异禀之人,屡屡在貌似题材已经别写烂的当口开创出新的局面。

至于其余的大多数推理小说家,只能以勤补拙,用各种手段来让自己作品中的诡计不那么容易被人猜到。克里斯汀安娜•布兰德在《寓所之骤死》中展现的手法大概可以用“鱼目混珠”来形容。在美国,有一套知名的童书,名叫《沃利在哪里?》(Where's Wally?),沃利是一个高高瘦瘦的男生,穿着红白相间的套头衫,头顶绒球帽,手持木手杖,戴着一副眼镜。阅读这一系列童书的小读者的目标,就是要在各种图画里找出躲在不知哪个角落里的沃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寓所之骤死》其实也是个寻找“沃利”的游戏,不过作者设置的干扰项和线索的数量多得惊人,使得对于读者来说,要确定真正的杀人凶手是谁简直是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必须得说,布兰德是相当公平的。破解案子的线索在前文中都已经清楚明白地交代过。只是作者借着小说中的诸多人物之口,提出各种假设,令一起原本是不可能犯罪的案件变了方向,变成人人都可能是凶手,人人都洗脱不了嫌疑。她靠着这一方法,成功地分散了读者的注意力,掩盖了真正的焦点。读者面对错综复杂的案情,难免有“迷沙乱眼”之感。

笔者认为,克里斯汀安娜•布兰德以她自己的方式,在与读者的斗智过程中达到了完胜。

克里斯汀安娜•布兰德的“考克瑞尔探长”系列,总共出版了八部,包括一部短篇集和七部长篇。有评论家评价考克瑞尔探长这一角色,称他为“真相的助产士”,言外之意就是考克瑞尔探长并不常采用单刀直入的侦探方法,而是在一旁耐心观察,倾听众人的证词和猜想,从细微之处发现真相所在。

在这部《寓所之骤死》里,考克瑞尔自从介入案件之后,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考察现场和盘问涉案人等。大多数的案情猜想,都是由马奇一家人贡献出来的,考克瑞尔一直都充当旁观者的角色,假若出声,必定是言之有物,恰好无误地道出最关键的细节。

平心而论,《寓所之骤死》中的考克瑞尔探长还称不上是一个神探,而且还是个城府极深的侦探,笔者也谈不上对他的喜爱。很难知道探长在某一阶段掌握的真相到底达到了怎样的程度。他是否有能力阻止第二次谋杀?他的推理是否曾经误入歧途,直到第二次谋杀发生之后,才回返到推理的正途?与别的侦探推理小说不同,“考克瑞尔探长”系列中的故事里,探长与涉案人都属于相识关系,因此他办案时就有了一份顾忌。他的这份顾忌,揣测起来,也是作者安排情节所必须的。譬如《寓所之骤死》中,本来案情早就能揭晓,但作者为了营造跌宕起伏的结局,硬是让考克瑞尔探长将秘密藏掖了许久。

《寓所之骤死》中出现的人物多达十余个,要将整个故事介绍清楚,是件不容易的事。假如采取时下的欧美通俗小说里常见的仿照电影镜头切换的写作方式,即短而多的章节,每换一个叙事角度,就开始一个新章节,那么或许还容易些。可布兰德的写法,是一般人不该采取的。打个或许不恰当的比方,布兰德的小说有点像乱麻,要随着小说的发展,脉络才显得清晰起来。翻译的时候,常常惊叹于小说中线索和预先埋下的伏笔数量之多。笔者认为,这足以反映出布兰德思维缜密而细致的一面,要无懈可击地处理那么多线索,也是一般人所不能为的。

谈布兰德,不得不谈她的文风。对于译者来说,算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布兰德喜欢用排比、倒装、暗喻,小说中特长的句子或者段落比比皆是。如果要保留原文风格,必然会损害译文的可读性,取舍之下,译者还是采取了折中的方案。限于个人能力和精力的有限,译文中必然还存在谬误之处,欢迎大家给予建议和指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